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复习材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复习材料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复习材料 ‎“前 言”复习方法 ‎ ‎(一)整体把握、抓住重点、攻克难点。   复习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胡子眉毛一齐抓,哪儿都想抓几下,结果什么也复习不好,反而会觉得越复习越乱。翻开笔记,将所学过的知识的重点、难点都整理一下,可以将各章节的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整理出来,然后根据各册书前面的简介提示找出重点、难点。对照自己笔记,看看自己记得是否全面,查漏补齐。看看哪些地方还是最薄弱的地方、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就要找老师彻底弄清,绝不能放过去了。因为课本的编排知识点是系统化的,它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因此,只要理清重点、难点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注意书后例题的复习,理清解题思路。   不管是哪一科,书后的例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就是知识点的外在考核形式。所以每一个例题都不能放过。搞清了这些题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知识基本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引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三)注意总结自己以往考试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可以将以往的试卷找出来,将所有的错题分一下类,找出错的原因,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自己还不能准确总结症结的所在,可以请教一下老师,看看自己今后应该多注意什么。要知道“聪明的人不在原地摔跟头”。 (四)注意向课堂要效果。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上课时注意记好复习笔记,多动手解题,既可以提高自己答题的速度,又可以将老师所复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老师教是一个方面,自己的学习领会多少还是最主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却不同的原因了。课内打基础,课外长才干。 ‎ ‎(五)注重解题能力训练。   因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一次具有两种功能的考试,它既是初中毕业的水平考试,又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水平考试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选拔考试则是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进行阅读、写作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该注意多做一些典型的习题,使解题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 ‎(十二)描写的方法: ‎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 ‎(十五)议论文结构 ‎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 二、1-6册难字易读错写错字(略) ‎ 三、其它基础知识 ‎(一)、部分命题方向分析 本部分知识点在〈〈积累与运用〉〉中出现的机率甚小,分比不大,粗略掌握即可。‎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 掌握错别字、病句、语言得体问题等基础知识点的辨析、解题方法。‎ ‎(三)、知识点辨析 ‎1、错别字 从形似字、同音字方面着手解决。‎ ‎2、病句 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对应解决。‎ ‎(1)结构是否完整(成分残缺)‎ 缺乏主语 通过(删去)刻苦学习,使(或删去)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缺乏谓语 我们正在努力为(删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或加上“而奋斗”)。‎ 缺乏宾语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加上“方法”)‎ ‎(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成分搭配不当)‎ 主谓不当 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 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 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语序不合理)‎ 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4)句式是否杂糅(句式杂糅)‎ 例:有没有(删去)健康的身体,是否(删去)做好工作的前提。‎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前后矛盾)‎ 例:一朵朵五彩缤纷(删去)白(或删去)云飘浮在高空。‎ ‎(6)语意是否重复(语意重复)‎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删去其中一个)情,以后再告诉你。‎ ‎(7)是否产生歧义(歧义)‎ 例;小王见到小李,他告诉他,他(改为“自己”)在厂里评上了生产标兵。‎ ‎(8)用词是否得当(用词不当)‎ 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改为“尖锐”)‎ ‎3、句式变换 ‎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 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动句)‎ 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被动句)‎ A、 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B、 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删去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于主语后不变 ‎②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例:我们的战士都是勇士。(肯定句)‎ 例:我们的战士不是懦夫。(否定句)‎ A、 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否定词(加上“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B、 否定句变为肯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词(删去“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转换 例:他勤劳。(肯定句)‎ 例:他并非不勤劳。(双重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原谓语(动词)前加上(或删去)双重否定词(“不是不”“非不”等),宾语不变。‎ ‎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例1:这成什么话?(反问句)‎ 这不成话。(陈述句)‎ 例2: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句)‎ 西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陈述句)‎ 例3:难道我们不对吗?(反问句)‎ 我们是对的。(陈述句)‎ A、 反问句变陈述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反问语气词删去,问号改为句号 B、 陈述句变反问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加上反问语气词,句号改为问号。‎ ‎4、标点符号 ‎(1)分号与顿号的区别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2)问号的用法 ‎①表一般疑问 例:你知道小玫为什么不来上课吗?‎ ‎②表设问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人民。‎ ‎③表反问 例:难道你真的不明白这件事情的真相吗?‎ ‎(3)双引号的用法 ‎①表引用 例: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说:“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表特定称谓或强调 例: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 ‎③表反语(讽刺)或否定 例:这样的“理论家”,实在还是少一点好。‎ ‎(4)省略号的用法 ‎①表内容的省略 例:这个校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②表思维的跳跃 例:(孔乙己)说:“偷······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③表被抢白而话没有说完 例:(孔乙己)说:“不······不要取笑······”‎ ‎“取笑?昨晚我亲自见到你被丁举人吊着打。”(酒客)‎ ‎④表说话吞吐 例:“我······我······我坦白。”面对铁证,犯人只能老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5)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解释说明 例: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②表递进 例: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③表转折 例: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④表声音的延续 例:周——总——理,你在哪里?‎ ‎5、修辞手法 解法:(1)准确认知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常用修辞。‎ ‎ (2)避免混淆。‎ ‎①比喻与比较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比较仅是双方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或类比。‎ 例: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比喻)‎ 例:他比他爸爸还高。(比较)‎ ‎②比喻有明喻(比喻词通常如“像”等)、暗喻(比喻词通常如“成了”、“是”等)借喻(比喻词通常不出现)之分。‎ ‎③比喻与借代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借代通常直接以相似体替代本体。‎ 例:她像圆规直立在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比喻)‎ 例:圆规尖叫着跑到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借代)‎ ‎④一般疑问、反问和设问 一般疑问通常是提出问题,别人解答。‎ 反问质问他人,答案却在问题中。‎ 设问通常是自问自答。‎ ‎⑤排比与反复 排比通常由三句或以上的意义相近的语句组成。‎ 反复通常由两句或以上字同义同的语句组成。‎ 例:《周恩来年谱(1949——1976)》详细记述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的重要业绩、主要思想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表现了周恩来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周恩来日理万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和非凡的管理国家的才能。(排比)‎ 例:无耻啊,无耻,这是特务们的无耻,恰是我们的光荣。(反复)‎ ‎⑥夸张有夸大和缩小之分 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例:闰土的见识广博,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见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 ‎6、语言得体问题 从文明用语和礼貌用语方面辨析、改正。‎ 四、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 ‎(一)默写与简答 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 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蒲松龄的《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 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8.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 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1.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2.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3.杜甫《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李清照《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15.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①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⑤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⑥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⑦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⑧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 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7.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⑨出自本文的成语: 愚公移山 19、刘禹锡的《陋室铭》: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④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周敦颐的《爱莲说》: ①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  的人。 ④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⑤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⑦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2.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3、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24、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6.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27、.李煜《相见欢》: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出自本文的成语:别有滋味 ‎ 28、辛弃疾的《清平乐》: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9、《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文体是新闻,也叫消息。它是由 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组成的。从表达方式看,因为新闻主要是用 事实 说话,所以一般以 记叙 为主要表达方式,有时也可以插入简要的 议论 。 30.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山海经》共计18卷, 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32. 郦道元的《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1、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3. 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4.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35、.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恨 "字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36.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7. 清朝赵翼《论诗》: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风骚"原来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38.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9‎ ‎、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1. 简介《墨子》、《战国策》、《史记》。 ⑴《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叙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是 墨家 学派的创始人。 ⑵《战国策》西汉末刘向 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编辑整理的。共33篇。 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鲁迅称此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42. 《核舟记》中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核舟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43、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本文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文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取得了什么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具体是(1)天下苦秦久矣  (2)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1)鱼腹藏书(2)篝火狐鸣      《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道出千古壮士之心声、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名句 。   44. 韩愈的《马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采用 托物寓意 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45、《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6、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47、.夏完淳的《别云间》:抒写诗人誓死抗清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8.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0.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1.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 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2.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 ‎54.《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5. 我们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行,最终走向成功。就象鲁迅 ‎ 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那样:“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用课文中的三个4字短语概括鲁迅在《故乡》 中所否定的三种人生: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5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58.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59.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 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0.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61.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2.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63. 李白的《 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4.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 6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6.《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67.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三顾茅庐。 68.《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69.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0.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74.《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二)古诗文名句欣赏 ‎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 ‎2、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 ‎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简析: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 ‎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 简析: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 简析: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 简析:诗句最具忧愁、苦闷之意。极欲摆脱,却又无计可除。有“有新栽花花不发”的意蕴,也告诫人们:酒不解真愁。 ‎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简析:词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寓含一种既无可奈何,又无可解脱的别人不能理解的理趣。 ‎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 ‎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简析:前三句,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后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简析: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 ‎17、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 简析: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 ‎18、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简析: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出找出来。 ‎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简析: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简析: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 ‎2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 简析:此诗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不断寻找追求的理趣。 ‎ ‎2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简析:人,一生事业与抱负都为天下,必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 ‎2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简析: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奉献之理趣。 ‎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 ‎ 诗中雄心壮志 ‎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诗中哲理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 诗中夕阳(落日) ‎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诗中忧愁 ‎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诗中树 ‎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 诗中泪 ‎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 诗中塞外风景 ‎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诗中鸟 ‎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 诗中山河(江山) ‎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 诗中春景 ‎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 诗中夏景 ‎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 诗中秋景 ‎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这》 ‎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 诗中冬景 ‎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诗中山 ‎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 诗中水 ‎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 诗中日 ‎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 诗中风 ‎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 ‎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6、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诗中花 ‎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 ‎6、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 ‎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 诗中雪 ‎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诗中月 ‎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 诗中雨 ‎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3、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5、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 诗中草 ‎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 ‎ 诗中柳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 诗中云 ‎ ‎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 诗中湖 ‎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诗中海 ‎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 ‎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诗中舟 ‎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 ‎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诗中酒 ‎ ‎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 ‎2、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 ‎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 ‎5、   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诗中乡情 ‎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综合专题识记 ‎1. 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成语。 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概括出“三顾茅庐”;《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无人问津”;  《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扑朔迷离”。 2. 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张闻天的“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斯大林的“只有伟大的目的方能产生伟大的毅力。 3. 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4. 写出关于读书的名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我国有许多关于团结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一句:团结就是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6. 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尊师内容的名句。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杨雄)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别林斯基) 7.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奉献内容的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8.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爱国内容的名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宝贵的。(鲁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9. 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友谊内容的名句。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一点的光彩。 (巴 金)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10.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11.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2.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3.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4.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5.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赞颂大海的一、二个句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6.