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升初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版)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升初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版)部编版

‎ 第十一讲 分析人物形象 ‎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问答教学法 范例演示法 练习教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PPT ‎【课时安排】‎ ‎2小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交流 ‎ 与学生交流讨论最新时事热点,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教师根据当时的最新时事热点,自行准备)‎ 二、题型讲解 ‎1.复习导入 ‎【问】上一讲,我们学习了理解文章内容的相关技巧。下面,请同学们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 (1)把握文章内容包含哪些考点?‎ ‎ (2)说说理解文章内容的答题步骤 ‎【练】学生回答:略 ‎【过渡】今天,我们专题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问】中考试卷中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常见的题目类型?‎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 常见的题目类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公式解说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答题公式?‎ ‎ (1)真题展示一 ‎ 请看下面的阅读题。‎ 描花的日子 张炜 ‎①‎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⑪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⑫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问】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大家说说,写文章比如小说为什么要塑造人物形象?‎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因此,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问】分析人物形象是中考现代文特别是记叙文和小说阅读中最主要的考点之一。‎ 那么,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入手。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这一方法,我们在第5讲已经学了,本讲就再不作介绍。‎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这一方法,我们在第6讲已经学了,本讲就再不作介绍。‎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即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有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这些语句一般都是作者对人物的分析和感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结合文章对人物的刻画,进行分析归纳,就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问】题目要求我们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快速浏览文章,看看文章写了人物的什么事,有哪些具体情节。‎ ‎【练】学生回答后小结:‎ 写了母亲和一家人在冬天画梅花的事,其中母亲鼓励父亲画画、把猫爪印修改成漂亮的梅花等情节也非常感人。‎ ‎【问】“我”对妈妈的感情如何?‎ ‎【练】学生回答:‎ 对妈妈怀有敬佩之情。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是颂扬。‎ 如:在“外面天寒地冻”时母亲和一家人坐在暖和的屋里描花,“我”认为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猫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随后,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看到母亲将猫爪印修改成漂亮的梅花后“高兴极了”,并且还感叹说:“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问】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练】学生回答:‎ 心灵手巧。——①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②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 有生活情趣。——母亲和外祖母坐在暖和的屋子里描花是她们最愿做的事。‎ ‎【问】还有其他的性格特点吗?‎ ‎【练】学生回答:‎ 宽容厚道。——①鼓励父亲画画;②猫踩到纸上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后,没有恼怒。‎ 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请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评】同学们能根据文中的具体事情和情节,分析出妈妈的性格特点,很好。‎ ‎【问】概括“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答题时,我们要不要把大家刚才分析的内容写出来?‎ ‎【练】学生回答:不需要。因为题目只要求我们“概括‘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要我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妈妈的性格特点就需要把刚才分析的内容写出来。‎ ‎【评】同学们把题目理解得很透。‎ ‎【问】下面,请同学们将答案整理出来。‎ ‎【练】学生答题:‎ 参考答案: ‎ 妈妈是一个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问】接下来,我们将解题思路和答题公式整理出来。‎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干。