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4月金融理论与实务答案
三、名词解释:26、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的一种投资基金。 27、信用交易:是指证券交易的当事人在买卖证券时,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的证券,而由证券公司提供融资或者融券进行交易。 28、欧式期权:即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才能行使的期权。在亚洲区的金融市场,规定行使期权的时间是期权到期日的北京时间下午14∶9n00。过了这一时间,再有价值的期权都会自动失效作废。 29、次级金融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责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劵。 30、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为财产、物资、责任和信用,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的身体或生命。以下同)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之生命或身体因具有利害关系而享有的合法的经济利益,称为保险利益。若两者不具有保险利益,则保险公司不予承保。投保人对下列各人的生命或身体,有保险利益。 四、计算题:31: 用单利方法计算 I=1000000x6%x4=240000元 用复利利方法计算 S=1000000x(1+6%)4=1262476.96元 I=1262476.96—1000000=9n262476.96元 32: 五、简答题:33答:在现代各国普遍实行不兑现的信用制度下,黄金已基本丧失世界货币地位,而由某些国家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取而代之,称之为国际货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货币职能的少数国家货币,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普遍接受性和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如在国际结算、支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无需经国家货币主管当局批准,即可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当然,能够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是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货币,而不是所有国家发行的主权货币。 34答: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1)是解决财政赤字的较好途径。解决财政赤字的途径有三种:增税、从银行透支、举债。增税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抑制投资和消费;从银行透支容易导致通货膨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的规定,禁止财政从银行透支,举债是一种信用行为,有借有还,是解决财政赤字的较好方法。 (2)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 ︸Εdward20:43:26 3)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政府不仅可以主动利用国家信用,在总量上调节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有选择的支出安排和优惠政策等调节社会总产品需求的结构。 35答: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1)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2)发展金融市场就为居民投资多样化、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银行风险分散化开辟了道路,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3)居民通过选择多种金融资产、灵活调整剩余货币的保存形式,增强了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9n 36答: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膨胀性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首先,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加投资。而物价上升带来居民持有货币的贬值,此损失被国家占有,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9n,如果居民的消费不变或消费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 其次,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在通货膨胀的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成是实际的上涨。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导致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加快。 第四,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第五,通货膨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是不平衡的,各部门的投资规模也会以不同速度增加,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得到局部调整。 37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 其优点: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Εdward20:43:40 9n六、论述题:38答: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差额。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决定着该国外供求状况,国际收支的收入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供给,国际收支的支出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需求。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国际储备增加,使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使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汇率发生变动。 2、通货膨胀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对内贬值,则其对外价值也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反之,若一国发生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增加,对内升值,则其对外价值也上升,本币汇率上浮外币汇率下跌。 3、利率是资金的交易价格,扣除物价上涨率后实际利率的高低决定着国际投资者投资收益的高低。当不同国家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追求较高的收益,必然把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流动到收益高的国家,这样就会影响到不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国家吸引外资流入,使外汇供给增加,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利率是一国调节经济的枉杆。利率上升,银根紧缩,单位货币价值量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9n放松银根,单位货币价值量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降。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利率货币汇率上浮,低利率货币汇率下浮。 4、经济增长率的国际差异。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其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上升,说明该国经济发展,繁荣景气,经济实力强,出口旺盛。因此该国币值稳定,外国对该国货币具有信心,在国际交易中愿意使用该种货币,该种货币的汇率一般会上升;反之该种货币汇率会下降。 5、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或多国中央银行联合在外汇市场上参与外汇买卖业务,用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或几种主要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变动的措施,它体现汇率是一种管理浮动。一般为了使汇率的波动趋于缓和,或者使汇率的波动限定在规定幅度之内,或者使高估的货币或低估的货币回到正常水平,就会实施外汇干预。外汇干预的结果是汇率向中央银行的目标方向变动。 6、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国为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往往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内经济加以调控。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利息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例如,实行松紧不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导致利息率、物价上涨率发生变化,进而对贸易收支和资本项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汇率变化;而实行松紧不同的财政政策,也会影响到物价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收支和汇率。从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政府经常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国内经济,从而对汇率的变动也产生明显的影响。 7、市场预期心理。市场预期心理对汇率的影响是影响汇率变动各因素中最难把握的。它是指外汇交易者对汇率变动做出的判断,并根据所做的判断进行外汇买卖,引起汇率发生变动。9n也就是说,人们是买进还是卖出某种外汇,常常取决于交易者对汇率走势的预期,从而引起该种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如交易者认为美元汇率将上升、日元汇率将下降,便立即买进美元抛出日元,使美元需求大于供给、日元供给大于需求,美元汇率上升、日元汇率下降;反之亦然。 8、政局的动荡和突发事件。政局的动荡和突发事件对汇率变动也有重要影响,政治形势的变化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波动,一国政局不稳,外汇交易者为免遭损失,会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其货币汇率下降。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也会影响汇率波动,如海湾战争、苏联解体事件,都引起外汇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的急剧波动。 刘锐(770727514)22:25:00 这是答案? 陈冠宇(371146008)22:25:26 1,a2,c3,b4,b5,a6,d7,c8,c9,d10,a 11,a12,a13,b14,b15,c16,c17,b18,c19,a20,d 21,abde22,deb23,abcde24,cde25,abcd 9n 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