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6分.)1.(2分)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C.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2.(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3.(2分)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 )A.商业的兴盛B.手工业的发展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4.(2分)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5.(2分)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咉了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史实。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 )A.汉朝B.隋朝C.唐朝D.南宋6.(2分)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 )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n7.(2分)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元8.(2分)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建立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9.(2分)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A.①③B.②⑤C.②④D.③⑤10.(2分)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11.(2分)下面是某次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统计表: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船只筹粮挑子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76.7万头8500只9.6亿斤20.6万副该战役是(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12.(2分)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新中国的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3.(2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D.内地n14.(2分)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15.(2分)《蒙娜丽莎》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B.反映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D.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16.(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掌握政权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D.苏格兰人民起义17.(2分)对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日本袭击珍珠港③雅尔塔会议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18.(2分)如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 )A.出现“一超多强”局面B.独立运动高涨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和平与动荡并存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共3道大题,44分)n19.(10分)新疆古称西域,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相邻,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繁衍生息,任何分裂势力都无法将她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离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的丝绸之路(1)材料一中开通这条沟通中西交通陆上要道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了加强这条要道和西域事务的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政府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材料三:平定大小和卓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西域平定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为加强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0.(16分)阅读材料:探索之路:材料一: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中国共产党两次“走自己的路”分别是什么道路?第一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n第二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湘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会,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2)材料二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列举两个即可)?特色之路:材料一: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3)图①取得“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图③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探索上是什么态度?21.(18分)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材料二n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材料四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美国德国日本世界外貌缩减46.2%40.6%8.4%工业下降70%69.1%50%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300万近3000万(4)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材料五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n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6分.)1.(2分)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C.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分析】本题考查年代换算,知道公元前的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解答】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594年为公元前6世纪早期,注意公元前的数值越大,年代越早。公元509年即公元6世纪早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年代换算,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古发掘.没有经过考古验证的是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解答】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考古发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的作用与地位.3.(2分)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 )A.商业的兴盛B.手工业的发展n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4.(2分)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分析】本题考查辽、宋、西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解答】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辽与北宋澶渊之盟后,出现辽、北宋、西夏三个主要政权并立的局面,后来,辽和北宋先后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灭亡,金与南宋议和,出现了金、南宋和西夏并立的局面。故选:C。【点评】掌握封建社会各个时期包括的朝代及特点。5.(2分)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咉了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史实。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 )A.汉朝B.隋朝C.唐朝D.南宋【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的掌握,学生应重点掌握经济南移的原因与主要表现。6.(2分)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 )n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藏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解答】根据所学可知,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都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有关措施;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前期对新疆采取的管辖措施。故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注意区分掌握历代政府对西藏、新疆的不同措施.7.(2分)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元【分析】本题以“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解答】1840﹣1842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19世纪中期,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无疑正符合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因而五口通商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故选:B。【点评】本题以“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为线索,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学生应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8.(2分)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建立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n【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签订.【解答】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争开始,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在南京签订的;中国近代史结束于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南京条约》的签订的识记能力,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作答.9.(2分)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A.①③B.②⑤C.②④D.③⑤【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明确洋务企业的创办人,即得出答案.【解答】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②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③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办;④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⑤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故选:C。【点评】本题属识记范围,难度中等,要注意识记洋务运动重要企业及创办人.10.(2分)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的内容,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解答】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A。【点评】学习历史一定要注意对历史时间的掌握。11.(2分)下面是某次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统计表:n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船只筹粮挑子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76.7万头8500只9.6亿斤20.6万副该战役是(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分析】本题考查了淮海战役人民支前数据。【解答】题干材料给出的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筹粮9.6亿斤、挑子20.6万副的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统计数据是教材中淮海战役人发支前统计的原材料;其它选项中战役虽也有人民群众支援前线,但具体数据教材中未提及。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材料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各类数据。12.(2分)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新中国的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点,重点掌握“一五计划”的任务及完成情况。【解答】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该计划的完成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13.(2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D.内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识记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解答】n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渐深入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在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沿海开放城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14.(2分)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非古代文明和欧洲文明,注意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关键词。【解答】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形成了种姓制度,印度是“种姓的国度”、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阿拉伯帝国位于新月沃地,被称为“新月之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15.(2分)《蒙娜丽莎》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B.反映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D.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蒙娜丽莎》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16.(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掌握政权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D.苏格兰人民起义【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解答】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为发展资本主义,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7.(2分)对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日本袭击珍珠港③雅尔塔会议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掌握其发生的时间顺序。【解答】据所学知,①德国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②日本袭击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③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18.(2分)如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 )nA.出现“一超多强”局面B.独立运动高涨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和平与动荡并存【分析】本题考查霸权主义的危害.美国为称霸世界,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叙利亚危机的背后也有美国势力影响.【解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的介入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因而选项D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形势;选项A.选项C是的表述均不符合题意,选项B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故选:D。【点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不可能得逞.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共3道大题,44分)19.(10分)新疆古称西域,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相邻,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繁衍生息,任何分裂势力都无法将她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离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的丝绸之路(1)材料一中开通这条沟通中西交通陆上要道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了加强这条要道和西域事务的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n(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政府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材料三:平定大小和卓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西域平定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为加强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对新疆的管理措施。【解答】(1)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过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2)材料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由此可见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清朝时,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答案为:(1)张骞;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开明、开放的民政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点评】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分割的一部分,西汉、唐朝、清朝为加强对新疆的管理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和掌握。20.(16分)阅读材料:探索之路:材料一:n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中国共产党两次“走自己的路”分别是什么道路?第一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湘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会,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2)材料二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列举两个即可)?特色之路:材料一: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3)图①取得“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图③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探索上是什么态度?n【分析】本题以探索之路、探索之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人民军队、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解答】(1)据所学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俄国学习,走俄国人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结果遭到失败。后来,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最开始也是向苏联学习,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遇到了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根据中国国情,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据材料“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湘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进冈山上朱毛会,创建四军建奇功”可知,这段歌谣涉及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人民军队。(3)①“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C深圳。图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3年﹣1956年,通过和平改造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材料三中中共十八大的内容看,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上态度是不断改革创新,自我完善和发展。故答案为:(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3)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字母C;十一届三中全会。(4)建设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或者中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态度:不断改革创新,自我完善和发展。【点评】n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人民军队、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21.(18分)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材料四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美国德国日本世界外貌缩减46.2%40.6%8.4%工业下降70%69.1%50%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300万近3000万(4)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材料五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n(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工具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2)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3)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战争及影响。(4)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日和德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罗斯福新政中改变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特点。(5)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及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的重大举措。【解答】(1)在蒸汽时代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和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在电气时代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和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2)根据材料二“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从内容上看,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根据材料二“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可知,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只拥有使用权。(3)根据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可知,这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中颁布的文件;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n(4)根据材料四“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实行新政;日本和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这种新关系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5)根据材料五“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可知,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于2001年加入了WTO。故答案为:(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2)从内容上看,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只拥有使用权。(3)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4)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德国:法西斯专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5)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加入WT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