看题目是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只是归纳概括就不需要作具体分析,不过这样的试题很少;否则,就要结合文章内容祚具体分析。‎ 第二步,梳理情节。一是总体把握文章写了人物的哪几件事,有哪些具体情节;二是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三是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第三步,具体概括。一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事件或情节,二是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即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前者是依据,后者是结论。‎ 第四步,标清序号。文中的人物具有哪几个性格特点,可用序号标示出来,以增加条理。 ‎ 答题公式:‎ 公式一:***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或:***是一个***、***的形象 ‎【收】这一公式主要是针对概括性较强且分值较低的试题。‎ 公式的第一个空只填人名,非常简单,不过,有的学生在答题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答题的语言不完整。‎ 第二个空填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题目最关键的地方,根据文中内容有的只有也只需回答一种性格特点就行了,但是,这样的题目极少,大多都要回答多种性格特点。‎ 第三个空也很简单,一般不用,可以填写这个人物的身份,如教师、知识分子、科学家、农民、环卫工人、大学生等;可以填写人物的性质,如人民公仆、贪腐等;可以填写有关评价的词语,如英雄、高大、典型、猥琐等。‎ 这一公式属于整体(综合)概括型的答题模式。‎ ‎ (2)真题展示二 请看下面的阅读题:‎ 陪着母亲坐火车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 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知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 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问】本题与真题展示一有区别吗?‎ ‎【练】学生回答:‎ 有。真题展示一只要概括“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行了,不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举例分析,本题则要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因此,前面的公式不适合答这道题。‎ ‎【评】说得很好,这也是我们答这道题的关键所在。‎ ‎【问】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 ‎【练】学生回答:‎ 陆总陪母亲乘火车回家过年,在车上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没钱回家的遭遇后,结清了工人工钱。‎ ‎【问】这篇文章让你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练】学生回答:略 ‎【放】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为什么?‎ ‎【练】学生回答:‎ 那位中年男子——过年时为了让家中父母不担心自己,居然借钱回家,孝心可嘉。‎ 陆总的母亲——母亲坚持要儿子坐火车陪自己回家,其目的是为了让有钱的儿子找回诚信和良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教育巧妙,平凡而伟大。‎ ‎【问】那么,陆总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那位中年男子有孝心,陆总有没有孝心?‎ ‎【练】学生回答:‎ 有。他明知道乘飞机回老家既方便又舒服,可母亲却执意要坐火车回去,他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只得依了母亲,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问】陆总了解了中年男子的境况后,有什么表现?‎ ‎【练】学生回答:‎ 想帮男子卖盒饭,掏钱资助男子回家过年,说明陆总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 ‎【问】陆总真的这么完美吗?‎ ‎【练】学生讨论:‎ 不是的。有了火车上的一段经历遭遇后他才结清拖欠农民工的工钱,说明她原来也拖欠农民工工钱,可见陆总原来也是个不守诚信的人。‎ 不过,他有了火车上的一段经历遭遇后,能结清拖欠工钱并给回家过年的工人发500元红包,说明他知错就改,还是有良知的。‎ ‎【问】陆总有哪些性格特点,完美已经清楚了,下面,就请大家根据题目要求把答案整理出来。‎ ‎【引】可先归再举例,也可先举例再归纳。按“品质特点1+具体依据+品质特点2+具体依据+品质特点3+具体依据…… ”或“……(具体内容包括事例、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说明**是一个***的人或说明**(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公式答题。‎ ‎【练】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 ‎ ‎①依顺母亲,陪乘火车表现有孝心:②‎ 想帮男子卖盒饭,掏钱资助表现有动人之心,同情心(写爱心也可);③结清拖欠工钱打发红包表现能幡然醒悟,知错就改,有良知;④有了火车上的一段经历遭遇后才结清拖欠工钱说明陆总也曾经是个不守诚信的人。‎ ‎【收】这一公式属于分点概括型的答题模式,是并列结构:文中的人物具有多种性格特点,答题时一项一项地分别概述,每一项的答题模式为“……(某性格特点),由……可以看出”。这一公式分为两种:一是先说性格特点,再举例;二是先举例,再归纳性格特点。‎ ‎(3)真题展示三 请看下面的阅读题:‎ ‎ ‎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⑪“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⑬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⑭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 ,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⑮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 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⑯孩子仰起稚气的脸, 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⑰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⑱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9)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 ‎ ●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问】这道题与真题展示一有区别吗? ‎ ‎【练】学生回答 题干没有什么区别,可以套用公式一去答题。