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语文上册13穷人
穷人 第四单元 13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幼年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1851年去高加索从军,曾参加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并在这里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 。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人物心理,形象生动逼真,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穷人》《跳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字音字词 保 佑 ( yò u ) 寡 妇( g uǎ ) 蜷 缩( quán ) 忐忑 ( t ǎ n )( tè ) 魁 梧( kuí ) 黧 黑( lí ) 汹 涌 澎 湃 熄 掀 困 唉 淋 嘿 糟 嘛 皱 勺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活生生 缝隙 谚语 尽量 软绵绵 农作物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结构划分 第二段(第3~11节):讲桑娜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病死,便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 第一段(第1、2节):讲桑娜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焦急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三段(第12 ~ 27节):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 课文解读 课文中的“穷人” 指的是谁? 桑娜 渔夫 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句子) 1. 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 从“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 1 )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 2 )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 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 3 )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 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 还好 ,总算活着回来啦。 4. 从“天气的恶劣”看出“穷” ( 1 )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 ( 2 )桑娜听着 波涛的轰鸣 和 狂风的怒吼 。感到心惊肉跳。 ( 3 )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有人说这篇课文中的“穷人”桑娜和渔夫其实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1.家中整洁、温馨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2.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3.夫妻俩不顾生活艰难收养孤儿 认真体会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看看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它们与桑娜和渔夫的“富有”有什么关系? ( 1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 2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抱回孤儿后,心里十分紧张、担忧,担心给丈夫增加负担,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这件事。但是她最终决定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我们能感受到桑娜深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 3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的前后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 4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被解开,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 他们是最 “ 富有 ” 的人 因为桑娜和渔夫有勤劳、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 故事以桑娜为主人公,却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理由有二。其一,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在沙皇统治下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内涵更宽泛。其二,以“穷人”为题,更能体现主旨。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在当时沙皇统治下的社会里,不会只有桑娜一家,所有的穷人都会诚心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深入探究 谢 谢 观 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