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系列归类复习
中考文言实词、虚词 分类复习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一:文字通假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则》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论语〉十则》 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鱼我所欲也》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鱼我所欲也》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8、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9、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孟子〉二章》 10、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孟子〉二章》 11、衡于虑。 衡通横 梗塞。《〈孟子〉二章》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孟子〉二章》 1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曹刿论战》 14、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出师表》 15、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16、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 1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马说》 18、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马说》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20、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马说》 2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马说》 22、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岳阳楼记》 23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岳阳楼记》 24、通假字: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繁盛众多。《爱莲说》 25、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 2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隆中对》 27、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表时间。《隆中对》 28、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二:古今异义 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一般的朋友。《论语》 2、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鱼我所欲也》 3、是:非独贤者有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鱼我所欲也》 4、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豆类名称(《鱼我所欲也》) 5、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孟子二章》 6、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孟子二章》 7、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孟子二章》 8、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孟子二章》 9、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孟子二章》 10、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孟子》二章 11、饿其体肤 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孟子》二章 12、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曹刿论战》 13、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14、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曹刿论战》 15、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曹刿论战》 16、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中间,空间,或时间。《曹刿论战》 17、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曹刿论战》 18、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曹刿论战》 19、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曹刿论战》 20、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曹刿论战》21、伐: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22、加: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23、虽: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4、信: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25、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邹忌讽齐王纳谏》 26、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27、明日:明日,徐公来。 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邹忌讽齐王纳谏》 28、谤: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邹忌讽齐王纳谏》 29、窥: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邹忌讽齐王纳谏》 30、寝: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邹忌讽齐王纳谏》 31、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出师表》) 3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出师表》 33、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34、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出师表》 35、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出师表》 3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出师表》 37、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出师表》 38、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出师表》 3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出师表》 4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出师表》 41、否: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出师表》) 42、猥: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出师表》) 43、庶: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 《出师表》) 44、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出师表》) 45、晓畅: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 (《出师表》) 46、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出师表》) 47、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 (《出师表》) 48、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桃花源记》 49、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桃花源记》 50、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桃花源记》 51、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桃花源记》 52、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桃花源记》 53、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桃花源记》 5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桃花源记》 55、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56、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57、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陋室铭》 58、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陋室铭》 59、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陋室铭》 60、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陋室铭》 6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岳阳楼记》 62、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岳阳楼记》 63、气象: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岳阳楼记》 64、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醉翁亭记》 65、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记承天寺夜游》 66、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记承天寺夜游》 67、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记承天寺夜游》 68、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记承天寺夜游》 69、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送东阳马生序》 70、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送东阳马生序》 71、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送东阳马生序》 21、走:录毕,走送之。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送东阳马生序》 73、山: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 74、河: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山坡羊.潼关怀古》 75、烈士:烈士暮年。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龟虽寿》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论语〉十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十则》 3、传不习乎?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使--- ---痛苦;劳,使--- ---劳累;饿,使--- ---饥饿;空乏,使--- ---穷困;乱,使--- ---颠倒错乱,动,使--- ---惊动,忍,使--- ---坚韧,使动用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恒过。"过","犯过失"。名词活用为动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神弗福也。"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6、公将鼓之。"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7、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8、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9、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邹忌讽齐王纳谏》 10、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朝服衣冠 ∶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邹忌讽齐纳谏 12、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13、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6、亲贤臣,远小人。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1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18、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19、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桃花源记》 20、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名作动《桃花源记》 2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善跑的马,动词用作名词。《三峡》 2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急流,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2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24、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名词用作动词。《三峡》 2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6、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名词用作动词。《马说》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数词用作动词。《马说》 29、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马说》 3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 3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2、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小石潭记》 33、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小石潭记》 3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闻名,著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陋室铭》 3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出灵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陋室铭》 38、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到扰乱,动词用作使动词。《陋室铭》 39、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4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岳阳楼记》 4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4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醉翁亭记》 4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亭记》 45、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46、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形作名。《醉翁亭记》 47、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记承天寺夜游》 48、不蔓不枝。蔓、枝: 缠生藤蔓,旁出枝条名作动《爱莲说》 49、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50、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5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5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送东阳马生序》 53、 主人日再食 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四:一词多义(仅为基本篇目) (按音序排列) 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3、兵 :1、士兵 2、军队 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兵器、武器装备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 4、 鄙: 1、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2、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 薄: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6、.