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品红扩散 2.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火碱 B.金刚石 C.碘酒 D.洁净的空气 3.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4.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5.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且有白烟产生的是 A.木炭 B.镁 C.铁 D.硫 6.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 (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3:l:2 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洒出的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 B.生活中把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8.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 SO2,SO2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用 NaOH、Na2SO3 溶液可将 90%以上 的 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 Na2SO3+SO2+H2O=2NaHSO3 ③2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 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③ 说明 NaHSO3 属于酸 C. 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D.反应① 说明 SO2 与 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9.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NO3 C.Ca(H2PO4)2 D.CO(NH2)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 D. 加块状固体 1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钢网 B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代中充分灼烧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NaOH+CuSO4=Cu(OH)2↓+NaSO4 B. Ba(NO3)2+H2SO4=BaSO4↓+HNO3 C.C+2CuO 2Cu+CO2 D.Fe2O3+6HCl=2FeC12+3H2O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 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40℃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各加入 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5.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为便于观察,在教室内关闭门窗做红碑、白磷嫩烧的对比实孩 B.用嫩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C.在实验室里,将同体药品配制成济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测溶液的 pH 时,用玻璃棒旅取待渊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川的思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或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阶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7.有 X、Y、Z 三种金属,X 在常溢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 在常很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Z 表面有银析出,而 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到断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X Y Z B. X Z Y C. Y Z X D. Z Y X 18.通常情祝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 X 再加热,可以发 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 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役有变化 B.反应物 X 的化学式是 O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40 ) 19.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 2 个氮原子_______; (2)3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 (3)小苏打_______;; (4)铝元素_______。 2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2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 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可分,而______不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2.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食品包装中常充 N2 以防腐.是由于 N2 的化学性质_______。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__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不吸烟空气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蜻烛立即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者火点以下 (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缘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23. 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 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2)D、F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4.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右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_____(填“浓”或“稀“) 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_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25.食醋中一般含有 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1)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 入适量食醋,浸泡一段时间,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性的酷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 (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磷酸钙与醋酸 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3)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食醋可以杀灭细菌,对预防感口 有很大作用。 (4)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C 2H5)和 水,从而达到解洒的目的。 (5)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乙酸属于_____(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 (b)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任答一条)。 (c)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 (d)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e)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更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26.据央视 2017 年 5 月 18 日报道,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从海底以下可燃冰矿藏中成功开采出天然气,成 为全球首例,对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开采可燃冰矿藏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 的___________更严重。 27. A、B、C、D、E、F、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 组成元素相同,E 是最 轻的气体.根锯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 C、G 的化学式:C_______, 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共他每空 l 分,共 12 分) 2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 A 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用装置 D 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29.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 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 I:只有 CaC12 猜想 II:有__________ 猜想 III:有 CaC12 和 Ca(OH)2 猜想 IV:有 CaCl2、HCl 和 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 IV 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 CO2 滴加 Na2CO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III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 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四、计算短(30 题 4 分,31 题 8 分,共 12 分) 30.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 ZnO)和 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 (2)l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_____。 3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 关数据如下(BaSO4 不溶于水)。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 100g。 第二步:反应前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 346.6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 300g。 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2)所排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1-5:CADDB 6-10:CABBA 11-15:DCCDA 16-18:DBB 19.(1)2N (2)3P2O3 (3)NaHCO3 (4)Al 20.(1)③(2)b (3)CaO+H2O=Ca(OH)2(4)活性炭 21.(1)D(2)分子 原子(3)2H2O2 2H2O+O2↑ 22.(1)不活泼 (2)①B ②钙 (3)B (4)A (5)干冰 23.(1)Na+ B(2)NaCl (3)④ 24.(1)浓 (2)溶液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 25.(a)有机化合物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或能溶于水) (c)乙酸能跟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d)复分解 (e)醋酸能与铁发生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 的物质(答案合理可得分) 26.(1)CH4+2O2 CO2+2H2O (2)温室效应 27.(1)Fe H2CO3 (2)①3CO+Fe2O3 2Fe+3CO2 ②2H2+O2 2H2O 28.(1)B(2)2HCl+CaCO3=CaCl2+H2O+CO2↑ (3)b 29.【演示实验】2HCl+Ca(OH)2=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CaCl2 和 HCl HCl 和 Ca(OH)2 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石蕊溶液变蓝 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1)CaCl2 与 Na2CO3 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Ca(OH)2 存在 (2)反应物是否过量 30.(1)1:2 (2)390 31.