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月光曲》教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月光曲》教案 (1)

‎ ‎ ‎22 月光曲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2课时 课件 第一课时 一、音频导入。‎ ‎1.(播放《月光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我们都被它陶醉了,这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板书: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他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月光曲》。你对谱写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呢?‎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写的是两百多年前,贝多芬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晚上散步的时候,被钢琴声吸引到茅屋里为兄妹俩弹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2.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两首)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8—9自然段)‎ ‎3.理清文章层次 请同学们小组之间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归纳文章段落。‎ 第一段(第1节):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 第二段(第2—3节):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 第三段(第4—7节):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四段(第8—10节):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 三、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 ‎1.默读这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 ‎ ‎ ‎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 ‎(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四、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体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因为盲姑娘懂音乐、热爱音乐、理解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这激起了贝多芬再弹一曲的愿望。)‎ 二、深入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 ‎1.指名读八至十自然段。‎ 思考:‎ 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凄清、幽静,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穷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 ‎2.指名读句子。‎ 贝多芬弹的是什么?(《月光曲》)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兄妹俩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舒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3.学习联想写作方法。‎ ‎ ‎ ‎①作者由乐曲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巨浪、大海、月亮、大风)‎ ‎②根据文字和画面猜乐曲。‎ ‎(开始舒缓,后来明快,再后来激昂)‎ ‎③听乐曲印证。‎ ‎④弄清楚旋律变化的原因。‎ ‎(因为贝多芬的情感一直是在发生变化的)‎ ‎⑤指导朗读。‎ ‎4.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说明贝多芬的琴声给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 ‎5.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三、拓展延伸。‎ ‎1.听贝多芬另外一首著名的乐曲《致爱丽丝》,听着音乐,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2.以“我静静地听着,我好像看到了……”开头说一段话。‎ 四、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接着又听了一段音乐,并对音乐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愉悦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来听一听,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乐曲家的作品,将会是你的首选。‎ 月光曲 贝多 芬(同 情穷 人谱 曲)听弹琴 谈话 弹弹一曲 又弹一曲 记(记录《月光曲》)‎ ‎   ‎ ‎    实在事物 皮鞋匠 ‎(好像)‎ ‎ ‎ ‎ ‎ 盲姑娘 ‎ ‎ 仿佛面对大海 月亮升起 刮起大风 卷起巨浪 从来没有 看到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陶 醉 ‎  ‎ ‎    联想 ‎《月光曲》文章短小精悍,人物语言和感情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本次课再让学生自由讲述画面内容时,老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反馈,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