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四文言文
临沂一中2013年高考语文学案Ⅰ教材梳理必修四文言文1.重点篇目: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2.学习重点及复习指南:第二单元为宋词,要体会词人心灵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通过吟咏,感悟其声律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第四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要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也要注意传记作品多样化的叙事写人手法,体会文章的风格和韵味。诗词鉴赏除名句默写以外,主要考查内容理解、意境、语言及艺术技巧等;而古代人物传记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学习蔺相如智勇双全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气度,“却”“而”等实虚词,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及翻译等;《苏武传》学习苏武临危不惧的高风亮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使”“为”等实虚词;《张衡传》掌握文言实词“属、视事、辟”及文言虚词“以、于”的意义和用法。自主梳理一、通假字1.如有司案图通,意义:2.臣愿奉璧西入秦通,意义:3.拜送书于庭通,意义: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通,意义:5.设九宾礼于廷通,意义:6.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意义:7.请奉盆缶通,意义: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意义:9.畔主背亲通,意义:10.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意义:11.信义安所见乎通,意义:12.因泣下沾衿,与武决也通,意义:答案:1.案按察看2.奉捧用手托3.庭廷朝廷4.不否表疑问语气5.宾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6.缪穆7.奉捧托、举8.孰熟仔细9.畔叛背叛10.亡无11.见现显现12/12\n12.霑沾打湿二、重点实词1.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同)()左右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2.幸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同)()而君幸于赵王()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3.负秦贪,负其强(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闻之,肉袒负荆()4.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同)()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乃使其从者衣褐()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5.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同)()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战国策·魏策》)()6.当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副有罪,当相坐(班固《苏武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7.使数通使相窥观(班固《苏武传》)()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答案:1.引见,延请;拉;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把弓拉开2.幸好,侥幸;宠幸;希望3.依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担;背着4.派;出使;让;使臣;假如5.白白地;只,只不过;空、光6.抵当;应该;对着;并且;应该7.使臣;让;使得;假如三、重点虚词12/12\n1.以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如惠语以让单于()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赐钱二百万以葬()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人以类聚,物以群分()1.表时间,在;来;凭借;认为;用来;因为;依靠2.为兄弟并为郎()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汝为人臣子()何以汝为见()为武置酒设乐()2.做;替;成为;是;“何……为”表疑问;给,替四、词类活用1.舍相如广成传舍()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从者衣褐()4.而相如庭斥之()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6.完璧归赵()7.秦王恐其破璧()8.宁许以负秦曲()9.毕礼而归之()10.且庸人尚羞之()1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4.惠等哭,舆归营()15.尽归汉使路充国等()16.反欲斗两主,观祸败()17.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18.天雨雪()19.空以身膏野草,谁复知之?()20.檠弓弩()答案:1.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2.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3.衣名词用作动词穿4.庭名词用作状语通“廷”,在朝廷上5.间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6.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7.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8.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12/12\n9.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10.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1.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2.严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尊重13.宽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宽待14.舆名词作状语坐车15.归使动用法使之归16.斗使动用法使之斗17.降使动用法使之降18.雪名词作动词下雪19.膏名词作动词滋润20.檠名词作动词矫正五、古今异义1.请指示王古义: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2.布衣之交古义:今义:布衣服3.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5.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今义:对重大问题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6.汉天子吾丈人行也古义:今义:岳父7.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8.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事业上的成绩答案:1.指给……看2.平民3.上前进献4.……的原因;近亲及姻亲5.扬言,到处说6.对老年男子的尊称7.第二年8.帮助、提拔9.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10.举孝廉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11.常从容淡静古义: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12.上下肃然古义: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1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今义:周到细致1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9.特地征召10.不去(应荐)11.言语举止适度得体12.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12/12\n13.四周严密14.篆,篆文;文,通“纹”,花纹六、文言句式辨析及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我为赵将()4.而君幸于赵王()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6.何以知之()7.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8.拜送书于廷()9.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10.何以汝为见?()11.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12.子卿尚复谁为乎?()13.