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专项复习题含答案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专项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加油站、面粉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取等质量的锌粒、镁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较锌和镁的金属性。 B.将两根大小形状相同、质地相同的小木条点燃后,分别伸入到两个大小相同分别盛有氧气、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的现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两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向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B.为了使猪的瘦肉长得多,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猪 C.为了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提倡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5.火灾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 A.CO B.H2和CO C.CH4 D.H2和CH4 7.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8.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要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将杂质从混合物中除去;②将有用物质从混合物中取出。以下除去混合物中杂质的方法中,与②的思路一致的是( ) (1)已知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分别是-183℃和-195.8℃。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可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液态空气的方法。 (2)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3)海盐厂以海水为原料,用太阳能蒸发法晒得粗盐。 A.(1) B.(2) C.(1)(2) D.(2)(3) 9.下列物质在点燃前不需验纯的是( ) A.氢气 B.硫磺 C.一氧化碳 D.甲烷 10.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 B.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常含有K2SO4是一种复合肥 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 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二、填空题 1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根据信息要求选择适当物质的编号填入下列表格的相应空格里. 信息要求 编号 信息要求 编号 (1)能吸附异味的固体物质是 ____ (4)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____ (2)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_____ (5)导致煤气中的物质是 ____ (3)液态呈淡蓝色的单质是 ____ (6)最为理想的燃料是 ____ A.氧气;B.活性炭;C.石油;D.二氧化碳;E.一氧化碳;F.氢气. 12.利用下图装置完成A或B两个实验。请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 B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13.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 的是 。 ①酒精 ②无烟煤 ③乙醇汽油 ④氢气 ⑤天然气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3)在我国农村,可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达60%左右。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4.(6)最近,各地频发的火灾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1)下列行为不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是▲ (填序号); A在加油站使用明火 B商场私自乱拉电线 C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 D及时更新老化电线 (2)住宅楼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应提倡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 A.从高楼阳台跳下 B.若火势银大,在窗户或阳台处以挥动毛巾等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C.若火势不大,以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 D.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 (3)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或H20扑救.因为镁可与之反应,如镁在CO2中能继续燃烧, 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固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 15.化学反应能提供能量。 (1)野炊时,小明点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如右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2)若加热过程中不慎失火,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灭火。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推断题 16.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气体;乙是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1)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2)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7.右边 A、B、C、D、E、F 是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 D、F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 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绿色能源。它们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成箭头的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和B 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 E→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B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1)涉及到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是_______。 (1)涉及到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2)溶解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是________。 可供选择的实验操作: A.溶解 B.称量固体 C.蒸发 D.过滤 E. 量取 19.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 .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1)B装置的作用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Na2O2和CO2反应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五、计算题 20.某市冬天取暖主要以煤为燃料。已知原煤中含硫1%,若燃烧1000 t这样的原煤可以产生二氧化硫________t,这些原煤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成硫酸( S→H2SO4),可生产0.05%的硫酸溶液_________t,通过以上信息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 21.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