(1)46.6 (2)13.5% 2017 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6 分)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品红扩散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火碱 B.金刚石 C.碘酒 D.洁净的空气 【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 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3.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考点】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外力的作用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可以发生变 化. 【解答】解:A、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错误; B、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 B 错误; C、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故 C 错误;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氧气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4.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考点】9S: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判断. B、根据硝酸银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判断. D、根据氨水的挥发性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需密 封保存,正确. B、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因此保存在棕色瓶中,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正确. D、氨水具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错误. 故选:D. 5.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且有白烟产生的是( ) A.木炭 B.镁 C.铁 D.硫 【考点】6A: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白烟生成,故选项错误. B、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3:1:2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亮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5%;故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13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 亮氨酸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 C:H:N:O 为:(12×6):(1×13):14:(16×2)=72:13:14: 32;故说法错误. 故选 C 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 B.生活中把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考点】I6:白色污染与防治;44:加热器皿﹣酒精灯;77:硬水与软水;H5:防范爆炸的措 施. 【分析】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而熄灭; B、根据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防止爆炸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废旧塑料是产生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解答】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而熄灭,不能 用水扑灭,故说法错误.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 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说法正确; D、白色污染主要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所以回收各种塑料制品可以减少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 A. 8.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 SO2,SO2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用 NaOH、Na2SO3 溶液可 将 90%以上的 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③说明 NaHSO3 属于酸 C.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D.反应①说明 SO2 与 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考点】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D6:有关 元素化合价的计算;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酸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通过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对比对其相似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反应②是由三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故 正确; B.NaHSO3 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故错误; C.根据在 Na2SO3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 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则(+1)×2+x+(﹣2)×3=0,x=+4,故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而反应①说明了二氧化硫也具有此种性质,因此 反应①说明 SO2 与 CO2 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故选 B. 9.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CO(NH2)2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 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A.NH4HCO3 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 错; B.KNO3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B 正确; C.Ca(H2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C 错; D.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D 错. 故选 B.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读出液体体积 D. 加块状固体 【考点】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2:测量容器﹣量筒;48:固体药品的取用;4K: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 管容积的 ,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 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1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考点】B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带正电荷,据此结合常见粒子的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 C、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D、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85:金属的化学性 质;93:酸的化学性质;C7: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 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 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 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 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NaOH+CuSO4═Cu(OH)2↓+Na2SO4 B.Ba(NO3)2+H2SO4═BaSO4↓+HNO3 C.C+2CuO 2Cu+CO2↑ D.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 C、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B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 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各加入 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 液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R: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 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 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溶质质 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 A 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 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 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 B 错误; C、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C 错误; D、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30g,所以 40℃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各加入 30g 甲、乙, 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D. 15.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便于观察,在教室内关闭门窗做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C.在实验室里,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测溶液的 pH 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考点】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7C:溶液的概念、组成 及其特点. 【分析】A、根据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降低空气质量分析作答; B、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析作答; C、根据微粒在溶液中比在固体中运动速率快分析作答; D、根据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分析作答. 【解答】解:A、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降低空气质量,在教室内关 闭门窗做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B、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方法是有科学 道理的; C、微粒在溶液中比在固体中运动速率快,在实验室里,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以提高反应速率的做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D、测溶液的 pH 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的做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故选 A 1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85:金属的化学性质;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A6:单质 和化合物的概念.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 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解答】解: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 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类推错误.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 ═Na2CO3+H2O,故选项类推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 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类推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类推正确. 故选:D. 17.