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编

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编 ‎1.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黄帝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3.“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 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7.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8.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锦衣卫 A.①④ B. ②③ C.②⑤ D. ③④ ‎ ‎9.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圩墩原始居民应该( )‎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过着定居生活 C.使用铁制工具 D.实行禅让制 ‎1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交子”的出现有利于( )‎ ‎①商业的发展 ②西域地区的开发 ③印刷业的发展 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这里描述的可能是( )‎ A.河姆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遗址 ‎12.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 A.汉武帝 B.孝文帝 C.元世祖 D.康熙帝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礼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仁政思想 D.法治思想 ‎14.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5.明朝时期,收集了1892种药物,11096则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6.“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17.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18.“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 A.发行交子 B.设中书省 C.设立市舶司 D.引进占城稻 ‎20.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21.2014 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观场进 行稻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2.“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2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24.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5.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有“诗史”之称 ‎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作 C.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辛弃疾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26.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初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其中在思想上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27.《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28.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了 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成为正式行政区 B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C 清朝 设置伊犁将军 D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29.《史记》中记载的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 )‎ A.商鞅 B.屈原 C.刘邦 D.魏征 ‎30.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张骞 ‎31.清政府有效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新疆职能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元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32.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33.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4.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35.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36.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 ‎37.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38.“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革 ‎39.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0.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41.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 ‎42.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西域都护 ②设立伊犁将军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3.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4.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5.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如图)出现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6.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47.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8.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9.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0.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 ‎【答案】C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商路 材料二 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飞抵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世界聚焦“西安会见”,为何选择西安?有媒体分析认为,西安与印度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贞观初年一位高僧曾从这里出发,前往印度,取得佛经后又回到这里翻译佛经、弘扬佛法。‎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四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1)写出材料一种这条商路的名称及其起点。‎ ‎(2)材料二中的“一位高僧”是谁?‎ ‎(3)根据材料三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答案】51.(1)丝绸之路;长安。 (2)玄奘。 (3)广州(或泉州)。 (4)明朝前 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或郑和从小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 )‎ ‎5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答案】52.(1)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5分)‎ ‎(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3)追求大一统。‎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答案】(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废除丞相制度,事归六部,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 ‎(3)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 ‎54.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动都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54.(1)三次厄运: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 ‎(2)不同评价:材料一在肯定其对封建政权长期巩固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统一思想,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背景下考量;要从不同角度评价人物活动。‎ ‎55.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编制年代尺】‎ ‎(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收集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属于哪种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实?‎ ‎【论从史出】‎ ‎ (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答案】(1)秦朝。隋朝。 ‎ ‎(2)材料一属于第二手史料,材料二属于第一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 ‎(3)《史记》。韩非子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商业;手工业。‎ ‎56. 2013年9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5 年在博鳌亚 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谁吗? ‎ ‎(2)丝绸之路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的?(1 分) ‎ ‎(3)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1 分) ‎ ‎(4)唐朝和明朝是我国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时期,你能分别举出一例吗?(2 分)‎ ‎【答案】(1)张骞;(2)西汉;(3)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4)唐;鉴金东渡;明:郑和下西洋。‎ ‎57.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答案】57.(1)百家争鸣 ‎(2)秦:采取焚书等方式来禁绝其它学说。汉:通过设立太学等学校(或建立教育系统),采取教化的方式。‎ ‎(3)有诋毁清朝言论的书籍。大兴文字狱。‎ ‎(4)维护封建统治。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58.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 ‎(2)国力雄厚。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不论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进步。(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