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一、 新学校 新同学 l 珍惜新起点,体验新生活 l 珍视新友谊。如何与同学交朋友? ①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分享成长的快乐,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②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团结友爱,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 创建新集体(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 l 共同的班集体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创建优秀班集体需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l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我们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才能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l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创建优秀班集体。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一、学习新天地(如何提高自身的学习?) l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初中学习的新特点。 l 学会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l 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让我们学习起来更愉快、更有效率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的新节奏。 l 老师的教学也是各有特点,感受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 二、享受学习 l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l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积极探索世界的奥妙,通过学习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发现自己的潜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三课 珍爱生命 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l 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精彩。 l 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因为: ①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想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我们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②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l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表现在: ① 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②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l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 三、 珍爱我们的生命(如何珍爱?) l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l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①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① 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 ② 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l 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珍爱生命,就应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 一、走进青春 l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进入青春期,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我们应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l 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l 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① 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②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l 保持心理健康将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 二、感悟青春 l 青春误读: ① 在尊重与关爱的环境中,更能进一步体会青春成长的美好。 ②人格独立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③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我们应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l 青春不仅仅是身体变化,更多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意志、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 l 青春是活力的象征,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三、祝福青春 l 青春的幸福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l 青春是美好的,所以需要我们更加珍惜,开创人生。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一、日新又新我常新 l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才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l 全面地认识自己: ① 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② 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l 发展地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l 认识自我的途径: ①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 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二、发现自己的潜能 l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l 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从小事做起。 三、自我新形象 l 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l 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期待,社会、家庭对我们也有期待。 l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的各种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才能确立恰当的成长目标。 l 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一、丰富多样的情绪 l 情绪具有多样性: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通常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在此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l 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二、学会调控情绪 l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我们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l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往往有更多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 l 情绪需要调控,调节情绪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l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应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 第七课 品味生活 一、情趣与兴趣 l 情趣与兴趣的联系: ① 情趣源于兴趣,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 ② 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l 高雅情绪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① 高雅情趣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② 同时,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平凡小事中,体验情趣。 l 高雅情趣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二、追寻高雅生活 l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情操: ①形成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②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学会鉴别不同情趣,不能盲目从众。 ③ 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④ 提升我们的情趣,陶冶情操。 l 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人的情感世界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高尚情操的表现,如:热爱祖国的情感、爱护集体的情感、承担责任的的情感、匡扶正义的情感等等),在对美的追求和感悟中,我们陶冶着自己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l 高尚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第八课 学会拒绝 一、身边的诱惑 l 领奖台的诱惑,是我们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表现,对此,我们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和获得。 l 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获得。 l 娱乐应适当、有节制,不能沉迷。 l 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黄赌毒与邪教诱惑等不良诱惑,其危害: ① 侵蚀人的肌体,毒害人的精神 ②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 可能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l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和“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列为严重不良行为。 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l 我们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第九课 保护自我 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l 青少年各方面不成熟,生活环境中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使青少年易受到不法侵害。 l 我们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l 还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二、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l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① 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② 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和方法:面对不法侵害,学会依靠自己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保护自己;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冷静,学会用最有效的方法求助,把损失降到最小。 ③ 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l 自尊既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背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l 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l 自尊与被人尊重以及尊重他人都是快乐的。 l 知耻是自尊的表现,惟有自重,才有自尊,如我们有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要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l 虚荣与自尊:要自尊不要虚荣、抛弃虚荣心。