策: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7、称: 1、称赞,赞许 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 2、称呼 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8、 诚: 1、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9池 1、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孟子二章》 2、池塘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0、从: 1、跟从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4、依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介词,自,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6、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7、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8、追寻。 溯洄从之(《蒹葭》) 11、旦:1、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2、第二天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天亮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水调歌头》 12、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4、抵挡(“锐不可当”) 5、当……时候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6、当时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13. 道:1、(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道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4、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4. 得 : 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到,获得。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6、发现 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 7、找到。 例: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8、怎能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5、对:1、回答 对曰:“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2、对着 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发: 1、 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3、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4、发出(正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17、伐:1、攻打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2、砍伐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18、 方:1、指面积,方圆。 例: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方位、地方、方向、处所。 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边 例:在水一方《蒹葭 》 19、 分: 1、fēn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20、 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战,勇气也) 3、丈夫(夫齁声起)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22、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23、.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24、复: 1、再 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2、回答,答复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3、重复 山重水疑无路《游山西村》 4、恢复 兴复汉室《出师表》 5、又 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25、 苟:1、如果(苟富贵)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26、 故:1、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2、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3、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因为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27、国:1、国防。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 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例: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4、国事。 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 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28、 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29、 归:1、归依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回来 (太守归而游人从)《醉翁亭记》 3、聚拢 云归而岩石穴冥《醉翁亭记》 30、 号: 1、háo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祸患、灾难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32.会: 1、适逢。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33、 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或王命急宣《三峡》 2、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4、 极:1、极点,极端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2、尽,穷尽 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3、到 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4、极其,非常。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35、既:1、立即 太守既遣人随其往《桃话源记》 2、就 余幼时既嗜学《送东阳马生序》 36、 加:1、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37、 间:1、 参与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中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4、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间隔,隔开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6、暗暗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7、间或,偶然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38、 见: 1、看见。 例:见渔人(《桃花源记》) 2、拜见。 例: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召见,接见。 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4、了解。 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认识。 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同“现”, 表现 例:才美不外见《马说》 7、引见 例:胡不见我于王 39、 将: 1、将要。 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带兵,率领。 例: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带兵的人,将领。例: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0、. 借: 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41、 尽 : 1、得。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2、尽头。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3、全,这里作动词,“吃尽”。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全部 (进尽忠言)《出师表》 5、竭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42、 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 2、完成,达到 3、即使 43、 居:1、处在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2、停留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44、 举 : 1、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推荐)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45、 具: 1、详细,详尽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备,置办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3、同“俱”,全,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6、 绝 1、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极点 会当凌绝顶《望岳》 3、停止,消失(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4、极高的,陡峭的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5、断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6、断绝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47、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8、.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三峡》 2、善良(此皆良实)《出师表》) 3、美好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49.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马说》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2、来到,在(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50、.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著名,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3、名贵 故虽有名马《马说》 51、. 清: 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52.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53. 请: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4、穷:1、穷尽,动词(欲穷其林) 2、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3、深(穷冬烈风) 4、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5、求 :1、探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要求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56. 屈: 1、委屈(猥自枉屈) 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57、 善:1、优点,长处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2、好 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咨诹善道 58. 舍: 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 2、舍弃(便舍船,从口入) 59、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游记》 3、忍受,能承受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60、师 : 1、军队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2、老师 老师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61、.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3、食物、吃的东西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62、. 使:1、假使,假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2、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3、出使 使于秦 4、让,令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63、、 是:1、判断动词,是(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2、代词 这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鱼我所欲也》 64、孰: 1、谁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通熟 仔细的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65、 书: 1、字条,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文书,公文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4、著作,书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5、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66、属 1、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连续 属引凄异《三峡》 67、.遂: 1、于是,就 遂逐齐师 2、竟,终于 遂迷不复得路 68、素: 1、白色的 则素端绿谭 2、朴素 可以调素琴 《陋室铭》 69、汤: 1、热水开水,名词 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2、水流大而急,形容词 浩浩汤汤《岳阳楼记》 70、所以: 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1、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贯通(中通外直) 72、谓: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6、命名(太守自谓也) 73. 闻:1、听说(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2、出名 闻名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听到,听见 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4、见闻学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5、使…听到 闻寡人文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74. 鲜: 1、鲜艳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xiǎn,少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3、新鲜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洋马生序》 75. 相:1、一起、共同(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2、互相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76. 效 : 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77. 信: 1、信任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实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真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4、相信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5、信用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78、 行: 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79、 许:1、代词,此,这样 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2、数词,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3、答应,承认、同意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80、 寻: 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3、平常,通常《江南逢李龟年》 4、古代长度单位 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81、兴: 1、游兴 兴尽晚回舟《如梦令》 2、起身起床 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3、兴办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复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5、振兴 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6、兴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82、一: 1、数词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第一次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3、全 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83、 遗: 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 《出师表》 84、. 