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清平乐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清平乐教案新人教版

‎10. 清平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重点)‎ ‎3.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师: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代文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很多文人写春时,都不免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表达惜春的。‎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4.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擅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1)全词的线索是什么?‎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2)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 ‎2.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春天回到了哪里?到处都是一片寂静,找不到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喊它回来同我们在一起。春天的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一问黄鹂鸟。可惜黄鹂鸟的婉转啼鸣无人能理解,只见它凭借着一阵风飞过了蔷薇。)‎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 3‎ ‎1.这首词写春天,词中有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等词语上。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天离开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怀念,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百啭无人能解”黄鹂鸟仿佛知道春天踪迹似的发出婉转的歌声,可这歌声人们谁也听不懂。表达了词人的惋惜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这是一首惜春词,表达作者惜春之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都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无穷。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课下注意仔细体会,然后搜集整理能表现惜春这一主题的古诗词,和同学讨论交流,诵读。‎ 板书设计 清平乐 ‎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 惜春(无行路)‎ ‎   唤春(归来住)‎ ‎   问春(知踪迹)‎ 由幻觉到现实 解春(蔷薇开)‎ ‎   惜春(不复归)‎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 3‎ 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抓住这首词“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