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历史
2014年山东省德州中考真题历史 (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先后为夏、商、西周、东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朗,选项A少了一个战国,选项B少了一个西周,选项D少了一个春秋。故答案选C。 答案:C 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张骞通西域后,各国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至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故答案选B 答案:B 3.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书法家。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A、B,因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剩下C、D二项,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故答案选D。 4.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 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清明上河图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四幅图片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的景象,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了南宋时市场上有流通纸币,这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货郎图也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市舶司的设立说明了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加强 对海外贸易的管理。综上所述,以上四幅图是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故答案选A。 答案:A 5.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一水利工程是隋朝的大运河,因为这一条运河有经过洛阳,而元朝的运河没有经过洛阳。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答案选C。 答案:C 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答案选A。 答案:A 7.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伊犁,1876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清军入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漼政府收复伊犁,1884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而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与左宗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答案:B 8.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得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巧渡金沙江,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看红军长征胜利结東。故答案选C。 答案:C 9.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 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尼克松对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为此,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因为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1979年中美達交时尼克松早已下台,在国际问题上美国并非一直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故答案选B。 答案:B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 A.学前教育 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九年级义务教育。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出现了一些设备先进的中小学校,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级义务教育。故答案选D。 答案:D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文艺复兴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文艺复兴只是宣传人文主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扫清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两件并未使“全球开始统一起来”,郑和下西洋虽然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此次远航还是沿着前人的老路前进,并未开辟一条由东方通往西方的新航路,因此它也没有使“全球开始统一起来”,而新航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答案选C。 答案:C 12.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漫画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前,美国北方资产阶级想在西部新扩张的领土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阻止奴隶制向西部扩张,而南方种植园主则想西部扩张奴隶制,关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 答案:B 13.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世界上一些重要领袖的重大事迹。四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所列举的领袖人物事迹与史实相符。只有D项与史实不符,因为卡斯特罗是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是巴拿马。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的的愧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答案选D。 答案:D 14.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次科技革命重大成就出现顺序的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铁路工人、火车司机和轮船修理工出现在第一汷工业革命之后,因为火车和轮船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司机、石油工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为汽车、内燃机和石油工业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和宇航员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综上所述,只有C项是正确的。 答案:C 15.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对重要史实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并非经济全球化的开始,而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苏联解体后,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答案选及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9分,19题9分,共35分) 16.(9分)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2分) 【经济篇】 材料二 如下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2分) 【思想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2分) 【教育篇】 材料四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5)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1分) 解析:(1)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査齐国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这要结合管仲改革的结果来分析,经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第二问主要考査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作用上的共同点。这要分析这两次改革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主融合,为日后南北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它们在作用上级共同点是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査读图与识图能力。从图片中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已经出现。信息知道了,其作用就不言而喻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本题跟第(2)一样,主要考查读图与识图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识三幅分别反映什么事件,本题第一幅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英勇就义的图片,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第二幅图标有“辛亥风云”字样,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第三幅图标有青年杂志的字样,《青年杂志》是杂志《新青年》的前身,而《新青年》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知道了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那么它们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就不难回答了。 (4)本题主要考查隋文帝和隋炀帝对我国科举考试所采取的具体做法。由于魏晋以来的考试制度只重门第而不重才学,而且是由地方推荐,不是由中央统一选拔,使得出身低微而有才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而且选拔官吏的权力也无法集中到中央,不利于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为此,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5)本题主要考査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由于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入,中国古代沿用下来的科举考试制度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为此,清政府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款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1300年的科举制度。 答案:(1)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1分)相同点: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分) (2)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枝术出现.(1分)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写1条即可得2分) (4)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1分)隋炀帝正式设置了进士科。(1分) (5)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頒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任写1条即得1分) 17.(8分)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2分)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1分) 篇章二 开国元勋 材料二 如下图 (3)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2分) 篇章三 总设计师 材料三 如下图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3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査邓小平在革命战争年代参与的重大事件。空格①一看到左列的时间是1935 年,还有本列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等字眼,就应该知道地点是遵义;同样,空格②一看到“1948年”“刘伯承”“陈毅”等字眼,就应该知道邓小平曾经与他们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它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因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好比在敌人的心脏插入一把尖刀,这标志看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战线开始转入国统区,开始向国统区大兴进攻,因此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3)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解放军进军大西南,195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本题主要考査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恃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左图反映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方面的探索,主要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右图反映的是邓小平在实现钼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探索,主要有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香港、澳门成功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答案:(1)遵义、淮海战役。(2分) (2)是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1分) (3)1951年。(1分)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分) (4)史实: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活力;建立经济特区,便于引进外来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颁布一系列法律又件,加强民主法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3分) 18.(9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1分)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下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3分)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1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同来的还有 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使成员素质较高,以便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本题主要考査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的不同之处。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引向资本主义;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到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能够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3)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査日本在近代史工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所犯下的罪行。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还用中国人做研制细菌武器的深入活体实验。第二问主要考査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人民带来的伤害,由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除了给被侵略国家人民造成伤害之外,也给日本人民带了伤害,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同样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也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负担,许多日本人在战争中饿死和战死异国他乡。 (4)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5)本题主要考査对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的认识。要解答这一题,就要分析如今中日关系陷入冰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和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的底线,由此可以得出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两国应该“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答案:(1)大化改新。(1分) (2)日本从政治、经济、军軎、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分) (3)暴行: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2分) 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倍尝战争的苦果,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1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 (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任写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皆可。1分) 19.(9分)大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近现代以来,曾有无数欧洲人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拿破仑的欧洲梦】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曾有思想家称赞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请结合材料一的两段论述说说拿破仑为统一欧洲所做的努力。(2分) 【希特勒的欧洲梦】 材料二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3)材料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为践行这种“精神”,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2分) 【走向联合的欧洲梦】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3分) (5)当前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1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史实。图片反映的是1804年拿破仑让罗马教皇为其加冕的情景。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法国进入拿破独裁统治时期,并且疆域面积不断扩大。 (2)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历史功绩。这要看拿破仑内外政策的积极作用,如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虽然会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它不仅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还把这一成果传播到欧洲被他征服的国家。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拿破仑颁布《法典》,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3)本题主要考查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所宣扬的“德国精神”实质上就是法西斯主义,或者称“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等,它表现为对外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侵略扩张。为了践行这种“精神”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并与意大利、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结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本题主要考査欧洲人由战争逐步走向联合的原因。主要原因有:欧洲各国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这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战争重创,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二战后美苏争霸,欧洲国家需要摆 脱美国的控制,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寻求自身的安全。为此,欧洲各国只有联合、团结起来,才能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在此思想意识的引导下,战后欧洲人在20 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5)本题主要考査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各种趋势.主要有: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历史的主流等。首先,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部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第二,欧洲的联合反映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由多个国家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国际集团,类似的国际组织还有东盟、非盟等;第三,欧洲的联合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欧洲国家依靠团结的力重,成为牵制美国霸权主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最后,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历史的主流,欧洲各国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走向联合,有利于欧洲的长久和平、和谐地发展下去。 答案:(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分) (2)发动多次对外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1分)颁布《法典》,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1分) (3)实质: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1分)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并与意大利、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结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 (4)因素:欧洲国家遭受战争重创,经济实力和政冶地位下降;二战后美苏争霸,欧洲国家需要寻求自身的安全。(1分)(任写其中1点即可得1分)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2分) (5)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历史的主流等(任写一点即可得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