‎ ‎【问】有没有同学有疑问?它们的分值一样吗?‎ ‎【练】学生回答:‎ 分值不一样,真题展示一是3分,本题为4分。由此看来,我们还真的有疑问:只用一句话来回答的题目,我想命题者绝对不会给4分。‎ ‎【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练】学生回答:‎ 必须结合文本内容来回答,也就是说应该用公式二来答题。‎ ‎【评】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分析得有道理。‎ ‎【问】下面,我们就联系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形象特点,并按公式二来答题。‎ ‎【练】学生回答:‎ 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杰作时,有一种满足的幸福,二是暗示孩子要刻苦学习,走出农村(后文有交代),真是用心良苦。‎ 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可见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可见他的上进心。‎ ‎【问】把刚才的语言稍微压缩一下就是很好的答案了。大家试试!‎ ‎【练】学生答题:‎ 参考答案: ‎ ‎①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②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问】除了这个公式外,如果将公式一与公式二结合起来回答行不行?‎ ‎【练】学生回答:‎ 可以。先用一句总说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然后再对每一具体特点举例分析。如果把这一方法确定为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是一个***的形象+他***(品质特点1)+具体分析+品质特点2+具体分析……。‎ ‎【评】这是公式一+公式二的模式,属于总分结构。‎ ‎【问】大家再按这种公式把答案整理出来。‎ ‎【练】学生回答:‎ 参考答案:‎ 父亲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可看出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可见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 ‎ ‎【收】今天,我们针对“分析人物形象”的考题,设计了三个公式,这三个公式是:‎ 公式一:***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或:***是一个***、***的形象 公式二:品质特点1+具体依据+品质特点2+具体依据+品质特点3+具体依据…… ‎ 此公式也可以倒过来,先点出具体依据,再概括品质特点,公式为:……(具体内容包括事例、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说明**是一个***的人或说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公式三:***是一个***的形象+他***(品质特点1)+具体分析+品质特点2+具体分析……‎ ‎ 三.考点演练(教材提供了8道练习题,老师可根据时间取舍)‎ ‎(1)练习一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①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④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⑤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⑥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⑦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⑧“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⑨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⑩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 ⑪“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⑫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⑬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如何答题?‎ ‎1.审清题干。看题目是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只是归纳概括就不需要作具体分析,不过这样的试题很少;否则,就要结合文章内容祚具体分析。‎ 本题要回答“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显然对“我”的性格特点不需要作具体分析,只要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行了。‎ ‎2.梳理情节。一是总体把握文章写了人物的哪几件事,有哪些具体情节;二是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三是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本文写了什么什么事?——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最感人的情节是——安锐说“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后,“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分析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是褒,是颂扬。我们从“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以及安锐在贺卡中的话可以看出。‎ ‎3.具体概括。