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试题及答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这是()对学习的界定。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建构主义理论2.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模拟电视),中国采用PAL制式。采用的同样彩色电视制式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3.一台80W定电压式扩音机,输出电压16V,现有3只16W的相同扬声器,如果采用并联连接,扬声器的电阻应该是()Q(欧姆)。A.20flB.16flC.80QD.12,Q4.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并设计了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A.斯金纳B.桑代科C.巴甫洛夫D.华生5.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实践,它们是()。A.视听教学运动、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B.程序教学、行为科学和教学系统方法C.视听教学运动、个别化教学和程序教学D.教学系统方法、视听教学运动和教学传播6.下述关于计算机测验和计算机题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将已经出版的习题集以及各种考试中用过的题目,存入计算机的软盘中,称之为“题库”B.对于一个题库系统,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建库和维护;查询和检索;生成试卷;试题和试卷的测试分析C.用计算机实施测验和阅卷评分,主要是对客观试题有效。因而,限制了计算机测验试题的形式,只能是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等D.用计算机实施测验有其局限性,不能测验考生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工作有待于未来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来解决7.情境模拟是研究处于不同情境下人们的(),而不是纯技能性操作。与教授系列规则和程序模拟不同,情境模拟通常允许学生探索一个情境中采取不同方式行为的结果,或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所有的情境模拟中,学生都是情境的一个组成部分。A.态度或动机B.态度或行为C.行为或能力D.行为或意志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多媒体课件表达策略的是()。A.视听素材的组接策略B.视听表达的心理策略C.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D.视听素材采集的策略9.下述关于多种媒体组合教室的陈述中存在问题的是()。A.很多学校采用增加或减少某些设备或设施,建成实用的多媒体教室的其基本原因是:鉴于多种媒体组合型教室的使用操作技术太复杂B.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室的功能比较全面,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各个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标准C.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室的主要缺点是:设备费用高、维护困难,对教师的技术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不适于大范围内普及应用nD.在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室中,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应配备WINDOWS9x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和各种多媒体播放软件10.()将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连续的步骤;“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A.皮亚杰B.赫尔巴特C.奥苏贝尔D.班杜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听觉有方位感?2.信息加工分析包括哪些内容?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频率高,音调高,声音听起来“尖”;频率低,音调低,声音听起来“低沉”。()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2.学习条件源于个体之外和源于个体之内两方面。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习的条件,为了使合乎希望的效果出现,需要确定这些条件。即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3.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上升;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选择带有挑战性的任务。()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4.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认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的学习得以发生与保持的关键因素。()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5.当许多不同乐器同奏一曲时,尽管它们所发出声音的基频频率相同,人们还是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不同声音特色,这是由于非倍频频率分量的多少和大小比例不同的缘故。()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6.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声音的高、低频率的电平,可以实现展宽频带、均衡人的听觉感受的音响效果。()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7.教育活动的管理者可以借助计算机来综合处理问题、管理各种事务。例如,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制订教育发展规划、保存和查找学生人事档案等;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学生成绩的管理、课程表的编排、以及图书资料的管理等。()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8.教育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方面。可以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或手段,帮助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统计和分析等,以实现教育研究的定量化和科学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等。()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n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9.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此处所关心的既不是“群体”在意见或能力方面的变化,也不是社会团体内和社会团体间的信息或态度“传播”意义上的教育,所描述的教育是指向于个体的。()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10.学习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对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的管理、对自己的控制和寻求其他人支持的管理、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等。时间的管理是指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学习环境管理是指寻找和营造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对自己的控制的管理是指如何调整心境、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寻求他人支持的管理指寻求教师的帮助、伙伴的帮助、获得个别指导等。()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四、实践题(20分)参照教材中提到的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验,你认为学校发展教育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n试卷代号:208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0年7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C2.B3.B4.A5.A6.A7.B8.D9.A10.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还要考虑声波的绕射性能。由于头部和耳壳对声波传播的遮盖阻挡影响,也会在两耳间产生声强差和音色差。总之,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不同方向上的声源会使两耳处产生不同的(但是特定的)声波状态,从而使人能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位置。2.信息加工分析又称“过程任务分析”,是以学习需要分析过程中得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中得到的学生的起点状态为依据,逐步分析列出一系列的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单元目标,从教学的终端状态一直延续至学习者的起点状态。信息加工分析可以揭示两种信息:清楚的描述实现教学目标的信息加工步骤和单元目标,即呈现一系列目标和行为。并且还可以揭示出某些不明显的个别步骤。它对于设计教学中的发展教学策略等后续工作非常关键,特别是那些内部加工而非外显的行为尤为重要。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A2.A3.B4.A75.D6.A7.C8.A9.A10.A四、实践题(20分)(1)-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2分)(2)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2分)(3)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2分)(4)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2分)(5)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2分)论述和整体10分,由判分的教师掌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