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l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l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①想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要关注他人的尊严,善待对方,不做有损他人的事, ②借助他人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③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l 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是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l 自尊者达观,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 l 自尊要适度: ①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 ②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③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的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l 善于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及他人 ③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l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 我能行 l 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l 自信含义: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l “我能行”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l 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①自卑者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②自负者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③自信者实事求是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能看到自己优点。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l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自负与自卑者,都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远离成功。 l 自信有助成功,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专注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 体验过程,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达到胜利的终点。 三、唱响自信之歌 l 看到进步与长处 ①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我们每天都在进步,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②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自信的基础,看待自己时要寻找“立体的我”。 l 增强信心与实力,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增强信心,同时战胜挑战,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l 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 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②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三课 走向自立的人生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l 自立人生少年始 l 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l 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l 自立的重要性: ①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见风雨,见世面。 ②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对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对他人:逐步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对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如何做到自立?) l 不能再有依赖 ①依赖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②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③甚至会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l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l 要自立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自主,遇事要有主见,对自己行为负责。 l 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要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l 自强,进取的动力 l 自强的含义:是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l 自强精神表现: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l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l 自强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 二、少年能自强(如何自强?) l 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树立坚定的理想,并要为这个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 l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弱点,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人所面临的最大 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自强关键。 l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长处, 避开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以此来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l 挫折与人生相伴,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人生相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人 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l 挫折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或阻碍。 l 我们所遇到的挫折的原因:外在因素(天灾人祸等)、人为因素(同学关系不恰当等)、人的 道德品质。 l 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①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放弃 ②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屈服于挫折和困难,不能坚持到底。 ③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勇敢的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享受真正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l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 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l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勇敢地战胜它,就会获得智慧和人生的成功。 l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① 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一、让我们选择坚强 l 坚强的意志力能使人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意志坚强的人的表现: ①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 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做出判断,采取坚决的行动 ③自制力,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坚韧性,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目标 l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需要坚强意志,成就一番事业 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l 我们要采取行动,更多的“储蓄”良好的意志品质。 l 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坚强的意志是磨砺出来的 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应善于管理自己 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l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社会生活规则。 l 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等。 l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l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l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 什么。 l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的生活的“卫士”。 ①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 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l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l 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二、法不可违 l 谁都不能违法,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l 违法的含义和类别 ①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类别: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其中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为一般违法 l 犯罪的含义: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l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③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l 刑罚含义和种类 ①刑罚又叫行事处罚、行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和附加刑(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三、防患于未然 l 认清犯罪的危害 l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关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反之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 l 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青少年应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l 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l 加强自我防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 沾染不良习气开始,因此 ①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从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l 党和国家制定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l 保护我们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l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l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l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l 司法保护,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二、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l 求助有路,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服务所、公证 处等),还 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l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 有关社会团体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l 敢打官司,打官司是诉讼,是一我们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l 诉讼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 l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l 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l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讲究智斗。(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等)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1.自尊的含义P5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为什么说自尊是快乐的? P5 (1)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已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2)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如果别人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那么这种被尊重则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3)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3.为什么说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P6 (1)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2)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4.虚荣的含义P8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认识模糊,陷入虚荣的误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5.