这里不需要概括事件或情节,只要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行了,不过,要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 有哪些性格特点?‎ ‎——从“我”宁愿拖堂让安锐发言,以及“我”允许安锐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情节来看,可以看出“我”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的性格特点。‎ ‎——从开头“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有上进心。‎ ‎——从“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以及“‎ 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富有教学艺术。‎ ‎4.整理答案。按公式一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我是一个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爱学生、有上进心、富有教学艺术的年轻老师。‎ ‎ ‎ ‎(2)练习二 家 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 ●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6分) ‎ ‎●如何答题?‎ ‎1.审清题干。‎ 本题要考生“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且有6分的分值,显然是要对“祖父”的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内容作具体分析,应该用公式二回答。‎ ‎2.梳理情节。‎ 本文写了什么事?——介绍“我”家家徽的来历。‎ 分析具体情节——祖父发现偷米的贼、祖父放了贼并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贼及贼的儿子坚持给“我”家送鱼、祖父让孩子们在门上刻上鱼 分析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是褒,是颂扬。我们从“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以及“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等叙述中可以看出。‎ ‎3.具体概括。这里既要简明扼要概括事例,又要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哪些事例或情节中可以看出祖父有哪些性格特点?‎ ‎——从③段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的情节来看,可以看出祖父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性格特点。‎ ‎——从祖父发现贼后不仅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的情节中,可以看出祖父宽容的性格特点。‎ ‎——从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的情节中,可以看出祖父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性格特点。‎ ‎——从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的举动中,可以看出祖父淳朴、厚道的性格特点。‎ ‎——从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祖父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性格特点。‎ ‎ 4.标清序号。文中的人物具有哪几个性格特点,可用序号标示出来,以增加条理。 ‎ ‎ 5.整理答案。按公式二答题。方法有二:一、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再举例加以说明;二、先举例,再概括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示例一: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答出三点即可) ‎ 示例二:①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②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③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说明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④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说明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⑤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说明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答出三点即可) ‎ ‎(3)练习三 自 尊 周海亮 那是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日子。‎ 他失去工作,身无分文。他认为城市里,纵是一条狗也比他活得幸福。因为狗可以乞讨,他不能。因为狗没有尊严,他有。‎ 他开始捡垃圾。纸箱、啤酒瓶、香烟壳、食品包装袋……所有能够换成钱的东西,他都捡。在夜里,他将头深深探进臭气熏天的垃圾箱,他泪流满面。在夜里,他像一条落魄的狗。也只能在夜里,因为他不敢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中。‎ 每天都有收获。其中一个垃圾箱,更是一个富饶的“宝藏”。那里面有成箱的空易拉罐、成捆的旧杂志、坏掉的铝盆铁锅、奇形怪状的玻璃瓶……每天晚上,这些东西会在垃圾箱里静静地等着他。第二天,它们就会变成馒头和咸菜,让他有力气在这个城市里继续奔走。‎ 后来他发现一个问题,似乎,这些东西是有人故意放在那里的。它们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出现,它们摆放整齐,就像夜市上精心摆置的小摊。夜里他偷偷观察,果然见到一个男人将一包“垃圾”规规矩矩地放好,然后躲到远处,静静等待。‎ 他知道男人在等他。‎ 他感激那个男人,可是他有被伤害的感觉。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想放弃那些东西,强烈的饥饿感又让他一次次将那些东西捡回来,然后变成馒头、咸菜……他暗想,假如他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回来好好感谢这个男人。他会成百成千倍地偿还,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到。