已:1、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2、罢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已经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4、同“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85、.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吾义固不杀人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86、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2、利益、好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3、更加、进一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兴办,增加 至于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袆、允之任也。《出师表》 87、 意:1、意思 略无慕艳意 《送东阳马生序》 2、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88、阴 :1、阴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2、阴天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3、绿阴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89、 引:1、连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三峡》 2、引发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3、称引 (引喻失义)《出师表》 90. 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91. 用: 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92. 欲: 1、想要、想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将要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潮春行》 3、愿望 (从民欲也) 4、准备 解衣欲睡。《记承天寺夜游》 93. 援: 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94. 缘: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95. 杂然: 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96. 再:1、第二次(再而衰) 2、两次(日再食) 97. 至: 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98. 志: 1、标记(寻向所志) 2、做标记(处处志之) 99、知:1、知道。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 2、同“智”,聪明,智慧。例:是智也。《论语十则》 3、了解。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4、明白,懂得。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5、识别,认识。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7、得到 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100. 属: 1、shǔ 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01、. 足:1、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2、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3、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02. 作: 1、振作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2、奋起,有所作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兴建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5、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6、像……那样 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五:虚词 一、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 乎 1、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 者 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 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一)、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 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 “因为”等。 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 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五: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六、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七、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八、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九、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基本篇目16篇 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一、通假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则》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论语〉十则》 二、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论语〉十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十则》 3、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三、古今异义 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一般的朋友。《论语》 四、一般实词: 1、朋:同门,这里指志同 道合的人。 2、愠(yùn):生气,发怒。 3、日:每天。 4、谋:谋划,指办事。 5、忠:尽心竭力。 6、交:结交,交往。 7、信:真诚,诚实。 8、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9、殆(dài):有害。 10、弘(hóng)毅:刚强,勇毅。 11、已:停止。 12、其:大概。 13、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4、欲:想,希望。 15、勿(wù):不要 16、施:加。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通假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鱼我所欲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鱼我所欲也》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鱼我所欲也》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二、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2、是:非独贤者有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鱼我所欲也》 3、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豆类名称 四、重点实词: 1.欲:想要,喜欢 。所欲:喜爱的东西。 2.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3.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4.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7.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篮” 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0、 蹴:用脚踢。 1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2.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则,连词,却。 13. 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好处。 14、奉:侍奉。 15. 本心:天性,天良。 16.是故:因此。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一、通假 1、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孟子〉二章》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孟子〉二章》 3、衡于虑。 衡通横 梗塞。《〈孟子〉二章》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孟子〉二章》 二、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使--- ---痛苦;劳,使--- ---劳累;饿,使--- ---饥饿;空乏,使--- ---穷困;乱,使--- ---颠倒错乱,动,使--- ---惊动,忍,使--- ---坚韧,使动用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人恒过。"过","犯过失"。名词活用为动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古今异义 1、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孟子二章》 2、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孟子二章》 3、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孟子二章》 4、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孟子二章》 5、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孟子二章》 6、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孟子》二章 7、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四、重点实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 恒:常 9、生于忧患 生:生存发展。 10、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11、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12、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13、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14、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方法。 15、人恒过:常。//犯过失。 16、衡于虑:思虑堵塞。 17、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 曹刿论战 左传 一、通假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曹刿论战》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2、公将鼓之。"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 三、古今异义 1、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曹刿论战》 2、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3、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曹刿论战》 4、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6、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曹刿论战》 7、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曹刿论战》 8、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曹刿论战》 9、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0、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11、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3、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四、重点实词: 1、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战胜。//原因,缘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 靡:倒下 6、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9、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对曰:回答。 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12、虽不能察:弄清楚。 13、齐师败绩:溃败。 14、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5、遂逐齐师:就,于是。//追击。 16、一鼓作气:振作。 17、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8、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一、通假: 二、 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2、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3、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邹忌讽齐王纳谏》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邹忌讽齐王纳谏》 5、朝服衣冠 ∶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 6、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三、古今异义 1、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邹忌讽齐王纳谏》 2、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3、明日: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谤: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邹忌讽齐王纳谏》 5、窥: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邹忌讽齐王纳谏》 6、寝: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重点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7、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8、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偶然进谏。间,间或、偶尔。 9、期年之后:满一年。 6、 出师表 诸葛亮 一、通假 1、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出师表》 二、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4、亲贤臣,远小人。