为什么说尊重他人是自我的需要? P9 (1)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6.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P15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1)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2)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悦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7、怎样培养自尊的品格?P12 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者豁达,要宽容大度,适度自尊;善于尊重他人。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1.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P20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新追求的目标,是一种我能行的态度。 2.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自负与自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P21 (1)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2)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3)二者的主要区别 3.自负与自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P23 自负不同于自信。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4、为什么自负和自卑远离成功?P23-24 自负的目标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不能自拔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 5、为什么说自信者容易成功呢? P24 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 6、怎样培养自信的品质、唱响自信之歌? 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要寻找“立体的我”; 增强信心和实力; 做自信的中国人。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1.自立的含义是什么? P34 自立的含义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P34 (1)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2)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4)自己乘火车去外地亲戚家。 (5)自己去超市、书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文化用品。 (6)家里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由我负责。 (7)当东西丢了,我知道去哪里报失。 (8)当父母病了,我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 (9)我是班干部,能够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10)当父母工作忙或外出时,我能够自己做饭,料理自己的生活。 3.为什么要告别依赖(危害)? P40 (1)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2)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 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独立地生活与一个人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有什么关系? P41 (1)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2)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成为自立的人。 5.自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P42 (1)自主的含义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自主的重要性 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却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6.有了自立的意识后。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P43 (1)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2)培养自立能力也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1.什么是自强? P47 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强精神的表现和作用有哪些? P48 (1)自强精神的表现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2)自强的作用 ①自强是—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②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屡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为什么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P50 (1)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什么是自弃? P50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5.为什么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P53 (1)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都能有所作为。 (2)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意志软弱,不能克制自己,不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不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享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自强的人都会面临放任自我这只拦路虎。只有战胜它,才会自强,才会进步。所以我们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6、怎样培养自己自强的品质? 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做个有志者;其次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要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再次要扬长避短,确定前进的方向,这是自强的捷径。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1.挫折的含义是什么? P60 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 P61 (1)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 (2)由各种人为因素造成。 (3)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 等因素带来的限制。 3.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会带来什么结果?P63 (1)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2)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3)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挫折的双重作用(影响)是什么?P65 (1)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2)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5.怎样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P65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6.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P67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会自我疏导。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P73 (1)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2)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3)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 (4)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P75 (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2)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所以说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9.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P80 (1)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2)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3)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 (4)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10.如何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P82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练。 (2)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3)适当干一些体力劳动,主动承担一些“苦差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爬山和探险等活动,都有利于我们体验艰苦,增强意志力。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法律?P87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P87 (1)法律比道德、纪律更为明确、具体。 (2)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约束力。 (3)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更大的强制力,即国家强制性和国家强制力。 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P87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什么是违法行为?P93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5.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P93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6.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P93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7.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P93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94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9. 刑罚的含义及 其 种类 P95 (1)刑罚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 种类 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应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2)作用: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线。 第四课 法律护我成长 1.《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P103 保护的对象是年龄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什么是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P104 (1)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家庭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4.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有什么意义? P104 (1)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5 (1)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6.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6 (1)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 17.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108 (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就用诉讼的手段。 18.我国诉讼的种类 及其含义P111 我国诉讼分为三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 (2)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3)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19.民事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民事制裁包括哪些内容? (1)民事违法的行为 ①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②侵权责任,即侵权的民事责任。 ③其他特殊侵权情况造成的民事责任。 (2)民事制裁的主要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0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P113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进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自立自强 第1课 好习惯受用一生 1、什么是习惯?(P2) 答:习惯是一种相对 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社会交往等无不显露出某种习惯的痕迹。 