有 X、Y、Z 三种金属,X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 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Z 表面有银析出,而 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 实验事实,判断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C.Y Z XD.Z Y X 【考点】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 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题意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 【解答】解:有 X、Y、Z 三种金属,X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 反应,说明 X、Y、Z 中 X 的活动性最强;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Z 表面有银析出,而 Y 表面没有变化,说明 Z 的活动性比银强,Y 的活动性比银弱,即 Z>Ag >Y. 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X>Z>Y. 故选:B. 18.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 X 再加 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 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 X 的化学式是 O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铜在反应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价为 0,生成物中的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 +2 价,故 A 错误; B、生成物中氧原子个数是 10,反应物中的氧原子个数是 8,反应物、生成物中的铜原子个数 都是 2,氢原子的个数都是 4,硫原子的个数都是 2,所以反应物 X 的化学式是 O2,故 B 正确; C、铜、硫酸、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溶液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铜的质 量,所以溶液质量增大,故 C 错误; D、硫酸的颜色是无色,硫酸铜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反应后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故 D 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 9 小题,满分 40 分) 19.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 个氮原子 2N ;(2)3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P2O5 ; (3)小苏打 NaHCO3 ;(4)铝元素 Al .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 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 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 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 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3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 3P2O5;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 (4)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 故答案为:(1)2N;(2)3P2O5;(3)NaHCO3;(4)Al; 2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责任.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③ (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填序号).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大溶液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发出大量热.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 活性炭 ,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 除去臭味. 【考点】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76: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7I:饱和溶液和不饱 和溶液;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3)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 (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解答 【解答】解: (1) ①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缓解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有利于保护水体质量,防止水体污染,故正确;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造成水的浪费,故错误; (2)利用如图 2 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容器中的水为 淡水;获得淡水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大溶液中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 CaO+H2O═Ca(OH)2;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 臭味. 故答案为: (1)③; (2)ac; (3)CaO+H2O═Ca(OH)2; (4)活性炭 2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 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示意图是 D (填序号). A. B. C. D. (2)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 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示意图;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3)观察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 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虚线框内应填的物质 是水,微观示意图是 D;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由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 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为:(1)D;(2)分子,原子;(3)2H2O2 2H2O+O2↑. 22.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食品包装中充 N2 以防腐,是由于 N2 的化学性质 稳定 .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B (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 钙 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B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不吸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果所示,在温度计 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蜡烛立即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 (填序号). A.移动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干 冰 . 【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6K:常见气体的用途;6R:二氧化碳的 用途;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J3:亚硝 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2)①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 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物质是否对人体具有危害性来分析; (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5)根据干冰升华时会吸热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以防腐; 故填:稳定; (2)①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故填:B; ②缺钙会得佝偻病,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元素的食品; 故填:钙; (3)食用霉变的花生不正确,因为霉变的花生中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倡导大家不吸 烟是正确的,因为吸烟有害健康;甲醛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 产品; 故填:B; (4)蜡烛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 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 故填:A; (5)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因而会 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 故填:干冰. 23.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所表示的粒子是 Na+ (填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E (填序号). (2)D、F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aCl .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④ (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7: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B8:原子结 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根据粒子符号的写法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来分析. 【解答】解:(1)微粒 D 的核内质子数为 11,核外电子数为 10,是带有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钠 离子,符号为 Na+;氯是 17 号元素,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7,核外电子排布为 2、8、7,所 以 E 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故填:Na+;E; (2)D 是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F 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二者组成的化合 物的化学式为 NaCl;故填:NaCl; (3)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 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填:④. 24.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浓 (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1)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浓硫酸与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进行分解答.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浓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现象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说明同种酸由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故答案为:(1)浓;(2)溶质的质量分数. 25.食醋中一般含有 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 体,能溶于水.(1)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除水垢时, 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性的醋酸钙而被除掉, 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 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 吸收和利用. (3)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 感冒有很大作用. (4)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5)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 以免被腐蚀.