‎ 后来他真的发达了,资产足以买下一条街。他想到了报恩。‎ 他回到当初租住的小区,他见到了男人。‎ 他知道,现在的男人,生活得并不容易。‎ 似乎那个家至少二十年没有装修,地板翘起了角,水龙头“嘀嗒嘀嗒”地滴着水。老式的家用电器,老式的厨房用具,老式的沙发和桌椅,男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十几年以前。不必自我介绍,男人一眼将他认出,简单聊了几句,便聊到了从前。‎ 他说:“我知道那些东西是您故意放进垃圾箱的。我知道当初您在顾及我的自尊。”‎ ‎“是的,我在顾及你的自尊。”男人说,“那时我生活得尚好,可以送你一点多余的东西。我知道它们虽不值钱,但也许可以帮你撑过那段日子。”‎ ‎“您的确帮我撑过了那段日子。”他说,“如果没有您的暗中相助,我也许早就回到了乡下。那么现在,我就不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乡下的羊倌……”‎ ‎“我在报纸上见过你。”男人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 他笑笑,说:“这些年,我过得并不容易。您知道,白手起家,这有多难……”‎ ‎“你不是白手起家。”男人说,“我知道那个花瓶即使在当时,也最少值十万。”‎ ‎“花瓶?”他感到疑惑。‎ ‎“是啊。”男人说,“你离开的前一天,我在给你收拾废品的时候,将那个花瓶也装进塑料袋,放进垃圾箱。那时我并不知道一个花瓶能值那么多钱,否则我也不会把它当成废品……”‎ ‎“可是我没有捡到花瓶……”‎ ‎“你捡到了。”男人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元朝的花瓶,值很多钱……”‎ ‎“可是我真的没有捡到花瓶。”他说,“如果捡到了,如果我知道它很值钱,我会还给您的……”‎ ‎“你不会。”‎ ‎“我会。”‎ ‎“那你为什么第二天就搬走?”‎ ‎“因为我找到了工作……我要住集体宿舍。”‎ ‎“那你怎么会发达了?”‎ ‎“两年以后我与朋友合伙,赚了点钱。然后我开始单飞,资产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是因为你卖了花瓶,才有了本钱……”‎ ‎“根本没有花瓶……”‎ ‎“谁信?你白手起家,这么短的时间就腰缠万贯,谁信?你卖掉了那个元朝的花瓶……”‎ 他久久地盯着男人,内心慢慢地涌出一丝丝凉意。很显然男人说谎了。他记得很清楚,那天,男人放进垃圾箱里的那个塑料袋里,根本没有花瓶。他绝不会漏掉。那段时间,每一天,他都将那个臭哄哄的垃圾箱翻个底朝天 。‎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他在那里安静地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开,放下他带来的很大一笔钱,这笔钱,远远超过那个花瓶的价值。 ‎ 他告辞,离开。走到门口,他扭头,看着呆立在那里的男人,认真地对他说:“你的确伤害了我的自尊。却不是以前,而是现在。”‎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他”和“男人”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如何答题?‎ ‎1.审清题干。——应该用公式二回答。‎ ‎2.梳理情节。‎ 本文写了什么事?‎ 分析具体情节——他落魄时夜晚捡垃圾、男人暗中帮助、他发达后送钱报恩、男人虚设花瓶索要钱财 分析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对他是褒,是颂扬;对男人以前是褒,后来是贬,是讽刺。‎ ‎3.具体概括。这里既要简明扼要概括事例,又要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哪些材料可以说明?‎ 男人什么性格特点?哪些材料可以说明?‎ ‎ 4.按照题目要求,整理答案。‎ 参考答案:‎ 他是一个坚强不屈、自尊自爱、知恩图报的人。如他落魄时夜晚捡垃圾,发达后送钱报恩(这里举的是知恩图报的事例,还可以举坚强不屈、自尊自爱的例子)。‎ 男人当初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人,现在是一个被金钱同化了的、利益熏心的小市民。如男人虚设花瓶,索要钱财(这里举的是利益熏心的例子,还可举心地善良的例子)。‎ ‎(4)练习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回答问题。‎ ‎●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方法同前 ‎1.看题干,你准备用哪一公式作答?——公式二 ‎2.梳理情节。‎ ‎3.简明扼要概括事例,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 4.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 ‎ 5.整理答案。可先概括,再举例;也可先举例,再概括。‎ 参考答案:‎ ‎ “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从“我”拿了一卢布后买书、读书与书被没收后的难过可以看出;“我”也是一个大方的孩子,“我”把书籍和食品与同学享;“我”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母亲问起一卢布的时候,“我”坦然承认是自己拿的。‎ ‎(5)练习五 阅读《一朵一朵的阳光》一文后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 2.“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答两点即可)(6分)‎ 方法同前(第1小题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作答,并且在答第2题时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1.看题干,你准备用哪一公式作答?——公式二 ‎2.梳理情节。‎ ‎3.简明扼要概括事例,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 4.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 ‎ 5.整理答案。可先概括,再举例;也可先举例,再概括。‎ 参考答案:‎ 1. 示例一:负罪逃跑的男人在妻子的宽容善良或亲情的感召下醒悟,决定认罪伏法后回家好好生活。(以男人为主语) ‎ ‎ 示例二:妻子用宽容善良或家人用爱唤醒了负罪逃跑的男人,男人决定认罪伏法后回家好好生活。(以妻子或家人为主语)‎ ‎ 2.示例:①勤劳。从早到晚忙农田,忙家务,一点空闲都没有。 ②宽容(善良)。原谅丈夫错误行为,撑起家庭,执著等待丈夫回来。 ③坚强。丈夫负罪逃跑,面对压力,她没有倒下,独自抚养儿子,撑起家庭。 ④乐观。坚信负罪逃跑的丈夫会回来自首(坚信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有一天,也会照着丈夫的脸。或:坚信家人的亲情能唤起丈夫对家庭的热爱,唤醒丈夫敢于承担罪过的勇气)。 ⑤执著。坚持几年等待丈夫回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⑥细心。