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10/02/07/3b4971b2f4d126ac6792d7b64747810d/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10/02/07/3b4971b2f4d126ac6792d7b64747810d/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10/02/07/3b4971b2f4d126ac6792d7b64747810d/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3分=42分)1.若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物体()A.一定静止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D.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答案】D【解析】根据惯性定律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会保持平衡状态,即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选D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答案】D【解析】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一样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不变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正确故选D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n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漂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漂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答案】D【解析】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则该实心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将该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每一块的密度不变,仍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选D.4.如图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到60N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40NB.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C.丙图中人推着木块运动起来,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D.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两个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A.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到60N向上的拉力时,拉不动,所以箱子所受合力为0N。错。B.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对C.丙甲中人推着木块运动起来,人对木块的推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彼此平衡。错D.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错,选B5.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n【解析】试题分析: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猴子,方向竖直向上;猴子所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猴子,方向竖直向下,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平衡力.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受力物体是树枝,方向竖直向下;猴子所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猴子,方向竖直向下,受力物体不同,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受力物体是树枝,方向竖直向下;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猴子,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猴子所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猴子,方向竖直向下;树枝所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树枝,方向树枝向下,两个力无任何关系.故选A.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二力平衡的概念;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点评:学生容易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混淆,这是由于不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概念造成的,这种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6.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答案】B【解析】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会使得内外大气压相通,即最终液面保持相平选Bn7.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答案】B【解析】【详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吸”。故选:B。【点睛】注意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也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且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8.“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答案】A【解析】(1)潜水艇从长江潜行赴东海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始终等于潜水艇的体积,但液体的密度变大,由浮力公式F=ρ液gvn排可知,所受的浮力越大,所以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故A正确,B错;(2)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所以重力等于浮力,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大于在长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故CD错;故选A9.下列关于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详解】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观察各图可知,图C是从支点到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图ABD都不是从支点到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故C画法正确,ABD画法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说法正确;n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故选C.11.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A.重力做的功是500JB.拉力大小为100NC.拉力大小为120ND.拉力做的功为100J【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分析:本试题考查的是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解答过程分析: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拉力对物体做功了,重力没有做功。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是20N,运动的距离是5m,根据公式=20N*5m=100J。拉力做的功为100J。A.重力做的功是500J不合题意;B.拉力大小为100N不合题意C.拉力大小为120N不合题意;D.拉力做的功为100J;符合题意。故选D。试题总结评价:此题的关键是物体是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距离,拉力做功了,重力没有做功。根据拉力的大小和物体在拉力作用下运动的距离,即可计算拉力做功。12.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C.a、b两点的压强相等D.b、c两点的压强相等【答案】B【解析】n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a点向下压强和向上压强相等,故A错;BD.由图知,hb=hc,∵p=ρgh,ρ纯水<ρ盐水,∴pb<pc,故B正确、D错误;C.由图知,在纯水中,ha<hb,∵p=ρgh,∴pa<pb,故C错.故选B.点睛:A: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a点向下压强和向上压强的大小关系;B、D:b、c两点所处深度相同,但液体密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C:a、b两点在同一种液体中,但所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13.如图所示,物体重G=10N,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40N,且F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A.10NB.40NC.30ND.50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物体受到了40N向左的压力,物体把这个力传给了墙,墙就受到了40N的压力.解: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墙受到的压力物体把由物体传过来的,等于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40N.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由些同学可能会错选A.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分析.14.一台水压机大活塞的半径是小活塞半径的2倍,如果在小活塞上加500牛顿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的重量为()A.1000NB.2000NC.250ND.125Nn【答案】B【解析】由于大小面的半径之比是2:1,故其面积之比是4:1,已知小面压力F1是500N;据帕斯卡原理可知两面的压强相等,即P1=P2,据P=F/S∴4/1×500N=2000N,所以在大活塞上能举起2000N重的物体.故选B.二、填空题(17分)15.重35000N的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_____N,方向为_____。【答案】35000;竖直向上【解析】飞机悬停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重力和空气作用力相互平衡,所以F=G=35000N,方向竖直向下,空气作用力竖直向上。16.一辆汽车装满货物的总质量为5×103千克,在平直公路上水平向西行驶,汽车牵引力为8×103牛,汽车受到阻力为汽车总重力的0.1倍,则汽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为_____牛,方向向_____。(g取10N/kg)【答案】(1).3000(2).水平向西【解析】汽车受到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汽车受到阻力f=0.1G=0.1×5×104N=5×103N.