请你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7.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8.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鸟的诗句,请写出有关“鸟”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两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0.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三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2.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 四、课外名著阅读导引一览表 ‎ 五、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情达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命题趋势 ‎1.命题的思路将继续体现新改革理念,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创新,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考查方式将以开放性试题为主导,越来越多的省(市)将把“综合性学习”单独设立板块。‎ ‎3.命题将加强语文与生活、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社会、语文与个性品质的联系,命题将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人格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4.命题材料将以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生活的实际、周围的人和事;新科技、新思潮;环保、旅游、教育、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载体,考查学生为语文知识为主综合运用政治、天文、历史、地理、数理化、生物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考策略 第一,重视积累,关注课外语文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 综合性学习的题非常灵活,涵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只有在平时学习时多积累,做到“厚积”,才能在临考时胸有成竹而“薄发”。‎ 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指语言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词语、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还包括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等人文常识及其他学科的积累。‎ 第二,注意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在平时学习和应考时掌握技巧。‎ 第三,注意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关注课外,积极思考。‎ 多读有益的报刊,关注新闻媒体、关心国内外大事、文化、教育动态。‎ Ⅰ、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 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中考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节的资料,讨论分析问题,写出简单的报告。”“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能展示学习成果。”“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各种标语广告”因而无论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角度说,还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重视对广告的学习与考查是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与理念的。这些要求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均有较好体现。‎ 复习策略 ‎1、关注时代热点问题,从而通过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生活,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写作,即使是赏析,也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不再单纯地考查广告。‎ ‎3‎ ‎、与考查语言的效果结合,考查更具有综合性。拟写广告语类试题提出语言方面的要求,欣赏类中更是侧重语言的欣赏。‎ 答题指导 ‎1、拟写广告语,首先应做到语言准确简洁。所谓准确,就是不溢美,特别是产品广告的拟写。所谓简洁,是由广告语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要做到言简意丰。其次语言力求含蓄而有韵味,使读者产生美好的遐想。‎ ‎2、赏析优秀的广告语应着眼于对广告语的语言效果进行欣赏,对其为了达到相应的效果、而采用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进行评析。‎ ‎3、小作文式广告试题应兼顾广告语自身的特点与相应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分。‎ 题型分析 ‎1、拟写广告语类 这类试题要求结合阅读文章与生活的实际,拟写出相应的标语,所拟写的标语从内容与主题来看,有公益宣传类,旅游资源宣传类及产品广告类等。公益广告主要涉及的主题有环保、社会公德、社会热点问题等。‎ 例1: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市政府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分析】这道题重在考查创新能力题目的思想性、开放性、教育功能都很强,总之答案要扣住“怎样保护生态平衡”来回答,如: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只为自己眼前利益而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物链等等。‎ ‎2、广告语赏析类 这类题目由试卷提供优秀的广告语,要求学生加以赏析。‎ 例2: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①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 ‎②指人类思维的活动。‎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注意。‎ ‎【分析】本题是一道语言的灵活运用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引人深思,发人思索。‎ 例3:下列是两幅宣传标语,因所用语气不同,故表达效果也不同,请简要地加以说明。‎ ‎ ①不准随地吐痰!‎ ‎ ②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是表述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判别,特别是注意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应得体。①句是祈使句,有一种命令的口吻,语言生硬,人们不易接受。②句运用整句,生动形象,含蓄地告诫人们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的危害,语言较平和,说明对社会、对人们的危害,有得人们遵守。‎ ‎【说明】做这类题一定要善于从用词、修辞、句式以及感情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因为语言得体就是语言适合特定的具体环境。运用某种语言,只能在这种场合,这个人时说,不一定能在另一个场合,另一类人面前使用。应予以重视。‎ ‎3、广告语评写结合类 这类试题兼有上述二者的特征,但更为综合,既要对广告语进行评价,又要用写作的形式加以表现,它往往表现为小作文的形式。‎ 例4:好的广告语耐人寻味,给人美感,使人难忘。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条广告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 广告语:广州好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喜欢理由:信奉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只有顾客都乐于使用该产品,该产品、该企业才有发展,不断创新。‎ ‎【分析】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生活积累。只要关注媒体,记忆在心,就不难作出正确的答案。‎ ‎※强化练习※‎ ‎1、海州区某中学学生处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并在学校走廊上写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文新朐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 ‎ ‎【参考示例】第一句标语,突出了随意丢垃圾的坏处,第二句强调拾捡垃圾的重要性,要根据宣传的重点确定运用什么标语。‎ ‎2、某公园有一则公告:“公园内严禁打鸟,严禁攀折树木,违者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将扭送公安部门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通告。‎ 答: ‎ ‎【参考示例】示例:草木有情,小鸟有意,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周恩来总理曾参观广东从化溪流小学,见到墙上“人人要讲普通话”的标语,点头称好,但建议改为“人人学讲普通话”。讲你简要谈谈这样改,表达有怎样的变化。‎ 答: ‎ ‎【参考示例】语意、语气均发生了变化。“要讲”是要求(指令),语气较强硬;“学讲”是号召(倡导),语气较委婉。‎ ‎4、品味好的台词,是一种艺术享受。阅读下面三句不同剧本中的台词,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①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可可西里》‎ ‎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重庆森林》‎ ‎③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向左走向右走》‎ 答: ‎ ‎【参考示例】①通过对比说明了内心的美好与否不取决于外表。②用一系列的排比作铺垫,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兴趣。③以违悖常理的大胆想象引出主题。‎ ‎5、下面这则广告语获得台湾1997年“金句”称号,“快滚”篇平面广告还获得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等多项大奖。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按捺不住,就快滚 ‎——微软鼠标 ‎【参考示例】这句广告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狡黠中透出智慧,既生动的暗示了微软鼠标滚动的灵活,又利用智慧的语言塑造出一个鲜明个性的品牌。‎ ‎6、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里摘花捡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籍,肮脏不堪。歌唱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却无济于事。过不了几天又让人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违者重罚”的牌子,园林还是遭到践踏和破坏。后来,歌唱家让人做了个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的写着:“ 。”这一招可真奏效,此后再也没有人闯入园林。‎ 想一想,立在路口的牌子上写的是一句什么话呢?‎ ‎【参考示例】可以这样写:“如果您被园中的毒蛇咬伤,请速到医院救治。医院在顺此路往东50公里处,乘汽车一小时即到。”原因是:看似善意的提醒,其实是令人害怕的警告。‎ ‎7、下面是学校中常见的两个提示语,你能将其改为充满尊重和人情的句子吗? ‎ ‎⑴(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我的修改: ‎ ‎⑵(阅览室里)报刊不准带出,违者罚款。‎ 我的修改: ‎ ‎【参考示例】⑴多一点安静,少一点嬉闹,环境因你更精彩。⑵只想阅读,不想拥有,它们在这里更珍贵。‎ ‎8、“中华好风尚”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则广告: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呢?”“放羊。” ……‎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出它的广告语。‎ ‎ ‎ ‎【参考示例】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改变命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要能够指出这种现象的弊端所在。‎ ‎9、有关专家把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概括为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需要我帮助吗?”对这三句话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 ‎ A、乐观的心态 自信的表现 爱心的体现 ‎ B、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的进取精神 友善的生活态度 ‎ C、珍惜生活 敢于超越自己和他人 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 D、肯定他人 有协作精神 有怜悯心 ‎【参考示例】D Ⅱ、口语交际 ‎(一)说话简明、得体、连贯 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突出要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都不同程度地贯彻了这些精神。从命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来看,不离“简明、连贯、得体”;因而考生答题时既要凭语感,又要结合语言情境,综合思考,才能正确作答。这类试题在来年中考中将呈上升势头。‎ 题型分析 ‎“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弥补了母语教学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缺陷。“口语交际”主要考听和说。有的是听录音,有的则是书面上“听”,阅读有关材料后依据语境按要求说话,或如按情境写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写出人物语言的内涵等。‎ 中考“口语交际题”中考查“说话”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①单一应对型。题干设计了一种情境,要求考生将自己带入材料中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说出他或他们应该说的话。②多种角色型。试题要求考生以几种不同的“角色”,面对同一种语境说出符合各自“角色”的话。③代为转告型。题面设计了一种情境,要求考生充当材料中的某个人物,将别人说的话转告给另一个人。④情境转换型。题目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情境,要求考生带入材料中的某个人物,面对不断更换的情境和人物,说出相应得体的话。‎ 答题指导 ‎◆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 ‎(1)言之有“礼”,“礼”,即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得体的用语。‎ ‎(2)言之有“物”,“物”,即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言语,话语力求清楚、明白、简洁。‎ ‎(3)言之有“序”,“序”,即顺序。说话有合理的顺序,不颠倒混乱。要注意事物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节”,即简明,答题时要满足试题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口语交际题的解答程序:‎ 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作答。‎ 典型题型解析 例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变更愿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待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说到这件事。‎ 小王:“(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分析】这道考题,考查的是对“语言得体”的几方面的综合运用。解答这道题,既要能根据不同对象来说话;又要能根据不同的场合,组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试题要求小王转述小李的话,人物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称谓,还是所说的内容、句子的语气都应有所不同。这道题易犯“称谓不当”的毛病,答题时要能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灵活地组织语言。‎ 例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面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由“国脚”对“进球”,“商人”对“利润”,“画家”对“色彩”可知,只要找到“小孩”与“病人”的对应点即可。结合生活经验可知,对“小孩”而言,最宝贵的是玩具(食物);对“病人”而言,最宝贵的是健康。明确了这些,将语言修饰润色即可。‎ ‎※强化训练※‎ ‎1、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回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⑴小明向爸爸说: ‎ ‎⑵爸爸向同事说: ‎ ‎【参考示例】(1)爸爸,今天我要在家复习功课,老师说复习时用心要专一,不能受到外界干扰,否则会影响复习效果的;复习遇到问题我要向您请教。爸爸,为了我,以后再打好吗?(2)兄弟们,真对不起,我儿子就要参加中考了,在家复习功课,我想好好陪陪他,也算是尽到一点做爸爸的责任,我们以后再打,好吗?‎ ‎2、根据下面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人性化的提醒。(30字以内)‎ 西双版纳 晴 250C——320C 昆 明 多云转小雨 70C——120C 答: ‎ ‎【参考示例】答题要点:能提醒游客携带雨具和御寒衣物;表述语言具有人文关怀、温情提醒的特点。‎ ‎(二)领悟言外之意 考试说明 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领域和在特定场合下经常用到的一种说话方式,更是衡量一个人在说话时的应变能力、个人的修养(或涵养)以及人格魅力。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特别青睐这种题型。‎ 理解言外之意实质是考查学生对特定语境中的词义、句义的把握。要求根据语境写出具体的话外之音。可以把握语气语调,领会感情;补充因果;揣摩喻体,巧悟本体。‎ 典型考题解析 ‎1、把握语气语调,领会感情 例1:某上级主管对下属职员说:“看看你干的好事!”‎ 这位上级主管的言外之意是 。‎ ‎【分析】解答此题宜从揣摩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入手,这位上级主管采用的是祈使句,是斥责的语气与口吻,他的言外之意是:“你把事情搞得糟透了!”‎ ‎2、补充因果,巧会意图 例2:某国王请阿凡提评论自己的诗,阿凡提规劝他不要再写诗被关进驴圈,后国王又召见阿凡提看其新作,阿凡提转身就走,国王问他到哪里去,阿凡提答道:“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的言外之意是 。(限10个字内)‎ ‎【分析】对例2我们作如下推理分析,便可揭示言外之意:‎ 国王:好诗不好→关进驴圈 阿凡提:省略内容←进驴圈 国王的思考过程是由因及果,而阿凡提的表达则是循果析因,国王所认为的原因就是阿凡提所省略的言外之意。‎ ‎3、揣摩喻体,巧悟本体 有些语句的言外之意,是说话者通过运用比喻来实现的,而且通常只出现喻体略去本体,只要分析出本体,便能悟出言外之意。‎ 例3:《三国演义》中写到晋国司马炎灭吴国、俘虏吴王孙皓。在接见孙皓命他就座时,司马炎说:“朕设此位久矣。”‎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不要超过18个字)‎ ‎【分析】此题中的司马炎虽然是胜利者,但表面上并没有显出趾高气扬的架势来对孙皓说话,尽管孙皓是司马炎的手下败将,司马炎的说话还是相当客气,但是在这客气的背后带有胜利者的强硬姿态,话中有话,虽带有得意蔑视的神态,但又不失作为一个帝王的身份,因此,他说的这句话语可谓柔中带刚,一箭双雕:我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或我早就想到我会灭掉你吴国。‎ ‎4、巧化婉言为直言 直言就是话语所用词汇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地说出;婉言是对于不愿意(或不便)直接说明白而采用相应的词汇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的语句。也就是婉言有言外之意,婉言的言外之意需要用直言来表达。‎ 例4: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张明不讲究公共卫生,只顾自己。‎ ‎(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示例:幸亏你提醒,谢谢;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 ‎【分析】此题中的对方张明自己做错了事情,不讲究集体卫生,破坏公共环境,并且习以为常,自己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不良行为。这时你(指考生代替王晓敏)要针对张明的不良习惯行为加以劝阻,促其改正。王晓敏的说话切中要害,但客客气气,分寸把握得较好。回答时要抓住王晓敏说话的要害——批评张明只顾讲究自己的个人卫生,而不顾集体公共卫生,突破这一点,就好回答了。‎ 例5: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能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 ‎ (2) 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参考示例:妈妈,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啊!‎ ‎【分析】在此题中,对方张强是想从紧张的中考复习中放松一下,因而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妈妈并不理解,只是从中考就必须好好学习这种思想出发,不让张强去,可是说得非常含蓄。考生只要准确地破解了妈妈反对张强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这一意图,就容易回答了。‎ 例6: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个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我获奖只是沾了扮演角色的光。‎ ‎【分析】此题中的难点是,不好理解对方到底是谁。其实,这里的对方是指社会团体或最高权威部门以及广大的观众,而不是具体的个人。考生回答时,要明白李雪健说话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因扮演焦裕禄而获奖,主要是他精湛的表演艺术才华,他不从正面回答,说明他很有文化修养,不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只有理解了李雪健说话的真实目的,才能做好此题。‎ 例7: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词是: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 ‎【分析】此题中的余光中是著名的诗人兼散文家,知识渊博。他很明白在颁奖这样的场合下,最忌讳说套话、空话,且必须要和人物的身份相吻合,他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所说的话含蓄幽默,妙趣横生,把自己的心理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人感到和蔼可亲,不摆架子。‎ 例8: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行动重于语言。‎ ‎【分析】这个例子表面看起来不像是言外之意题,其实细细地分析起来,是一回事,但是难度比较大,因为对方是名人,他们说的话表面意思谁都明白,但要真正把握住他们所说的言外之意,你必须根据日常的知识积累,他们的身份地位与所从事的职业来判断。例7中哥哥的一句话演说,是用比喻的方式,把会飞的鸟和自己驾驶的飞机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说明】①正话反说,一般要回答与原意相反意思。②言此意彼,话中有深层含义。解答这类题,应结合说话的内容、意图来揣摩。‎ ‎※强化训练※‎ ‎1、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⑴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⑵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 ‎【参考示例】⑴讽刺老板缺斤短两,坑害顾客。⑵暴露出老板急于牟取暴利的心态。‎ ‎2、下面是某校长在一次初三学生集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 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的辅导越来越勤了,同学生们的学习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作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作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精神不振,打瞌睡的多,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了。 ‎ ‎①校长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             。 ‎ ‎②校长讲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①校长肯定的是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否定的是这种只会苦干不求效率的方法。 ②校长讲话的目的是告诉同学们学习既要刻苦的精神,也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出好成绩。‎ ‎3、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你不如别人;别人不如你。‎ Ⅲ、语言概括 考试说明 语言概括题是测试考生概括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一般提供简短的阅读材料,让考生在获取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既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综合性较强。‎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言概括的考查要求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考点归纳 ‎1、处理新闻 ‎2、概括主要内容 ‎3、给事物下定义 ‎4、提炼观点 解题指导及典型考题解析 ‎1、记叙性语段的概括 记叙性语段是在记叙(陈述)一种现象、一种状态、一种事实,在语段中包含这样基本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能分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这一类语段来说,只需要将找出它所陈述的事实,也就是什么人或事怎么样了。文字的主要意思也就出来了,据此可以总结为:‎ 记叙性语段:被陈述对象+陈述事实。(对于记人记事类,具体就是:人物+事件)‎ 对记叙语段的考查,要么是对于消息一类的文字拟写标题,要么是拟写导语(一句话新闻类似于导语,都是将消息的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出来)。‎ ‎(1)拟写标题:消息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记叙的两个要素)。‎ 例1: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 ‎ 今年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强烈的飓风又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成了至少79‎ 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在受灾地区,建筑物、电线竿和通讯设施被一扫而光,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据统计,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烈飓风。‎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在加强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加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示例:飓风袭击印度,损失惨重。‎ ‎【分析】两段文字所谈论的都是印度的飓风问题,第一段谈的是飓风对印度的严重影响,第二段谈论印度政府研究飓风问题,以期减少损失。故而陈述的对象是印度的飓风,陈述的事实是:飓风造成了巨大损失。‎ ‎(2)拟写导语(一句话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同样是交代清楚主要的事件,只不过要比标题详细一些,不仅需要介绍发生了什么事,还需要介绍在何时何地发生。因此导语为四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消息一般把重要的信息放开头部分来说,所以我们主要从语段开头部分了解所发生的事件。‎ 例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示例:5月1日起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分析】实际是要求写一句话新闻。被陈述对象:公共文化设施(而并非文化部);陈述事实:要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时间:5月1日起。‎ ‎2、说明性语段的概括 说明性语段一般在于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或者阐释某种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和意义)。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其次再看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文字中提到了被说明事物的哪些特点,包括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是:“╳╳是╳╳”或者“╳╳叫做╳╳”的形式,具体就是:被定义的事物“是”+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或者,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叫做”被定义的事物。无须用描写性的语言,其特点作为了所从属的类别的修饰语。‎ 例3:根据下面的内容,给“知识经济”下一个科学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示例:知识经济(说明对象)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特点作为定语)的经济(所从属的类别)。‎ ‎【分析】本段文字所说明的对象是“知识经济”,它从属于“经济”这一大类别,其特点是:区别于以往的经济模式,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且可持续发展。这些特点都变成“经济”的修饰语。运用下定义的形式表述为:‎ ‎3、议论性语段的概括 议论性语段是作者就某一事件或某种现象发表看法、观点、态度、主张。首先要明确作者对什么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如果所议论的对象和议论的重心把握不准,那么概括未必能完整准确。其次,了解作者对此持什么样的看法,注意这一看法是如何提出来的,如果观点不只一处,还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等),最后表述时可以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表示这一关系。据此总结为:‎ 议论性语段: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论)。‎ 例4: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语段的内容,不超过35个字。‎ 如果现在纳米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产品上,那一定不是纳米技术中最精华的东西,不是核心,最多也就用了点皮毛。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没有到位。企业家有这种用新技术提升自己产品档次的意识很好,但要尊重科学,不要刻意炒作,更不要欺骗消费者,三天两头就说有新的纳米产品问世,到头来败坏了纳米技术的名声,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示例:现在纳米技术并未真正用到产品上(议论对象),企业家不宜炒作,更不要欺骗消费者(态度,观点)。‎ ‎【分析】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所议论的对象为“纳米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而不是纳米技术本身);再看看作者在语段中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赞同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注意要完整。