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定律方法公式常量模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必备定律方法公式常量模型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一、 物理定律、原理:‎ ‎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2、阿基米德原理 ‎ ‎3、光的发射定律 ‎ ‎4、欧姆定律 ‎ ‎5、焦耳定律 ‎ ‎6、能量守恒定律 ‎ 二、 物理规律: ‎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2、光的折射规律 ‎ ‎3、凸透镜成像规律 ‎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 ‎5、力和运动的关系 ‎ ‎6、液体压强特点 ‎ ‎7、物体浮沉条件 ‎ ‎8、杠杆平衡条件 ‎ ‎9、分子动理论 ‎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 ‎11、安培定则 ‎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 ‎ ‎ 三、 常用知识点:‎ ‎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在磁体外部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一、 物理中的不变量: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 五、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 2、 速度:‎1m/s=‎3.6km/h ‎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 ‎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 3、 密度:ρ水=ρ人=1.0×‎103kg/m3 ρ水>ρ冰 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 ‎ 4、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 5、 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 蓄电池的电压:2V ‎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 ‎1度=1Kw.h=3.6×106 J ‎ 六、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 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 七、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 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 ‎ 3、 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 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 6、 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 ‎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 10、 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运动学与力学公式 速度V(m/s) v= S/t (S: 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中时测量到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于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h:物体升高的距离 ‎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 ‎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 滑轮组 F= (G物+G轮) S=nh ‎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 机械功W (J) W=Fs ‎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 功率P(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 一. 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 电阻R(Ω) = 1/ R1 + 1/ R2 +…… ‎ 欧姆定律 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 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公式解析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速度公式: ‎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 m——质量 kg ‎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 ‎ ‎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密度公式:‎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浮力公式:‎ F浮=G – F ‎ ‎ ‎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 ‎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F浮=G ‎ ‎ ‎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压强公式:‎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 ‎1 mm‎2 =10-‎-6m2‎ ‎ p =F/s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 L1——动力臂 m ‎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m ‎ ‎ ‎ ‎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 或写成:‎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滑轮组:‎ F = G总 ‎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s =nh ‎ ‎ ‎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G s =2 h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机械功公式:‎ W =F s ‎ ‎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功率公式:‎ P = ‎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机械效率:‎ ‎×100%‎ ‎ ‎ ‎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物理量 单位 Q放 ——放出的热量 J ‎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 ‎ ‎ ‎ ‎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 U——电压 V R——电阻 Ω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 = U I t ‎ ‎ ‎ ‎ ‎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电功率公式:‎ ‎ ‎ P = W /t ‎ ‎ ‎ P=‎ P=I2R ‎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 ‎ ‎ P = I U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1+ W2 ‎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