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篇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拜释之为廷尉 ( ) (2)使骑捕之,属廷尉 ‎(3)此人亲惊吾马( ) (4)民安所厝其手足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译文: ‎ ‎(2)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 ‎ ‎12.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 ‎(二)(16分)9.(4分)拜:任命,授给官职;属:同“瞩”,委托、交付;惊:使……受惊,惊吓;厝:放,放置。(每个1分)10.(2分)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每处1分)11.(6分)(1)(3分)我认为皇帝的队伍走过去了,从桥下出来后,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跑开。(得分点:“以为”“既出”“走”,句子通顺,意思正确)(2)(3分)如今有照法律应像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信服。(得分点:“是”“更”“信”,句子通顺,意思正确)12.(4分)(4分)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2分)。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谏言(1分);秉公执法(依法办事)(1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3)轼诣武卫营 ▲ (4)卒全其城 ▲ ‎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译文: ‎ ‎(3)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译文: ‎ ‎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9.答:⑴散步,漫步 ⑵只,只是 ⑶到……去 ⑷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⑴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⑵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⑶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⑴宦途失意的苦闷。⑵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2016·湖北省宜昌卷】‎ 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18分)‎ 陶潜之略传 ‎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 尝( ) 愠( ) 辍( ) 但( )‎ ‎7.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 答句: ‎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译文: ‎ ‎10.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2分)‎ 答: ‎ ‎11.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2分)‎ 答: ‎ 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18分)6.(4分)尝:曾经 愠:生气,发怒 辍:停止 但:只,只要(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7.(2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任意答对一句得全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8.(3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断句三处,断错一处扣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9.(3分)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译句顺畅得1分。重点关注“萧然”“穿结”“箪”“宴如”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文言语句的翻译情况。)10.(2分)“大适融然。”或“未尝有喜愠之色。”(任意答对一句得全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前后联系,上下融会的理解能力。)11.(2分)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答对一句得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人物性格,理解文言词句的能力。)‎ ‎【2016·湖北省孝感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 (《出师表》节选) ‎ ‎[乙]‎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蕲,蕲下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译文: ‎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译文: ‎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13.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答: ‎ ‎10.( 1)(2 分)解析:A顶中前一个“能”是“能干”之意。后一个“能”是“能够”之意。B项 中前一个“为”是“披”之意。后一个 “为”是“替、给”之意。 C项中前一个 “所以”是“……的原因”。后一个“所以”是“用……的方法”。D项“下”都是 “攻下”之意。11.①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您。(共2分。得分点:简拔. 选拔;遣,絡予)②(他们 )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共2 分得分点:而.却;予,給)12. C(3分)解析:“要求”与“义正辞严”不合文意。13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共2分,只谈•“重视人才”或“知人善任”得1分)‎ 异: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1 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17题。(10分)‎ ‎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 (1)善鸣,求市未能得( )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 ‎ (3)当举群相送耳( ) (4)使人耽之若是( )‎ ‎15.“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译文: ‎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译文: ‎ ‎17.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10分)14. (2分)(1)善:擅长(善于)(2)就:前往(去,接近,靠近)(3)举:全(全部)(4)使:假使(假如,如果)(每小题0.5分)15. (2 分)C ‎16. (4分)⑴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2分)‎ ‎(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2分〉“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17. (2 分)B ‎【附译文】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 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 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 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 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 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車情 ‎ 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给人写信说:“东汉张芝临池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2016年江西省 ‎【2016·江西卷】‎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 ) (2)数( ) (3)阙( )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 译文: ‎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 译文: ‎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答: ‎ ‎(二)8.【答案】A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瞋(同“嗔”,发怒意思) (2)数(诘责,数落) (3)阙(缺少)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 ‎【参考译文】 ‎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 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 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 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心好之( )(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译文: ‎ ‎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2分)‎ 答: ‎ ‎14. (1)爱好、喜欢(2)选拔、挑选 ‎15.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16.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 ‎【2016·湖南省长沙卷】‎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 ‎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 ‎ ‎15.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6分)‎ ‎ 12.B【解析】A. 