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五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同步测试卷1(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消费市场须跨过三个坎中国有着14亿人的庞大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足以傲视全球的经济优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源泉所在。如果说,过去的40年,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满天下。那么,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具有这么大的内在消费动力,再过30多年,就完全可以成就一个“世界消费市场”。显然,从“世界工厂”转变到“世界消费市场”,符合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也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取向。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又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行进在这条转换的路途上。然而,在未来十年,中国要真的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重要消费市场”的跳跃,受到挑战的因素还会很多。依笔者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家庭居民消费升级还必须跨越三个“坎”,还要完成一段比较艰辛的爬坡过坎过程。一是必须解决好消费结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时保持相对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城镇房价不断攀升,改变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安排。这几年居民家庭房贷负担不断加重,居民加杠杆有增无减,而收入远远被家庭债务抛下。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住房消费支出产生了对消费明显的挤出效应。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远远低于预期,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住房问题本质上是经济结构的失衡,这透支了居民家庭社会购买力,而未来几年还存在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通胀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好结构性平衡问题,消费市场或存在一定的“断层”。二是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账户充实问题。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无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银发市场”,养老市场的发育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目前养老体制改革还需要大力推进,最主要的是养老金“亏空”问题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最近有关专家提出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多,“养老金支付或要递减”就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在有效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态势下,包括养老金、医疗费用支出在内的社会保障账户如何“填实”,将直接影响居民未来的消费预期稳定,进而压缩消费市场的成长空间。n三是必须解决好消费动力体系问题。现在比较看好的是随着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会孕育出一大批新的消费市场,特别是看好未来以新经济业态支撑的新型服务市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勃兴一批区域经济市场,但其背后必须解决好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否则,人口会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将带来大量的城市社会治理问题。这一方面会造成消费市场结构性的畸轻畸重;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小众消费市场”对“大众消费市场”的压制,整体上会削弱全社会的消费动力。解决全社会消费动力问题,根子在于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当然,中国社会向来具有极大的韧性和回旋空间,形成世界级的消费市场,我们的理想可以足够的“丰满”,但城镇居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多少有些无奈的“骨感”,这决定着成就世界级消费市场,并不必然迎来一条坦途。为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政策考量。比如,我们需要以更积极更系统的消费政策激发消费潜能,以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广大群众的消费预期,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高质量投资带动本土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制度性运行成本,从而缩短经济结构调整的“磨底期”,迎接新一轮消费高潮的到来。(摘编自2018年7月3日中评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能够从“世界工厂”转变到“世界消费市场”,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又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B.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时保持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C.在有效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态势下,社会保障账户如何“填实”,将直接影响居民未来的消费预期稳定,并且压缩消费市场的成长空间。D.随着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特别看好的是以新经济业态支撑的新型服务市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勃兴出的一批区域经济市场。※【答案讲评】A (B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时保持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说法错误,原文是“保持相对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C项,并列关系错误,原文是递进关系。D项,“特别看好的是以新经济业态支撑的新型服务市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勃兴出的一批区域经济市场”把未然当成已然,原文是“特别是看好未来以新经济业态支撑的新型服务市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勃兴一批区域经济市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nA.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肯定了中国具有足以傲视全球的经济优势,也肯定了再过30多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消费市场”。B.为了充分说明从“世界工厂”转变到“世界消费市场”这条路并不是一条坦途,作者从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必须跨越的三个“坎”。C.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论证了城镇房价的不断攀升,改变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安排的这一观点。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论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答案讲评】B (“作者从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必须跨越的三个‘坎’”中“由浅入深”说法错误,三个“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并列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结构性平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消费市场也许会存在一定的“断层”。B.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银发市场”,这就意味着养老市场的发育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C.消费潜能需要我们更积极系统的消费政策来激发,社会分配体制改革是全社会消费动力问题解决的根本。D.城镇居民现实生活压力多少有些无奈的“骨感”,不过理想足够丰满,这注定着成就世界级消费市场这条路并不必然是一条坦途。※【答案讲评】D (转折关系错误,原文是“我们的理想可以足够‘丰满’,但城镇居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多少有些无奈的‘骨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n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B.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用具体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这种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便是象形。C.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D.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n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答案讲评】C (A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的说法以偏概全,原文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B项,曲解文意,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核心词语是“形象”与“思维”。原文是“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并不是B选项提的“这种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便是象形”。D项,“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强加因果。)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B.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C.文章列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演化出了抽象思维。D.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论点。※【答案讲评】C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B.利用古文字去探索原始思维,可以发现原始思维是在“具体—抽象—具体,个别—概括—个别”的反复过程中发展的。C.“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月”“明镜”,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相同的作用。※【答案讲评】D (“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相同的作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原文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互相补充”就决定了两个概念的作用不是完全相同的。)n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n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比如信守承诺、舍己救困、出生入死却不自我夸耀。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天山上的剑客是侠,而勇猛的聂政、慷慨的荆轲都不能算是侠。D.武侠小说里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的人并不是“侠”,江湖门派不是“豪侠”的聚集地。※【答案讲评】A (B项,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是作者的看法。C项,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项,过于绝对,原文信息为“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只是“很少”。)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话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C.文章指出中国人有“侠”情,并选取外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在我国有“侠”缘的情形进行论证。n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对比,流露出遗憾并揭示了写作目的。※【答案讲评】D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只是文章的一个内容,不能以此推断这是文章的写作目的。)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既非身份,亦非职业;而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侠与它们没有共同之处。B.是否武艺高强,是否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想,是否要求付出与回报对等并不是作者衡量侠的标准。C.蝙蝠侠、蜘蛛侠等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让观众应接不暇,这类影片的冲击可能影响中国武侠电影的市场份额。D.人们希望善打败恶、正义主宰世界的美好愿望,是中外表现侠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答案讲评】A (两者“没有共同之处”的推断有误。第二自然段中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断他们之间应有共同之处。)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①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②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n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③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④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选自王蒙《道通为一——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删节)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大国的精英往往都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在国家治理中特别讲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B.中华文化中“变”“化”的思想表现为有所坚守但从不僵化,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进行多样化选择。C.孔子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只说“如浮云”而没用丑恶的词,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D.作者也主张做事要恰到好处,峻急迟缓不能过度,和孔子相比,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答案讲评】B (A项,“治理大国的精英”不一定都“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C项,“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错,原文是“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D项,原文是“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并非“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调整变化、统筹兼顾的特点,全文为分总结构,①②③n段为并列关系,第④段是总写。B.第②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两者是相通的。C.第③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D.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答案讲评】D (A项,“分总结构”错,②③段不是并列关系,第④段也不是总写;B项,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是用来论证中华文化讲求“穷通变化”;C项,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手法,第③段也没有谈及“中庸之道”带来的文化优越性。)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用孙子关于“善战”的话语是要告诫人们只有训练矫健勇猛之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B.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一些主张存有疑问,但不否认它们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变化之道。C.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难以比拟并非自我吹捧,新时期既要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注意与时俱进。D.20世纪后半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改革成功,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答案讲评】C (A项,“善战”不是指“训练矫健勇猛之士”;B项,作者存有疑问的只是老子“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的说法。D项,只是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对中国改革可能成功的个人看法而已,且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只是我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