作者在本段文字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现在有些企业家对纳米技术在产品上的使用的宣传是不十分恰当的(对纳米技术还不很了解,最多就用了点皮毛)。对这种夸大宣传的做法,作者是不赞同的(败坏名声,不利发展),这两处观点有承接关系。‎ ‎4、描写性语段的概括 描写性语段是对于某种景或物进行比较详尽的描绘,使读者对其有比较鲜明的印象。因而,描写性语段所描写的对象一般都比较明确,中心也一般比较明显。首先仍然要抓住描写的对象,然后看作者从什么角度,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对这一对象做了怎样的描绘,突出刻画了对象的哪些特点。‎ 例5:用一句话表达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 在轻轻荡漾着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示例: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缤纷华丽,绚烂耀眼。‎ ‎【分析】本段描写的对象是野花;写到了野花的颜色(红、黄、蓝、白、紫)作者怀着一种喜悦写到其特点:缤纷,华丽,耀眼,绚烂(三个比喻)。‎ ‎【小结】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语段概括,都要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包括字数的要求,内容的规定(有的是拟写标题,有的是拟写导语,有的是提炼观点,有的是缩减内容)等。并且注意表达要流畅通顺。‎ ‎※强化训练※‎ ‎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说明。‎ 复方川贝片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福星。该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也能起润肺作用,尤其有独特显著的平喘作用。除了患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外,其他的人可放心服用,使用时口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两片(2mg ‎),该药经国家卫生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全国各大医院临床试验,证明绝对有效可靠。‎ 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书 ‎[功能与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用法与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参考示例】[功能与主治]功能:止咳化痰,润肺;主治:慢性、急性支气管炎。[用法与用量]口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两片(2mg)。[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不能服用。‎ ‎2、据《新华日报》消息,江苏某市市民在不堪公交车拥挤和自备私家车昂贵的情况下,掀起了一股搭乘“顺风车”的热潮。搭车人只要付给私家车主少量油钱,就可以享受专车接送上下班或上学放学的服务。对此,不同部门发表了各自的看法:(1)公路应运管理部门认为“顺风车”车主没有办理应运手续,属无证经营;收取搭车人一定费用,没有纳税。(2)专家认为,这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上班族和学生、提高私家车使用率的“三赢”。(3)法律界认为,大多数车主及乘客搭车前并不认识,也未达成任何书面协议,安全意识十分欠缺。‎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以上三个部门对此事的态度:(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 ‎【参考示例】(1)应禁止 (2)应鼓励 (3)表示担忧(意思对即可给分)‎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2个字)‎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正式揭晓,中文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 揭晓仪式上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首先作了祝辞,祝辞中再次提到了北京奥运主题口号的要求,那就是需要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北京特点、时代特征。‎ 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正式揭晓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中文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发来贺辞: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口号抓住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国际奥委会对此感到高兴。‎ 年 北 京 奥 运 主 题 口 号 抓 住 了 奥 林 匹 克 精 神 的 实 质 , 国 ‎ ‎【参考示例】北京奥运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4、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②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过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 ‎⑴、请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年 北 京 奥 运 主 题 口 号 抓 住 了 奥 林 匹 克 精 神 的 实 质 , , , 国 ‎⑵、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绿色食品: ‎ ‎【参考示例】⑴绿色食品涵盖面广泛以及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⑵绿色食品指安全(卫生)、营养、无污染的食品。‎ ‎5、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参考示例】⑴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⑵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Ⅳ、读表表述题 考试说明 图表用于设题则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一般的考查方式是:要求学生从给图表反映出的数量的比例关系、数据的变化情况中去认识理解事物的性质或总结归纳事物的发展趋势。‎ 答题指导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④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⑤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典型考题解析 例1: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为有用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E=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根据下面的图表填空。‎ ‎2000年 中国劳动 力参与率 世界劳动 力参与率 中国女性劳 动力参与率 世界女性劳 动力参与率 ‎84.9%‎ ‎73.3%‎ ‎80.0%‎ ‎60.7%‎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比世界水平_____________(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则更高。‎ ‎【分析】此例是语言实际运用中较难的考查题型,这类题目一般是文理交叉,古今兼容,富有变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的特征,考查的是运用所掌握的语言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去解决日常所掌握有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一般测试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迁移能力。‎ ‎(1)题是集语文表达与物理知识一体的综合性题,在答题中要不要使用字母,用语要简明。此题答案为:能量等值于(等于)质量与光速平方的积(质量乘于光速的平方)。‎ ‎(2)题为图表分析题,解答时要把握好五个方面:注重整体阅读、重视数据变化、注意图表细节、把握考题要求、简要归纳概括。此题答案为:高11.6%;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 例3: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在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情况 ‎2005年感到中国人物评选 超级女声 喜 欢 不太关注 喜 欢 不太关注 原因 事迹很感人,很受教育 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有趣,能表现个性 品味不高 人数 ‎91‎ ‎209‎ ‎245‎ ‎55‎ 比例 ‎30.3%‎ ‎69.7%‎ ‎81.7%‎ ‎18.3%‎ ‎(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 ‎[答]喜欢“超级女声”的学生远多于关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学生。或两在电视节目,学生更喜欢“超级女声”。(也可以用数字说明)‎ ‎(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答]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不同的价值取向。或:学生更关注“超级女声”是因为这一节目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或:因为“超级女声”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解析】这是一道读表题,完成这道题,先得读清题目,看清表格内容,学会统计。第(1)题要注意表格中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格中数据较少,数据对比度相当强烈,只要我们抓住“多”和“少”进行分析,答出此题不难。第(2)题要求解答“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际是对上述数据形成“原因”的分析,因此,应抓住表格中“原因”一行,筛选出关键信息作答。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对原因的正反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强化训练※‎ ‎1、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和家人。‎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 美国 中国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42.65%‎ ‎6.63%‎ ‎5.24%‎ ‎3.94%‎ ‎3.93%‎ 答: ‎ ‎【参考示例】‎ 中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差距较大。‎ 中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仅次于美国,但差距较大。‎ ‎2、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 通 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⑴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 ‎【参考示例】‎ ‎(1)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画的人较多,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却很少。(2)走进文学名著吧,它能够提高你的文学素养。‎ ‎3、2月27日,陈水扁在一片反对和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陈水扁 马英九 宋楚瑜 终统前 ‎44%‎ ‎31%‎ ‎29%‎ 终统后 ‎39%‎ ‎47%‎ ‎35%‎ ‎⑴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据此,就祖国统一的话题,你想对陈水扁说什么?你想对马英九和宋楚瑜先生说什么?(任选一问作答,限40字)‎ ‎【参考示例】‎ ‎(1)终统后,马、宋的民意支持率大幅上升,而陈的民意支持率则大幅下降。(2)我对陈水扁说,台湾人民是拥护统一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我对马、宋说,祖国统一永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4、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指 标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⑴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 ‎① ‎ ‎② ‎ ‎③ ‎ ‎⑵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做出哪些决策?‎ 答: ‎ Ⅴ、读图表述题 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从这里我们可以印证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近两年里,读图表述题成为一个热点,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因这类试题命题呈现多元化,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其考查方式主要有拟标题、释涵义、写广告等。‎ 知识疏理 读图表述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开放性题型。这种题型一般有要求诠释徽标的构图设计及含义、概括徽标蕴含信息、评价构图思想等。它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答题策略】‎ ‎1、审题清:认真审题目,明确题意要求。‎ ‎2、观察细:画了什么,有几部份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看清画面文字提示及细节。观察要有序: 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主旨明:读懂原图表意思,明确主题,领悟隐含寓意(漫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扣生活: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运用联想:联系现实,关注生活、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表述明:语言要准确、完整、简明。‎ 解题指导 漫画,是夸张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特殊,有些漫画并非一下子就能弄清其讽刺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因此,解答漫画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 ‎①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了内容或画旨。 ‎ ‎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 ‎ ‎③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 ‎ ‎④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所以,若是碰到带有文字的漫画,就要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 ‎⑤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 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 典型考题解析 例: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分析】解答时要注意看清图画的内容,还要看清题干说明是“招贴画”,招贴画要求有实用价值,因此要从图画的形式“眼睛”——图画上的内容“地球”、“绿叶”上入手分析,得到的启示方向也就明确了。此题答案为: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有一个地球,整个图似只眼睛;像保护眼睛(眼球、眼珠)一样地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强化训练※‎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请你说说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 答: ‎ ‎【参考示例】漫画反映了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不让子女经受困难和挫折。‎ 成长不能无“输”‎ ‎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字以内)‎ 我的表述: ‎ 图 1‎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 我的感悟: ‎ ‎【参考示例】①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②例:失败乃成功之母。‎ ‎3、仔细观察右边这两幅关于读书的漫画,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探究其内容,并将探究结果写在下面。‎ ‎                                     ‎ ‎             漫画一:读书与状态        漫画二:读书与思考 ‎ ⑴漫画内容: ‎ ‎⑵探究结果: ‎ ‎4、看下面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不超过40字)‎ 漫画内容: ‎ ‎⑵看了上面的漫画,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 感想: ‎ ‎【参考示例】‎ ‎⑴一位用电脑装置成人脑的青年给大款戴上了“新文盲”的高帽子。 ‎ ‎⑵①应不断地学习,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②不能光做“金钱”的大款,更要做知识的“大款”。‎ Ⅵ、活动参与类 考试说明 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性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载体,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 答题指导 例如: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答好这样的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清题目,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如上面例子第(1)问,要求考生自己设计宣传语,有的考生若忽略了这个要求,把国家推行普通话的宣传语“普通话,通天下”照搬过来,就不能得分。同样,第(2)问限定为语文活动,如果不加思考,匆忙罗列,很可能会一分不得。审清题目还可以缩小思考和答题的范围,找到解题的条件或帮助。第(3)问实际上是让考生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就推广普通话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建议应有校园特色,并切实可行。如“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等等。‎ ‎2.摆正心态,轻松作答。答题时不要过分紧张,不要被题面吓倒。上面的例子的第(1)问无非是让我们突出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一点修辞手法,如“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我们还应清楚,许多问题开放性强,留有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考生切不可畏首畏尾,局限了自己的思维。‎ ‎3.积极调动自己已有语文的储备,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解题时要有语文意识,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题目的要求和题目提供的材料或示例,运用语文知识去答题。这样我们就不难写出切合题意的答案。‎ ‎4.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只要针对主要题型总结答题规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我们的考生在拟对联、写广告词、开场白时就会从容不迫,得心应手。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也应中心明确,说话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典型题型解析 ‎1、主题访谈式 例1:《嘉兴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分析】这道题考查了同学们扣住主题,设计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读名著”,所提问题要具体,要有特点,切记简单、肤浅、笼统,缺乏系统性。少用或不用“你是怎样想的”一类生硬、死板的提问。可以就读名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向专家请教,可以就如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题,当然也可以请诗人、作家谈一谈名著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同时注意提问时要有礼貌,语言要委婉。问题可设计为“请问XX,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时,为什么要使用曲笔?”“请问XX,我们对《水浒》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应该如何分析?”“XX先生,您能给我们谈谈读名著对您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吗?”‎ ‎2、话题辩论式 例2: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观点: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利无弊。‎ 反驳:初中生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虽然只是一些扫扫地、擦擦窗的小事,但却能培养我们的爱心意识、奉献意识,有利于我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学好文化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这话一点不错,难道只有整天到晚坐在教室里才是学习吗?陶行知先生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它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 ‎【分析】把辩论台引进中考试卷是今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 ‎3、活动设计式 例3: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 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3)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分析】这道题全面考查了同学们的活动设计能力。首先要为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安徒生伴我成长”、“孩子眼中的安徒生”为主题,也可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为主题;然后围绕你所拟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可考虑如下过程:①安徒生生平简介。②安徒生精晶回放。③我对安徒生说。最后一个问题的解答你只要扣住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谈,充满激情即可。如可围绕培养了你的爱心、善心、热心、同情心……‎ ‎4、景点介绍式 例4:紧张的中考即将结束,初三的同学都想趁假期放松一下,而旅游不乏是一种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假日旅游专线。请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活,向学生推荐一旅游景点。‎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吸引力,不少于40字,含标点。‎ 同学们,金山,又称浮玉山,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得金而得名。其江心岛屿,素有“江心芙蓉”之誉,陆水相连,泉、湖、洲、园、寺“串珠成链”,一幅“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胜景。去镇江不能不游金山哦!‎ ‎【分析】这道题着重考查了同学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对祖国山川名胜的了解情况和语言组织能力。这就提醒我们平时应考时要关注方方面面的知识,时刻记住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就会有备而无患。‎ ‎5、材料探究式 例5: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市政府在制定的“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1)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2)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事未到,正逢潮水上涨,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3)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4)去年,金坛建昌、社头、薛埠等地300余农户面对市场的高价不动心,仍把自己的蚕茧低价卖给了当初与他们签订订单的江苏晨风集团。‎ ‎(5)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还是打电话把中奖消息告知了吴先生。吴先生开始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多次打电话,吴先生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分析】这道探究测试题是由题干和5则短小的文字材料(诚信小故事)构成。解答这道语文运用探究测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先要抓住要点, 审清题目的意思。这道题目提供了5则材料让考生探究。首先我们要特别注意题目所给出的背景资料“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市政府在制定的“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其次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然后在读懂这5‎ 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解决问题.‎ 第二步:找出几则材料的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解答该类题目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把握各则材料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从而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上面5则小故事尽管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地点不同,但是5则小故事有他们的共同点: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讲求诚实守信,宁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三步:提炼材料的共性。例如上述题目,就要在比较分析5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第四步:写出探究结果。在提炼出材料的共性基础上,即可一运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概括归纳出自己探究的结果。一般说来,用来表述自己探究结果的语言要凝练简洁明了。上面这道材料探究结果可以表述为: 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只要从“情况”、“行为”、“结论”几个方面归纳,语言通顺即可)‎ 例7: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作答 昨天,我还是一名天真幼稚的小学生。随着岁月静静地流逝,多少个春秋已伴随着我成长的脚步声悄悄溜走了,多少件童年的往事也渐渐离我远去了。昨天,我还伏在河边低头追寻着水中的小鱼;今天,我却伫立在旷野举首凝望着深邃的夜空。猛然间我发观:自己长大了!真的长大了!有哲人曾经说过:年龄越小,自己的世界也就越小。真的,长大的感觉真好!‎ ‎——一名初三学生 亲爱的同学——我的朋友,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吗?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我,为什么你也感到自己长大了?为什么你也会说长大的感觉真好?‎ ‎①(人生的体验)希望你能从自己的思想精神、人格个性、情感态度……变化的某一方面,说说自己真的长大了的体验和感受。(50字左右)‎ 你说:(可以任意选取自身某一方面的变化,真实而准确地表明自己的确长大了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即可)‎ ‎②(感恩的颂词)既然你已经长大了,心中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这时,你的心底一定会涌动着诚挚的感恩之情。如:感恩社会、大自然、知识、课改实验、父母、老师、伙伴……(请你选择某—对象,但不得出现人物真名)你想就此说点什么吗?(40字左右)‎ 你说:(感恩的颂词必须做到对象清楚,针对性强,语言精练优美,并充满较浓的感激之意和赞美之情)‎ ‎③(青春的心语)在这诗一般的季节里,老师想为你们编一本《青春心语集锦》,书中主要收集你们“为了青春的闪光”或“为创造美好的明天”从思想上迸出的火花、情感中溅出的汁液。希望你能鼎力支持,奉献一句或蕴含哲理、或展示个性、或激情飞扬、或华彩艳丽的心语(心里话),好吗?(30字左右)‎ 你的心语:(所写的心语可任选某一提示或提示以外的内容。但必须做到紧扣“为了青春的闪光”或“为创造美好明天”的主旨,发于心、言由衷,不得照搬别人的东西。另外尽可能做到内容好、构思巧、情意浓、哲理性强、语言精美)‎ ‎④(创新并实践)如果用最漂亮的字体和富有创意的构图(简明即可),为《青春心语集锦)一书设计一个较精美的封面,请你不妨试试!相信你一定会是最棒的!‎ ‎(‎ 面设计创意好、构图较简明、字体漂亮、图文配合相宜、富有韵味,能给人以较强的美感)‎ ‎【分析】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组问题的设计意图:问题一是要求叙说自己人生体验和感受,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细心观察和理性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的能力;问题二是通过写长大了的体验感受的感恩颂词,综合展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三是为进入青春年华的考生提供一个诉说心语、弹奏心曲的绝佳时机;问题四是为考生展示个性特征、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以及在语文实践、学科渗透、文化知识等方面才华而设置的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明确这些问题,答好这组综合性、探究性很强的题目就容易了。‎ ‎※强化训练※‎ ‎1、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风细雨,鸟语花香——这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我们曾经充满欢歌笑语、充满和谐的家园。然而,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类忘记了对“家”的呵护。白色污染、河水浑浊、绿地沙化、温室效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让我们开展一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以我们特有方式来关注地球。‎ 某班级计划在5月22日组织开展一次“我为地球洗洗脸”的环保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这次活动。‎ ‎⑴请你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可行的活动方案。‎ 我的方案: ‎ ‎⑵在风景秀丽的景区,常有游客乱扔垃圾,请你拟一条标语来提醒游客。‎ 我拟的标语:                                                      ‎ ‎⑶如果你是环保志愿者,看到有人在乱扔垃圾,你要进行劝阻,该如何说? ‎ 我这样说: ‎ ‎2、由于地域的差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省部分山区还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每天背着背篓走二三十里的崎岖山路上下学,而一天却只吃两餐;他们口渴了,不用说牛奶、饮料,有时连生水也喝不上;他们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今年,我市教育局又开展了对通江县的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作为东阳的学子,相信你也一定积极参与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⑴请你代表我市的同学向通江县的所有同龄人说几句鼓励的话,让他们安心学习,立志成才。