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重点强化练72(含解析)新人教版
重点强化练721.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增长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D.麋鹿繁殖太快2.(2018·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3.(2018·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月考)鱼鳞藻和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可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B.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若该水体出现了“水华”现象,将对鱼鳞藻的影响最大D.当水体达到中营养化时,可以利用脆杆藻控制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n4.(2019·郑州模拟)如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D.若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5.(2018·西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D.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6.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nC.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8.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9.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B.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C.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初生演替过程10.(2018·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高三联考)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项目COD(mg/L)BOD(mg/L)总氮量(mg/L)进水750360700出水1505025nA.COD、BOD值越高,说明污染程度越低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C.群落结构多种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无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11.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硫醚(DMS)。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________。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2)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________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3)研究发现,海洋中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产生SO,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散失外,还将流向__________________。(5)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__________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__________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______能力。n(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18·焦作高三上学期期中)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_元素。(2)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____法,分别统计____________的种群密度。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稻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稻田动物的种类,降低了________的优势度。某种农药降解菌分解农药的能力不同,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3)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田中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答案精析1.A [由于环境的变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并非一直稳定不变;“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增长受制约的迹象”,这个信息告诉我们,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同样存在环境阻力。]2.C 3.B 4.A 5.B6.B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早期符合负反馈调节的机制。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7.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每种成分均能发出信息,也能接受信息,所以说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均能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一些营养物质发出的化学信息。]8.C [群落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该水库中的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项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项错误;甲是生产者,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C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并不是个体数量的比值,D项错误。]9.A [从图中可看出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A项正确;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一般恢复力稳定性弱,B项错误;新物种产生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乙生态系统在S点生物群落基本消失,S点以后又出现新的种群,属于次生演替,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D项错误。]10.B [由题意可知,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高,A错误;从处理前后总氮量下降可以看出,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氮,从而可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B正确;由调查结果不能得出群落结构多种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的结论,C错误;物质的分解依靠有氧呼吸的微生物、兼性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共同完成,D错误。]11.(1)生产者 间接 (2)反馈(负反馈) (3)物质循环 (4)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5)化学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1)水平 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氧气 自我调节 (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和光照强度 (4)化石燃料的燃烧13.(1)N、P (2)五点取样 各种害虫 害虫 基因 (3)稻田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产生杀藻物质等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