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5)

课题 放大和缩小 主备人 赵佳 教者 赵佳 教学内容 课本62—63页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以及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 ‎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预设 应对策略 一、 创设情境 师:咱们班班级展示的时候,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老师用照片记录了同学们的精彩瞬间,想看看吗?‎ 师:那现在我们就试着来放大一下,请同学们看我的操作。(拉长、拉宽、放大)‎ 交流: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揭示课题:放大与缩小)‎ ‎(看不清,放大点)‎ ‎(引导学生发现拉长、拉宽都不好,只有把常长和宽同时变化,才能做到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猫眼、望眼镜、地图、模型车 师生谈话,以相片为例,师生谈话,充分认识放大与缩小。充分认识生活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这是三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片,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把它们放在格子图中,格子图是边长1cm的正方形。‎ 课堂小研究:‎ 观察、思考、比较三个图形之间是怎么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用探索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同伴一起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法。‎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放大的发现:‎ 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方法与结果,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 ‎(1)把图1的长和宽同时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得到图2.‎ ‎(2)把图1的长和宽同时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得到图3.‎ ‎(3)把图2的长和宽同时放大到原来的1.5倍就得到图3.‎ 缩小的发现:‎ ‎(1)把图3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3就得到图1.‎ ‎(2)把图3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2/3就得到图1.‎ ‎(3)把图2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2就得到图1.‎ 周长的发现:‎ 图形放大2 倍,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 倍, 图形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周长也缩小到原来的1/2.‎ 面积的发现:‎ 图形放大2 倍,面积就扩大到原图的4倍,图形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2,面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4.‎ 结论:‎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相比,形状相同, 大小不同。也就是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生生质疑、补充 教师适时总结 四、 巩固新知 练一练,相信我最棒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订正 说说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是什么意思?‎ 生:原长方形长3个格长,宽2个格长,把它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的长方形的长为6个格长,宽为4个格长。‎ ‎(3)把图①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图②,把图②缩小到原来的 得到图③。‎ 说说“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是什么意思?‎ 生:原长方形长8个格长,宽4个格长,把它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后的长方形的长为4个格长,宽为2个格长。‎ ‎(学生做的比较好就让学生说出画的过程。说出方法:一数,原图每边占几个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要求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个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的放大或缩小图。)‎ 生生质疑、补充 教师适时总结 五、及时评价,梳理总结 师:今天你收获了哪些,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学生自由发言 给学生充分时间表达,生生补充,教师适时补充。‎ 板书设计 放大与缩小 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把图1的长和宽同时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得到图2.‎ 把图2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2就得到图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