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师表》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出师表》 三、古今异义 1、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出师表》) 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出师表》 3、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4、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出师表》 5、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出师表》 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出师表》 7、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出师表》 8、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出师表》 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出师表》 1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出师表》 11、否: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出师表》) 12、猥: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 (《出师表》 13、庶: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出师表》 14、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出师表》 15、晓畅: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 《出师表》 16、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出师表》 17、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 《出师表》 四、重点实词: 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2、当奖帅三军(激励) 3、臣本布衣:平民 。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 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 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13、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 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 咨诹:询问 19、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 7、 桃花源记 陶潜 一、通假 1、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二、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1、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3、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6、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7、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四、重点实词: 1、缘溪行:沿着。 2、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4、欲穷其林:穷尽 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一变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6、土地平旷:空阔、宽阔 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9、悉如外人:全部、完全//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1、并怡然自乐:并:都。///喜悦的样子。 12、问所从来:处所,地方。 13、咸来问讯:都 1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同乡人。 15、不复出焉:再。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 17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8、此中人语云:告诉(他)说。 19、便扶向路:沿着。 20、诣太守:晋谒,拜见。 21、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 22、无问津者:探访、访求。津:渡口。 23、具答之 具:详尽 8 三峡 郦道元 一、通假 1、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 二、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善跑的马,动词用作名词。《三峡》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急流,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三峡》 4、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名词用作动词。《三峡》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在略无阙处: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 3、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 5、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至于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襄,上。 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8、或王命急宣:有时//宣布,传播。 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指飞奔的马。//不如 10、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 11、绝巘多生怪柏:巘山峰 12、飞漱其间: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3、良:的确,实在。很 14、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 15、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16、清荣峻茂: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17、晴初霜旦:早晨。林寒涧肃:寂静。 18、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19、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绝:消失。 五、一词多义 1、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2、绝:久绝(消失)。 绝巘(山峰):极 阻绝:断 3、自 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 9、 马说 韩愈 一、通假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马说》 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马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马说》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马说》 二、词类活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2、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形容词用作动词。《马说》 3、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名词用作动词。《马说》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数词用作动词。《马说》 5、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马说》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1、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3、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5、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6、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7、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8、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 等:等同,一样 9、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0、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3、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4、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3、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小石潭记》 4、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记》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古今异义 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2、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四、重点实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11、 陋室铭 刘禹锡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闻名,著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陋室铭》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出灵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陋室铭》 3、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到扰乱,动词用作使动词。《陋室铭》 三、古今异义 1、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陋室铭》 2、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陋室铭》 3、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陋室铭》 4、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陋室铭》 四、重点实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乱:使……乱 10、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11、何陋之有?:什么。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通假 1、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岳阳楼记》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岳阳楼记》 二、词类活用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岳阳楼记》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 三、古今异义 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岳阳楼记》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3、气象: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岳阳楼记》 四、重点实词: 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4、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醉翁亭记》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亭记》 4、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5、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形作名。《醉翁亭记》 三、古今异义 1、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醉翁亭记》 四、重点实词: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 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通假 二、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记承天寺夜游》 三、古今异义 1、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记承天寺夜游》 2、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记承天寺夜游》 3、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记承天寺夜游》 4、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记承天寺夜游》 四、重点实词: 1、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至:到 2、 寝:睡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5、 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6、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7、 月色入户 户:窗户 8、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9、 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10、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交叉错杂)。 11、 盖竹柏影:原来是 15 、爱莲说 周敦颐 一、通假 1、通假字: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繁盛众多。《爱莲说》 二、词类活用 48、不蔓不枝。蔓、枝: 缠生藤蔓,旁出枝条名作动《爱莲说》 三、古今异义 四、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 3、自李唐来:从,自从。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 5、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6、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 7、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 8、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9、陶后鲜有闻:少。 10、宜乎众矣:当然。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通假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二、词类活用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送东阳马生序》 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送东阳马生序》 5、 主人日再食 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送东阳马生序》 三、古今异义 1、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送东阳马生序》 2、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送东阳马生序》 3、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送东阳马生序》 4、走:录毕,走送之。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送东阳马生序》 四、重点实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超过约定的期限。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6、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7、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8、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11、执经叩问:求教。叩,问。 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3、门人弟子填其室: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14、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5、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6、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17、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 18、(礼愈)至:周到。 19、俟(sì)其欣悦:等待。 20、(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2、穷冬:严冬。 23、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4、(至)舍:学舍,书舍。 25、僵劲:僵硬。 26、(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27、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28、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29、(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30、(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31、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32、(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33、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34、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35、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36、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6、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3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