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生物总复习讲义济南
生物会考总复习讲义 七年级(上册) 一.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2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结构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⑴ 分生组织: ⑵ 保护组织:⑶ 营养组织: ⑷ 输导组织: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⑴ 上皮组织:⑵ 结缔组织: ⑶ 肌肉组织: ⑷ 神经组织: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8.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v 2.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看课本)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v 显微镜:放大物像(倒像) v 对光(低倍镜、大光圈、白亮视野) v 安放装片、观察 v 污点(有可能在物镜、目镜、装片上,移动其中的两个,如果污点都不动,就在第三个上)、注意:像与物的移动方向相反 v 临时装片:识图排序 植物: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v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条件: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并且度过休眠期 过程:先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主根 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结果:种子的胚发育成幼苗 ⑴在图乙和图丙中,新植物体的幼体都是【6】 胚 ,由【2 】 子叶 【 3 】 胚芽 【4 】 胚轴 【 5 】 胚根 四部分组成。 ⑵乙图是由甲图中的【3】子房 发育来,丙图是由甲图中的【4】胚珠 发育来。 乙图中遇碘变蓝的部分叫做 胚乳 ,它和丙图中的[2]子叶都储存着 丰富的养料,这些养料中所储存的能量,都来自于_光合作用_ 作用。 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由丙图中[3] 胚芽 发育而来,由丁图中的[1] 幼叶 发育成的。 ⑷用来作为“木材 ”的是由丁图中的[3] 芽轴 发育而来的。 ⑸丁图的[4]是 芽原基 ,将来发育成 侧芽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该结构的生长常会受到顶芽的抑制,这种现象叫做 顶端优势 。 ⑹丁图中的[3]将来发育成 茎 ,[2]是 生长点 2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表皮属保护组织) 叶肉: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排列疏松 (叶肉属营养组织) 叶脉: 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叶脉属输导组织) 筛管:输导有机物 保卫细胞有一对气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v 3.描述芽(种子、芽、枝条)的发育和根(根尖、移栽)的生长过程。 根尖的四个区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区,能够少量吸收水和无机盐);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最主要的区,在其上部分化形成导管,判断的依据是有大量根毛) 移栽时要带土,目的是保护根毛和幼根 移栽最好在阴天,目的是蒸腾作用降低,减少水分的散失 v 4.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识图记忆、遗传相关)。 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主要结构是花蕊: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内有一枚或数枚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 雄蕊:花药(内有许多花粉)、花丝,花粉里有精子 植物在结果之前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 花被 花萼—凋落或存留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柱头—凋落 花蕊 花柱—凋落 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受精极核 胚乳 种子 受精卵 胚 5.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有光才能进行) 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线粒体 (时时刻刻进行)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主要的器官是叶,茎也可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圈中的人 人是由细胞→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人体有8大系统构成: 1、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 2、生殖系统,生殖。 3、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4、呼吸系统,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主要器官是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6、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 7、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由脑、脊髓、神经构成。 8、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糖类分为: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由于儿童青少年发育快,所以,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构成人体细胞又提供能量。 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 维生素A,存在于肝脏、鱼肝油中;缺乏时,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 维生素D,存在于肝脏、鱼肝油、蛋类中,儿童缺乏时易患佝偻病;成人缺乏时易患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B1,存在于动物肝脏、糙米、全谷类种皮内,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C,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缺乏时易患坏血病,牙龈充血肿胀,皮肤青一块紫一块,抵抗力下降。它的发现标志人类能够征服坏血病了。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易患贫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l 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左上腹部,最膨大的部位)→小肠(腹腔内,最长5—6米)→大肠(阑尾位于右下腹部)→肛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胃、小肠、大肠有吸收功能:胃吸收水、无机盐、酒精;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全部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 l 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鼻毛:阻挡灰尘,粘液:清洁、湿润,毛细血管:温暖空气)、咽(气体与食物的通道)、喉、气管、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进行呼吸交换的场所。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外界空气进入肺内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l 四.循环系统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功能: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防御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加速凝血。 2.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 A 型、 B 型 、 AB 型 、 O 型 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血。 3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和静脉的管壁特点 动脉 管壁厚 管腔小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血流方向离心) 静脉 管壁薄 管腔大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血流方向回心),有静脉瓣 1 2 3 4 5 6 7 8 9 10 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管腔窄,红细胞单行通过;(3)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4)数量大,分布广。心脏 四个腔 上面心房 (连静脉) 下面心室 (连动脉) 左心房:连肺静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连主动脉 右心室:连肺动脉 相通瓣膜 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瓣膜,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瓣膜,只能向动脉开 血液流向: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静脉,而不会倒流。 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 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 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 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体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人体内的交换: 1、肺泡 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1 2 3 肺泡 氧气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2、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氧气 五、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结构: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 分布在皮质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人体废物 (1)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 排出的方式 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 过程。如人体排便 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肺和皮肤 人体排遗的主要器官:大肠和肛门 六、激素调节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内分泌腺之首) 异常症:侏儒症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异常症:呆小症 甲亢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胸腺: 内分泌腺 肾上腺: 胰岛 : 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异常症:糖尿病 卵巢 : 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 : 分泌雄性激素 神经调节 一、反射和反射类型 条件反射 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 反射 非条件反射 脑 :大脑、小脑、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灰质、白质 2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八、感知信息 角膜:聚光作用 外层 (一)、眼与视觉: 巩膜:白眼球 1、 眼球的结构 虹膜:黑眼球(中间的圆孔为瞳孔) 和功能 中层 睫状体 脉络膜(富含血管) 内层:视网膜:感光作用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产生兴奋)→大脑皮层 3、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2)、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二)、耳和听觉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 :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鼓室 : (位于鼓膜内侧) 1、耳的结构 中耳 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和功能 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 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中耳炎) 耳蜗 : 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 内耳 冲动。 前庭 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半规管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三)、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触压觉、痛觉冷觉、热觉。 九.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输精管:输送精子 阴茎:排尿、排精 男性生殖系统 附属生殖器官 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精囊腺:分泌部分精液 前列腺:分泌部分精液 附睾:贮存、输送精子 阴囊:保护睾丸 子官:胚胎发育场所 女性生殖系统 附属生殖器官 主要生殖器官—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 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3)性发育和性成熟(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八年级生物(上) 一、.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生殖发育 1、生物的生殖发育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如细菌、草履虫等)、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等)、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和营养生殖(如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生殖的特点是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 3、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育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育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的特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4、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昆虫的生殖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蚕、蜜蜂、菜粉蝶、苍蝇、蚊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体外受精,生殖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蝌蚪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蛙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发面有显著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常见的两栖动物还有蟾蜍、蝾螈和大鲵等。 