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5)
精读引领课 ——《夏天里的成长》《小站》+《山的那边是什么》《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与拓展阅读,领会文章是如何立意的,树立“欲成文,意为先”的习作意识。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写的方法。 3.明白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我们”也要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也有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是如何立意的,树立“欲成文,意为先”的习作意识。 2.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领会文章是如何立意的,树立“欲成文,意为先”的习作意识。 2.明白“我们”也要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也有进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沉浸课文,感受成长。 1.大家都知道《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围绕这样的中心意思,文章写了哪些生物的成长?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圈出作者提及的有关内容。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指导。 3.交流所得。 (1)说说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写了哪些生物的成长。 相机板书:瓜藤、竹子、高粱、鲜花、小猫小狗…… (2)朗读有关成长的语句,欣赏表达的精妙,感受成长的意味。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3 / 3 朗读后交流这段文字的描写精妙之处,并练习仿写。 例: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仿: ,几天不见, ; ,几天不见, 。 例: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朗读后交流这段文字描写的精妙之处,并仿写练习。 仿: , , 。 4.小结:围绕成长的主题,作者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以及成长中的“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二)关注立意,明白成长。 1.作者描写这么多事物的成长,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吗? 2.学生结合课文,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其实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我们珍惜时间,抓住机遇,不断成长,这就是本文的立意。我们写作是要有对象感的,也就是希望读了这篇文章的人有所得,有所获,这也是作者创作作品的目的。以后我们写作前,也要先给自己的作品立意。 4.再次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样的立意的。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先以描写多种事物的成长作铺垫,再慢慢接近最终表达的目的,直接点明中心意思。 5.再次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感受成长的真正含义,明白成长的道理。 (三)拓展阅读,巩固加强。 1.布置拓展阅读任务。 采用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山的那边是什么》《我的老师》和习作例文《小站》,想想每篇文 3 / 3 章的立意是什么,然后再思考围绕中心意思,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写。 2.交流互评。 例如:阅读《山的那边是什么》一文,我们要学会幻想、发现、追寻,总会有所获……《小站》一文,突出了小站的“小”,地方小,设施简陋,但却饱含着对小站工作人员的赞美之情。 3.小结:欲成文,先立意,围绕中心意思写,文章才凝练。 (四)扎实训练,深化提升。 1.再回到课文《夏天里的成长》,说说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写了哪些内容。 2.出示: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霸占着电视。( ) 3.交流并说出理由,特别强调先给《戏迷爷爷》这篇习作立意。 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围绕中心选取事例 感受夏日生机与活力 3 /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