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0 潍坊天才一模2014年理综物理改革卷一模__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10 潍坊天才一模2014年理综物理改革卷一模__含答案

2014高考模拟物理10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8分)1、以下是物理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或仪器,由图可知这四个实验或仪器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 极限的思想方法  B. 猜想的思想方法 C. 控制变量的方法  D. 放大的思想方法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并使F的大小随v的大小变化,两者关系为F=kv,其中k为常数,则环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3、设地球的质量为,半径为,自转周期为,引力常量为,“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神舟七号”与“同步卫星”各自所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B.C.D.4、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d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D.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5、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放置的θ=45°的“∠”形光滑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ab是粗细、材料与导轨完全相同的均匀的导体棒,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在外力作用下,导体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平动,以导体棒在图中所示位置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则回路中感应电动势E、感应电流I、导体棒所受外力的功率P和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8n6、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负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固定的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垂直于它的运动平面,作用在负电荷上的电场力恰好是磁场力的三倍,则负电荷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可能是:()A.B.C.D.7、在某交变电流电路中,有一个正在工作的理想变压器,如图所示.它的原线圈匝数n1=600匝,交流电源的电动势e=311 sin(100πt) V(不考虑其内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原线圈串联一个额定电流为0.2 A的保险丝,副线圈匝数n2=120匝,为保证保险丝不被烧断,则(  )A.负载功率不能超过62 W B.副线圈电流最大值不能超过1 A C.副线圈电路中的电阻R不能小于44 ΩD.副线圈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62 V 8、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B.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5分)9.(6分)(1)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时,测得的结果如图a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cm.(2)用频率为50Hz的电源和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8n实验时,某同学正确地完成操作后,选了如图所示的纸带进行研究.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数据记录在图中(单位cm).该同学所用重锤的质量为1kg,并利用重锤在OB段所显示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表示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则该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动能的增加量为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这种方法验证时总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10、(9分)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l0Ω,额定电流为0.6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H.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l50Ω,额定电流为1.0A;I.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I/A0.00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U/V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填“左”或“右”)端.(3)在下面坐标中画出小灯泡的曲线.(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34分11.(12分)一劲度系数k=800N/m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12kg的物体A、B,将它们竖直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如图14所示.现将一竖直向上的变力F作用在A上,使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0s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g=10.0m/s2,试求:(1)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物体的速度vA;(2)物体A重力势能的改变量;(3)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Ep=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则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8n12.(20分)如图所示为一种获得高能粒子的装置,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可调节的均匀磁场,质量为m,电量+q的粒子在环中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原来电势都为零,每当粒子飞经A板时,A板电势升高为U,B板电势仍保持为零,粒子在两板间电场中得到加速,每当粒子离开B板时,A板电势又降为零,粒子在电场一次次加速下动能不断增大,而绕行半径不变.(l)设t=0时粒子静止在A板小孔处,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并绕行第一圈,求粒子绕行n圈回到A板时获得的总动能En.(2)为使粒子始终保持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磁场必须周期性递增,求粒子绕行第n圈时的磁感应强度Bn.(3)求粒子绕行n圈所需的总时间tn(设极板间距远小于R).(4)在(2)图中画出A板电势U与时间t的关系(从t=0起画到粒子第四次离开B板时即可).(5)在粒子绕行的整个过程中,A板电势是否可始终保持为+U?为什么?【选做部分】13、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水的饱和汽压越大B.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D.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但可以凭空消失E.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2)(9分)如图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Pa.(1)说出A→B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甲中TA的温度值.(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p-T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计算才能确定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8n潍坊一模测试卷答案解析题号12345678答案DABDCBCACCBC1、答案:D,都有放大的思想方法2、答案:ABD解析:①若开始F>mg,则环受力如图甲所示,随v减小,F减小,FN减小,Ff减小.当FN=0时,Ff=0,以后匀速,D正确.②若开始F=mg,则环保持匀速运动,A正确.③若开始F2R即可,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9、(1)3.205,2.040(2)1.19,1.22,大于,阻力影响.(每空一分)10、分析:(1)根据灯泡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选择电流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2)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根据灯泡电阻与电表内阻关系确定电流表接法,然后连接实物电路图;闭合开关前,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应为零.(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U-I图象.(4)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电池的U-I图象,两图象的交点坐标值是灯泡的电压与电流值,由P=UI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答案:(1)BEG(3分)(2)电路连接成图甲(1分)左(1分)(或电路连接成图乙右)(3)如图所示。(2分)(4)0.45(2分)解析:(1)由于测量数据电压最大为2V,电流最大为0.50A8n,所以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量程为电压表V1;电流表应选用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2;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必须设计成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的滑动变阻器R2.(2)根据设计的分压电路,实物连接图中需要补上连接的导线有:滑动变阻器下端两个接线柱分别于电源正极和开关连接.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使待测电路电压为零处,即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左”端.(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小灯泡的曲线.(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的电池两端,可先在描绘的小灯泡的曲线图中作出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线的交点纵横坐标的乘积即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P=1.1×0.41W=0.45W。11、解析:⑴因粒子每绕行一圈,其增加的能量为qU,所以,绕行第n圈时获得总动能为En=nqU-----3分⑵由⑴可求得第n圈的速度,由,得----------------------2分在磁场中,由牛顿定律得即-----------------------2分⑶粒子始终保持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所以第一圈的时间t=2πR/v,显然因粒子能量不同,其速度也不同,粒子在第一圈运动时,有即:------------------------2分同理,粒子在第二圈运动时,有即:---------------2分8n第n圈的速度为---------------------------1分故绕行n圈所需总时间为-----------------------2分即-------------1分⑷A极电势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5所示。---------------------3分⑸不可以,因为这样会使粒子在A、B两极板之间飞行时,电场力对其做正功+qU,从而使之加速,在A、B板之外(即回旋加速器内)飞行时,电场又对其做负功qU,从而使之减速。粒子绕行一周电场对其所做总功为零,能量不会增加。-------------------------------------------2分132)解析 (1)从题图甲可以看出,A与B的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O,所以A→B是一个等压变化,即pA=pB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2所以TA=·TB=×300K=200K.----------------1(2)由图4甲可知,由B→C是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3所以pC=·pB=pB=pB=×1.5×105Pa=2.0×105Pa--------------2则可画出由状态A→B→C的p-T图象如图所示.------1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