2、习惯对人的影响有哪些?(P2-5) 答:(1)好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坏习惯则会防碍我们的健康成长。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2)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3)习惯不是个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地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3、对于中学生而言,应该养成哪些受益一生的好习惯?(P6) 答:要养成计划消费的好习惯、勤于劳动的好习惯、节约时间的好习惯等 4、为何要养成计划消费的好习惯?(P7) 答: 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能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5、我们中学生为何要养成勤于劳动的好习惯?(P7-8) 答:(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是我国传统的 准则,劳动永远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2)对个人而言:劳动能逐步培养 能力和 精神;能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还能体会倒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 的好作风;劳动还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 (3)作为初中生,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6、为何要养成节约时间的好习惯?(P8-9) 答: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但在相同的时间里,每个人取得的成绩却大相径庭,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却是碌碌无为。和其他东西相比,时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 。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时间,改变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7、为何说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P10) 答:因为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即使有了坏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长大了要改正坏习惯就难了,抓紧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8、如何培养好习惯?(P10-12) 答:(1)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要养成哪些好习惯以及如何养成这些好习惯一定要心中有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方案并一步一步地付诸实施。 (2)培养好习惯必须有毅力。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用毅力去克服自身的惰性,日积月累地练习,练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养成好习惯。 (3)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与改掉坏习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该掉坏习惯,相应的好习惯久难以形成。对于我们身上存在的坏习惯,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决改变它。 (4)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培养好习惯仅有计划和决心是不够的,必须把培养好习惯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去。 第2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 1、为何要学会生活自理?(P13) 答:(1)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 、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2)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也是 与 的表现。 2、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4) 答:(1)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做饭菜、洗衣服、整理房间、自我保护等;(2)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如:计划和安排自己的 时间、生活 时间、日常活动和开支等。 2、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我们有意是地加以培养,如何培养?(P15-16) 答:(1)克服依赖心理(2)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3)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在家里,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在学校里,主动要求分担一些班级工作,在 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要的生活技能包括哪些内容?(P15) 答:包括:学习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家庭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社会生活技能,如如何做客等。 4、对于中学生而言,自立不等于独立,如何理解?(P16) 答: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还缺乏 能力,在 上还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因此我们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与监护。我们一方面要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 5、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有哪些不同?(P17) 答:面对同样的生活,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 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会从生活中发现 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6、为何要保持乐观心态?(P17) 答:(1)乐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充满希望,生活中到处是 ;悲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尽是缺陷和丑恶。(2)精神愉快时,血液中会产生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悲伤忧愁时,则会产生对肌体有副作用的物质,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7、如何保持乐观心态?(P18-20) 答:(1)第一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2)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3)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善于在每一次不如意的处境中迅速发现比挫折更有价值的积极一面。 (4)要借助运动保持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5)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6)乐观的心态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生活和工作中积极的、顺利的因素,又要看到消极、不利的因素;既要看到问题和困难,又要看到前途和希望。顺利时,信心十足;困难时,毫不气馁。 8、为何要确立人生目标?(P21) 答:如同走路一样,我们的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小船,漫无目的地随波飘荡。反之,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他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9、如何确定人生目标?(P23“知识链接”) 答:(1)目标要切实可行(2)目标应该是 (3)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10、目标确定后如何实现?(P23-24) 答:(1)目标重要, 更重要。在确定目标后,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 。把远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又要有一定的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和 ,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目标。 11、为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P24) 答: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时不可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肯定会有一些情况被忽略;另一方面是因为 变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也变了。 第3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 1、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愚公移山”是什么?(P25) 答:人们所注重的不是移山的行为,而是在这一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即为了实现自己的 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意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相比较而言,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良好的意志品质与不良意志品质的特征分别是什么?(P26-28) 答: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自觉性。自觉性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始终,是产生坚强意志的 。(2)果断性。(3)坚忍性。这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以达到行为目标的心理品质。(4)自制性。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 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思想与行动的能力。 不良意志品质的特征:(1)盲从性(2)动摇性(3)寡断性(4)冲动性 3、良好意志品质的自制性表现在什么地方些方面?(P28) 答:(1)善于迫使自己去执行做出的决定(2)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一切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 4、什么是潜能?(P30) 答:潜能是指人身上的尚未被开发出来的各种能力。 5、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多少个方面?(P31) 答:有 和 两个方面。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这两个方面仔世纪活动中是 。 6、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什么作用?(P29-31) 答:(1)意志是成人、成才、成业的 ,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2)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 。潜能人人都有,而坚强的意志能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能使人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 (3)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 。 (4)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南、获得成功的 。 7、青少年为何要磨砺坚强意志?(P29-33) 答:(1)意志是成人、成才、成业的关键,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2)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 (3)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 (4)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南、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5)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培养坚强意志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处理自己当前的 和生活问题,使自己平安度过青春期,而且还关系到自己的 ,关系到成年时对社会的适应与 等问题。 8、如何磨砺坚强意志?(P33-35) 答:(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使磨练意志的好办法。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做,都足以磨砺我们的意志。 (2)主动迎接挑战,在 中锻炼意志品质。 (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 的事。面对这类事情,如果我们能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那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本身的一处,还会使我们的意志得到考验和锻炼。 (4)制订明确的 和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意志品质特征,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从而使自己的意志磨练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9、生活中人们对待磨难的态度有哪些?(P34) 答:对待磨练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另一种是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内心多半是坦然的;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内心多半充满困惑。 10、积极的生活态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1)要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要确立人生目标,不断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11、我们应如何做到自立自强? 