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文阅读篇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文阅读篇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古诗文阅读篇:课内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然相许 许: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C. 寒暑易节 易:交换 D. 何而不平 苦: 劳苦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扶苏以数谏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D. 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译文: ‎ ‎(2)甚矣,汝之不惠! ‎ 译文: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 D.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2.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3.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 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 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译文: ‎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译文: ‎ ‎5.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 ‎ 陋室铭 刘禹锡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3.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 ‎ ‎ ‎ 四、阅读《三峡》,(回答1—4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阙: 襄: ‎ ‎2. 翻译下列语句。‎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3.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 ,天高地厚华夏情。‎ ‎4. 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遂与外人间隔 ④咸来问讯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 2. 下面句子有三处省略,请用序号标出来,并对应写出省略的内容。‎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3. 你认为桃花源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喜欢这种生活吗?为什么?‎ ‎古诗文阅读篇:课内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1. D(苦:愁)‎ ‎2. C(C项都是“却、可是”; A项“凭”/“因为”; B项“他”/“的”;D项“向”/“比”)‎ ‎3. A(愚公妻子只是“献疑”,并不是“强烈反对”)‎ ‎4. 略 二、1. D(过:犯错误)‎ ‎2. A(A项“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 ‎ 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 C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 D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 ‎3. 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 ‎4. ①(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关键词:“所以”译为“用(通过)……来”;“动””忍”,使动用法。)‎ ‎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关键词:然:这样;后:以后,之后。)‎ ‎5. 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 三、1. (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2. (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3.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四、1. 阙:通“缺” 襄:上 ‎2. (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 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4. 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五、1. ①邀请 ②妻子儿女 ③于是,就 ④都,全 ⑤值得 ‎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①余人)皆出酒食。(②渔人)停数日,(③渔人)辞去。‎ ‎3. 第一问如:桃花源人过的是人们和睦相处、与世隔绝的生活。第二、三问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