字数在50字左右。‎ 答: ‎ ‎⑵请你代表通江县的所有同学对我市的助学献爱心活动说几句感谢的话,并表达学习的决心。字数在50字左右。‎ 答: ‎ ‎⑶某校给这一次爱心活动设计的口号是“让世界都充满爱”,请你也设计一个口号。字数在10字以内。‎ 答: ‎ ‎3、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炮声、爆炸声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走进《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一起捍卫和平吧。‎ ‎⑴如果你作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进行这次活动,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你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自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主题。‎ 主题: ‎ 活动过程:⑴ ;⑵ ;⑶ 。‎ ‎⑵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了解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请你展示: ‎ ‎⑴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① ‎ ‎② ‎ ‎⑵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 ‎① ‎ ‎② ‎ ‎③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有关战争的英雄:① ② ‎ ‎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当年在日寇侵华的民族危亡之时,章太炎先生号召国民读史,以激发爱国主义热忱。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德国领导人表现了忏悔的勇气。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2005年4月10日,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纪念碑献花。‎ 材料三:日本90年代以后,小泉连续4次参拜靖国神社,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反悔的迹象;日本在篡改历史教科书上无所顾忌,纵容扶桑社的右翼教科书出台;此外,一些阁僚不断发表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论;日本不断单方面挑战中日关系底线。‎ ‎⑴ ‎ ‎⑵ ‎ ‎⑶ ‎ ‎4、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 ‎⑴学习了专题《我心中的语文》,你能仿照上面的格言警句形象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吗?并阐述你的“格言”的含义。‎ ‎“我”的格言: ‎ 含义阐述: ‎ ‎ ‎ ‎⑵法国小说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有“当了亡国奴的人,只要牢记本国的语言,就好象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句子,叶紫在《别了,语文课》中有“你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本国的文字写不好,那不是笑话吗?”的句子,结合这些文字,谈谈你对写好“方块字”,说好“中国话”的理解。‎ 我的理解: ‎ ‎ ‎ ‎ ‎ ‎5、“猜灯谜”是一项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项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深受人们喜爱。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各省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和全国观众共猜富有各地特色的灯谜,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在,班级也要开展一次“猜灯谜”活动,每个同学都做了积极的准备。‎ ‎⑴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我的创作: ‎ ‎⑵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将怎样安排这次活动呢?想一想,将你设计的活动方案写在下面。‎ 我的创作: ‎ ‎ ‎ ‎⑶请你编写一条以家乡地名、特产、名胜、风俗等为谜底的谜语,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来猜。‎ 谜面: ‎ 谜底: ‎ ‎⑷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民族文化的当今,你认为应该怎样对谜语这一类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校报记者请你有理有据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的观点: ‎ ‎ ‎ ‎6、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一周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 ‎⑴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的主题。‎ 我的创作: ‎ ‎⑵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 我的建议: ‎ ‎⑶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 理由: ‎ ‎ ‎ ‎7、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现在请协助出一期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相信你一定表现很出色。‎ ‎(1)黑板报共有三个版块,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 第一版: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版:评述古名人功过 第三版: ‎ ‎(2)第一版中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 ‎(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启发等方面入手)‎ ‎[示例]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 ( )‎ 批注: ‎ ‎(3)第二版是对古名人得失的评价,请你以“我眼中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在黑板报上刊出。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80字。‎ ‎ ‎ ‎8、综合下面资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 材料一:有人认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他们的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思考、推敲,不断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的一盏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一连串的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即回家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的规律。‎ ‎【示例】①渊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②仔细观察、反复思考、不断实践是创新的方法(过程)。‎ ‎9、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了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示例】①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③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 Ⅶ、名著阅读 考试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此类题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名著的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 考点分析 名著阅读是对学生阅读状态的一种考查。考试目标主要为了解新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常见考点: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2、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3、识记与作品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5、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典型考题解析 ‎1、识记辨别题 这类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等几种。‎ ‎【答题指导】解答这类问题,如果有诀窍的话,只有一个,就是要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不满足于课堂阅读,要广闻博识,同时做好阅读计划,写好读书笔记,熟悉、了解名著名称,记住主要人物和典型事件和常见的典故等;像《水浒》中“豹子头”是谁,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谁等,要记得清清楚楚。同时要注意辨别,不要把人物与故事交叉起来。如“花和尚拔垂杨柳”,“花和尚”到底是谁,要辨别清楚,不能扯上其他人物。‎ 例1: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语言运用题 这类题的考点已不仅仅限于文学名著的常识识记,而是把对名著的考查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了一起。较常见的题型有仿写、补写、对对联等。‎ ‎【答题指导】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还是要熟悉课标规定阅读的文学名著,对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特点等有具体的了解。其次,分析所仿句的结构、语气、修辞、内容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组织语言。最后,精心酝酿语句,连贯通畅、言简意明地表达。特别要注意根据题干要求去答,切不可信手写来,前后毫无瓜葛。‎ 例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 ‎《水浒传》:‗‗‗‗‗‗‗‗‗‗‗‗‎ 例3:小林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向你电话求助,让你为他介绍水浒中的一段故事。请你把你讲的内容写在下面。‎ 要求:⑴从“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任选一个;⑵叙述简明,情节概括,任务性格突出;⑶字数在80个以内(含标点)。‎ 例4: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题。‎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暧,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参考示例】人物姓名:孙悟空,作品名称:《西游记》。‎ 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传奇神仙,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解析】此题可以说是代表了今后考题的发展方向。设题与综合性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将表述与思考结合,体现了综合性、运用性、灵活性。不仅如此,此题还将名著的阅读引向了深入,改变了只作一些简单的了解就可以应付名著阅读的不良现象。特别是第二问,如果不是对名著本身熟悉的话,将很难在短时间内里将内容与形式结合紧密,形成流畅和准确的表述,从而得到高分(其评分标准要求:概述人物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的性格;语言通顺;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因此,认真地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很有必要。‎ ‎3、感悟评点题 这类题常见的有谈某部作品对自己的启示,或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评价,或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评析等。‎ ‎【答题指导】解答感受体验与评点类题目,要在了解作品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作品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明地回答。分析评价人物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答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去考虑。就目前的中考要求看,最后一点一般不作要求。‎ 例5: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谈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例6: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理解概括题 这类题常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战役、成语等。‎ ‎【答题指导】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对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典故、语言、诗句等,能根据题意概括。 如读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从 “英雄”“成败”等词上可以捕捉到战争的烟云,英雄的气概,再联系到“长江”这一特定的背景,就可以联想到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例6:某同学用表格形式做读书卡片时,遇到了困难,请帮助他把表格填充完整。‎ 作 品 作 者 精彩情节 ‎《水浒》‎ 施耐庵 老 舍 ‎《威尼斯商人》‎ 法庭审判契约纠纷案 应考策略 ‎1、初一就应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积极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并有针对性地记忆、思考,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2、在上有关选文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拓展。‎ ‎3、每册书后面的名著导读指导学生认真去看。‎ ‎※强化训练※‎ ‎1、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填空。‎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 。‎ ‎【参考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祥子,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答案应该能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 ‎《钢铁悬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作(1935年)。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道路,展现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乌克兰人民保卫苏维埃政权和战后建设社会主义的广阔图景,显示青年一代在斗争中献身革命的精神作品结构紧密、自然,人物刻画有血有肉、真切感人,是苏联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曾被国内外青少年读者誉为自己的“生活纲领”。这部书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长篇小说,一百回。明代吴承恩作。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成。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的故事。此后,转而写他被迫皈依佛门,在八戒和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经过。小说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写出了个人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受制约的矛盾处境,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机智英勇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想像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诙谐,别具风格。书中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众多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为中国老幼所尽知。《西游记》是一部艺术上卓有成就、影响深广的浪漫主义杰作。‎ ‎《汤姆·索亚(耶)历险记》长篇小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作。小说描写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寻求了种种冒险经历。作者按照儿童的天性发展,对儿童的心理作了深层次的描述,并以纤巧的手法,糅合了自己对社会状况的讽刺和谴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儿童所能思考的范围。因此,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所写,但又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所言:“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也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儿童读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施耐庵作。作者在《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此书。全书以描写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力,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又鼓吹“忠义”,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格列佛游记》长篇小说。美国作家斯威夫特作(1726年)。分四部分:“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拉普他等地纪事”“智马国”。写主人公格列佛出海遇难,漂泊至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种种奇遇。作者借此讽刺美国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党派倾轧等社会现实,并抨击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小说熔现实与幻想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 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这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虽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得自然恰当,天衣无缝。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繁星·春水》诗集。冰心作。《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吟咏自然,讴歌母爱,抒发对生活的感情。作者善于从社会生活的一个断面,自然界的一个现象,人世间的一段悲欢离合,以及人们习而不察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人生的哲理,体会人生与自然的某些规律性的本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诗集中的作品构思明晰,想像绮丽,语言清新隽永,开创了诗情与哲理交融的短诗诗风,引得许多青年竞相仿效。‎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老舍作。连载于1936~1937年《宇宙风》第25至48期。1939年上海人间书屋初版。建国后经作者修改,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最终,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自甘堕落。小说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笔调流畅,在方言运用上尤为出色。‎ ‎《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英国作家笛福作(1719年)。主人公鲁滨孙出海经商,中途船只失事,流落荒岛二十八年。他孤身与大自然搏斗,终于创造了生存条件,并从一群来到岛上的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土著为仆人。作品描写了主人公为生存而拼搏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可以帮助今天的读者了解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历史。作品重视性格塑造和环境描写,采用日常生活用语,开辟了英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童年》自传体的中篇小说,与《在人间》《我的大学》组成三部曲。苏联作家高尔基作。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即高尔基)在父亲病故后,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在这里,阿廖沙度过了苦涩而又美好的童年。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凉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善良、慈爱、乐观而刚强的外祖母;残忍而吝啬的外祖父;能干、愉快的茨冈小伙子;爱干活的老匠人;快活的保姆;庄严而信奉基督的房客……作者赋予《童年》的基本主题是:相信人,相信俄罗斯人会在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路上克服一切障碍。虽然写的是痛苦的过去,却洋溢着明快的乐观主义精神。整个作品笔法凝练而质朴,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都相当出色。‎ 附:苏教版七—九年级专题学习 专题一:狼 ‎1、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不少于六个)。‎ ‎[答]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狈不堪、杯盘狼藉。‎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谚语、俗语、歇后语,请写出至少两个,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 狼行千里吃人,狗行千里吃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不开猎枪,打不住狼。(对待敌人要坚决斗争。)‎ ‎3、“狼”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凶残”或“贪婪”的代名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资料为例证明你的看法。‎ ‎[答]狼是有智慧的、有人性的动物。《母狼的智慧》里的母狼以自己的死换得孩子的生,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和伟大的母爱。‎ 狼是非常团结的动物,当狼群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会群起而攻之,受伤的狼也决不会独自逃走。‎ ‎4、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不要紧,恐龙早已灭绝,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至少三点)。现在围绕这个话题组织辩论会并请你担任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答]灭狼:狼残杀弱小动物;狼贪婪,野性难驯,很少有人能使狼俯首帖耳;狼的活动甚至会危及人类安全。‎ ‎ 护狼:狼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狼一些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哪一种动物进行屠杀;狼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赞美。‎ ‎ 开场白:围绕主题,激发感情即可。‎ ‎5、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顺,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赞同。当今世界充满竞争,那些缺少个性的“绵羊”式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只要靠自己的勇气、力量和智慧去打拼,方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6、进行了“狼”专题探究,你有什么启示?‎ ‎[答]看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看事物要看到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狼本身并没有有意要成为人类的敌人或人类的功臣,造成人们对狼的看法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心态。‎ 专题二:荷 ‎1、请写出荷花的别称。(至少三个)‎ ‎[答]莲花、芙蕖、水华、芙蓉、水旦、菡萏(hàndàn)、六月春。‎ ‎2、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咏荷的名言佳句,请写出至少三句。‎ ‎[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3、荷花不仅以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博得人们的赞赏,而且在食用、环保等方面也有不少作用,请选择其中两点谈谈。‎ ‎[答]观赏:婀娜多姿,姿态娇媚,鲜艳水灵,亭亭玉立。‎ ‎ 食用:藕、藕粉、莲子。‎ ‎ 药用:解暑、清热除烦、清心安神。‎ ‎ 环保:促使水域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 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给人以教育与启迪。‎ ‎4‎ ‎、雨中、雾中,阳光下、月色下,早晨、傍晚,荷塘、荷花、荷叶、荷茎都会给你以美的享受,请选择你所欣赏的一幅图画来进行描写。 ‎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褒莲花贬牡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 ‎[答]其实,牡丹以它的硕大的花朵、鲜艳的色彩给人带来美感享受,这应该是值得赞赏的。至于世人追名逐利,以拥有牡丹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这并不能怪罪于牡丹。‎ ‎6、荷花已是一种精神、气质的象征,请从你所熟悉的文学作品中找一具有荷花精神的人,谈谈你对他的理解。‎ 专题三:长城 长城是盘古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秦、燕、赵三国长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学了本专题后,相信你对长城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请你尝试回答下面问题。‎ ‎1、把你搜集到关于长城的成语、谚语或歌曲抄到下面。‎ ‎[答]成语:众志成城 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歌曲:《长城长》、《万里长城永不倒》‎ ‎2、搜集以长城为题材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不少于三句)‎ ‎[答]①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 ‎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3、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人民群众具有反抗暴政的强烈愿望。‎ ‎4、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自古褒贬不一,我们应当怎样看呢?‎ ‎[答]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始皇是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国君,他修筑长城这一历史举动对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发展边远地区农牧生产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劳民耗财,曾给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繁重劳役和沉重负担,这一暴政是应该否定。‎ ‎5、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长城的价值总是多元的,如军事价值、认识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认识价值。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苦难的象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修筑长城,也能以轰轰烈烈的起义推翻秦始皇这样的暴君。‎ ‎6、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是祖先遗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类文明的骄傲,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昭示人们,继往开来,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创中华辉煌。‎ 专题四:汉字 ‎1、汉字这一专题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祖国的文字。你认为汉字有什么特点?请举一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特点:①汉字是由偏旁、笔画组成;②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③汉字的数量多,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联系;④‎ 汉语以一个个汉字记录语言,词与词之间没有界限;⑤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举例略。‎ ‎2、在学习汉字这一专题时,你的班级是如何开展纠正错别字活动的?请写出活动程序。‎ ‎[答]①各人先把自己课内外写作中常见的错别字整理出来。‎ ‎ ②分小组汇总列表分类。‎ ‎ ③全班交流、分析、研讨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及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 ④会后每人写一篇“小议错别字”的短文。‎ ‎3、有人说,汉字量大,难认难写难学;也有人说,汉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艺术价值,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汉字“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于世,正因为它跟我国文明传统,古老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在我们心目中是精神家园,显示出无穷的精神魅力。‎ ‎4、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你认为汉字中蕴藏着哪些文化信息。‎ ‎[答]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例如“姓”这个字以“女”为表义的偏旁,表明在古代的某个阶段,孩子的血统只同母亲有关,那时候经历了一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 ‎5、如何看待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答]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英文,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这对不懂英文的人说,就有阅读障碍。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看,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6、学习本专题时,你所在的班级就“汉字是否是中国进入信息的瓶颈”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现在就邀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一段结束语。