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新教材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 文园地”,它包括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 块,分别从交流、表达、积累三个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回 顾和强化。“交流平台”通过课文《草原》《丁香结》向我们介绍了关 于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 的时候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法帮助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提高阅读 能力。“词句段运用”则要求学生体会排比句的好处和学习使用分号, 通过学习路牌地名的拼写方法,知道用拼音规范地拼写自己的名字。 “日积月累”则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过故人庄》,感受朋友之 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够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体会其应用上的妙处。 3.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 4.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教学难点:体会排比句的好处,掌握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四、说学情 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大胆,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的好材料。此前,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时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手法的独特作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语文园地比较容 易。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教学应始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 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并 说说自己的心得;其次,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互 相启发,广泛交流;最后,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读进去、又想开去 的办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强化从阅读的内容 想开去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针对两篇类似的文章,同学们有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另外,排比的修 辞手法的特点与好处、分号该如何使用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 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交流。 (二)、交流反馈 1.师:阅读文章时,在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那么,具体有哪些 方法呢? 明确: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阅读《丁 香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和气味, 这时候,可以联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见到其他植物,如桂花、梅花、 栀子花,它们都是什么颜色,有什么气味。 (2)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比如阅读老舍的《草原》,我们 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或者其他作家写草原的作品;读懂了文中 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联想到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 等等。 2.教师小结: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 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3.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读的文章想开去的例子,教师总结。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师:读一读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自由交流) 2.从课外阅读中找出一两个精彩的排比句进行赏析,体会排比句的好 处。 明确: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 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 情充沛;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说说分号的用法。 明确: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①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②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 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③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 前面也要用分号。注意,排比句不是一定要用分号隔开。 4.(课件出示路牌标志)师:在路上行走时或者坐车到异地时,你注意 过路牌吗? 如果路牌上有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明确:每一条路都有路牌,上面有路的汉字名称,汉字下面是路名的 拼音大写,声母和韵母均大写,但无声调。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路 名,除此之外,路牌上还有指示方向的箭头,这样,我们通过看路牌 就可以辨识方向了。 当然,公路上还有一种路牌,当距离某一个地点还有比较长的路程时, 通常以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用来告诉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多 远。地名也是汉字和拼音大写相结合的形式。 教师小结:正确认识路牌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辨识方向。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可以像路牌那样,用拼音拼写你的名字吗?(学生自由交流)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教师指导朗读。 2.齐读,要求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过故人庄》。 (1)借助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 (2)小组成员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检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 流)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对古诗主题思想的理解。 4.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意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较阅读,并找到比较阅读的方法。学 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认 识排比句的特点后,学生能够列出具体事例,来证明使用排比句的好 处,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排比 句。另外,学生在反复品读句段,查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进 一步了解了分号的用法,并能说出分号的用处。在学习古诗《过故人 庄》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自己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 展开想象,改编古诗。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语文园地一一共安排了三个大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如何从阅读中想开去的方法。以 《草原》中由“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场景”想到“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 聚与惜别的场景”和《丁香结》中由“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 考”想到生活中“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为例,说明了在读懂文章 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还可以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 多,并让学生说说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等植物,进一步对 这一方法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运用。这样的阅读 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排 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第二项内容是了解分号的用法。 分号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 用法较为复杂。教材展示了几种分号最常见的用法,让学生了解分号 最常用于并列的用法。第三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拼音在生活中 的运用。教材中绿色的图片为高速公路路牌,蓝色的为街道路牌,两 个泡泡引导学生关注路牌上的地名拼写规则以及生活中的人名拼写 规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本单元 的《古诗词三首》中也出现了孟浩然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作者到乡 村做客,见到乡村风光旖旎,老朋友杀鸡烹酒热情不已,主客把酒言 欢,对谈农事,表现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田间生活的简朴亲切。 每句诗句可见一幅画面,插图也生动再现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斜”的画面。 二、说学情 学习语文园地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交流平台时,提供 图示让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已学方法,并与同桌共同选择一种象征意义 的事物,比如:梅、兰、竹、菊,讨论它们又象征着什么。整个板块 的学习以生为本,夯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日积月累”重在积累,丰 富语言,积淀文化。学生可借助插图理解诗句大意,再运用由诗句想 开去的方法想象画面,感受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田间生活的 简朴亲切。“词句段运用”的三个板块中分号和排比学生在前面的学 习中都有接触,并不陌生,但是没有针对性地学习过分号的用法以及 排比的好处,可以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比发现感 受排比的好处,而分号的用法细分是非常复杂的,小学阶段根据学情 学生只需要了解分号最常用于并列的用法。