7、鸟类的生殖发育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育雏等阶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鸟卵的结构主要是由卵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带和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组成的。雏鸟主要有早成鸟和晚成鸟两种类型。 (二)、遗传和变异 1、亲代生物生殖与其相似的子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大多分布在染色体上,成双螺旋结构。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 3、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4、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5、基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显性性状的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另一种是控制隐性性状的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6、正常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类:常染色体(22对)和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1对)。 男表示为:44+XY;女表示为:44+XX 男精子表示:22+X或22+Y;女的卵子表示:22+X 性染色体中,男性为XY,女性为XX,. 人的性别决定如下: 亲代: 男性 女性 XY × X X 生殖细胞: X Y X XX XY 子代: 女性 男性 7、在人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8、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 1/4 9、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或者是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叫做遗传病。 10、常见的遗传病:色盲、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 11、近亲结婚的危害: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近,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越大,婚后所生子女的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12、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3、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类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是性状的变异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这类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 14、生物变异的意义: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运动的意义:主动适应环境;有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等。 2、动物的运动器官:鱼——鳍,昆虫——翅,蜥蜴——四肢,鸟——翼,蚂蚁——分节足、翅。单细胞动物的运动结构: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 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是动物体型的基础为肌肉提供广阔的附着点。 4、脊椎动物是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5、人屈肘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动物运动能量的来源是食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其余的贮存在被称为ATP的能源物质中。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如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和电鳗放电等。 7、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以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 8、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攻击行为、贮食行为、节律行为等。 9、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10、社群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11、动物行为的意义是有利于生存和生殖,大大提高了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 1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3、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14、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15、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控。 (四)、 健康的生活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4、传染病的传播和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有关。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7、对传染病病人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9、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预防的有效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 10、我国常见的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肺癌,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胃癌,青少年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白血病。其中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 11、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其中第一道由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等组成;第二道由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组成;第三道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 12、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3、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14、免疫的功能:(1)抵抗病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5、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接种。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16、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四苗免疫”是指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分别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17、酗酒的危害是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 18、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19、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人的免疫力迅速下降,严重损失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得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还可能感染已型肝炎、艾滋病等。 20、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 21、毒品的种类主要有:大麻、冰毒、可卡因和摇头丸。 22、吸毒成瘾的原因是外来的吗啡肽代替人体的类吗啡肽,停止吸毒,生理活动出现紊乱产生剧烈的痛苦。 23、药品配备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 24、家庭药箱主要存放的药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25、药物分为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OTC)。 26、急救电话:120 27、健康新概念: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核心:由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 八年级生物(下) 1、发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 2、食物腐败变质一般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 4、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一般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5、现代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添加酶等方法。 6、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7、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8、克隆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9、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10、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1、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2、生物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 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之分 衣藻、海带 苔藓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葫芦藓、地钱 蕨类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之分,体内有输导组织,叶片背面有产生孢子的孢子囊 石松、蕨、桫椤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松、柏、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玉米、水稻、白菜 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外壳、核酸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 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噬菌体、SARS病毒 细菌 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寄生、腐生 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物质、大地的清洁工; 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枯草杆菌 真菌 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寄生、腐生 有利:作为食物或发酵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 有害:使人患病 酵母菌、灵芝、鬼笔鹅膏、霉菌 13、造成动植物濒临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 14、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二级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 15、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16、大熊猫被誉为生物“活化石”。 17、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区别是身体内有无由脊椎组成的脊柱。 18、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19、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0、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2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 23、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24、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5、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2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7、生物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28、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29、英国学者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即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存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30、我国的“澄江动物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31、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 32、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经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阶段。 33、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4、生态系统有四种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 35、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36、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3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其中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一部分单方向流动,逐级递减,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8、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指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不断传递,在全球范围内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39、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千米。 40、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他们之间及其环境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