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例基本性质 冀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例基本性质 冀教版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和解比例。‎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掌握正确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和解比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情分析:‎ ‎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正确的解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铺垫新知。‎ ‎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关于比例你都知道什么?‎ ‎ 2、你还记得怎样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 ‎ 3、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1)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__。‎ ‎(2)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__。‎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简洁的提问,简单的问答,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根据上面练习题学生写出的比例320:4=240:3教学组成比例的各个数叫什么?‎ 指出: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做比例的外项,什么叫做比例的内项。 ‎ ‎2.课件出示: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让学生齐读,巩固概念加深印象。‎ ‎(二)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大家已经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它的内项和外项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看看情况怎么样?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 你能发现什么? ‎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计算的结果以及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出的比例也照上面的方法乘一下,看看结果怎么样?从而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计算的结果,发现了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你们同意吗?‎ 让学生自己写出比例,并验证外项的积与内项的积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怎样算出内、外项的乘积?‎ 实际就是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相等。‎ 教师边说边在原来的分数形式的比例中画箭头表示。‎ ‎【设计意图:脱离教材中比例里的内项和外项数据较大的特点,由巩固练习中的习题入手,层层深入,学生自主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自主探索、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解比例 什么是解比例?(就是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换句话说: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解比例。)谁能说一说怎样解比例?‎ 试做解比例(课件出示)老师引导学生试做,集体订正。‎ 老师小结,解比例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来求解的。‎ ‎【设计意图:借助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比例基本性质应用 ‎1、填空 ‎(1)在a:7=9:b中,( )是内项,( )是 外项,a×b=(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 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 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6 :3 = 8 :5 (2) 0.2 :2.5 = 4 :50‎ ‎(3)2:3= : (4) 1.2 :0.6 = 10:5‎ ‎3、解比例 :=x:‎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