担心丈夫回家后,因为门前大树遮挡,看不到房子而失望回去,砍了门前树。 ⑦爱家(重视亲情):丈夫负罪逃跑后,艰难地撑起家庭,守住家庭,等候丈夫回来。(或:她认为家庭成员就像一朵一朵的阳光,必须抱成团,连成片,不能散开。)‎ ‎ (谈到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人物评价1分,分析2分,评价与分析必须吻合,不一致则以评价为主。)‎ ‎(6)练习六 阅读《渡》这篇文章后回答问题。‎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方法同前 ‎1.看题干,你准备用哪一公式作答?——公式二或公式三 ‎2.梳理情节。‎ ‎3.简明扼要概括事例,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 4.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 ‎ 5.整理答案。可先概括,再举例;也可先举例,再概括。‎ 参考答案:‎ 柱子是一个坚守承诺(诚信)、富有爱心、勇担责任的人。坚守承诺如文中“为了一纸承诺……自己又接过了这把磨得光滑的橹……”;富有爱心如文中“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勇担责任如文中“模糊中柱子听到对岸有声呼唤……对岸很近,不到半支烟功夫,船稳稳地泊近岸边。”‎ ‎ ‎ ‎(7)练习七 ‎ 阅读《等待那只手》一文后回答问题。‎ ‎●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 ‎ 2.第⑿段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方法同前。‎ 第二小题考查的知识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方法见第6讲。‎ 过程略 参考答案:‎ ‎1.①善良淳朴:老头穿着朴实,“我”上车刚落座,老头就主动与“我”搭话。‎ ‎ ②思子心切:刚见面老头说“我”像他儿子,“我”不搭理他,老头却自言自语说他三年没有见着他儿子了。‎ ‎③热情真诚(与人为善):“我”一直冷待、戒备老头,他却不以为意,主动与“我”交谈,并帮“我”掖紧身上的外套。‎ ‎2.描写了车厢内的黑暗与寒冷,烘托了“我”因长时间戒备老头动手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 (8) 练习八 阅读《像水晶一样的心愿》,回答问题。‎ ‎●1.概括文章的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①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② ‎ ‎③“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④ ‎ ‎ 2.请说说文中的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第一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把握文章内容,方法见第10讲。‎ 第二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方法见本讲练习一。‎ 过程略 参考答案:‎ ‎ 1.参考答案:②“我”攒钱买成书,还差6毛钱的时候,捡到一块“值钱”的“水晶石”。④多年后,“我”依旧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自己的作品。‎ ‎ 2.参考答案:老者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 ‎ 四、综合训练 阅读《像花生一样活着》,按要求完成题目。‎ ‎ 1.将表格填写完整。(4分) ‎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⑤‎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 2.第④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3分)‎ ‎ 答: ‎ ‎ ‎ ‎ 3.结合语境,任选一句赏析。(4分)‎ ‎ 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 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 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答:我选( )。 ‎ ‎ ‎ ‎ ‎ ‎ 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两点即可,4分)‎ 答: ‎ ‎ ‎ ‎ 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划线句子中得到的启示。(4分)‎ 答: ‎ ‎ ‎ ‎ ‎ 讲解略 参考答案:‎ ‎1.a. 花生苗惨遭碾压,—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b.“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 2.因为父亲告诉我们“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或:我们数着花就好像数着花生。)‎ ‎3.我选A。赏析示例:这句话通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表现花生损失惨重,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我选B。示例:“耷拉”和“擎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很有表现力,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并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 4.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医治花生》来开导“我”……。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化请教……”。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答出两点即可)‎ ‎5.示例一:外央的世界很精彩,作为学生的我们掏信游戏机等不良诱惑,安于自己的学业,像文中的花生那样“不匈,不气馁,不喧哗”,默默努力,就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农关。‎ 示例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我们有很多像邓稼先这样的科研工作才,排除外界干扰,守住内心净土地,几十年如一日,“本本分分,安安然然”,潜力心钻研,为祖国科研带来做出了巨大贡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