-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经济史检测试题含新题有解析
经济史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淄博模拟)《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制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解析:C “精耕细作”即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由材料信息“顺天之时、因地制宜”“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可知,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 2.(2013四校联考)方勺在《泊宅编》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当时福建( )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 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 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 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C 由“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说明②正确;“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下为碓米”说明④正确;①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3丽水模拟)三位同学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同学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同学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同学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同学立论可靠 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同学认识准确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同学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甲、乙两同学得出结论的依据单一,不能形成互证,而丙同学用书籍记载与实物互相考证,其得出的结论较合理。 4.(2013金华月考)《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 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解析:A 材料表明“政府垄断”即官营手工业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即私营工商业的自由发展,使经济失去了活力并导致了官僚的腐化,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5.(2013南京调研)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解析:A 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工业革命;C项表述过于绝对,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6.(2013湖南联考)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1914年世界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国家 百分比 国家 百分比 英国 0 俄罗斯 38 德国 13 中国 5 法国 20 美国(1913) 30 A.中国、德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C.英国此前的外贸政策保持不变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解析:C 材料所给1914年(美国为1913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坚持与放弃,排除A、B。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7.(2013淮北一模)下表为“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销量统计表”,就其反映的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类别 年代 植茶面积 (万亩) 产量 (万担) 内销 (万担) 外销 (万担)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不断减少 B.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D.商品经济在近代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 解析:B 据表格材料时间信息为近代前期,这一时期中国植茶面积增多,产量增加迅速,销售额尤其是外销数额呈上升趋势,据此可知A、D两项正确;据所学知识,这时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茶的出口量持续上升,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故C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符合题意。 8.(2013皖南八校联考)下面是1880年至1930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8 51.51 0.62 日本 18.08 149.95 14.32 47.04 216.56 3.10 该表反映的中日经济增长率差异的成因包括( ) ①中国的闭关政策和天朝心态 ②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③两国近代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 ④中国长期战乱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C 注意时间信息,此时间段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主要和制度、市场有关,此时的中国已经被迫开放,不再闭关,思想也逐渐理性化,不再是天朝心态了;人口基数虽庞大,但不是影响年增长率的原因。 9.(2013淮北一模)1922年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 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 解析:D 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A说法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表述错误;从“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到“建立集体农场” ,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的推行,农业通过集体化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10.(2013惠州模拟)赫鲁晓夫阐述苏共(布)二十二大的改革纲领:“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就意味着毁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可能性来控制利润,更广泛地利用利润来奖励自己为集体良好的工作,来扩大生产。”据此可知( ) A.赫鲁晓夫并未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 B.赫鲁晓夫主张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主张恢复列宁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反对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更好地完成计划”以及“为集体良好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11.(2013潍坊一模)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解析:C 据材料“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混乱和浪费”可知,这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描述,C项符合题意。 12.(2013新乡调研)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由此可以判断( ) 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 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 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 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解析:C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了英国,而从材料可知,在不同时期,英国的关税税率整体上低于美国,故A项不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世界金融体系,与关税税率升降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从表格信息看,与其他时间相比,1931年时,英国和美国的关税税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和两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 13.