单于子弟发兵与战。()1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17.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8.公车特征拜郎中()答案:1.判断句。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2.判断句。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宝贝。3.判断句。我是赵国的将领。4.被动句。而您被赵王宠幸。12/12\n5.被动句。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受欺骗。6.宾语前置。依据什么知道的呢?7.定语后置。寻求能够出使秦国的人,没有找到。8.介宾短语后置。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9.判断句。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10.宾语前置句,是“何以见汝为”的倒装。要见你干什么?11.宾语前置句,“何以过陵”是“以何过陵”。你不肯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的我?12.宾语前置句,“谁为乎”是“为谁乎”的倒装。你还又为谁守节呢?13.省略句,在“与”“战”之间省略代词“之”。单于子弟发兵和他交战。14.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作“匈奴使”的定语。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15.为判断句。张衡,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16.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用篆文、山龟和鸟兽的形状雕刻修饰它。17.为宾语前置句。自从有书典以来,从来没有这件事。18.为省略句。公车特地征召他为郎中。七、名句名段1.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柳永《雨霖铃》》)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5.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6.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答案: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晓风残月。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莫到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却是旧时相识八、文学常识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其散文《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史,又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到汉武帝时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价为“,。”全书的体例包括、、、、五部分,共篇。3.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史,体例模仿《》,略有变更,只改“书”为“”,取消“世家”,并入“”。《汉书》有纪篇、表篇、志篇、传12/12\n篇,共一百篇。《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4.范晔(398—445),宋代的史学家、散文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著作《》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为史。答案:1.历史学家文学家2.纪传体通史黄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表世家本纪列传3.纪传体断代史《史记》“志”“列传”十二八十七十4.南朝《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素材积累1.《史记》名言选(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6)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写作应用范围】忠诚、智勇、团结、爱国、宽容忍让等。【范例片段】话题一:“机智”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战旗与盔甲被历史的长河悄悄掩埋,我仿佛听到了蔺相如铿镪的话语和秦王的苦笑之声。翻开《史记》泛黄的书页,蔺相如告诉了人们:越是在严肃的场面,机智就尤为重要。面对赵国不予秦璧,赵难存的处境,又苦无报秦之人。蔺相如肩负国家荣辱安危于一身而出使。这其中的可贵品质令人佩服。当他“视秦王无意偿赵城”时,“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他用他的智慧与眼前这个残暴的君主针锋相对。当蔺相如说出“臣头与璧俱碎与柱矣!”时,秦王妥协了。他用行动证明了:越是在严肃的场面,机智就显得尤为重要。话题二:“爱国”“常思奋不顾身,以应国家之急”是历代爱国志士的雄伟抱负。或弃笔从戎,或义愤填膺,纵使马革裹尸,也要血洒沙场。蔺相如以头击柱,临危不惧的面对朝堂上的腥风血雨,舌战群雄,得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安定团结。话题三:“宽容”宾斯沙诺曾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爱和大度宽容去征服的”。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过错,耿耿于怀带来的必定是心灵的负累,真正的智者会选择一份大度的胸怀予以化解仇恨。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几番挑衅他不是以牙还牙,而是不予之争列,见他也是引车避匿之。因为他懂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也”,以德报怨去赢得将相和欢。12/12\n2.《苏武牧羊》歌词: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 宁教匈奴惊心破胆共服汉德威【写作应用范围】爱国忠贞选择【范例片段】话题一:“爱国”“忠贞”苏武,当你的马车驶出大汉都城时,散漫的黄沙在狂风的推动下拍打着你的车棚,这一去经年,你历尽了坎坷,也铸就了辉煌。你,是忠的化身,你的心一直向着长安,朝着汉天子的方向,为了不辱国家,你宁愿一死。当鲜红的血溅在毡子上时,当滴血的利剑落下时,你的心本欲为大汉而停止跳动,没有豪厘畏惧,没有丝屡怨悔。你,是义的楷模,北海牧羊,风雪肆虐,你持节东望,热血依旧为大汉汹涌,那份对汉都的执著,对汉家子弟的牵累,幻化为你苦苦的等待,殷切的期望。“不畏义死,不荣辜生”是支撑你忍辱负重的力量,高尚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你身上有了最完美的诠释。苏武,你那铮铮铁骨里流淌的是忠的血液、义的豪迈,于是,便有了“苏武牧羊”的千古美谈,激励后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明礼诚信”是你永恒的魅力。话题二: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顾来路,你那英明的抉择依然让后人刻骨铭心。匈奴首领曾不止一次派人诱降你,许以高官,承以厚禄,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对匈奴的苦口婆心,你那颗坚定的心没有丝毫的动摇。卫律来了,你义正词严,举刀自刺宁死不屈;李陵来了,你绝不给他机会,甚至全然不顾老友之情……在人生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释然,国家的安定团结,民族的繁荣衍息;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对决中铸就历史的丰碑3.南阳通人张衡张衡天资颖慧,勤奋好学。达到“如川之逝,不舍昼夜”的程度。他在《应闲》一文中曾说:“一个人不应担心自己地位不高,而应该担心自己道德是否高尚;不应当为收入菲薄而害羞,而应当为知识不广博而耻辱。”他除了完成老师所教的功课外,还大量阅读课外书,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等等他无所不学,其中尤其爱好文学。他的好友崔瑗说张衡:“没有他不学的学问,没有他不请教的老师,为一物不知以为耻,听到有教益的话他就非常高兴。”少年时期便很会写文章,得到乡里邻人的称赞。他还对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事物,留心观察,勤问多思。因此他对问题的看法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他不但是文学上的歌赋大家,而且还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是天文学家、数学家,是“中世阴阳”之宗。他12/12\n在《灵宪》等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其精确程度为近现代天文学家所称道。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被众人誉为“南阳通人”。【写作应用范围】张衡的事例可以运用到术业精神、综合素质、宁静淡泊、创新等话题。【范例片段】话题一:综合素质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张衡,东汉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全才。年幼时通五经,贯六艺,出仕后又著〈〈二京赋〉〉〈〈灵宪〉〉〈〈算罔论〉〉;他还勤力钻研天文、阴阳、历算,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一樽浑天仪开创了中国精确分析研究地震之先河,为后世沿用;在官场,他更是忠正清廉,为人传颂。