松弛/放下;B. 有的人;C. 佩服/动词,穿戴;D. 根本/本来。13.B【解析】A. 代词:指“这种景况”;B. 助词:的;C. 宾语前置的标志;D. 音节助词,不译。14.(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2)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15.(1)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 忠于职守 敢于进谏 刚正不阿(2)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3)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地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河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浙江嘉兴 浙江金华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并加礼辟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萇③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 ① 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 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萇:人名。④窭:贫穷。‎ ‎1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 家 甚 贫 窭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对 时 人 呼 为 四 皓 ‎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 (1)伯珍少孤贫( ▲ ) (2)学书无纸( ▲ ) ‎ ‎(3)山水暴出 ( ▲ ) (4)建武四年,卒(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21.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10分)‎ ‎18.(2分)家 甚 贫 窭 /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对 / 时 人 呼 为 四 皓 ‎ ‎19.(4分)(1)小时候(2)写字(书法)(3)突然(4)去世 ‎20.(2分)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 ‎21.(2分)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江苏扬州市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 (选自《明史》,有删节)‎ ‎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 ⑴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 ) ⑵益两使促之 ( ▲ )‎ ‎ ⑶使者恚,欲收悦 ( ▲ ) 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 )‎ ‎1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 B.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 ⑴悦不迎,岂有恙乎?‎ ‎ ▲ ‎ ‎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 ▲ ‎ ‎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 ‎ ‎13.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 ▲ ‎ ‎10.(4分)⑴延:请;⑵益:增加;⑶恚:恼怒;⑷已:停止。‎ ‎ 【评分要点及说明】各1分,若答案与参考答案是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11.(2分)C。‎ ‎ 【评分要点及说明】原句和C项均是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A项,介词,把;B项,介词,按照;D项,介词,因为。‎ ‎12.(6分)⑴(2分)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 ‎ 【评分要点及说明】反问句,“恙”需翻译到位。‎ ‎ ⑵(2分)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 【评分要点及说明】“自非”“亭午”“曦”,需翻译到位。‎ ‎ ⑶(2分)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 【评分要点及说明】句式,“孰”“甚”,需翻译到位。‎ ‎13.(3分)桑悦是聪明(记忆力强)、恃才傲物的人。‎ ‎ 【评分要点及说明】共三点,聪明、有才、高傲(自负),每点1分。‎ ‎ 参考译文: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说:“已经在我腹中了。”当生员时,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 ‎。监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有病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来,加派两人催促他。桑悦大怒说:“起初我说天下没有无耳朵的人,现在就有。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因丘濬的缘故,没有实施。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所著的书,在世上颇为流行。‎ 湖南长沙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 ?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武使匈奴明年 / 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 (《唐睢不辱使命》)‎ B 为武置酒设乐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C 请毕今日之欢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送东阳马生序》 )‎ D 与武决去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陵见其至诚 A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B 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命》)‎ D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2)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 15.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6分) ‎ 答案:12.B ‎13.A ‎14.(1)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 (2)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大恶极!‎ ‎15.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③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 李陵的精神品质:①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②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 课外文言文人物形象的汇总(仅作参考)‎ ‎(人性的优点) 为人国君: ‎ 勤恳治国  以民为本  体恤民情  关心百姓疾苦  体恤下属  有仁爱之心 勇于反省(悔过) 知错就改  善于纳谏  善于听取正确建议 (虚怀若谷) 知人善任  有识人之明 ‎ 一视同仁    大公无私    无偏袒之心   公正严明    以身作则 ‎ 为人臣者: ‎ 敢于劝谏  善于劝谏  善于辞令   克己奉公  奉公守法 廉洁奉公 为官清廉  无私奉献    严于律己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执法如山  忍辱负重  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 热爱国家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赤胆忠心  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 不卑不亢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 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殚精竭虑   呕心沥血   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   ‎ 侦破案件: ‎ 善于思考  思虑周全  小心谨慎   善于观察  明察秋毫  细致入微 意志坚强  顽强不屈  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刨根究底 多而化之: ‎ 诚实守信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 有自知之明  正确认识自我 ‎ 心地善良  朴素憨厚  为人正直 正直无私 拾金不昧 乐于助人 舍己救人 为他人着想 ‎ 心胸开阔  豁达大度  襟怀坦荡 宽容待人   乐观积极  不计前嫌 虚怀若谷  谦虚谨慎   ‎ 不拘小节  豪放洒脱  潇洒奔放  善解人意  温柔体贴  慈祥仁爱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 勤勉好学  孜孜不倦  勤奋刻苦 不耻下问  虚心好学  废寝忘食 正气凛然  浩然正气  ‎ 视死如归   聪明智慧  精明强干  足智多谋 大智若愚  睿智聪明  有真才实学 ‎ 胆大心细  心灵手巧  心思缜密 思虑周全  顾全大局   ‎ 做事讲究方法与策略 冷静沉着  从容淡定  胸有成竹 落落大方 果断决断  毫不犹豫  当机立断 义无反顾 志向远大  胸有大志 不畏艰难  无所畏惧 ‎ 贬义词(人性的弱点): ‎ 刚愎自用  夜郎自大 自命不凡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孤芳自赏 目空一切  ‎ 目中无人斤斤计较  桀骜不驯 心浮气躁  性情浮躁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阿谀奉承  口蜜腹剑 妄自菲薄  自信不足 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 老奸巨滑  刁滑奸诈   虚伪狡猾  自私任性  贪婪奸诈  贪得无厌 愚蠢无知  笨拙愚钝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