‎ 开场白:同学们,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成为阻挠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应该抛弃它,你的意见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对此展开一场辩论会!‎ 结束语:刚才双方的辩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学好用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攻克一个个难关,解决好这些难题。‎ ‎7、下面是某校初二(一)班同学们在开展社会用字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一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按要求答题。‎ 穿流不息 自已 亍道 兴高彩烈 游戈 呜叫 传 名列前矛 年 ‎(1)将这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进行归类后填入下边表格中 序 号 有 错 别 字 的 词 语 ‎1‎ 名列前矛、穿流不息、兴高彩烈 ‎2‎ 自已、游戈 ‎ ‎3‎ 亍道、传、年 ‎(2)请根据你的归类分析出造成错别字的三条原因。‎ 一是同音字误用       二是形近字误用        三是随意简化 ‎(3)请将上边带横线的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连同整个词语工整地填入下边“米字格”中。‎ ‎ ‎ ‎ ‎ 专题五:咏鸟 ‎1、默写古诗中字面上含有“鸟”的诗句。(不少于三句)‎ ‎[答]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 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写出含“鸟”字的成语。(不少于三个)‎ ‎[答]鸟语花香、惊弓之鸟、鸟枪换炮、鸟尽弓藏。‎ ‎3、学了《咏鸟诗三首》后,你认为“咏鸟”诗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大凡咏鸟诗都有这样一些特征:①抓住鸟的特征进行描写。或状其外形,或写其特性,而这些描写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托物言志,借咏鸟来抒发自己的感怀。‎ ‎4、读“鹤字趣话”,完成练习。‎ ‎ “鹤”是个形声字。鹤是一种珍贵的水鸟,它具有飞则高远、鸣则响亮、体羽白洁和身高出众的特点,并由此引申出多种比喻义。‎ ‎(1)鹤是一种飞得高远的珍禽,古人将它视为仙人的坐骑而称之为仙鹤。唐朝崔颢曾写过一首千古传唱的七律《黄鹤楼》。我们曾学过这一首诗,你还记得吗?请把它默写下来:‎ ‎[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鹤鸣叫的声音极为响亮。《诗经·小雅·鹤鸣》有这样的句子:“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又有夜半叫的习性。与此相关的成语有“风声鹤唳”。说的是前秦大将符坚败兵乘夜逃跑,听到风吹鹤鸣都以为是追兵来了。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极度惊慌恐惧而自相惊扰。‎ ‎(3)鹤,身高超群,体态潇洒,于是就又用它来形容人的才能或仪态的卓然出众。有个成语叫“鹤立鸡群”。白居易的诗《池鹤》中有句诗的意思与此类同,这句诗是:“乱群鸡里有风标”。‎ ‎5、鸟类是人类益友,是国家巨大的自然保护财富,你能采取哪些措施,使鸟类得到有益的保护?‎ ‎[答]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建立保护区,禁止捕猎等。‎ ‎6、学了本专题后,你对鸟与人类的关系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①鸟是环境的美化师;②鸟是环境的捍卫者;③鸟是人类的益友;④鸟是大自然的飞行家。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点作深入地谈。只要论点有新意,并能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来谈,都可以。‎ 专题六:叶子 ‎1、默写古诗中写落叶的名句。(不少于3句)‎ ‎[答]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 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2、专题中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绿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红叶》中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诗人为什么注重叶的色彩的描绘?请结合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四首古诗咏叶,都写了叶的色彩。这些色彩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除了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各自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内在的联系。‎ 譬如,《山中》一诗中叶色是枯黄的,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了;《题红叶》中叶色是通红的,叶片上寄托了宫女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可见,诗人们着意描写叶色,是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3、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美学原理是: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生活中所说的“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含义是: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 ‎4、树叶本身是无声的。诗人青勃笔下的绿叶却发出了各种音响。用心聆听,从每种声音中你都能捉摸到具体的内容,体会到某种情感。请你对诗中的声音进行探究,把每种声音中蕴涵的内容、情感挖掘出来。‎ ‎[答]聆听诗中叶所发出的种种音响,自然会引发出我们视觉所见到的一个个画面:“童年的柳哨”使我们仿佛看到一群儿童嬉戏的场景:“月夜的叶笛”该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发出相邀恋友的信号;“白杨树的掌声”使我们看到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风中;“梧桐叶上的诗句”让我们记起李清照的名句“梧桐更兼细鱼,到黄昏点点滴滴”……‎ 绿叶的声音 ‎ 青勃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童年的柳哨,‎ ‎ 月夜的叶笛。‎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白杨树的掌声,‎ ‎ 梧桐叶上的诗句。‎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松林里的松涛,‎ ‎ 莲叶上的雨滴。‎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 ‎ 红花岗上对于火的颂曲。‎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寒风起时她的愤怒,‎ ‎ 熏风来时她的欣喜。‎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白天她捻拨阳光的金丝,‎ ‎ 夜晚她把明月的手鼓拍击……‎ ‎ ‎ ‎ 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 ‎ 青春是她的音符,‎ ‎ 欢乐是她的旋律。‎ ‎5、叶子有哪些功能?并就某一方面稍作简述。‎ ‎[答]叶的功能有:①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②调节气候,净化环境;③可做饮料,可做饲料,可加工成药材;④检验大气污染;⑤建筑学上的放生利用;⑥勘察矿藏,预报气象,预报地震;⑦作为书写纸张,作为工艺材料。‎ 就第四点进行简述:不少植物的叶片,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比人和动物要敏感得多,只要空气中稍有污染,它们就会出现病症。所以植物生态学家授予绿叶“绿色检验员”的光荣称号。‎ 专题七:气象物候 ‎1、记住二十四节名称及其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 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开始。‎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成长。‎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薯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将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写出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和谚语(各三条)。‎ ‎[答]成语: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 谚语: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②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③东虹轰隆西虹雨。‎ ‎3、默写一句反映气象物候的诗句,并分析其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物候现象。‎ ‎[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反映了草木的生长因春暖而茂盛,因冬冷而枯萎的物候现象。‎ ‎4、《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答]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5、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答]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6、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在大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200米,温度要下降1℃。能否再举一例句反映这一物候现象。‎ ‎[答]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专题八:广告多棱镜 ‎1、请你任写出某一产品的广告词并对其进行点评。‎ ‎[答]如“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某保险公司广告),这则广告主要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参与保险的好处。‎ ‎2、请你为环保拟一则公益广告。‎ ‎ [答]珍惜我们地球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 ‎3、有人说,广告是做买卖的工具,也有人说,广告中有语言的艺术;有人说,广告要实话实说,也有人说,不夸张一点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你同意哪种说法不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答]四种说法,除广告要实话实说外,都只涉及广告知识的某一方面,都有失偏颇,不够准确。‎ 第一种说法“广告是做买卖的工具”只是针对商业广告而言,商业广告属盈利性广告。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广告,当然是为各种经济活动服务的一种重要工具,但广告中还有非盈利性广告,即非商业性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与买卖绝对搭不上界,故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只能说“大部分广告是做买卖的工具”。‎ 第二种说法“广告中有语言的艺术”是指绝大多数的广告。因为绝大多数的广告中都有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就是人们常说的广告词,也叫广告语。一则绝妙的广告词,当然离不开语言的艺术,优秀的广告绝大多数是语言文字和图案布局的巧妙结合,仅这一点讲,“广告中有语言的艺术”是对的。但也不排除少数广告只靠造型,以视觉取胜,没了广告词又何来“语言的艺术”呢?‎ 第四种说法“不夸张一点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如果指广告语创作中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宣传产品和企业形象并无不可。如一种名酒的广告语:“铁汉三杯腿软,金刚一盏头摇”。用夸张的手法,夸大了酒的醉人,形象生动趣味浓。但如果不加限制,在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等方面随便使用夸张的手法,就一点都不行,就是吹牛,就是弄虚作假,违反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规了。‎ ‎4、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你一定比较熟悉。有人考证,这是为某一种酒写的广告诗。假如这是一首广告诗,请根据诗的内容说说这种酒是什么品牌。作为一首广告诗,你认为它写得是否成功?为什么?当然, 如果你认为这不可能是一首广告诗,请你简要说说理由,则不必回答上面的这两个问题。‎ ‎[答]酒的品牌为“杏花”或“杏花村”;成功之处是善于铺垫和烘托,通过“雨纷纷”的气氛渲染和行人对酒的渴盼,突出酒对行人的魅力,表现酒的品位高,质量高,含蓄而有艺术感染力。‎ ‎5、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淋浴器—— 随心所浴(欲) (2)咳嗽药—— 刻不容缓(克)‎ ‎(3)洗衣机—— 爱不湿手(释) (4)蚊 香—— 默默无蚊(闻)‎ 专题九: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差不多都是有机系统,它们各成系统,同时又互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和周围环境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这是系统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改进我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你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请运用系统思想总结一下,向大家介绍。‎ ‎[答]写作文时,先明确写作要求,审好体裁,而后搜集信息,选好材料,拟定提纲,使自己在真正动笔作文之前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思路,这以后再开始动笔就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了。其它如记忆英语单词、做数学习题等等。‎ ‎2、星期天,小明的妈妈买回菜后急着出门办事,她要小明在她回来以前做好以下几件事:烧饭(30分钟)、烧水(20分钟)、洗菜(10分钟)、做一个青菜汤(5分钟)、拖地(15分钟),其他的菜等她回来做。请你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告诉小明节省时间的做法。同时请用图表描绘过程。 ‎ ‎[答] 要点:关键是在烧饭、烧水的同时洗菜、切菜、烧菜、拖地等事。‎ ‎3、初中生活就快结束了,你准备如何安排毕业联欢会的活动,请拟订一份简单的计划。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表或箭头图。‎ ‎[答]①注意时间安排,要和复习迎考错开。②体现计划要求,就是要具备计划的三要素:目标(做什么)、措施(怎样做)、步骤(什么时候完成,即工作的程序和时间的安排)③注意呈现方式(表格式、条文式、文件式)。‎ 例:(表格式) ‎ 时间 内容 要求 执行者 ‎4‎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地。”世界上任何事物,哪怕是一片小小的绿叶、一个小小的昆虫,都是一个奇妙的系统。走近它,审视它,用科学的眼光去打量它,探究它的结构和性质,都可以为工程技术和科技发明找到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工作原理。请选择一点加以介绍。‎ ‎[答]边缘带利齿的草叶——锯 飞鸟在天空飞行——飞机 ‎5、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例古今中外成功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方法的例子。‎ ‎[答]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宋代毕昇的活版设计。‎ 专题十:我心中的语文 ‎1、经过九年的语文学习,你在语文学习上一定有许多收获,也可能会有许多困惑,请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说说你的收获和困惑(至少两点)。‎ ‎[答]语文是一座桥,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 ‎ 语文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帮我解开心中的迷惑。‎ ‎ 语文是向导,引领我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 语文是有激情的,而学习语文更需要激情。‎ ‎2、班级开一个关于语文的研讨会,请大家提出改进语文教和学的建议,并讨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最佳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哪些?请选择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0个字)‎ ‎[答]语文课应增加阅读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时文、美文。‎ ‎ 语文课上学生应该有畅所欲言的权利。‎ ‎ 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 ‎ 学习语文要注重积累,提倡多阅读,勤动笔。‎ ‎3、在语文的天地中遨游,一定其乐无穷,请描写你的一次“畅游”的经历。(不少于30个字)‎ ‎4、学习语文,就是和许多名人交谈,通过语文学习,你一定认识了许多作家,其中你最欣赏的是谁?请结合他的作品说出你的理由。‎ ‎[答]我最欣赏郭沫若的乐观。在“五四”高潮过后,彷徨、失望的诗人写下了《天上的街市》,在这首诗中,诗人表露出了他失望而不绝望的心态,他始终相信的是他所期待的理想世界一定会来到人间。‎ ‎5、初中三年,你一定参加了许多语文活动,请以一句话新闻的形式报道你参加的一个语文活动,并揭示活动的意义。 ‎ 附名著百题训练 ‎ ‎1、《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____” 是这部书所记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的创始人。 ‎ ‎2、孔子曾被尊为“_________”。《论语》中《为政》的几句话轮廓式地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3、“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 ‎4、《三国演义》中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的英雄是____。 ‎ ‎5、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 ‎ 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降至终点。 ‎ ‎6、“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 ‎ ‎7、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 ‎8、“《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 ‎9、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 ‎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 ‎ ‎10、《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_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___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_________________。 ‎ ‎11、《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 ,_______”。 12、《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_ 、猪八戒封为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和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_ 。 ‎ ‎13、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______,百变猴头_________,憨厚老成_________,阿弥陀佛是_______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 ‎14、“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_______》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_______》 ‎ ‎16、周瑜,字____,东吴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 ‎ ‎17、《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 ‎18、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一事。 ‎ ‎19、《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 ‎20、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 ‎ ‎2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他的绰号是____。 ‎ ‎22、《水浒传》的作者__,朝代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小说。 ‎ ‎23、《水浒传》中共有_____将,天罡是____人,地煞星_____人。 ‎ ‎2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______。 ‎ ‎25、补全回目: ‎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 ‎(2)、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 ‎ ‎2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___。 ‎ ‎27、“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 ‎2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____________。 ‎ ‎29、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__________,涉及到她的情节有____________。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____________。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__________。 ‎ ‎30、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________、懦弱的_______、精明的______、孤僻的_______,取“___________”之意。 ‎ ‎31、《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________,冷二郎是__________。 ‎ ‎32、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 ‎ ‎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 ‎33、《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行者___,花和尚____。 ‎ ‎34、《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 ‎ ‎35、武松在血油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___。 ‎ ‎36、《红楼梦》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______,品的酒叫_____,听的歌曲名叫_____________。 ‎ ‎38、《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_____写的____________。 ‎ ‎3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________,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 ‎ ‎40、贾宝玉佩戴的玉叫__________,薛宝钗佩戴的是____,史湘云佩戴的是______。 ‎ ‎41、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43、《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4、巴金“激流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 ‎ ‎45、巴金“爱情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3、鲁迅认为我国晚清有四大遣责小说时: ‎ 李宝嘉《____________  _》、吴研人《____________》、 ‎ 刘鹗《______________》和曾朴《________________》。 ‎ ‎5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被尊称“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世界文学巨匠”______(人物名)的诗句。 ‎ ‎57、____(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 ‎58、《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 ‎59、《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 ‎60、《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 ‎61、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作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人们把他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 ‎62、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 ‎63、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其中《________》是他最著名的一部悲剧,《________》是他最著名的一部喜剧。 ‎ ‎6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_________》、《________》和《麦克白》。 ‎ ‎65、哈姆雷特形象高大,但他决非“完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性格和命运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论和分析,于是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 ‎67、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_______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 ‎ ‎68、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的描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书的精华。 ‎ ‎69、《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_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 ‎70、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 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 ‎7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 ‎ ‎7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 ‎73、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 ‎83、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 ‎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 示例: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① 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人物:___ ‎ ‎② 日本仙台 医学教授 修改讲义  鲁迅作品:___________。 ③ 海滩  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____ ‎ ‎86、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 名著:《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答:情节:                   体验和感悟: ‎ ‎87、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 ‎88、下面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        ______ ‎ ‎(2)、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     ______ ‎ ‎8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 ‎90、“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 ‎91、用简练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的共同特征? ‎ ‎92、《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 ? 她们的绰号是什么? ‎ ‎93、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 ‎94、《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 ‎95、《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 ‎96、《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 ‎97、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 ‎98、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 ‎99、有人认为《格列佛游记》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全面模拟,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 ‎ ‎100、根据《水浒传》1-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答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 参考答案 ‎ ‎1、《论语》、 仁 、儒家学派 ‎ ‎2、圣人、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3、义、《三国演义》     4、关羽 ‎ ‎5、误走妖魔、魂聚蓼儿。    