答:要做到自立自强,必须:(1)要培养好习惯,如:计划消费、勤于劳动、节约时间的习惯等。 (2)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生活自理,保持乐观心理,不断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3)要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第四课 人不能选择父母 1.为何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最亲密的、牢不可破的?P39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就是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我们浓浓的日常亲情中,还表现为我们自己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 (2)子女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这种血缘关系把父母一子女的生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3)作为规范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法律,也确认了子女和父母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2.为何我们不应该挑剔父母?P40-41 (1)人都是父母所生的,人不可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 (2)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并在哺育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他们无私的爱,今后的生活只能靠我们自己,父母并不能代替。 (3)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能选择自己的未来。 (4)父母尽其所能为我们生命的成长付出所有,他们的爱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而每个生命的辉煌和灿烂都缘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 3.为何说父母之间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P38、P44、P46 (1)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够包容一切,能够撼天动地。 (2)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付出了难以计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不惜任何牺牲。父母之爱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还在于塑造了子女的灵魂。尽管父母 对子女的爱的方式各异,但其本意都一样,都渴望儿女成才和幸福,天下父母同心。 (3)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的,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4.为何要孝敬父母长辈?47-48 (1)“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2)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3)尊敬和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5.如何孝敬父母长辈P49-50 (1)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等。(要求) (2)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如: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是椅子、一份生日礼物等(表达方式) (3)要把爱心和孝心化为行动。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监护。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向父母提不当要求,不增加父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等。 (4)将来,我们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要记着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要趁着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第5课 与父母平等沟通 1.什么是“代沟”P52 中学生正处在与父母心理差异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子女和父母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观点相左,差异较大,容易造成隔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 2.产生“代沟”的原因P52 (1)主观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我们和父母的想法会出现一些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加大了。 (2)由于我们与父母的生活经历、角色成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代人对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3.如何跨越代沟?P53 (1)千万别为“代沟”发愁,也千万别为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而耿耿于怀。 (2)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尽力克服烦躁一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清楚父母也希望受到孩子的尊重。 4.什么是逆反心理及其表现?P55 情绪偏激、语言顶撞、行为越轨、消极冷漠/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等,这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 5.逆反心理的危害性有哪些?P55-56 (1)逆反心理如果发展到多疑、偏执、冷漠,则会导致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等后果,甚至还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这不久对我们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对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2)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所控制,视野就会变得狭隘,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滑行。只要冷静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所坚持的意见也许并非真理。 6.如何克服逆反心理?P56-57 (1)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同时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就能托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 (2)如果和父母长辈发生矛盾,第一看一看是否自己的逆反心理在作祟,并且尝试 着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有可能走出一父母“对着干”的误区。 (3)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他们言语行为的真实动机。把握自我。在要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尽力克制自己,同时也提醒父母息怒。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7.有话好好说,自觉处理和父母关系的理由。P58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们与父母之间因意见不一产生一些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同龄人的抗拒性,反应的高峰段都在中学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2)家庭需要我们用爱心营造,家里需要讨论,而不需要争论。有矛盾时要相互迁就。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讲出来,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 8.如何做到有话好好说,自觉处理和父母关系。P60-61 (1)作为子女应该敞开心扉,积极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说说我们对父母的心里话,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2)要体谅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宽容父母。 (3)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口气。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感受,多作解释,争取得到父母的的理解。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或通过书信的方式试着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9.为何要原谅父母的过失?P59 有的时候,父母可能没太在意他们言谈举止的分寸,可能没注意到我们的心情,也可能误解了我们的意思,即使他们真的说错了话,他们也绝对是善意的。有些同学在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常常认为只是父母的错,这是不公平的。父母是人而不是神,要求父母永远说有道理的话,永远做有道理的事,也是不太现实的。谅解父母的过失,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 10.为何要虚心听取父母的劝告?P59 不要总是抱怨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试着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不要嫌他们的话多,他们的话总归有他们的道理。与他们好好沟通,真诚的听取他们的道理。与他们好好沟通,真诚地听取他们的劝告,我们必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八年级下册 初二下政治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 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 公民 人民 内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 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 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l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l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英 奥尔丁顿 l "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 (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 (宪法)P14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 P14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 (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l 受教育,劳动,抚养和教育子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u 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 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15 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对等性) (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 (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 (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制约性) 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合一性) 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l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l 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l 依法行使权利 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l 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P15 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l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l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21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u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u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n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P22 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其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6.1 维护人身权利 u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P30——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地位)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我国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主要有: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 n 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1)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2)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n 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 (2)公民有犯罪和其他违法嫌疑,需要拘禁的,必须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进行 u合法搜查:1)搜查对象范围: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2)搜查目的: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3)搜查性质: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 4)执行搜查的人:执法机关 5)法律程序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3,怎么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 P31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 维护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 P37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u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u 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赢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 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P38 因为未成年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 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P39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6.3 保护个人隐私 1,什么叫个人隐私权 P44 个人隐私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2,为什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P44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怎样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1)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2)学会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权. 4,怎样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尊重他人的隐私包括:1)未经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2)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5,保护隐私等于自我封闭吗 NO,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者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第七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7.1 维护受教育权 1,所谓受教育权——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2,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P51 1)就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所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3, 什么叫义务教育 包括哪两个阶段 共几年 P5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阶段.时间跨越度九年,所以也叫"九年义务教育" 4, 义务教育有哪几个特征 P52 义务教育有三个特征: 1)免费性; 2)普及性; 3)强制性. 5,我们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呢 P52 1)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②自觉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7.2,维护财产权 1,什么是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 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 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P60 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 3,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4,财产继承包括哪两种方式 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及原则怎样 遗嘱继承 P61 1)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2)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3)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的原则 ①一般均等原则(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该均等; ②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 ③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 ④协商原则.:是指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5,遗嘱继承 1)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遗赠:——公民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产. 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相关概念: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 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继承方式 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 由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获得 继承顺序 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分配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论人数多少平均分配遗产 遗嘱人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他继承人被排除在外 被继承人行为能力 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他的遗产都可被继承 被继承人一定要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5,什么叫智力成果权 包括哪些权 P61 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7.3 维护消费权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叫什么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我国消费者权益包括哪些权利 P66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安全保障权是消费者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有权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3,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哪些途径 P67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严重的,造成重大伤害的侵权行为,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 第八单元 对社会负责 8.1 社会合作与公平 1,看完《逃命的野牛》和《合作的蚂蚁》后,回答:野牛为什么不能抵挡狮子的进攻 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参考:因野牛们不团结合作,冷眼旁观,看见自己的同伴遇险只会隔岸观火.而蚂蚁们抱成一团,靠着集体的通力合作和团结的力量逃离了火海.启示: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需要社会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合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有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需要人们开展真诚,广泛的合作. 3,为什么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4,在社会合作如何才算公平 (1)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平; (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 (3)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享受社会利益较多的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负担; (4)维护公平还需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 5,为什么要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 (1)有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 (2)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幸福. 6,我们如何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 (课本P76) (1)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2)在家庭 在学校中 同学之间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 ,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 (4)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也要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 8.2 社会规则与正义 1, 制度的正义表现在哪里 P82 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2,简述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区别.P83 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靠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的,而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 u 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对社会,他人,个人都有好处,是公平和正义的;而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习惯行为,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尊严和利益,最终也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是不正义的. u 依据一般的道德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去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 u 无正当的理由向他国发动战争是不正义的行为;压迫和残害无辜的人民是不正义的行为;歧视和排斥他人是不正义的行为;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不正义的行为.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P83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 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有正义感的具体表现: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我们承担责任.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1,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吗 有哪些 P90 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在家里——父母的孩子;在学校——学生;在社区或村庄里——居民或村民.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 2,人的社会身份会发生变化吗 为什么 P90 会.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3,家庭,学校,社会中要承担哪些不同的责任 P90 在家庭中,父母抚育我们成长,我们长大后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在学校中,我们有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的责任; 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有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 在社会中,我们有遵纪守法的公民责任. 4,道义上的责任是指什么 P91 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请求或期待而做出了某种承诺时,我们就承担了信守承诺的责任.一些最强烈的责任来自于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如看到他人处在危险中会不假思索地出手想救,看到不正义的事情能挺身而出. 5,负责任需要承担什么代价 P91 1)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 2)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 3)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8.4 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1,负责任有什么好处和意义 1)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① 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②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 2)负责任能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 ① 负责任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② 负责任使人赢得自尊自信; ③ 负责任使人增长才干; ④ 负责任使人获得实际的利益. 