(2013黄山七校联考)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 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 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理解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符合史实,故排除;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税收,高收入者纳税负担相对较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民资产的转移,但不是“大量”,故C项符合题意。 14.(2013临沂期中)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 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解析:B 粮票的使用反映的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粮票的废除说明我国改变了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5.(2013保定一模)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解析:B 1953年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对农业的改造的确对两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后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过激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中国并未对苏联建设有太多支持,排除D项。中苏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故选择B项。 16.(2013蚌埠二模)杨奎松教授把“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B.中美关系的破裂 C.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实现D.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 解析:A 中国发动“大跃进”运动是为了迅速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民族悲情意识”就是指中国人民对近代以来中国贫困落后的认识,而导致近代以来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答案选A。 17.(2013泉州质检)198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题为《解大胆》的报道,河北逐鹿县委书记“解大胆”大声疾呼:“禁得多不合国情,管得死不符合民意,要富民必须排卡除障。”这里所说的“排卡除障”是指( ) A.排除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B.排除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 C.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 解析:C “禁得多”“管得死”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故“排卡除障”指的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18.(2013邯郸一模)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 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一五”(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解析:D 根据所学史实“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二五”计划后期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调整,有所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六五”计划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深化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排除C项。 19.(2013宝鸡一模)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解析:C 从材料中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国的主导”即可判断选择C项。 20.(2013扬州模拟)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个“世界国家”的建立必须与以往的“统一帝国”的建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统一帝国”建立采用武力的方式,而“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由此看来,汤因比认为( ) ①“世界国家”的建立依赖于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 ②克服全球性危机只能依靠和平而非武力方式 ③“世界国家”的建立使世界各国能获得均衡利益 ④“世界国家”从本质上和传统民族国家没有区别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④D.①②④ 解析:A 根据所学史实,经济全球化建立的“世界国家”并不等于民族主权国家,故排除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暂时处于不利地位,故③错误,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8分,22题12分,23题10分,共40分) 21.(2013南安模拟)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近期民生问题、以人为本等再次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 何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毫无保留地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的特定的历史性思潮。人文主义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 ——史仲文 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材料二 时间 灾情灾况 组织者 主要赈灾 措施及手段 赈济效果 康熙三十年 全楚罹旱,德安尤甚,各属饥民转徙……应山地实咽喉,于时在在皆哀鸟号鸿,处处皆鸠形鹄面矣 知县;任启元等个人 1、蠲免应输漕米一年;2、旨赈谷;3、任启元倡首捐赈;4、遣官吏六处设厂发粥赈济;5、合县数会饥民,计口支领 就食者日以万计,数月之间,消费万金,活民命数十万,免贫民儿女卖鬻者不知凡几 旱灾,岁大饥 知县王鸿典;邑绅;吏胥 乾隆四十三年 1、蠲田租;2、赈谷、发币金给赈;3、设粥厂;4、露处者庇席,湿者藉;5、老者、稚者、疾与残废者、妇人之弥月者别类而措置之 历三月而竣事,计口而食者日万五千余人 嘉庆十七年 饥馑蔫臻,盖藏亦竭,鸠鹄难保 知县徐时英;少府东木;司刘荣芬、李祖福;少尉刘克献,捕厅谢恩;原首事及首士子孙十余人 1、知县徐时英捐谷百二十石,钱二十千为之倡;2、分设粥厂仍旧;3、总设米厂仍旧;4、确查户口,给以木牌,填其号数,计米给赈 自春抄至夏旬如一日 ——光绪《德安府志》卷六《田赋·蠲恤》 材料三 民生是生民之命。它表达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和理性的欲望,反映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关切人们最现实的利益和意愿。它潜藏着对专制统治的排斥,内蕴着对基本人权的渴望。因此,民生观念的逻辑升华,必然是糅合民权信仰的法理叙事。 ——彭中礼《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 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 材料四 (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分析说明两者对“人”的关注出发点的不同及其经济根源。(4分) (2)清前期湖北德安府应山县三次救灾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体现了当时特色鲜明的“地方赈灾模式”。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防灾救灾的有利条件。(答题时要求史论结合)(7分) (3)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对近代中国人民而言,“基本人权”应该是指什么?结合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你如何认识资产阶级在解决“基本人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特点?和近代相比,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哪些优势?(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及合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段材料出自《孟子》,要求“制民之产”使民“乐岁终身饱”,其目的在于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第二段材料提倡人文主义,其目的在于批驳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经济根源分别结合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及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史实作答。第(2)问“基本特点”从赈灾组织者、赈灾措施及赈灾效果等方面总结;“有利条件” 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积极性及儒家理论和农耕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第(3)问“基本人权”注意材料信息“它表达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和理性的欲望”,而就中国近代而言,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侵略加强,社会动荡,求生存应为“基本人权”;资产阶级所作的“努力”应从其民生主义理论角度作答,虽然在民生主义中,资产阶级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等主张,但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与力量弱小,其方案不具有可行性。