6、武松、林冲 ‎ ‎7、《水浒传》、《庄子》、《离骚》    8、毛泽东     ‎ ‎9、晁盖、孙悟空 ‎ ‎10、大闹天宫、唐僧、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 ‎11、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12、 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圣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马 ‎ ‎13、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唐僧 ‎ ‎14、《西游记》、大闹天宫等   15、《水浒传》、《西游记》 ‎ ‎16、公瑾、水陆大都督、“既生瑜,何生亮” ‎ ‎17、曹操、诸葛亮、关羽 ‎ ‎18、赤壁之战、失街亭   19、徐庶、诸葛亮 ‎ ‎20、吴用、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21、史进、九纹龙 ‎ ‎22、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 ‎ ‎23、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   24、李鬼 ‎ ‎25、⑴ 鲁提辖、(2)林冲、杨志 ‎ ‎26、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孙行者 ‎ ‎27、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 ‎28、王熙凤、林黛玉 ‎ ‎29、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袭人、刘姥姥 ‎ ‎30、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 ‎31、尤三姐、柳湘莲 ‎ ‎32、林黛玉和薛宝钗、香菱、王熙凤 ‎ ‎33、宋江、武松、鲁智深 ‎ ‎34、时迁、花荣、戴宗   35、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 ‎36、《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 ‎ ‎37、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  38、贾宝玉《芙蓉诔》 ‎ ‎39、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 ‎ ‎40、通灵宝玉、金锁、玉麒麟 41、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 ‎ ‎43、《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 ‎44、《家》、《春》、《秋》   45、《雾》、《雨》、《电》 ‎ ‎53、《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 ‎55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请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 ‎ ‎56、奥涅金、达吉亚娜 ‎ ‎57、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 ‎58、“我”(阿廖沙)、 外祖母 、外祖父 、舅舅们 ‎ ‎59、阿廖沙、  60、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 ‎61、《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柯察金、朱赫来、冬妮娅 ‎ ‎62、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63、《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64、《奥赛罗》、《李尔王》 ‎ ‎65、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67、丹尼尔·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 ‎68、星期五、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  69、现实主义 ‎ ‎70、28年   71、斯威夫特、格列佛 ‎ ‎72、大人国、小人国、讽刺色彩    73、“智马国游记” ‎ ‎84、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 ‎85、关羽、《朝花夕拾》或《藤野先生》、鲁滨逊 ‎ ‎86、开放性题目,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写出与情节有关的体验和感悟,并言之成理。 ‎ ‎87、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 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 ‎88、(1)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2)吕布;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 ‎89、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90、关羽、刘备、曹操 ‎ ‎91、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 ‎92、(1).扈三娘、一丈青(2).孙二娘、母夜叉(3).顾大嫂、母大虫 ‎ ‎93、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94、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 ‎95、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 ‎96、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 ‎97、法国、巴乐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英国、 ‎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国 ‎ ‎、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 ‎98、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99、我们可能会发现格列佛的经历与鲁滨逊的游历经过有好多相识之处,但他们的旅程却造就了不一样的结果。《格列佛游记》把人性的反思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对人性的反思可能并不睿智,甚至可能偏激,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斯威夫特对人性的洞察的深刻,他的讽刺艺术永远是第一流的,令人叹为观止、无法企及。 ‎ ‎100、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 六、文言文阅读 扫描一 命题方向和阅读方法技巧 一、中考命题方向分析 根据多年中考命题显示,文言文考查主要侧重以下几个知识点:‎ ‎1、文学常识 作者 包括姓名、字号、朝代、称誉。‎ 作品 包括篇名、选文、价值、地位。‎ ‎2、词句释义 字词解释 一词多义、古今义、通假义、活用义等 句子翻译 名言警句、中心主旨句、字词多解句、重难句。‎ ‎3、内容理解 ‎①中心主旨 例:《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 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指代、照应内容 例:《陋室铭》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是 。‎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人物形象 例:《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形象有何特定意义?‎ 答:文章通过叙写愚公移山的伟大行动,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表现只要坚持奋斗,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④文句作用 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最后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全文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答:归结全文内容,提出中心论点。‎ ‎⑤词句理解 例:《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杂 然相许”表明全家人都赞同愚公的移山行动,“其妻献疑”只是提出移山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根本也是赞同移山。‎ ‎⑥层次划分 例:划分《醉翁亭记》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第一层(①)滁人游。 第二层(②)太守宴。‎ 第三层(③)众宾欢。 第四层(④)太守醉。‎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识记初中各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的文学常识。‎ ‎(一)掌握初中各册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 ‎(二)熟知初中各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句义。‎ ‎(三)深入理解初中各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的内容。‎ ‎(四)触类旁通,仔细推敲,多边联系,迁移延伸。‎ 扫描二 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归纳 一、 归纳初中各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的特殊用法。‎ ‎(一)古今异义词 字词 古义 今义 实例 出处 几何 ‎ 多少 ‎ 一门学科 禽兽变诈几何哉 ‎《狼》‎ 走 ‎ 跑 行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中间 里面夹杂 里面、中心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的总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妻子 妻子儿女 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同上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地方 同上 同上 无论 不用说 条件连词 无论魏晋 同上 冒 覆盖 冒充 纸灰之类冒之 ‎《活板》‎ 馨 美好 芳香 惟吾德馨 ‎《陋室铭》‎ 亲戚 父母兄弟 有血缘关系的人 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 可以 可以凭借 能愿动词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狱 案件 监狱 大小之狱 同上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 为了正义而献身 牺牲玉帛 同上 安 供养 安全 衣食所安 同上 再 第二次 又一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 同上 生日 生活一天比一天 生辰日子 乡邻生日蹙 ‎《捕蛇者说》‎ 往往 到处 时常发生 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同上 病 困苦不堪 疾病 久已病矣 同上 卑鄙 身份低微 品质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布衣 平民百姓 用布制成的衣服 臣本布衣 同上 所以 的原因 表因果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 同上 痛恨 痛心遗憾 深切的憎恨 痛恨于桓、灵也 同上 曾 乃、并 曾经 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 气象 景象 天气情况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会计 集会议事 做财务工作的人 皆来会计 ‎《陈涉世家》‎ ‎(二)通假字 序号 通假字 本字 解释 例句 出处 ‎1‎ 说 悦 愉快、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2‎ 要 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3‎ 板 版 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板》‎ ‎4‎ 已 以 以后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上 ‎5‎ 衡 横 横放/阻塞 左手倚一衡木/衡于虑 ‎《核舟记》、《孟子》‎ ‎6‎ 徧 遍 遍及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7‎ 火 伙 伙伴 出门见火伴 ‎《木兰诗》‎ ‎8‎ 坐 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9‎ 简 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10‎ 椎 锥 锥形 居右者椎髻仰面 同上 ‎11‎ 弱 箬 竹叶 弱蓬覆之 同上 ‎12‎ 材 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13‎ 祗 只 只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同上 ‎14‎ 见 现 表现 才美不外见 同上 ‎15‎ 邪 耶 吗 其真无马邪 同上 ‎16‎ 惠 慧 聪明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17‎ 反 返 往返 始一反焉 同上 ‎18‎ 指 直 一直 指通豫南 同上 ‎19‎ 亡 无 没有 亡以应 同上 ‎20‎ 陇 垄 土墩子 无陇断焉 同上 ‎21‎ 厝 措 放置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同上 ‎22‎ 畔 叛 背叛 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 ‎23‎ 曾 增 增加 曾益其不能 同上 ‎24‎ 拂 弼 辅弼 无法家拂士 同上 ‎25‎ 具 俱 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26‎ 属 嘱 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上 ‎27‎ 阴 荫 没有阳光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28‎ 唱 倡 倡导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29‎ 以 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同上 ‎30‎ 適 谪 驻扎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同上 ‎31‎ 无 毋 不要 苟富贵,无相忘 同上 ‎32‎ 被 披 穿着 将军被坚执锐 同上 ‎33‎ 阙 缺 缺点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34‎ 尔 耳 罢了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三)词类活用 字词 实例 用法 释义 出处 耻 不耻下问 意动 以……为耻 ‎《口技》‎ 乳 妇抚儿乳 名作动 喂奶 同上 名 不能名其一处 名作动 说出 同上 箕畚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作动 用箕畚 ‎《愚公移山》‎ 蔓、枝 不蔓不枝 名作动 缠绕 ‎《爱莲说》‎ 板 板印书籍 名作状 用活板 ‎《活板》‎ 火 再火令药熔 名作动 用火烧 同上 毒 若毒之乎 名作动 怨恨 ‎《捕蛇者说》‎ 日 乡邻之生日蹙 名作状 一天比一天 同上 竭 竭其庐之入 形作动 竭尽 同上 悲 余悲之 形作动 同情 同上 山 山行六七里 名作状 沿着山路 ‎《醉翁亭记》‎ 乐 乐其乐 形作动 感到快乐 同上 王 陈胜王 名作动 称王 同上 异 使内外异法/渔人甚异之 形作动 不同/感到奇怪 ‎《出师表》(桃)‎ 亲 亲贤臣 形作动 亲近 同上 远 远小人 形作动 疏远 同上 夜 请从吏夜归 名作状 在晚上 ‎《石壕吏》‎ 苦 苦其心志 使动 使……痛苦 ‎《孟子二章》‎ 劳 劳其筋骨 使动 使……劳累 同上 饿 饿其体肤 使动 使……饥饿 同上 空乏 空乏其身 使动 使……资财缺乏 同上 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作动 限制 同上 穷 欲穷其林 形作动 尽 ‎《桃花源记》‎ 福 神弗福也 名作动 降福、保佑 ‎《曹刿论战》‎ 鼓 公将鼓之 名作动 击鼓 同上 彰 以彰其咎 形作动 表明 ‎《出师表》‎ 坚 被坚执锐 形作动 坚硬的盔甲 ‎《陈涉世家》‎ 锐 同上 形作动 锐利的兵器 同上 目 指目陈胜 名作动 看着 同上 罾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作动 用网捕 同上 怪 固以怪之矣 形作动 感到奇怪 同上 忿恚 忿恚尉 使动 使……恼恨 同上 死 死国可乎 为动 为……而死 同上 话 把酒话桑麻 名作动 谈论 ‎(四)多义词 所以 故虽有名马 命名 名之者谁 人称代词 必先苦其心志 ‎ 旧的 温故而知新 出名 虽有名马 指示代词 其一狼坐于前 ‎ 故 名 其 原因 公问其故 名字 自为其名 难 道 其真无马邪? ‎ 特意 故使人问之 说出 名其一处 恐 怕 其真不知马也 ‎ ‎ 一会儿 立有间 出名 不以千里称也 表 并 列 黑质而白章 ‎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号称 诈自称公子扶苏 表 转 接 攻之而不胜 间 中间 骈死于槽枥之间 称 而 隔开 与外人间隔 符合 不能称前时之闻 表 顺 接 望桓公而还走 ‎ 参与 又何间焉 称赞 先帝称之曰能 表 修 饰 恂恂而起 发动 举大计亦死 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表疑问 安求其能千里也 被举用 胶鬲举于版筑之间 顽固 汝心之固 表感叹 其真不知马也 ‎ 举 固 本来 固已怪之矣 也 ‎ 推荐 众议举宠为督 坚固 长城之固 表停顿 是马也 成就 死则举大名矣 必定 而戍死者十六七 表陈述 不以千里称也 ‎ 观赏 予观夫巴陵胜状 灭亡 亡,百姓苦 坐着 众宾团坐 观 景观 岳阳楼之大观也 亡 逃跑 今亡亦死 坐 同“座” 满坐寂然 看着 但坐观罗敷 同“无”没有 亡以应 因为 但坐观罗敷 ‎ 在 战于长勺 当作 武陵人捕鱼为业 于是 见渔人乃大惊 ‎ 于 比 苛政猛于虎 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 竟然 乃不知有汉 ‎ 由于 生于忧患 为 是 项燕为楚将 你 家祭不忘告乃翁 ‎ 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 担任 为屯长 ‎ 王道 得道者多助 建造 为坛而盟 道 极点 以为妙绝 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 正道 伐无道 绝 隔绝 来此绝境 病 ‎ 说起 不足为外人道也 消失 群响毕绝 困苦不堪 则久已病矣 ‎ 奇异 明有奇巧人 上下、光景 高可二黍许 丢下 便舍船,从口入 奇 生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 许 舍 零数 约八分有奇 赞同 杂然相许 房屋 房舍俨然 ‎ 标记 处处志之 寻找 寻向所志 鞭子 执策而临之 志 寻 策 意志 必先苦其心志 不久 寻病终 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 同“饲”,喂养 谨食之 况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哪里 且焉置土石 食 且 焉 吃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将近 年且九十 语气词 始一反焉 ‎ 代词,它 肉食者谋之 取消独立性 虽我之死 你 若毒之乎 之 助词,的 大小之狱 之 动词,去 辍耕之垄上 若 句尾助词 久之,目似瞑 倒装标志 何陋之有 如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 扫描三 文言文文学常识识记 识记常识,掌握方法。‎ ‎1、《〈论语〉十则》 孔子及其弟子,春秋人,选自《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选自《东坡志林》。‎ ‎3、《狼》 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人,选自《聊斋志异》。‎ ‎4、《为学》 彭端淑字仪一,清代中叶文学家,知识广博,工诗能文。《为学》选自《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 ‎5、《核舟记》 魏学洢,字子敬,清朝人,选自《虞初新志》。‎ ‎6、《口技》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清朝人,选自《虞初新志》。‎ ‎7、《马说》 韩愈,字退之,唐朝人,选自《昌黎先生集》。‎ ‎8、《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选自《全唐文》。‎ ‎9、《爱莲说》 周敦颐,字茂叔,宋代哲学家,选自《周元公集》。‎ ‎10、《桃花源记》 陶渊明,名潜,晋朝诗人,田园山水诗人的代表。‎ ‎11、《愚公移山》 列御寇,战国人,选自《列子•汤问》。‎ ‎12、《〈孟子〉二章》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选自《孟子》。‎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选自《范文正公集》。‎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15、《曹刿论战》 左丘明,春秋人,选自《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6、《陈涉世家》 司马迁,字子长,汉朝史学家、文学家,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17、《出师表》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人,选自《诸葛亮集》。‎ ‎18、《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黔之驴》出自《三戒》,《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选自《柳河东集》。‎ ‎19、《三峡》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选自《水经注·江水》。‎ ‎20、《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选自《东坡志林》。‎ 扫描四 识记理解文言词句义 一、释义方法 1、 联系上下文义和具体语境,确定其义。‎ 2、 运用直译或意译,逐字解释组合或把握文意,确定句意。‎ 二、识记重点词句释义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记承天寺夜游》‎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解词:念:考虑;遂:于是。‎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翻译:庭院里月光好像水一样空无澄澈,藻、荇交错横生,原来都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的清闲的人。‎ ‎(三)《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 ‎2、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解词:会:适逢;施:安放,设置。‎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解词:坐:同“座”。‎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4、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妙处都具有。‎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词:间:夹杂。‎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翻译: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解词:虽:即使;指:手指(名词);指明(动词)。‎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解词:名:说出。‎ 翻译: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白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9、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词:股:大腿;几:几乎、差不多。‎ ‎10、群响毕绝。‎ 解词:毕:全部;绝:消失。‎ 翻译: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四)《三峡》‎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解词:自:从,由;略:完全;阙:通“缺”,空缺、中断。‎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解词:至于:到了;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树木繁茂,山岭高耸,青草茂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解词:属:连续;引:延长;属引:接连不断。‎ 翻译: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解词:绝:消失。‎ 翻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猴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五)《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解词:奇:零数;许:上下、光景。‎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熠中。‎ 解词:比:并。‎ 翻译:他们另外两只膝盖靠在一起,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折纹中。‎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仰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解词:类:像;属:关联、联系。‎ 翻译:佛印的模样很像弥勒佛,敞开胸襟,露出两个乳头,抬头仰望上空,他那神态与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词:简:同“拣”,挑选。‎ 翻译: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地方刻成的。‎ ‎(六)《狼》‎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3、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追赶。‎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解词:窘:困窘急迫;敌:攻击、胁迫。‎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解词:径:径直;犬:像狗一样。‎ 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6、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7、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解词:洞:打洞;隧:钻。‎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攻击屠夫。‎ ‎8、狼亦黠亦。‎ 解词:黠:狡猾。‎ ‎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七)《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词:穷:尽。‎ 翻译: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树林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词:属: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词:交通:交错相通。‎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解词:要:同“邀”,邀请。‎ 翻译: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解词: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处处志之。‎ 解词:志:做标志。‎ ‎11、欣然规往。‎ 解词:规:计划。‎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词:寻:不久;津:渡口。‎ ‎(八)《马说》‎ ‎1、不以千里称也。‎ 解词:称:出名。‎ 翻译:不能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词:食:同“饲”,喂养。‎ 翻译:喂养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解词:见:同“现”,显露、表现。‎ 翻译: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解词:且:尚且;安:怎么。‎ 翻译:想要与普通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 解词:策:驱使;以:按照;道:方法。‎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6、食之不能尽其才。‎ 翻译: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鸣之不能同其意。‎ 翻译: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词:其:难道;其:恐怕。‎ 翻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九)《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词:名:闻名;灵:降福显灵。‎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爱莲说》‎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莲)出自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蔓延,不生枝节,芬芳远播,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面。‎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轻慢地玩弄它。‎ ‎4、菊,花之隐逸者也。‎ 翻译:菊花,花中的“隐士”。‎ ‎5、可爱者甚蕃。‎ 解词:蕃:多。‎ ‎6、陶后鲜有闻。‎ 解词:鲜:少。‎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爱莲花的人,像我的还有谁呢?‎ ‎(十一)《曹刿论战》‎ ‎1、公将战。 解词:将:打算。‎ 1、 曹刿请见。 解词:见: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解词:肉食者: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参与。‎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解词:鄙:鄙陋,目光短浅。‎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 翻译:凭什么作战呢?‎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解词:安:养生的东西;专:独自专有。‎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词:徧同“遍”,遍及,普遍。‎ 翻译: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夸;信:信实。‎ 翻译: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孚: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狱:案件。‎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 ‎11、公将鼓之。 解词:鼓: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败绩: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驰:驱车追赶。‎ ‎14、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克:战胜;故:原因、缘故。‎ ‎15、夫战,勇气也。 翻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鼓:击鼓。‎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测:推测,估计。‎ 翻译:(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靡:倒下。‎ 翻译: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十二)《陈涉世家》‎ 1、 苟富贵,无相忘。‎ 解词:苟:假使;无:同“毋”,不要。‎ 翻译:假使谁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解词:次:编次;为:担任,做。‎ 翻译: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谪戍的队伍中,担任小队长。‎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解词:会:适逢;度:估计;失期:误期;法:依照法规。‎ 翻译:恰巧遇上下大雨,道路行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法规是要斩头的。‎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解词:亡:逃跑;举:发动;等:同样;死:为……而死。‎ 翻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6、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解词:以:因为;数:屡次;使:派;将:带领。‎ 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带兵。‎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解词:诚:果真;唱:同“倡”,倡导。‎ 翻译: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是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许多响应的人。‎ ‎9、固已怪之矣。 解词:固:本来。‎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解词:间:暗中。‎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词:往往:到处;指目:指指点点;看着。‎ ‎12、吴广素爱人。 解词:素:平时。‎ ‎13、忿恚尉。解词:忿恚:使……恼怒。‎ ‎14、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十六七。‎ 解词 :借:即使。‎ 翻译:即使侥幸不用杀头,但是戍守边防的人已经死去十分之六七。‎ ‎15、尉果笞之。 解词:笞:鞭打。‎ ‎16、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翻译: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做出番大事业来。‎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1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解词:被:同“披”,穿着。‎ 翻译:将军亲身穿着盔甲,手拿武器,攻打没有王道的人,诛伐残暴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19、发闾左適守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解词:发:征发;適:同“谪;屯:驻扎。