如今,时代赋予我们全面发展的使命,张衡这个“多面手”的伟大形象依然熠熠生辉。话题二:术业精神地动仪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四方,使历史长河中的天文星宿更加璀灿夺目,张衡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文学家又引起了世人的沉思:要在怎样的环境下研制,使用怎样的仪器,又怎样进行那繁琐的计算。种种猜测虽然包含着世人的惊羡钦佩,但最让世人铭记的是他那刻苦勤勉的术业精神。语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应是对张衡最好的诠释,也是留给后人最具魅力的财富。话题三:宁静淡泊张衡淡泊宁静,不愿为官,“不好交接俗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最后迫不得已,步入仕途,又“不羡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可他全然不去理会。虽身在官场,却始终不曾忘却自己心中的“桃花源”,遂向朝庭请辞,虽未果,淡泊之心却可明于天下。也许岁月的尘土掩埋也你的清骨,但人们对你的回忆却如一坛烈酒,愈老愈醇,愈醇愈香。张衡,你这真正的喧市“卧龙”。话题四:创新东汉时期,地震频繁,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张衡凭着在天文阴阳方面的优势,敢想敢做,经过多次测试,终于在阳嘉元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能够精确测验地震的仪器——侯风地动仪。这一伟大科学成果的诞生与张衡的创新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是全人类社会前进的支柱。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创新更是各国、各民族繁荣的生命线,张衡的所作所为将带给人们永久的沉思和启示。残缺的花瓣是伤感,完整的月亮才圆满,让我们高举全面发展的大旗,做一个新时代的“多面手”吧!提能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凝咽通霄达旦暮霭沉沉字字珠矶B.星辰寥若辰星良晨美景一年之计在于晨C.嬉闹文恬武嘻嬉笑怒骂嘻嘻哈哈D.繁琐要言不烦东南形胜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解析】选D。A无语凝噎通宵达旦字字珠玑;B寥若晨星良辰美景;C文恬武嬉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项是()12/12\n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莼鲈之思(想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选A。B“莼鲈之思”指思念家乡、弃官归隐;C“风流”指英雄业绩;D“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5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词的上片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解析】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4.“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即指,又指。“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了杜甫《登高》中名句:,。【解析】时间之漫长久远词人思绪之无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5.词的下片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答:【解析】(1)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少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2)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3)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徒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12/12\n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注】①霍氏:指西汉权巨霍光子孙;②突:烟道。(《汉书•霍光传》)6.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霍氏秉权日久秉:执掌B.天下害之害:陷害C.客有过主人者过:拜访D.威震主者不畜畜:容纳【解析】选B。害:痛恨,忌妒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夫奢则不逊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B.①而又行以逆道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C.①更为曲突,远徙其薪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D.①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解析】选A。表顺承,就8.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是()①霍氏奢侈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③霍氏秉权日久④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⑥福独不蒙其功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解析】选C。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期秉权。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C.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解析】选B。是另外一人上书朝廷,而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10.翻译上面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译文:②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译文:③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译文:【解析】(1)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2)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3)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徒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参考译文】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天下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12/12\n上书三次,才听到。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徐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制土地出卖官爵,大巨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帷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徒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徐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官。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里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十分安全。等到霍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三、语言运用11.在画线处填上三个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排比句。(6分)牵挂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伤,牵挂是“临行密密缝”的那段爱意,牵挂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参考答案】示例:牵挂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段离愁;牵挂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段缠绵;牵挂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那张邮票。12.阅读下面泰戈尔的一首小诗,然后概括其寓意。(4分)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凡事都要适度,掌握分寸,(2分)否则就会过犹不及,或好心反而会办坏事。13.请你参照下面的例句,以“台湾,回来吧”为主题,再写一条手机短信。要求内容恰当,有积极意义,语言简练,不超过70字。例句:也许世俗的线注定要牵扯那向往飞翔的纸鸢,也许冰冷的缰绳紧紧羁绊着渴望奔驰的心灵,但千万颗跳动的心在共同期盼你的归来。台湾,回来吧!【参考答案】示例:漫漫长路改变不了夸父追日的决心,茫茫大海摧残不了精卫填海的意志,浅浅海湾只能平添浓浓乡愁,却无法动摇我们统一的信念。台湾,回来吧!12/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