2,不负责任有什么严重后果 P99 ①不负责任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 ②不负责任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 ③不负责任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3,为什么会发生责任冲突 P100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负有特定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事实可能会发生冲突 4,面对责任冲突如何进行正确的责任选择 P100 我们在进行责任选择时,有些因素是可以考虑的—— 1)时间. 2)相对重要性. 3)可能性. 4)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经常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担当道义. 5,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有什么重要意义 P100 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对于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祖国的建设,人类的命运,都非常重要. 九年级全一册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专题资料 专题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统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昭君出塞等和亲政策 勤劳勇敢 “宝剑锋从磨砺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吃一堑,长一智 卧薪尝胆、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 “两弹一星”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专题二、基本国情 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表现 结论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没有改变 不发达,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科技竞争力还不强、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我国人口素质不高、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2、你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房屋建筑 由草房、平房发展到楼房、洋房,狭窄发展宽敞、明亮;城市摩天大楼耸立 电信事业 从缺少或没有有线电话到有线电话普及、无线电话迅速推广 环境保护 由污染蔓延扩散到得到有效控制,青山绿水开始呈现在人们眼前 现代化事业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神舟”五号、六号飞船发射成功;港澳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加入世贸等 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有哪些?)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答: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存在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二、党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 制定党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5)、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说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总结历史经验,我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家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或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坚持改革开放;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E、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好的方针政策。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例如:A、相互学习各民族的歌舞艺术;B、一些学校专门设置符合不同民族饮食习惯的食堂;C、不同民族在一起欢度藏历新年等等 A、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B、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C、以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①、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②、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④、“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 答: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3)、关于台湾问题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C、“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D、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答:(1)、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4)、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5)、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法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列举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例:中国加入世贸;中国在俄罗斯举办“ 说明: 中国文化年”;中国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年”;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等等 现在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正变得更加开放。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④、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举例: 经济 进出口贸易;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中国重新“入世” 政治 国家领导人互访;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各种国际组织活动;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 文化 中国在法国文化年;中国在美国文化年;中国在俄罗斯文化年。 教育 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高校联合办学 体育 积极参加世界各种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①、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②、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五、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 (1)、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那些问题?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 问题 举例 新增人口多 粮食供应不足 每天消耗13斤粮食 人口素质偏低 就业压力加大 每年以增加1700万个就业递增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农村人口多 教育经费短缺 人均教育经费排在世界百名之后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 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意义 A: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 B:对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意 义。 提高人口素质 少生、优生意义 少生:可以减少国家、集体和家庭的 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③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二、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第三、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保护环境 【活动四】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答: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受污染在扩大;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噪音污染在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在不断蔓延等等。 (1)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3)、严峻的环境形势带给我们的警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②、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③、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力量是通信工具变得迅速便捷?答:科学技术的力量。 ☆你还能设想一下未来的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答:能。微型化、遥控化、智能化。 (1)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3)、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白亿次计算机、“神舟”五、六号等等。)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打工女回乡重读小学事件 答: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 、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①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3、科教兴国 列举靠科技兴业的实例,举例: (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在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 答:不重视科技创新。 (2)、 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A、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B、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H、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1)、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我们应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答:A、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B、节约和回收废纸、碎玻璃等;C、不送或少送贺卡;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E、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F、用淘过米的水浇花;G、用“中水”洗车等等。 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 我国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计划生育 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 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在哪些方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学习上:顽强拼搏、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 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劳俭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等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答;A、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B、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C、勤奋工作,作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D、勤劳俭朴、自强不息、用于进取,迎难而上。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上课要认真听讲,作好笔记,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考试不作弊,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名牌,自觉抵制贪图享乐,相互攀比的不良思想。 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O初中生活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进行反思和展望。 *你在学校生活中学到了什么? 答:知识;做人的基本准则;能力;技术;竞技;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答:知识;做人的基本准则;能力;技术;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你对未来的生活有哪些打算?为此你将作出怎样的努力? 答:①、学业:我希望能考取省级示范高中,为跨入名牌大学打好基础。 事业: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世界500”强的一名老总。(或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歌星、影星等)。 家庭: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休闲:希望长大以后,能经常到健身房去健身或打保玲球等活动。 ②、要培养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终身学习对中学生的要求 ①、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②、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都是发展之路。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