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乙酸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b)乙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 (任答一条). (c)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 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 酒的目的 . (d)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 反应. (e)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 铁能与食醋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亚铁被 人体吸收 . 【考点】9N: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FA:反应类型的 判定.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b)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c)根据题意,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 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d)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e)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 【解答】解:(a)乙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填:有机化合物; (b)由题干信息可知,醋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 (c)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故填: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 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d)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该反应是由两 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e)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可被人体吸收达到补铁的目的; 故填:铁能与食醋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亚铁被人体吸收. 26.据央视 2017 年 5 月 18 日报道,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从海底以下可燃冰矿藏中成功开采出 天然气,成为全球首例.对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1 ) 天 然 气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甲 烷 , 甲 烷 在 空 气 中 充 分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CH4+2O2 CO2+2H2O . (2)开采可燃冰矿藏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 化碳造成的 温室效应 更严重. 【考点】H3: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6S: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G5:书写化 学方程式、. 【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2)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可燃冰的成分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它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开采 不当,甲烷气体将大量泄漏于空气中,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故填:温室 效应; 答案: (1)CH4+2O2 CO2+2H2O; (2)温室效应 27.A、B、C、D、E、F、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 组成元素 相同,E 是最轻的气体,根据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 件已略去). (1)写出 C、G 的化学式:C 3CO+Fe2O3 2Fe+3CO2 ,G H2CO3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3CO+Fe2O3 2Fe+3CO2 ;② 2H2+O2 2H2O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 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能够和 B 反应产生 C 和 D,B、D 组成元素相同,因此 A 是氧化铁,B 是一氧化碳,C 是铁,D 是二氧化碳;铁反应产生 E,E 是最轻的气体,因此 E 是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氢气带入产生 F,F 是水;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 G 应该是碳酸, 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能够和 B 反应产生 C 和 D,B、D 组成元素相同,因此 A 是氧化铁,B 是一氧化碳,C 是铁,D 是二氧化碳;铁反应产生 E,E 是最轻的气体,因此 E 是 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氢气带入产生 F,F 是水;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 G 应该是碳酸, 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C 是铁,G 是碳酸;故化学式分别为:Fe;H2CO3;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反应②是氢气和氧气点燃产生水; 故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CO+Fe2O3 2Fe+3CO2;2H2+O2 2H2O.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2 分) 2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 ( 2 ) 实 验 室 里 用 装 置 A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 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3)用装置 D 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b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考点】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6D:氧气的制取装置;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2)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 交 换 成 分 生 成 氯 化 钙 和 水 和 二 氧 化 碳 , 因 此 不 需 要 加 热 ; 故 答 案 为 : 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装置 D 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 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错误,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 泡冒出时;故答案为:b; 29.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仪器完 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 (OH)2+2HCl=CaCl2+2H2O .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显像,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 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 CaCl2; 猜想Ⅱ:有 CaCl2 和 HCl ; 猜想Ⅲ:有 CaCl2 和 Ca(OH)2; 猜想Ⅳ:有 CaCl2、HCl 和 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 CO2 滴加 Na2CO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蓝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反应物是否 有剩余 .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3:酸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 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演示实验】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当稀 盐酸过量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当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根据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解答; 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解答; 分析实验的现象; 【评价反思】(1)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解答; (2)根据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 否有剩余解答. 【解答】解:【演示实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当稀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当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猜想Ⅰ:只有 CaCl2; 猜想Ⅱ:有 CaCl2 和 HCl; 猜想Ⅲ:有 CaCl2 和 Ca(OH)2; 猜想Ⅳ:有 CaCl2、HCl 和 Ca(OH)2 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 其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 Ca(OH) 2; 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说明溶 液中含有 Ca(OH)2; 滴加 Na2CO3 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 中含有 Ca(OH)2;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 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 剩余. 故答案为: 【演示实验】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CaCl2 和 HCl;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 CO2 滴加 Na2CO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蓝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评价反思】(1)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2)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2 分) 30.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 ZnO)和 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 . (2)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 是 390 g. 【考点】7S: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即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 (2)根据配制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解:(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32:(16×4)=1:2;故填:1:2; (2)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x, 100g×98%=×20% 解得:x=390g 故填:390. 3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他们的实 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下(BaSO4 不溶于水)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 100g. 第二步:反应钱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 346.6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 300g 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46.6g . (2)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 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346.6g﹣300g=46.6g, 故填:46.6g. (2)设反应生成氯化铜质量为 x, BaCl2+CuSO4═BaSO4↓+CuCl2, 233 135 46.6g x = , x=27g, 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5%, 答: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3.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