‎ ‎20、比至陈。 解词:比:等到。‎ ‎21、皆来会计。 解词:会计:集会议事。‎ ‎(十三)《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词:崩殂:死亡;三分:分裂成三个国家;疲敝:贫困衰弱;秋:时刻。‎ 翻译:先帝(刘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2、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解词:懈:懈怠;忘身:舍生忘死。‎ 翻译:侍卫大臣们在宫廷中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朝廷外舍生忘死。‎ ‎3、追先帝之殊遇。 解词:追:追念。‎ ‎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解词: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扩大。‎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解词: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翻译: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7、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解词:付:交给;论:评判;刑:罚;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 翻译:若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职分的人,应该交给主管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翻译:不应该偏袒或有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9、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词:行阵:军队。‎ 翻译:军队上下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10、亲贤臣,远小人。‎ 解词:亲:亲近;远:疏远。‎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翻译:那么汉室的兴旺就为期不远了。‎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解词:布衣:平民百姓;躬:亲自。‎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解词: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感激:感奋、激动;驱驰:奔走效劳;值:遇到。‎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17、先帝知臣谨慎 解词:谨慎:小心慎重。‎ ‎1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解词:效:实现;伤:损害;毛:草木。‎ ‎19、庶竭驽钝,攘锄奸凶。‎ 解词:驽钝:平庸的才智;攘除:铲除。‎ ‎20、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让我完成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不实现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22、以彰其咎 解词:彰:表明、显扬。‎ ‎23、臣不胜受恩感激。‎ 翻译: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十四)、《捕蛇者说》‎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解词:异:奇异;质:皮肤;章:花纹;触:接触;尽:全部;啮:咬;御:抵挡。‎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解词:腊:把肉晾干;饵:药饵。‎ 翻译:但捕得把它晾干用来作药饵。‎ ‎3、可以已大风……去死肌,杀三虫。‎ 解词:已:止、治愈;去:除去。‎ 解释:可以治愈大风……除去死肉,杀死人体的寄生虫。‎ ‎4、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解词:聚:征集;岁赋:每年征收赋税;当:抵。‎ 翻译: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得这种蛇的人,抵掉他的税收。‎ ‎5、专其利三世。‎ 解词:专:享有;利:好处。‎ ‎6、今吾嗣为之二十年,几死者数矣。‎ 解词:嗣:继承;几:几乎、差不多。‎ ‎7、貌若甚戚者。 解词:戚:悲伤。‎ ‎8、余悲之。 解词:悲:同情。‎ ‎9、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毒:怨恨;更:更换;赋:赋税。‎ 翻译:你怨恨这件事吗?我打算告诉主管人,更换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10、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翻译: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可是,我这差役的不幸,还没有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 ‎1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解词:向:从前;病:困苦不堪。‎ 翻译:假使从前我不做这件差役,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 ‎12、乡邻之生日蹙。‎ 解词:生日:生活一天比一天;蹙:困苦窘迫。‎ ‎1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解词:殚:尽;出:生产的东西;入:收入。‎ 翻译:把他们土地上生产的东西和家里的收入都拿出去(缴税)。‎ ‎14、曩与吾祖居者。 解词:曩:从前。‎ ‎15、非死则徙。 解词:徙:迁移。‎ ‎16、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鸡狗不得宁焉。‎ 翻译:到处乱闯乱嚷,吓得人们哭天叫地,即使连鸡狗也不得安宁。‎ ‎17、谨食之,时而献焉。‎ 解词:食:同“食”,喂养;时:按时。‎ ‎18、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翻译:献蛇回来,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吃我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 ‎19、苛政猛于虎。‎ 翻译: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20、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翻译: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十五、《愚公移山》‎ ‎1、年且九十 解词:且:将近。‎ ‎2、面山而居 解词:面:面对。‎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解词::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翻译:苦于北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回。‎ ‎4、聚室而谋。 解词:谋:商量。‎ ‎5、指通豫南。解词:指:同“直”,一直。‎ ‎6、杂然相许。解词:许:赞同。‎ ‎8、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解词:以:凭;损:削减;如何:把……怎么样。‎ ‎9、且焉置土石?‎ 解词:且:况且。‎ 翻译: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10、投诸渤海之尾。 解词:诸:之于。‎ ‎1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于是率领子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1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词:易:交换;始:才;反:同“返”,往返。‎ 翻译:冬夏换季(一年),才往返一次。‎ ‎13、甚矣,汝之不惠。‎ 解词:惠:同“慧”,聪明。‎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1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解词;固:顽固;彻:通达。‎ 翻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解词:穷匮:穷尽;苦:愁。‎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会增高增大,何愁挖不平。‎ ‎16、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词:亡:同“无”,没有。‎ ‎17、帝感其诚。 解词:诚:诚心。‎ ‎18、一厝朔东。 解词:厝:同“措”,放置。‎ ‎19、无陇断焉。 解词:陇:同“垄”,高而不相连的土墩子。‎ ‎(十六)《〈孟子〉二章》‎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词:道:实行仁政;寡:少。‎ 翻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多人帮助支持;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少人帮助支持。‎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解词:天时:天气,时令;地利:有利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翻译: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 环而攻之而不胜。 解词:环:包围。‎ 3、 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4、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解词:城:内城;郭:外城。‎ 5、 兵革非不坚利也。 解词:兵:兵器;革:甲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6、 委而去之。 解词:委:放弃;去:离开。‎ 7、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解词:域:限制。‎ 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 8、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词:威:震慑。‎ 翻译: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10、寡助之至,亲戚畔只之。‎ 解词:至:极点;亲戚:父母兄弟;畔:同“叛”,背叛。‎ 翻译:少人帮助到了极点,父母兄弟也会背叛他。‎ ‎11、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解词:顺;归顺。‎ 翻译:多人帮助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12、故君子有不战,战不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 ‎1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解词;发:被任用;举:被举用,被选拔。‎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解词: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资财缺乏;拂乱:使……颠倒错乱。‎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担子交给这样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身受贫困之苦,并用种种行动使他的所作所为颠倒错乱。‎ ‎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词:所以: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同“韧”,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翻译:所以用来使他的思想惊动,性情坚韧起来,不断增长才干。‎ ‎17、人恒过。 解词:恒:常。‎ ‎18、困于心,衡于虑。 解词:困:困苦;衡:同“横”阻塞。‎ ‎1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解词:征验;发:显现;喻:明白。‎ ‎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解词:入:国内;拂:同“弼”辅佐;出:国外;患:侵扰。‎ 翻译: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能够辅佐君主的贤臣;国外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家通常会灭亡。‎ ‎(十七)《岳阳楼记》‎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解词:谪:封建官吏的降职或远调;守:掌管。‎ 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解词:越:到了;具:同,“俱”,都。‎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政事都兴盛起来了。‎ ‎3、增其旧制。 解词:制:规模。‎ ‎4、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词:属:同“嘱”,嘱咐。‎ ‎5、予观夫巴陵胜状。 解词:观:观赏;胜状:美好的景致。‎ ‎6、洞庭一湖。 解词:一:全。‎ ‎7、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词:观:景观。‎ ‎8、前人之述备矣。解词:备:详尽。‎ 翻译: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9、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解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到达。‎ ‎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11、连月不开。 解词:开:放晴。‎ ‎12、去国怀乡。 解词:国:国都。‎ ‎13、至若春和景明。 解词:至若:至于;景:日光。‎ ‎14、而或长烟一空。 解词:或:有时。‎ ‎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解词: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 翻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词:以:因为。‎ 翻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 或喜或悲。‎ ‎1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身在江湖,不在朝廷就为君主担忧。‎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9、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词:微:没有。‎ 翻译: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十八)《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解词:环:环绕。‎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远远看见)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3、作亭者谁? 解词:作:建造。‎ ‎4、名之者谁? 解词:名:命名。‎ ‎5、得之心而寓之酒。‎ 得:领会;寓:寄托。‎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解词:霏:雾气;开:消散;归:归聚。‎ 翻译: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散,暮云聚拢,岩石洞穴变得昏暗起来。‎ ‎7、野芳发而幽香。 解词:发:开放。‎ ‎8、山间四时也。 解词:时:季节。‎ ‎9、暮而归。 解词:归:回去。‎ ‎10、临溪而渔。 解词:渔:捕鱼。‎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白发苍苍,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人,是太守醉了。‎ ‎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有他自己所乐的东西。‎ 六、重要文言语段翻译 ‎ 第一册 ‎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 第二册 ‎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 第三册 ‎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 ‎20.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  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 第四册 ‎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 第五册 ‎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第六册 ‎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 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 七、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 ‎ ‎(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如:《孔乙己》——“孔乙己”。 ‎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 ‎1、用第一人称; ‎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 ‎1、必须用第一人称; ‎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 提炼中心、主题: ‎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 答题方式: ‎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 ‎2、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 主要有两种题型: ‎ A、“××”词好在哪里? ‎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 B、“××”词能不能删掉? ‎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 ‎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 ‎2、一般是往前找;      ‎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 ‎ 主要题型: ‎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 ‎ 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 第二部分   写  作 ‎ 一、常用作文写作法详解 ‎ ‎1、第一人称叙事法 ‎ ‎【提要】第一人称叙事法即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历,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 ‎ ‎【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 ‎2、倒叙法 ‎ ‎【提要】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 ‎3、插叙法 ‎ ‎【提要】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 ‎4、环境衬托 ‎ ‎【提要】环境衬托法就是通过事物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来突出事物。 ‎ ‎【特点】描写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事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事物的特点,切忌离开事物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 ‎ ‎5、先议后叙法(先叙后议法与之相反) ‎ ‎【提要】作文中,常常在叙事之前先进行议论,这叫先议后叙法。 ‎ ‎【特点】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领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 ‎6、赞美颂扬法 ‎ ‎【提要】文章从植物的特点联想到怎样做人的道理,以赞美颂扬植物的这一特点贯穿全文。 ‎ ‎【特点】各种植物都 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 ‎ ‎7、独白法(自述法) ‎ ‎【提要】独白法是指对人物的自言自语进行描写的一种技法。 ‎ ‎【特点】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 ‎ 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 ‎8、拟人法 ‎ ‎【提要】拟人法是借助于想象力,把物品写成人,赋与人的一些特点。 ‎ ‎【特点】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可以把物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也便于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 ‎ 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品,要注意物品的特点与人的相通之处,不要牵强附会。描写时还要注意保存物品的本色,使物品显得真实自然,逗人喜爱。 ‎ ‎9、对照比较法 ‎ ‎【提要】对照比较法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或抓住物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特点进行对照比较。 ‎ ‎【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事物最显著的特点与他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 ‎10、总分结合法 ‎ ‎【提要】总分结合法就是描写时先总写它的特点,然后分成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叙述,或者先分几个方面叙述,然后总述。 ‎ ‎【特点】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 ‎11、细节表现法 ‎ ‎【提要】细节表现法就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 ‎【特点】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 ‎12、几事写人法 ‎ ‎【提要】几事写人法就是通过几个方面或几件事的记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 ‎【特点】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 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 ‎13、一事写人法 ‎ ‎【提要】一事写人法就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某方面的思想品质或特点。 ‎ ‎【特点】一事写人示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一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其次,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样,人物的思想品质就能得到充分表现。人物形象也就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深刻。 ‎ ‎14、梦境幻觉法 ‎ ‎【提要】梦境幻觉法是通过梦境或幻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 ‎【特点】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往往是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梦境和幻觉有现实的基础。 ‎ 文章中对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往往用来表现人物的理想或幻觉,因此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写出人物的愿望和要求。 ‎ 梦境和幻觉往往有一定场面,所以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把场面具体地写出来。 ‎ ‎15、回忆想象法 ‎ ‎【提要】回忆想象法就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想象来描写心理活动。 ‎ ‎【特点】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此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 ‎16、对话法 ‎ ‎【提要】对话法是运用人物之间谈话的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 ‎ ‎【特点】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此外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 ‎17、借景抒情法 ‎ ‎【提要】借景抒情法是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 ‎【特点】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 ‎ 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 ‎18、画面组合法 ‎ ‎【提要】画面组合法就是把事物不同的状态描绘出来,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再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 ‎ ‎【特点】采用画面组合法描写事或物,首先要从中选择具有特征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既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 ‎19、粗笔勾勒法 ‎ ‎【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 ‎【特点】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 ‎20、工笔细描法 ‎ ‎【提要】工笔细描法就是对人物肖像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写。 ‎ ‎【特点】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 ‎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 二、作文六要 ‎ ‎(一)立好意 ‎ ‎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 一、方向要正确 ‎ ‎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 ‎    二、情感要鲜明     ‎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 ‎    三、思考要深刻 ‎ ‎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可能更多地关涉到议论文。     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 ‎    四、思维要创新 ‎ ‎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 ‎    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方向,那么,在初中记叙文中一般有哪些具体的立意内容呢?     一般来说:  1、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保、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等等。 ‎ ‎    2、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 ‎    3、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 ‎    4、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 ‎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 ‎    立意训练:一、根据所给的材料立意 ‎ ‎    1、以2004年南亚大海啸立意。     2、非洲野牛每头重达六百多公斤,群居有时达几百头上千头。而非洲狮每头只不过重一两百公斤,一群有时也只不过一二十头。可是,这些野牛常常被这些狮子所攻击,并且屡屡得手,每每一头野牛被群狮围住攻击,其它野牛一般都只是安然地吃自己的草,不会去管别的野牛的死活。     3、以姚明在NBA越打越好立意        4、以历史人物李白立意 ‎ ‎    二、根据所给的文题立意 ‎ ‎    1、以“阅读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2、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立意。‎ ‎     3、以“心中的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4、以“美好”为话题立意。 ‎ ‎(二)拟好题 ‎ ‎    我们都明白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样,在中考话题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一块很好的第一印象的敲门砖,所以,花一点时间想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好文题,一定不是枉费心机。 ‎ ‎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 ‎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 ‎    二、拟好题的方法 ‎ ‎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     1、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   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     3、修辞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    三、好题展示     1、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题     《时间,带不走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爱我 追我 别浪费我》  《午餐1800秒》  《时间在晨雾中飘落》     ‎ ‎2、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题 ‎     《剪不断》  《藤》  《她,还好吗?》  《门前那条小河》 《那双冻裂的手》     3、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题     《一切就在我手中》 《握住,不放》  《机会,请你把握》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春无限好》     4、以“春”为话题的作文题     《点燃生命的季节》 《与春共舞》  《在春天成长》 《春的向往》   《春的脚步》     5、要求文题中含有“美丽”二字的作文题     《汗滴,诠释着一份美丽》《带上你的美丽跟我走吧》《梦不再美丽》《今夜如此美丽》《美丽,就这样脆弱》    ‎ ‎6、以“美好亲情”为话题的作文题     《风雨中那把伞》  《懂你》 《慈母手中线》 《母爱无价》  《悠悠亲情》 《亲情伴我行》     7、以“美在夏天”为话题的作文题     《燃烧生命的季节》    《三十八度的美丽》    《夏天的微笑》        8、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的作文题     《为青春歌唱》  《激情燃烧的岁月》  《多梦的季节》   《飘逸时代》 ‎ ‎(三)选好材  ‎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可是,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 一、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 ‎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荔枝蜜》、《斑羚飞渡》、《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 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 ‎ 三、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 四、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 ‎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 五、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腐败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 我以为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 练习:1. 以“心中的美丽”为话题选材     如:可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历史中的情感美等等。