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六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
语文园地四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这个单元的交流主题是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都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情节和环境都是为小说人物服务的。大家掌握得如何呢?在这里我们就交流一下吧。 交流平台 交流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二、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交流时谈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收获。 第三、借助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往往是起着烘托或营造气氛的作用,是如何凸显人物的呢?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平台 第一、通过语言、神态等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交流时留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神态的描写,看看从中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精神风貌。 我们先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环境描写: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勤劳能干 心理描写: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 但是觉得 非这样做不可 。 天性善良 语言描写: 渔夫 皱起 眉,他的脸变得 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朴实善良 ——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抚养孩子。 黛玉因将宝玉的小丫头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在宝玉身上,接至次日又巧遇饯花之期, “ 一腔无明火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把落花埋葬之后,感花伤己,于是“葬花词”便随泪飘洒而出。 《 红楼梦 》 中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性格。 课外拓展 艳红的骄阳为 晴天添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太阳七色的光芒汇成耀眼的白光,蔚蓝长空之上,飘荡着几朵雪白绵羊似的白云。 这样的晴空丽日,非常贴合主人公乐于助人、为孤独老人送温暖的可贵精神。 课外拓展 在这次的交流平台中,我们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体上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方面来阅读文章,同时在写作时为了凸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也可以通过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或者是故事情节的展开,或者是环境描写去展现。 交流平台 (曹)操教酾( sh ī ,滤)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词句段运用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译文 曹操命随从斟了一杯热酒,准备让关羽喝了这杯热酒再上马前去厮杀,关羽却说:“酒先倒上来放着,我去去就回来。”于是关羽出了营帐,纵身上马去了。(没多久) 众诸侯听到了汜水关外鼓声震 耳 欲 聋 ,(将士们)欢呼的声音很大,似乎能把天地摧毁,山川河岳震得崩塌似的,大家都很吃惊。(曹操)正准备派人出去打探一下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听到鸾铃(马脖子上的铃铛)的声音,顺着声音看去,关羽已经骑马来到中军(曹操营帐)外,关羽将手上提的华雄的人头扔到地上,而酒杯中的酒还是温的。 这段文字读来酣畅淋漓,让人大呼痛快。作者采用 虚实结合的手法 进行描写。实写会场,虚写战场;实写战斗结果,虚写战斗过程。其中“ 鼓声”“喊声”“鸾铃声”这些是耳闻,人头是眼见,这些都是实写 。而那精彩的对决,关羽斩将时的神威却都是虚写。作者在这里把这些具体交战的过程一概省去了,为的是抓住传神之处,突出精彩的侧面,收取以虚写实、以实补虚的效果。那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宏伟战争场面和气氛,始终强烈地鼓荡着读者的耳膜,依然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心人物关羽敏捷、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将虚实结合运用到了很好的程度。 赏析: 了解了短文的意思后,请反复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感受 虚实相生 的描写方法的妙处。 桑娜 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 忐忑不安 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心理、 神态描写。神态的描写展现了桑娜的紧张、在意。 心理 活动的描写则写出了她对丈夫的体恤、理解,对后果的勇敢承担。一个善解人意、充满爱心和坚韧的桑娜就立刻写活了。 片段一: 词句段运用 我的心 绷 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 地 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段话描写了 “ 我 ” 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烧, “ 我 ” 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救时心如刀绞的心情。我们体会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雄献身的精神。这段心理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片段二: 仿写一: 我忐忑不安地想:“要承认吗?还是算了吧,承认了,怕是免不了挨批评……挨批评又怎样,做错了事,就要承认错误……死活不承认,是不是就没事了?要不再等等看……爸爸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会怎样想呢?” 你能试着写一写表现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吗? 仿写二: 明明摊开试卷,双眼在大红叉叉上仔仔细细地查看,而后“嚯”地一下站起身,把试卷揉成一团塞进口袋里 …… 看到书房里爸爸伏案的身影, 他犹豫着:告诉爸爸吧,这分数,怎么说得出口?不告诉吧,明天一去学校,全都露馅了 …… 男子汉敢作敢当,还是自己亲口认错吧 …… 这哪里又是认个错就能过关的事? [ 唐 ] 贺知章 注释: 偶书: 随便写的诗。 偶: 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 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 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 家乡的口音。 日积月累 少小离家 老大 回, 乡音 无改 鬓毛 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 偶书 笑问: 还有 “却问”,和“借问”两种版本。 回乡偶书 注释: 无改: 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 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 减少,疏落。 鬓毛衰: 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 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 不认识我。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 无改 鬓毛 衰 。 儿童 相见 不相识 , 笑问 客从何处来。 [ 唐 ] 贺知章 贺知章在公元 744 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创作背景 贺知章 (659 年~ 744 年 ) ,字季真,晚年自号 “ 四明狂客 ” ,唐越州永兴 ( 今浙江萧山 ) 人。 贺知章诗文 以绝句见长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著名的 《 咏柳 》《 回乡偶书 》 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今尚存录入 《 全唐诗 》 共 19 首。 走近作者 这是一首 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写于阔别已久之时,抒发久客伤老之情。 首句用“ 少小离家 ”与“ 老大回 ”作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 不变的“乡音” 映衬 变化了的“鬓毛” 。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诗文解析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 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 ,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 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