拼音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 习,到了六年级会有回生的现象,应该适当回顾拼音的拼写规则,然 后根据情境拓展到特殊情境的拼音拼写规则,如路牌上的拼音以及人 名拼音,通过出示正确拼写图,学生对比发现小结拼写规则,并通过 学习活动让学生实践拼写规则。这个板块让学生联系生活想开去,再 一次运用到“读进来想开去”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2.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 4.了解人名和路牌上的地名的拼写规则。 5.背诵积累《过故人庄》。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总结阅读方法 1.过渡: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 章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 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 2.指名反馈。 3.结合“交流平台”第二、三段,梳理阅读《草原》《丁香花》 时如何想开去。 (1)指生交流。 (2)讨论: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有很多,比如:梅、兰、竹、 菊,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呢?选择一种事物同桌讨论。 预设:梅花不畏严寒,象征具有坚毅品质的人;兰花高洁,象征 疏远污浊、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人;竹在风霜中挺立,象征具有不屈 的骨气的人;菊不顾秋风萧瑟,不惧山林寂寞,象征不趋炎附势、默 默坚守自己的理想的人。 (3)小结:想开去的方向可以是由课文内容联想起自己的某些 生活经验,也可以是课文联想的方式引起自己的共鸣,从而联想到更 多。 预设:由《忆读书》想到自己的读书经历;由《落花生》想到其 他的人生道理等。 5.思考: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 么好处? (1)反馈交流。 (2)小结:“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一阅读方法既可以深化对 课文思想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创造力,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使用这种 方法。 (二)日积月累:背诵积累诗句 1.学生自由读诗句,把诗歌读通读顺。 (1)指名读。 (2)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还:huán。 2.结合插图,理解词意。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 粮食。 ◇郭:村庄的外墙。 ◇轩:窗户。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3.指名学生结合词意说诗歌大意。 4.学生齐读诗歌。 5.交流反馈: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环境?又看到人们的哪 些活动? 6.小结:通过想象画面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 之中和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让我们感受到他和友 人的深厚情谊。 7.学生背诵积累诗句。 【设计意图】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孩子们借助图示自主梳 理,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日积月累”板块中诗歌的学习也运用 了“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一方法,是又一次的阅读方法的夯实。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认识排比句,体会排比的好处 1.认识排比句。 (1)出示教材中的第一个句子,指名学生读句子。 (2)课件出示变换排列后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小结:像这样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 同且意义相关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2.出示不用排比的句子,对比发现排比的好处。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有清、静、绿的特点,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 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指名学生对比读。 (2)引导学生思考:用上排比有什么好处?(句子读起来更有 节奏感;更能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 (3)小结排比句的好处:一是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二是能 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4)指名学生说另两句排比句的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变换句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排比的句式特点,再 通过对比自主发现排比的好处,整个板块的学习以生为本。 (二)词句段运用:认识分号,了解分号用法 1.认识分号。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1)引导学生发现特点:自由读两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句 式相同,并列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变化:现在把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仔细观 察标点符号的变化。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 风芬芳馥郁。 (3)认识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 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 2.了解分号用法。 (1)同桌交流例句中分句间的关系。 (2)小结:分号能表示多种关系,用法较为复杂,最常用于表 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 3.学习活动:机智巧判断 (1)指生反馈。 (2)小结:第一句和第二句正确,前后属于并列关系。第 3 句 错误,句子前后不存在关联。 (三)认识路牌,学会正确拼写 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路过校门口,发现每块路牌上的地名下都 有拼音,唯独这两块路牌还缺少拼音,想请你们帮忙加上。 2.认识两块路牌:蓝色的是普通道路路牌,绿色的是高速公路路 牌。 3.引导学生思考:路牌上的地名拼写和我们平时的拼写有什么不 一样? (1)交流反馈。 预设:所有字母全部大写;拼音上没有声调;“路”“湖”这两 个字的拼音与前面的字的拼音之间空了一格,“顾榭、北凫”的拼音 之间没有空格。 (2)小结地名拼写规则:地名拼写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并且不标 注声调,遇到“县、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需要跟前面 的专属名字隔一格,特指某一地名的,如:“顾,要作为词语连写。 4.过渡:路牌制作完还需要我们拼写上制作者的名字,那我们自 己的名字又该怎么拼写呢? (1)出示人名拼写范例: 陈依依:chényīyī 上官依依: shàngguān yīyī (2)指名学生归纳人名拼写规则: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 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分别大写。 5.学习活动:补全路牌。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学习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交流中自主 发现拼写规律并辅以“制作路牌”这一实践活动落实拼写规则,提升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堂课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参与率较高,结构清晰, 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当然再成功的课也会存在其不足之处:一是课堂 调控能力还不够强。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在于学生口语的交流和体验,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如在实践体验时,下面的学生就着急为台上的同学作提示,不能很好 地遵守体验规则,有的又胆小不敢上台。二是在课堂流程和重点环节 还需要进行锤炼,由于学生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使得课堂流程不够流 畅。 今后在教学中我还得多关注学生的学情,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多向前辈学习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能让学生感兴趣、学到知 识的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 累”三个板块,分别从交流、表达、积累三个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进 行全面的回顾和强化。“交流平台”通过课文《草原》《丁香结》向我 们介绍了关于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法帮助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提高阅读能力。“词句段运用”则要求学生体会排比句的好处和学习 使用分号,通过学习路牌地名的拼写方法,知道用拼音规范地拼写自 己的名字。“日积月累”则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过故人庄》,感 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 感。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联想的方法读书,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习惯。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3.学习使用分号。 4.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5.读背并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在运用中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喜爱读书的兴趣,养成善于联想、乐于积累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学习使用分号,规范地使用拼音。 教学难点 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掌握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读书 方法。 四、说学情 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大胆,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的好材料。此前,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时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手法的独特作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语文园地比较容 易。 五、说教法学法 1.借助教材提供的语段,读品结合,讲练结合。 2.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 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关注路牌的书写,搜集排比句和自己喜爱的古诗词。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善于思考的阅读 习惯。