有,二泉映月的凄美,高山流水的情美, 霸王别姬的壮美;有,长江黄河的奔腾咆哮之美,林间夜月的幽静雅致之美;有,歌坛上一展歌喉的婉转动人之美,舞台上千姿百态之美,赛场上叱咤风云之美等等。 ‎ ‎  2.以“感受青春”为话题选材 ‎ ‎  本题就可以在体育界、歌坛上、商海里、战场上等等地方各选一位年轻有为的人物,写出他们青春的亮丽与风采。 ‎ ‎  3.以“美在夏季”为话题选材 ‎ ‎  本题可选不同人物眼里的夏季之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还有一首流行歌曲《盛夏的果实》等 ‎ ‎  总之,作文选材只要我们自己去开阔视野,平时多留心观察、思考,就不难选到好的材料。当然,好的材料还需要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 ‎(四)布好局 ‎ ‎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确了主题后,对整个文章 的构架作一个整体上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条理、秩序,也可以通过作者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思路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观的规律性,又有主观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     对于中考作文,以往出现过很多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日记、对话体、剧本、童话,还有高考作文中的处方等等,这些东西有些很不好把握,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比如剧本,不是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写的,虽然初中课本中有过一点训练,但,要达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水平是很难的,一旦写得不怎么样,那就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再者,那些容易掌握的,别人作过了,你再作,新颖度也就不是太大了。当然常规性作文形式的生命性还是要强得多。重要的还是要把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 一、片断组合式 ‎ ‎    片断组合式就是选择几个不同的材料内容,对它们进行片断叙写,然后组合在一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片断组合式在形式上几个片断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者尾声什么的。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另外,片断不能选得太多,两三个便好。这种形式的不足之点是对材料的处理只能是简单的,很难挖得深,但如果语言的把握好,还是可以解决这个不足的。 ‎ 二、诗文组合式 ‎ ‎    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数不要太多的诗歌,行成一种诗与文的完美结合的文章。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的。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要为文章表现主题服务。当然,诗,还要写得像诗。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首诗,结尾也可以几句诗来照应开头。 ‎ 三、精美图画式 ‎ ‎    精美图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精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能够打动人吸引的精美图画,然后再依托图画展开文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很快地吸引读者或者评卷教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点是:开头的这幅图画要精心打造,后面的发展要自然流畅。如我们初中课文《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月夜海边刺猹的描写,那就是一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 ‎ 四、人物对话式 ‎ ‎    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形式。但,如果这种形式运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语言的选择要有精练性和生动性,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中间也还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其它描写或者记叙性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更明确一些、更完整一些。如初中课本中的《曹刿论战》、《变色龙》等。 ‎ 五、对照烘托式 ‎ ‎    对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两件相关或者相对的事通过描写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一种比照烘托或者对比的作用,达到更好表现主题的效果。这也就是古诗里的比兴手法和现代文章技法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例1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的作文             《青春的足迹》 ‎ ‎    岁月像 一条河流,从古到今,流走了多少青春的足迹;岁月像一把雕刻刀,从古到今,又刻下了多少青春的足迹。 ‎ ‎――题记 ‎ 镜头一 ‎ ‎    夜凉如水,你独自坐在铜镜前,痴痴望着镜中青春美貌的自己。明天的宫中再也没有这样的一张面孔,明天的你就要远嫁异国他乡,嫁给从未见过面的丈夫。想到这里,你眼中的泪滴了下来,溅到了铜镜上。你拿起琵琶,来到门前的竹林,轻风吹拂,你弹起了那首你最喜爱的曲子,那首思乡恋家的曲子。     如云的长发在风中飞舞,月光的轻辉洒向竹林,你的思绪被拉到了三天前,在那富丽堂皇的殿堂上,当皇上问起谁愿嫁给长城外的匈奴首领时,你,王昭君,当着文武百官,决定出嫁,一个掷地有声的“我”改变了你的一生的走向。     谁都知道你心中的苦楚,可是,你毅然把你青春的足迹踏向了那长城外的茫茫黄沙、青青草原。 ‎ 镜头二 ‎ ‎    黑乎乎的囚牢里,老鼠和蟑螂在地上乱窜。你独自坐在囚牢的角落,望着牢顶,陷入沉思。八个月前,你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宣传维新变法,那时的你,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一心救国救民的你,不畏惧慈禧的权力。     可是,在前天,慈禧却下令搜捕维新派,废除了变法。一切的努力都化为灰烬,可你死不甘心,不愿逃走。你决意要为变法流血。     最终,你踏入了牢房。“咚、咚”囚牢里传来脚步声,你知道,这是押送官来了。今天是你处斩的日子,你拖着沉重的脚链走出了牢房,脚链与地板的摩擦声久久回荡在囚牢里。     囚车上,你看着街上的百姓,感到心痛,你从心底鄙视那些愚蠢的统治者,你仰天长笑,嘴里念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的英雄豪气!     谭嗣同,你的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血,染红东方的天空。 ‎ 镜头三 ‎ ‎    人声鼎沸的体育馆内,你正在篮球场上大显身手。高高的篮球架,光滑的地板,跳动的篮球是你今生的最爱。     你被称为“东方巨人”,你从中国的CBA打进了美国的NBA。你在异国他乡传承着一脉龙的意志。你用高超的球技冲破重重阻拦,你把那手中的篮球投向了篮框,那篮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哐”地一声砸进篮框。让全世界对你另眼相看。     我们知道你了,“东方小巨人”――姚明。你把自己青春的足迹踏遍NBA的赛场。 ‎ 尾声   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完所有的青春足迹,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印上一个个辉煌的青春足迹。 ‎ 例2《寝室晨曲》 ‎ ‎ 最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学校里老是停电停水的,害得同学们总是一天到晚的怨声载道,全然没有了好不容易在老班的高压下才装了几天的淑女形象,往日的一些德行又开始泛滥。     这不,凌晨,天还没有大亮,寝室里早已是一片哗然。     “呀,六点啦!快起床啊,又要迟到啦!”不用问,又是那起床积极分子,不知怎的,就她醒得早,不怕冷,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害得我们一个个的美梦就这样无端地中断。     “什么,六点了,不会吧?灯怎么还没有亮?”这可是个学习积极分子,她可也是个不愿多贪睡一分钟的主。     “学校停电了,你不知道吗?我看你的心里只有ABC。”不知是谁的小声嘀咕。‎ ‎     一时间,寝室里一阵忙乱,响声大作。     “砰”、“啊!”有人被什么东西绊倒。     “这是什么鬼东西,竟敢拦本小姐的路?!”随之便是什么东西被踢飞的声音。     “啊!谁这么缺德?踢的什么鬼东西,撞在老娘的身上。”     “唉,这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谁管谁呢?还在这里摆什么架子!”语气明显有一种敌视。     “你在说谁呢?”也是一种不甘显弱。     不好,战争就要开始了,果然,两人越吵越激烈。还好,黑灯瞎火的,也看不见动手吧?     “不会吧?!电没有还可以摸点黑,水没有可是怎么过啊?”     “水龙头那儿没有水吗?”     “废话,当然没有,我刚从水龙头那儿撤回来。”     “唉,今天是星期六啊!本应该是在家里的。要是在家里该多好啊!”     “别做白日梦了。唉!没电没水,还要补课,好一个悲惨啊!”     “快快快!别磨蹭了,赶紧收拾收拾,要不然迟到了。迟到了还要挨训,那就更惨了。”毕竟是班干部,什么时候都没有忘记班级的纪律。     只有一片的忙乱,片刻之后,一窝蜂地涌向了教室,寝室里只剩下一片寂静。 ‎ ‎(五)美好言 ‎ ‎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这里就是我们中考作文要追求的语言方向。一句话,要有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具备一定的美感呢?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一、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 ‎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二、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三、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四、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 ‎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如朱自清的《春》就选择了很多有春天气息的美丽的景物。这样的例子就不必我来举了。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谁都知道你心中的苦楚,可是,你毅然把你青春的足迹踏向了那长城外的茫茫黄沙、青青草原。 (选自学生作文)   2、谭嗣同,你把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血,染红东方的天空。  (例文1)   我们可以看到,例1所说的是王昭君被远嫁西域。文章并不直白地说王昭君最终被嫁到了西域,被嫁到那充满黄沙和遍地青草的西域,而是直接用茫茫黄沙和青青草原来点示塞外,从而使语言既有了一种意象上的苍凉之美,又有了一种含蓄的美感。   例2也一样,作者并不说直白地说谭嗣同被杀了,他用自己的死来警醒中国人。而是用“把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血,染红东方的天空”的意象,来感染人,而又巧妙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意象美的本身也是一种含蓄的美,我们写文章往往是很喜欢讲究含蓄的。   五、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 ‎(六)点好题 ‎ ‎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 ‎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      如《背影》 ‎ ‎3、结尾点题     《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 ‎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 三、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 ‎(一)写作步骤 ‎ 一、周密审题 ‎ 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考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在作文基本功较好的情况下,只要文章符合题意,一般能保证二类文的成绩。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 ‎    1.要辨明文体 ‎ ‎    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 ‎ ‎    (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 ‎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 ‎    (3)中考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 ‎ ‎    2.要看清题目要求 ‎ ‎   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 ‎    例如 (北京中考试题)  题目:在阳光下成长要求:(1)写成记叙文,适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    (3)字数500~800,不足500或超过800的,每25个字扣0.5分。 ‎ ‎    以上要求应该说是很具体的、明确的,但在实际考试中仍会有少数考生出现问题,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 ‎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 ‎ ‎    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 二、 妥善立意 ‎ ‎    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对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 ‎   一是要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 ‎   二是要正确。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 ‎   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 三、草拟提纲 ‎ ‎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草拟提纲。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所以说,草拟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 ‎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 ‎ ‎    ‎ 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如: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 ‎   下面是两篇不同文体作文的写作提纲: ‎ ‎   记叙文: 《不寻常的考试》(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 ‎  要求: (1)写一篇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议论。(2)字数不得少于600。(3)凡涉及校名、人名、地点时,一律用××代替。 ‎ ‎  提纲:(一)开头: 议论点题,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我经历过两种不寻常的考试。 ‎ ‎  (二)主体部分:1.刻苦练功——准备参加芭蕾舞学校招生考试  2.雨夜助人——考试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 ‎ ‎3.意外遭遇——途中扭伤了脚                4.考试失败——脚伤造成的结果 ‎ ‎  (三)结尾: 对这件事的看法——舞蹈考试失败了,做人的考试中交了正确答卷。 ‎ ‎ 议论文 : 《不要拒绝做小事》 ‎ 提纲:(一)引论: 引出话题,提出论点——不要拒绝做小事。 ‎ ‎(二)本论: ‎ A .阐述论点:1.不要轻视小事,“小事"是“大业"的基础 。 ‎ ‎(1) 老子的名言——分析         (2) 刘备的话——分析 ‎ ‎2.伟大的成就是由点滴努力积累而成 ‎ ‎(1) 苏联昆虫家柳比歇夫的事例   (2) 巴甫洛夫的论述    (3) 中国女排的事迹 ‎ B .联系实际:   青少年要重视小事 ‎ ‎(三)结论:重申论点。 ‎ 四、 沉着行文 ‎ 列好写作提纲后,就要落笔行文了。行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注意语言表达 ‎ ‎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没有病句”中考评分标准中语言一项明确规定,文中有1至3个病句尚可评为二类,有4至6个病句就属于三类了。因此,语言的通顺与否是极为重要的。各类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我们在前面分体指导中都有具体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不论哪一种文体,语言的准确和简洁都是必须要做到的。 ‎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 标点符号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标点使用不规范,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行文中应给予足够重视。使用标点要注意规则,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统称“点号”)都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应占两格,一个破折号或省略号不能分处两行。省略号要点足6个点等等。 ‎ ‎3.书写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 ‎ 考试作文的书写情况,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总体印象,也就影响着作文成绩。对这一点,考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规定,错别字每2个字扣0.5分,最多扣3‎ 分;全文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辩认的,扣2分,文中书写潦草或格式不正确的扣1分。不要小看这1分、2分,有时候,这小小的分数之差可能直接影响你升学的最终结果。书写的工整规范不是一日之功,应当在平时严格要求、自觉训练。 ‎ ‎4.注意掌握时间,限制字数。 ‎ 一般地说,在整个作文过程中要注意三次时间。一次在开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作文时间共有多少,根据总时间决定行文的速度;一次在初步构思完成时,看用于正式行文的时间有多少;第三次在正文写下一 半时,看还有多少时间,从而决定是否按计划展开全文,是否需要压缩调整、简化内容。对作文的字数,考题一般都有明确规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上限,如“不得超过多少字”、“在多少字以内”;二是规定限,如“不少于多少字”。这两种情况必须严格执行限制字数。三是上下限都有规定,如“左右”,“之间”等,其左右的幅度要看中间数字本身:一般地说100至200字的,各不宜大于10字;300至500字的,各不宜大于20字;600至800字的,各不宜大于30字。(标点符号应计算在内)作文的字数,在总体布局时应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命题作文主体部分应占全文的70%,开头和结尾各占15%;给材料作文,开头要引述材料的,开头部分可增加到25%~30%,主体部分至少要保证65%,结尾可适当缩减。 ‎ 五、 检查与修改 ‎ 文章写完以后,一定要检查修改。修改文章,原则上应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但考试作文在写完后不可能有时间做大的调整、改动,所以,修改的重点应是文面上的问题。对漏字、错字、别字、病句等毛病,要及时纠正,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期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修改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默读”。逐字逐句读下去,发现问题随时修改。作文临场答卷是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的,但答卷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前的长时间的努力,反映着考生平时语文学习的功底。因此,要想临场答卷取得满意的效果,功在平时。如果说作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讲过的:“要多看、多想、多读、多写。” ‎ ‎(二)中考作文要避免四种毛病 ‎ 一、龙飞凤舞,字迹潦草 ‎ 从湖南某市一万多份作文的卷面来看,字迹完全看不清的多达500份以上,勉强看得清的占1/3,真正称得上美观的试卷只有3%。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少部分同学对于汉字的书写特点没有掌握,不会写字;二是有些同学虽然态度端正,但由于平常没有注重练习,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参差不齐,无法辨认;还有一部分同学字写得不错,但由于书写基础不太好,书写时缺乏耐心,以致字迹潦草。从评分看,书写分一般占4分,但它给作文带来的损失远不止这个分数,阅卷老师反映,对于无法看清的文章,评分是同类文章中最低的,60分作文评分一般在20—30分之间。相反,少数书写美观的作文,文章没有太大的特色,但评分往往比同等文章要高出2—4分。 ‎ 二、非驴非马,文体不清 ‎ 近年来,中考作文难度有所下降,体裁已不再进行单一地限制,试题一般都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提示,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但是从考场作文情况来看,不少同学误以为“淡化文体”就是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就是取消文体,致使所写的文章文体特点不突出,有的文章开头像议论文,有论点,也有论据,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记叙文;有的文章写成了记叙文,可又缺少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这样的文章自然无法讲清道理,写清故事,显得不伦不类。 ‎ 三、东拉西扯,切入太慢 ‎ 考场作文时间性特别强,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这 就要求我们能够迅速切入主题。虽然不要求同学们写出“虎头”的效果,但简洁明了是最起码的要求。考场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有两种:一是没有注意文章的布局,随心所欲。一篇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学用四个自然段,写了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到结尾时才出现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这样,文章就显得主次不分,情节不集中,这类文章一般只能评为三类或四类文;二是一些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总想把最好的内容、最美的句子全写下来,出现了词语堆砌、拖沓冗长的问题。一篇题为《享受家庭的乐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写,语句虽美,但由于没能抓住重点,文章还是落入了三类文的行列。 ‎ 四、内容造作,情虚意假 ‎ 从2002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来看,不少试题有“叙说真实故事”或“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一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的情况,2002年安徽省某市一万多份中考作文中,这类文章达到了50%左右。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亲人患绝症,有的写自己断腿断手,有的写“掉到了急流中”……由于缺乏生活,生编硬造时闹出了不少笑话,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疼,评分也往往偏低。如一位农村考生在《感激》一文中说:洪水暴发时,解放军给村民送来了海鲜,城里的小朋友给自己简易的住房安上了空调,内容如此失实! ‎ ‎(三)怎样写好中考话题作文 ‎ ‎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 ‎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 ‎(山西)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海南)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 ‎(武汉)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山东)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江西)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福建)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 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 ‎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 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话”是2000年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   (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就应该选择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文章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但由于同龄人相似的经历、阅历和相近的思维层次,文章撞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选用适当的写作技巧,结合文体的不同表现,使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使读者(阅卷者)对文章的可信度和愉悦感。   ‎ ‎ 这三个步骤环环紧扣。实际上,除了第一、二两个步骤外,话题作文的这个写作顺序与一般的命题作文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且,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同样要讲究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布局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既然是要求,自然要超出目前学生们的水平,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 要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生活要深入   其实,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 ‎2.拟题要到位   话题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贪图省事,直接就把话题当作文章题目。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后加上若干个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恰到好处地拟订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的文章题目;也可拟订一个字面上和话题这个词语并无关系,而实际上与这个词语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作文题。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从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给阅卷者带来愉悦感染。 ‎ ‎3.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以便于写有专长的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当然,如果考题能像高考一样,提示“文体自选”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引起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文章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维发达,说话条理清晰,善于条分缕析的考生可选说明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议论说理的同学可写成议论文,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剧本、书信、日记等等。当然,这里也不反对写合乎要求的比如夹叙夹议的文章,因此,考生平时就应该多培养一些规范的文体意识,多养成一些高质量的文体风格,在考试中就可以多一些选择余地。 ‎ ‎ 4.技巧要运用   话题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说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现作者已经选定的有关材料,使作者初定的文章主旨得以充分表现的方法。必须承认,写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这类充分张扬写作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文章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文章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文章的写作。 ‎ ‎5.点题要明朗 ‎ ‎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这样,写好话题作文不也是一件难事了。                                  ‎ ‎(四)话题作文的构思创新 ‎ ‎  考场作文若能写出新意便能得高分,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关键取决于考生能否做到构思出新。面话题,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构思,则很有可能陷入平庸,难以写出创新佳作。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度。 ‎ ‎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 ‎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 ‎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 ‎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 ‎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 ‎  围绕考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 ‎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 ‎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 ‎(五)中考语文应试“秘笈” ‎ ‎    死背语文知识点是应考误区,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每天写一段能迅速提高水平,考试中检查主观题才是关键。 ‎ ‎    今年中考作文依然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好处在于不限定文章体裁,可以发挥学生个人的特长。对于文字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建议其采用“杂文”形式,有议论有抒情,初中生能驾驭好这种文体一定可以拿高分,但写不好的同学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记叙文,这种体裁的文章属于“大众类型”,一般分数不会大起大落。 ‎ ‎    话题作文中最忌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以童话故事或是科幻形式来写话题。初中生毕竟阅历及思想深度有限,写不出寓言的深刻道理就变成了一篇由小动物拼成的童话或是毫无道理的科幻。二,用事例堆积的议论文。如果采用议论文的形式,建议事例要与说理紧密集合,例子在于精不在多。三,老套或杜撰的故事情节。如果写记叙文,千万不要写老掉牙的故事或是完全杜撰,记叙文取胜的关键在于材料新颖,情感真挚。事情最好“时隔不久”,尽量选择自己中学时段的事例,另外事情要新,但不要编,这样往往感情显得虚假。 ‎ ‎    有些小方法在复习和考试的时候还是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学生作文水平实在太差,那就每天写点东西,字数不用限定,想说些什么就写下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里作文一定可以提升一个高度。由于语文题量不多,考试时一般学生都有空检查,但很多学生喜欢检查选择题,其实应该多检查阅读等主观题。对无法把握的选择题还是以第一印象为主,不要多次改动。而阅读题检查时用概括法,划出关键句与答案再核对。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