第(4)问“特点”从材料四可知其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回答“优势”要对比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 答案:(1)第一种观点: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答“制民之产”亦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其出发点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第二种观点:以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束缚,其出发点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经济根源:第一种观点: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第二种观点: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 (2)基本特点:①救灾力量多层次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②救灾方式多样化:政府减免田租赋税,发放钱粮物品,开设粥厂,民间人士捐款捐物等;③赈救工作组织严密,分工明确;④救灾效果好。(答出其中3点即可) 有利条件:①防灾救灾意识较高(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关注民生,又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儒学强调仁的思想和以天下为家的社会责任,社会上盛行大爱精神);②制度保证(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高效的救灾机制;社会互助传统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灾);③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为防灾救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也不断改善防灾救灾的技术条件(如水利设施的兴修、地动仪的发明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7分) (3)基本人权:生存权。 认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社会革命”,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主张;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工农民众的同情和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积极探索,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落空(或由于方案的不彻底及时局的变动而落空)。(4分) (4)特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 优势: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及政府的高度重视。②经济上,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③思想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思想理论的指导。(3分) 22.(2013德州联考)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材料三 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1)以16~19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原因。(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范围16~ 19世纪,概括新航路开辟后,西、萄、荷、英、法等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及其结果、影响,特别是对英国的影响进行说明。第(2)问,要注意到马汉著作出版的时间1890年,联系此时西方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长江流域在地理上、经济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及列强的政治经济目的来归纳。第(3)问,主观上从中国国内洋务思想、洋务运动角度解答,客观上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角度出发。评价从主观目的、措施、客观影响等角度出发,重点应关注其积极意义。 答案:(1)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扩张,获取了巨额财富;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强国;通过与荷兰、法国的殖民战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海外贸易和掠夺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3分) (2)西方各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控制中国有利于满足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要求。长江流域在地理上、经济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通过控制长江流域可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3分) (3)因素:客观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学东渐。主观上,洋务派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也为创办近代海军创造了条件。(3分)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分) 23.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 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由于普遍推广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这种繁荣下也潜伏着危机。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 凡是为了满足你个人和你家庭的切实需要所必须做的,不论什么,都应当尽力去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要……多买一些东西。 ——凯恩斯《预言与劝说》(1931年初版于英国) 材料四 城市和农村的粮食消费量(1952~1961年)(人均千克) 年份 全国 城市 农村 1952 197.5 — — 1957 203.0 196.0 204.5 1961 — 180.8 153.5 ——据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主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简要说明它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形成悖论,简要说明理由。(3分) (3)材料四中,1952~1957年和1957~ 1961年中国的粮食消费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知“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英国生产力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产物,结合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去分析其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二、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导致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克服危机的措施。两者不形成悖论,依据时代背景阐述理由。第(3)问从材料四表格中不难看出粮食消费量的变化,依据相应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1)原因:①世界市场扩大(或答世界贸易扩大、全球化起步也可),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②英国成为殖民帝国(或殖民扩张),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③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④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或人文精神发展);⑤商业宣传。(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给满分3分) (2)关系:材料二是出现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克服危机的办法。(1分)不形成悖论。理由:材料二反映了过度消费会为经济发展埋下危机,材料三则是提倡用合理(必要)的消费来促进经济正常发展。(2分) (3)1952~1957年:增加。原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增加。(2分)(如果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政府重视农业可给1分) 1957~1961年:减少。原因:“大跃进”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破坏了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如果只答“左”倾错误、社会主义总路线、中苏关系恶化只给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