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中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九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湘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九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读2015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回答1、2题。1.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2.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保温B.保湿C.保墒D.利于有机质积累【解析】1选A,2选A。第1题,云贵地区海拔较高,在秋季热量不足,不利于晚稻生长。第2题,在晚稻种植区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措施能起到保温作用。 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3、4题。n3.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粗放型农业4.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3选A,4选B。第3题,图中①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气候冷湿,利于发展乳畜业。所以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乳畜业。第4题,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①是乳畜业,以奶牛饲养为主;②是商品谷物农业,春小麦区;③是棉花带,主要作物是棉花;④是商品谷物农业,冬小麦区。我国东北松嫩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是春小麦。【补偿训练】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左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n(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A.地形、气候B.市场、饲料C.水源、土壤D.交通、政策(2)左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乳牛大量繁殖B.降水偏少C.气温偏低D.鲜草供应偏多【解析】(1)选B,(2)选C。第(1)题,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满足城市市场需求而兴起的农业部门。新西兰的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产,饲料丰富,所以新西兰乳畜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市场、饲料。第(2)题,左图中阴影部分时间是7~10月份,此时南半球处于冬半年,气温低,牧草生长慢,导致牧草生长量小于需求量。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 (2017·泰安高一检测)油橄榄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适宜其生长的气候条件是: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6~19℃,≥10℃的有效积温3500~3800℃,1月均温3.8~9.2℃,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7℃,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油橄榄在国际上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深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据此回答5、6题。5.我国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地区是( )A.河北省B.四川省C.海南省D.浙江省6.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油橄榄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鲜果5000吨。我国油橄榄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B.政策C.市场D.交通【解析】5选B,6选C。第5题,从油橄榄的产地和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判断,油橄榄适宜n生长在亚热带气候区,且降水不宜过多。河北省为温带气候,海南省为热带气候,浙江省降水过多。第6题,油橄榄的营养价值极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其需求量迅速增长,市场扩大。 (2017·江苏高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8.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7选D,8选A。第7题,淅川和汉中都位于山谷地区,北部地势都较高;结合图例可知,两地的主要区别在于淅川附近有水库,水体与陆地比热容不同,水体对气候调节作用较强,故导致淅川热量比较充足,故柑橘上市较早。第8题,①与其他地区相比,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开阔,位于水库附近,水热条件好,最适宜柑橘生长。 (2017·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n9.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10.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解析】9选C,10选A。第9题,由题干信息知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显示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布局了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林业,判定该地农业类型是立体农业。第10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对水果、蔬菜及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需求量扩大,使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呈现种植业比重下降的新变化,反映在土地利用类型上是粮食种植用地规模减小。 (2017·宜昌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国某农场一年中的工作历。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农场位于( )A.西欧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平原C.湄公河平原D.加拿大中部平原12.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解析】11选D,12选A。第11题,图示该地5月播种,9月收割,可判断种植的是春小n麦,一年一熟;应是北半球高纬地区。西欧平原,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大,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加拿大纬度高,热量不足,温带大陆性气候,种植春小麦。湄公河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阿根廷在南半球。第12题,该地一年只能种一次,说明热量不足。 农业地域类型是一定地域农业组合的形式,同一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和内在联系。读图回答13、14题。13.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特征与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14.乙图阴影区域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C.单产高,商品率低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解析】13选A,14选D。第13题,由乙图可知,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北美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中,农业人口密度小,而商品率高。第14题,我国东北和北美中央大平原均大量种植玉米,其中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以国营为主,北美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商品谷物农业单产高,商品率高;从机械化水平来说,我国机械化水平较低,而美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化和专业化。 (2017·武汉高一检测)如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n15.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甲为( )A.大牧场放牧业B.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D.商品谷物农业1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劳动力丰富③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15选C,16选D。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该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因而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甲为乳畜业。【知识拓展】典型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发生旱涝灾害,兴修水利。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需解决灌溉用水问题,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专门化生产,下图示意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读图完成17、18题。n17.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主要是为了( )A.提高劳动效率B.提高单产C.提高作物品质D.延长市场供应期18.橘园中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其目的是( )A.减小昼夜温差B.提高土地生产效率C.保持水土D.降低地面反射率【解析】17选D,18选C。第17题,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可以使得柑橘在不同时间上市,延长供应期。第18题,由图可知柑橘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度较大,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补偿训练】读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回答(1)、(2)题。国家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人口数量(人)13亿10亿1840万1.99亿茶园面积(万公顷)113511916茶叶产量(万吨)75833117茶叶出口量(万吨)25202910(1)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斯里兰卡D.印度尼西亚n(2)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采茶期长B.机械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解析】(1)选C,(2)A。第(1)题,人均消费茶叶量=(茶叶产量-茶叶出口量)/人口数量,根据表中数值计算,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斯里兰卡是1.087千克/人,印度是0.63千克/人,中国是0.38千克/人,印度尼西亚是0.35千克/人,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斯里兰卡。第(2)题,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印度纬度低,采茶期长。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9、20题。19.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20.图中四个国家中,灌溉农业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19选A,20选D。第19题,根据经纬度判读,甲地是朝鲜、乙地是巴基斯坦、丙地是伊朗、丁地是以色列。东亚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地区。第20题,以色列地表水源缺乏,但以色列利用发达的灌溉技术,发展本国的农业,灌溉农业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是丁地以色列。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读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n(1)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2)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黑龙江农垦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第(2)题,该农垦区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突出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以国营农场为主。答案:(1)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方法技巧】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方法(1)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市场(距市场近有利于商品经营);交通(便利的交通扩展市场的地域范围,促进商品经营)。(2)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22.下图为英国、阿根廷主要畜牧业(图中阴影所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n(1)甲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2)英国每年从阿根廷进口大量________(牛肉或牛奶),其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3)甲、乙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甲为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发展乳畜业;乙为潘帕斯草原,草场广阔,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第(2)题,阿根廷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出口商品为牛肉,英国乳畜业的产品主要为肉、蛋、奶。牛肉属于大宗商品,运输量较大,适合海洋运输。第(3)题,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属于商品农业,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答案:(1)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2)牛肉 海运(3)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23.(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n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1)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根据图2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第(2)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n答案:(1)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2)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24.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表适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甲省10.9224.983.681.37全国19.9726.4396.07112.89【解析】第(1)题,从图中生产潜力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生产潜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生产潜力小。第(2)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应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4)题,根据表格数据对比该省与全国的差异,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n答案:(1)气候(2)A地区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4)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