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2009年1月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月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9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当社会资源有限而人类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A.作出选择B.选择放弃C.降低期望D.自给自足2.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被称为()A.资本密集型企业B.劳动密集型企业C.技术密集型企业D.劳动集约型企业3.成本是指()A.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B.厂商为生产新产品而投入的生产要素C.为获得一定产出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价值D.厂商生产所有产品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数量4.由于商品的数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所形成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是()A.生产曲线B.需求曲线C.供给曲线D.供求曲线5.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形成()A.均衡价格B.资本价格C.机会价格D.成本价格6.政府为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称为()A.福利价格B.支持价格C.均衡价格D.补贴价格7.当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是指()A.增量成本B.显成本C.边际成本D.隐成本n8.在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A.平均储蓄倾向B.平均收入倾向C.边际储蓄倾向D.边际收入倾向9.现代社会中最善于进行利益聚合的组织是()A.公司B.智库C.政党D.议会10.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经济体系划分为()A.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政府经济C.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工业经济和混合经济D.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11.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其特征是()A.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B.生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生产的竞争性和排他性D.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2.提出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家是()A.帕累托B.亚当·斯密C.凯恩斯D.大卫·李嘉图13.银行因客户要求买进未到期的票据,扣除一定的利息支付余额的业务是()A.放款B.贴现C.承兑D.托收14.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最后促使自由市场经济演变为混合经济体系。其理论标志是()A.《资本论》的出版B.《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版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出版15.在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种是()A.消费税B.增值税C.房产税D.屠宰税1n6.由独立的经营单位、事业单位或自由商人、企业职员等自愿组成、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是()A.工会B.商会C.学会D.协会17.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银行机构包含()A.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保险公司B.专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C.基金公司、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18.我国的政府机构,按国家权力统一原则分为()A.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B.政治机关、法律机关和经济机关C.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D.中央机关、地方机关和基层机关19.公共决策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A.决策目标、决策手段和决策过程B.决策目标、决策环节和决策人员C.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D.决策主体、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20.失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自愿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B.主动性失业、被动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C.经常性失业、偶尔性失业和永久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21.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多马模型研究的角度是()A.供给B.需求C.储蓄D.投资22.在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主要分为两大类()A.政府购买和政府消费B.政府采购和政府预定C.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消费和政府工程23.在政府采取的各项经济政策中,主要用来调整供给结构的政策是()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收入政策D.产业政策24.在国际分工的类型中,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划分标准是()A.分工的深度B.产品的要素构成C.生产关联性D.参与分工的国家地位25.以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若干本国货币单位的标价方法,叫做()n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混合标价法D.主次标价法26.从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的标志是()A.牙买加协定B.美国的“新经济政策”C.布雷顿森林会议D.侵越战争引发的抢购黄金风潮27.标志着全球贸易协调机制确立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8.国际组织最初出现于()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C.文化领域D.外交领域29.运作方式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国际组织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统一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30.由于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和冲突性,在选择经济目标进行经济决策时,存在的两种原则是()A.相机抉择和灵活规则B.相机抉择和对等规则C.相机抉择和固定规则D.灵活抉择和固定规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内容。32.中央银行的职能。33.保险公司的主要作用。34.实现收入政策目标的措施。35.国际组织的作用。n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论述资源稀缺规律的内容以及解决资源稀缺的对策。37.论述失业引起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措施。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背景材料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初爆发,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大量的次级债券信用等级下调、大量的企业和基金被迫暂停发债等连锁反应出现。随之,欧洲市场也出现了震荡。危机发生以来,对各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股市债市剧烈波动。2008年9月,次贷危机向纵深蔓延,9月14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全美最大的保险公司AIG也传来濒于崩溃的信号,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被以4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其诱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危机加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和金融系统崩溃,各国纷纷入市干预。欧元区15国财政部长10月6日誓言不会让任何一家大银行垮台,以期重振市场信心。为缓解市场流动性紧缺,各国央行连续向货币市场注入资金。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瑞士、加拿大、瑞典六大央行宣布,同时紧急减息半个百分点。知情人士透露,鉴于近来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非协调性的”举措应对危机,参与此次减息的各国央行官员希望,通过共同行动使此举获得最大效应。中国几大银行持有大量的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金融产品,这些金融资产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自200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连续下降,至08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从07年上半年的20%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已经回落到4.9%,这是自2007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在10%左右,但是对GDP贡献占到20%的外贸行业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萎缩局面,中国经济也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n.27个百分点,从2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六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六大央行宣布降息的同一天,宣布下调利率与银行准备金率。事实上,2007年我国曾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4个月之内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请结合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8.国际信贷关系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什么影响?39.外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0.什么是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为什么多国央行要联手降低利率?41.请结合国际国内因素说明中国为什么在短期内连续下调利率。答案:1—5.ABCCA6—10.BCAAD11—15.DBBCB16—20.BDCDD21—25.BCDCA26—30.ABACC二、31.答:(1)公开市场操作;(2)法定准备金;(3)贴现率;(4)选择性信用控制32.答:(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①集中银行存款准备金;②银行的最后贷款者;③金融业票据计算中心;④银行的监督和管理者。(3)国家的银行①中央银行是政府的财政顾问;②代理国库;③代理国家证券发行;④给国家以信贷支持;⑤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⑥指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⑦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会议。33.答:(1)为投保的个人,企业。组织分散风险,提供保障。(2)将储蓄化为投资的金融中介。34.答:(1)立法规定最低工资;(2)采取税收调节措施;(3)采取物价—n工资指导线;(4)实行工资—物价管理制;(5)采取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35.答:(1)论坛功能;(2)协同功能;(3)沟通功能;(4)规范和管理功能;(5)资源配置功能。36.答: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是不足的。两重意识:(1)稀缺是相对的;(2)稀缺又是绝对的。解决资源稀缺的对策:选择。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选择,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获得最大效用。(1)生产什么;(2)怎样生产;(3)为谁生产;(4)谁做出上述决策。37.答:(1)引起产出减少;(2)严重社会后果。降低失业率政策:(1)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2)扩大政府就业计划;(3)排除政府障碍;(4)提供培训。38.答:当世界的其他国家发生经济衰退时,一国从国外借入的短期信贷被抽回,企业发生支付困难,本国金融市场同样开始紧。政府不得不采取对利率上升进行干预,以延缓经济衰退蔓延至本国。39.答:当乙过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其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多,利率低,信用较松,资本流往国外,比如流入甲国,则甲国资本流入可能引起国际收支顺差,为了避免过多资本流入本国,甲国便扩大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使国内通胀与乙国一致,则乙国的通货膨胀便传到甲国。40.答: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指在有关国家解决经济政策目标选择发生冲突时,在相互让步的基础上,就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国际协调,并达成某种妥协或默契,选择一个符合参与协调的各国整体最大经济利益的均衡点,尽管这种协调结果可能对某个国家或许并非是利益最大的政策选择。因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全世界,因此国家之间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采取国家间协调的机制,能够克服“囚徒困境”。是解决国际因素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困扰的途径。41.答:(1)如材料中所说,由于中国几大银行持有大量的美国债券,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金融资产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中国调低利率有助于减少这种风险。因为如果中美利差大的话,国际资金会流入利率高的国家,进而加速美元贬值,我们所持有美国金融资产将严重缩水。(2)我国出口增速下降,降低利率能够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n(3)根据上题中的“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可知,降低利率是利人利己的互惠性经济政策,这样有助于使劲儿经济摆脱衰退,尽快复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