∵在平直公路上水平向西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方向与力较大的牵引力方向相同向西,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F=F牵-f=8×103N-5×103N=3×103N.故答案为:3000,西.思路分析:(1)先利用G=mg计算出汽车的重力,然后求汽车受到的阻力.(2)根据力的合成计算合力的大小,即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即F=F1-F2,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二力合成,求合力时注意合力的分力是哪两个.17.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即5牛、12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最大为_____,最小为_____。【答案】17N;7Nn【解析】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当其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其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5牛、12牛),当其方向都相同时,其合力最大,F=5N+12N=17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F′=12N-5N=7N.故答案为:17N,7N.1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_____N。【答案】5.416.2【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4N,图示中的滑轮组由3段绳子吊着物体,可以省力到1/3,所以可么物体的重为16.2N。【考点定位】滑轮组19.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答案】改变自身重力【解析】潜艇潜入水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20._____实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实验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Pa。【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1.01×105;【解析】n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有关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首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个是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也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结果,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得来的.解答:解: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在马德堡市进行的,即利用两个抽成真空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后来被命名为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实验则是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利用水银,通过大气压支持水银柱的高度来间接获得大气压的大小,因为是托里拆利最先测出的,后来被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表明,大气压约能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通过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计算可得出大气压的值约为1.01×105Pa.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105Pa.21.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在放开箭的瞬间,弓的_____能转化为箭的_____能,箭在空中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箭的_____能增大。【答案】弹性势动重力势【解析】分析:通过分析弓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来判断弓弹性势能的变化,通过分析箭的运动情况得出箭的能量变化,从而得出能量的转化情况;从向上飞行的箭的高度变化判断出箭重力势能的变化.解答:解:放开箭时,弓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箭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答案为:弹性势;动;重力势.点评:在做能量的转化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22.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n【答案】1.5×107106【解析】所受浮力F浮=ρ水gV=1.03×103kg/m3×10N/kg×1.5×103m3=1.545×107N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3×10N/kg×100m=1.03×106Pa三、作图题(3×2分=6分)23.图为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答案】【解析】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24.如图,重为25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过重心分别作竖直向下和向上的两个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力的符号G和F,示意图如下:n25.在图中,用5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质量为2kg的砖块A上时,砖块处于静止。画出砖块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所受的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的重力为:G=mg=2kg×9.8N/kg=19.6N;过A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符号G、f、F以及N表示,大小分别为19.6N、19.6N、50N、50N;如下图所示:点睛:(1)A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压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作用点均在重心上,求出重力大小,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压力水平向右,支持力水平向左;最后会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两个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四、实验探究题:(共12分)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n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分别在水中1一2一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在位置3一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怎样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能证明上述哪个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答案】(1).变小;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2).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能证明猜想④正确。【解析】【详解】(1)铁块分别在水中1一2一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位置3一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到液体的深度无关。(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说明浮力先增大后不变。得到的结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能证明猜想④正确。2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n31201.510(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答案】(1).水平(2).力臂(3).左(4).左(5).15(6).2(7).L1测量错误【解析】【详解】①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②杠杆左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1)①第1次实验中:F1L1=F2L2,L2===15cm;第2次实验中:F1L1=F2L2,F2===2N;(2)第3次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导致动力臂偏小,而小明仍在杠杆上读力臂,所以L1测量错误。五、计算题(23分)28.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2400N的水平阻力,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求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是多少?【答案】(1)2.16×107J;(2)功率是7.2×104W【解析】【详解】解:根据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它受到的是平衡力则F=f=2400N;W=Fs=2400N×9000m=2.16×107J;P===7.2×104W。n答:牵引力做的功是2.16×107J,功率是7.2×104W。2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请计算:(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答案】(1)270N;(2)2×103Pa;(3)2.5×103Pa。【解析】【详解】解:(1)水的重力:G=mg=27kg×10N/kg=270N;(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3)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G+G缸=270N+30N=300N,受力面积S=1200cm2=0.12m2;鱼缸对桌面的压强:p′===2.5×103Pa。答:(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是270N;(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3Pa;(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2.5×103Pa。30.如图所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监测浮标”,它是我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浮标质量达2×103kg,漂浮在海面,可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海流等数据,准确地提供海洋、气象、水文信息,确保了奥帆赛的顺利进行。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ρ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n【答案】【解析】“奥帆赛监测浮标”漂浮在海面,根据浮沉条件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标受到的浮力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根据漂浮得出浮力等于重,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