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课时重难点 重点 1.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方法。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学会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带我们领略了大 自然的风姿。或徜徉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上,或流连于清香扑鼻的 丁香花丛中,或摇曳在无限苍穹之下……这些文章语言优美,画面生 动,但我们怎样读懂这些课文呢?(生交流)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说说“交流平台”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平台”主要侧重于指导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 方法。阅读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3.小组交流教材提供的例话内容。 4.提供范例《厄运中的海伦》,指导学生思考想到了什么,启 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想。 5.全班交流:怎样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想开去。 (2)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6.小练笔:指导学生选择一篇课外读过的文章,把读后想到的 写下来。 (三)、词句段运用 1.师:大屏幕上展示的是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 过的陈述句,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句子,并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 不同? 句子 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 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 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 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 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 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 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母亲对“我”的爱,而且运用排 比句后感情更强烈。 生 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 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发现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以后就可以在我们 的作文中多用排比句。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上的排比句。并仿照下面这个句子, 说出更多的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 望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生 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 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 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 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学生自主归纳: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词句段运用:排比句 特点:句式相同 三个或以上 好处:顺口 流利 感情强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本单元好的词句和段落。 2.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3.认识分号,学会使用分号。 4.积累《过故人庄》,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 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课时重难点 课时重点 1.积累本单元好的词句和段落。 2.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课时难点 1.认识分号,学会使用分号。 2.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 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是什么符号?(课件出示分号)你们认识它吗?对了, 它就是分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使用方法。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走近分号,了解运用 1.分号不同于顿号、逗号,它是句内最长的停顿,表示复句内 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2.那么,什么是并列分句呢?如果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由两个 或更多的小句子组合而成,这些小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就 叫并列分句。 3.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句: 例 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段话描写了女孩两种不同的动作,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 我们再看—— 例 2: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 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这段话是由几个小句子组合而成,为我们列举了几种不同的花在 不同的时间里开放的现象。这几个小句子就是并列分句。 4.请再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想想:这些并列分句所描述的对象 有什么不同。 5.例 1 描写的都是女孩的捡槐米的不同动态,例 2 描述的是不 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同。那么,在哪些情况下用分号呢? (1)当我们进行不同事物间同类状况的类比时,可以用分号。请同 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句 1。 句 1 描述的是“我”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表现与状态。两个分句 里,逗号前面的文字表示空间或时间,逗号后面的文字表示行为与状 态,句式相似,非常有意思! (2)当我们描写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描述时,可以用分号。请同学 们快速朗读教材中的句 2。 句 2 主要写的是太阳的热量被吸收的不同情况,属于同一事物的 不同方面,使用了分号。 6.教师小结:关于分号的学问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 的阅读学习中慢慢体会,逐渐学会运用。 (二)认识路牌,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老师带来了一段马路的视频,里面有很多马路的标记,我们 一起来找找有哪些路牌。 2.路牌上有些字我们还没有学习,大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认识? (借助路牌上的拼音。) 3.大家注意到路牌上的拼音书写有什么特点吗?(生发言) 4.对的,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路牌上地名的拼音都是大写字母, 且专名与通名要用空格隔开。大家还观察到哪些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 的现象?(广告、标题、书名。) 5.大家掌握了地名的书写规则,那你们知道怎么用拼音拼写自 己的名字吗? 6.学生学习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巡视察看。 7.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指导:名字的拼写,姓和名要 分开写,每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王芳 Wánɡ Fānɡ”“司马 相如 Sīmǎ Xiànɡrú”。 8.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照自己拼写的方式,检查修正。 板块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在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众多诗作中, 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光辉的篇章。今天 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过故人庄》。 3.学生自由吟诵,并尝试理解。 4.交流反馈。 (1)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孟浩然接受一位 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真 挚的友情。) (3)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 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才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 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 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论家常事。) 5.欣赏美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体会诗歌对仗的美丽。 (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表现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 对“郭外”,“合”对“斜”。“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 静的天地。“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 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 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6.“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些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7.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8.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过故人庄 邀:故人 具鸡黍(事) 见:绿树 青山(景) 话:桑麻 别:重阳日 还来(情) 七、教学反思 课上完之后,发现学生的表现能力是极高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 他们表现的空间,给他们保证表现的时间。因此我想教师的主导地位 还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开始指名读, 将近 20 名同学,大家越读越有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及 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韵。引导学生抓住“邀”“还来”体会故人 间的情谊,引导学生抓住场景想象故人庄的美好。教学效果良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