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汤姆·索亚历险记-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几 jī jǐ 几个 多音字 几乎 当 dàng 恰当 dāng 当初 差 chāi chà 差不多 出差 [当]辨读:dānɡ(当初)dànɡ(恰当) 运用:①回想当(dānɡ)初我离开家乡的时 候,这里还没有火车。 ②有了准备,就能恰当(dànɡ)地应付各种 复杂的局面。 近义词 反义词 笼罩—— 祈祷—— 疲劳—— 诚心诚意—— 满不在乎—— 倾听—— 弥漫 祷告 疲乏 真心实意 开始 低落 正经 词语对对碰 毫不在意 停止—— 兴奋—— 荒唐—— 消瘦—— 疲惫—— 诚心诚意—— 壮硕 亢奋 聆听 虚情假意 词语解释 诚心诚意: 祈祷: 浩浩荡荡: 疲惫: 向神祝告求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极度疲劳。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 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 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荒唐: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 规则。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小说家。他是美国文学史上 的一个里程碑,美国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 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是他的 笔名。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 历险记》《哈克贝得·费恩历险 记》《乞丐王子》等。 知识链接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 你?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 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 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 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 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 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这句话中的“诚心诚意”说明小镇上的人 亲如一家,都在为这两个失踪的孩子担忧祈祷。 “依然”说明事情并没有好的转机,大家渐渐 陷入绝望,为下文的喜迎归来埋下伏笔。 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 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 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 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 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 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 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 全变白了。 你从此处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对萨契尔太太盼子归来的动作描 写非常传神, “说胡话”“呼喊”“侧 耳”“呻吟”“倒”等词语深深刻画了一 个担忧、绝望、伤心的母亲的形象,对于 波莉姨妈则抓住了“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 白了”这一外貌描节,写出了她的绝望和 伤心。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 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 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 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 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 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 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 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 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欣喜若狂、高声喊着、喇叭声与人们的喧 嚷声汇成了一片”写出了村民们都为两个孩子的 归来感到欣喜振奋、奔走相告的场面;“大家成 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则突出了来人之多,场面之 壮观。这些描写和前文的“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 伤与凄惨的阴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汤 姆和贝琪的归来令人们极度高兴。 波莉姨妈真是高兴到了极点,撒切尔太太也 是如此。然而,等派到山洞里的信使把这个喜讯 报告给她的丈夫时,快乐才会变得十全十美。 这两句话写出了人们找到两个孩子后,萨 契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人们 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这两句写出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 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 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 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 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 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 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 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 这句话具体描述了汤姆的历险过程,从 中可以看出他虽然淘气,但是有冒险精神, 并且充满智慧。 这段话写出了什么? 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 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他又讲述了他怎 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 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 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此处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对贝琪的心理描写。“贝琪知道 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这一心理说明 当时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贝琪已经心如死灰, 两个孩子已经筋疲力尽,陷于绝境,就算这样, 汤姆也没有绝望,还回去寻找贝琪,安慰她, 鼓励她,并帮助她脱离了险境,和下文贝琪的 “简直就要高兴死了” 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 出了汤姆的智慧、勇敢、积极乐观。 他还讲了自己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当她摸索着 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 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 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 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 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 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 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 山洞有五英里远呢。” 这里的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处语言描写说明汤姆和贝琪的经历 在别人看来是荒唐、不可信的,但对于汤 姆和贝琪来说,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这也正是让汤姆感到自豪的地方。从侧面 反映出汤姆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汤姆听哈克病了,星期五便去看他,谁 知道被挡在了门外,星期六、星期天一连两 天也都没让他进去。 此时身体极度虚弱的汤姆刚刚恢复,但 听到好朋友哈克生病了,赶忙去探望,说明 汤姆是个善良、有情有义的孩子。 这里可以看出汤姆是个怎样的人? 汤姆从山洞里获救两个星期之后,哈克现 已经强壮多了,也不怕听令人激动的话题了。 汤姆又去看望哈克,他想,有一些话题正是哈 克感兴趣的。撒切尔法官的家离哈克住的地方 不远,于是汤姆就顺道去看了看贝琪。法官和 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 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 走一趟。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 法官和他的朋友提出的问题以及汤 姆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法官和他的朋友认为汤姆经过这次历险 之后,一定会胆怯,不敢再做冒险的事,可 是汤姆却不在乎,并不介意再经历一次,两 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汤姆敢于 探险、不惧困难的性格特点。 法官说:“还有一些人和你一样想去山洞看看 呢,汤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已经采 取了防范措施,以后谁也不会再在那个山洞里迷路 了。” “为什么?” “因为两周前我就找人用锅炉钢板把山洞的洞 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怎么了,孩子!喂,快来人哪!快拿杯水 来!” 有人拿过一杯水,一下子泼在了汤姆的脸上。 “啊,现在没事了。你怎么了,汤姆?” “哎呀,法官,印江·乔埃还在洞里呢!” 这句话写了什么? 这句话一方面写了乔埃还在洞里,他 有可能会死掉,另一方面通过写汤姆脸变 得惨白,表现了汤姆的恐惧和担心。 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 失踪后,人们悲痛 回来后,人们喜庆 讲述山洞历险经过 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 勇敢、善良、智慧、 勇于冒险、不怕困难 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 里获救回家后的故事,借助汤姆之口重现 了历险过程,体现了汤姆勇敢、善良、智 慧、勇于冒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作业 如果你遇到了和汤姆一样的遭遇,你 会怎么做?和同学交流一下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