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形状与结构》教案(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形状与结构》教案(19页)

‎《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所得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用简单实验说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有关的因素中实验研究抗弯曲能力分别与梁的宽度、厚度的关系;‎ 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宽度不同、颜色的相同的纸条(3cm、6cm、12cm);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1张、2张、4张);小垫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认识“横梁”和“柱子”‎ ‎(1)出示桥梁和房子的图片,学生观察:它们形状和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吗?‎ ‎(2)指出图片中的“横梁”和“柱子”在哪。‎ ‎(3)小结:横梁和柱子都是支撑房子和桥梁的结构,直立的材料——柱子;横放的材料——横梁。‎ ‎2、引出新课 想象横梁断裂倒塌的情况,引出本课的主题:研究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 ‎(一)学生猜测 ‎1、 提问:你觉得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往横梁自身因素引导)‎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书内容。‎ ‎3、指出本节课主要探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二)探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 1、回忆五年级主要学习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能说出对比实验的特点和要求是怎么样的?(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是不同的,其他因素都相同)‎ ‎ 2、明确实验方法后,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同时打开书本)‎ ‎ A、书本在两边垫起相同的高度——柱子;‎ ‎ B、不同宽度的纸梁——横梁;(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宽度纸梁)‎ ‎ C、相同质量的垫圈——重物。(出示小垫圈)‎ ‎ 3、提问: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什么?‎ ‎ 学生回答:纸梁宽度不同。‎ ‎ 4、提问:除了宽度之外的条件呢?‎ ‎ 学生回答: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 5、怎样改变纸梁的宽度比较容易看出抗弯曲能力的变化?(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宽度的纸梁)‎ ‎ 学生回答:成倍增加纸梁的宽度。 ‎ ‎6、你如何知道纸梁能抵抗多大的弯曲?(加垫圈到什么程度为止?)‎ ‎ 学生回答:每次实验以纸条中部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它的抗弯曲能力。‎ ‎(三)探究纸梁的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提问:实验方法是否与上一个实验相同?有什么是不同的吗?‎ 学生回答:不同条件:纸梁的厚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四)学生探究实验 ‎ 1、阅读作业本上的两个表格,明确实验目标 ‎ 提问:你从作业本上学到了什么?‎ ‎ 学生回答:需要预测和实测。‎ ‎ 小结: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进行预测,然后再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 2、温馨小提示:‎ v       纸梁垫起的高度为两本科学书叠放的高度 v       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适中(不要太近或太远)‎ v       垫圈一个一个轻轻摆放在纸梁的中间位置 v       小组内互相合作,轻声交流,争做小小科学家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4、汇报交流 ‎ 分别挑选两个小组汇报不同的实验数据,收集数据填写表格,分析数据。‎ 纸梁的宽度 一倍宽 两倍宽 四倍宽 抵抗弯曲能力 预测 实测 结论:‎ 纸梁的厚度 一倍厚 两倍厚 四倍厚 抵抗弯曲能力 预测 实测 结论:‎ ‎5、分别归纳小结:‎ ‎ ①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②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 6、提问:对比两组不同实验的实验数据,你又能发现什么?‎ ‎ 学生回答: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增大纸梁抗弯曲能力更加明显。)‎ ‎ 三、课后拓展 ‎ 思考:横梁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为什么?‎ ‎ 试一试:用尺子证明你的想法!‎ ‎ 四、小结 ‎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 抵抗弯曲 ‎ 因素 抵抗弯曲能力 ‎ 宽度增加 增强 ‎ 厚度增加 大大增强 ‎ 材料 ‎ 形状 ‎ …‎ ‎【作业设计】作业本相关练习 ‎【课后反思】‎ ‎ 本节课上完后,听了几位教师的意见,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是教师的基本功这块内容,板书的字还需要多练习。上课语言表达能力上还需要注意和加强,课堂内评价性的语句太少,没有给学生一个激励,同时也需要肢体语言的结合应用。说话的内容太多,有些话其实不需要一再重复,说一遍学生也就能够明白,不需要反复强调。提问时言语还不够明白、准确,要让学生知道你在问什么,这样他们也才能准确地回答。一堂课上学生活动的内容以后要注意增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活动,今天的课上活动前没有交代完所有事情,导致最后实验器材的整理上就出现了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回避了学生的一些问题,这样也不好,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捕捉,就算没有按你预先设想的回答那也要对他的回答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备课时的学生预设还要加强,多请教老教师,请教学生在这堂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在备课当中就充分做好准备。以后还需要多听课,多和老教师交流,学习更多内容。‎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完成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2、观察瓦楞纸板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逐渐养成小组合作,共同实验、学习的习惯。‎ ‎2、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本课知识点】‎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可出科学结论。‎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 ‎【教学准备】‎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 回形针 胶水 包装箱瓦楞纸板 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料样品或是图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展示各种形状的钢材铝材的图片 ‎2、 思考:为什么钢材和铝材要设计成“T”“U”“L”“工”“口”字形状呢?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3、过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饿研究 ‎1、制定实验方案 ‎(1)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呢?‎ ‎(3)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小组合作,先预测再做实验,分别测出“一”字形、“U”形和“W”形纸的抗弯曲能力。‎ ‎3、通过比较承载的回形针的数量,得出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科学结论。‎ ‎4、思考:‎ ‎ (1)其他材料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其抗弯曲能力也会改变吗?‎ ‎ (2)为什么改变形状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 ‎5、引导:‎ ‎ (1)增加宽度和增加厚度,哪个更能提高材料的看法弯曲能力?‎ ‎ (2)将“一”字形的材料变成“L”形材料,相当于那一部分是立放了?宽度怎么变?厚度怎么变呢?‎ ‎6、总结:‎ ‎ “L”形材料虽然宽度减小了,但是厚度却增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L”‎ 形材料比“一”字形材料具有更强的抗弯曲能力。‎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 ‎ 1、观察瓦楞纸板的实物 ‎ 2、和普通打印纸相比,感觉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大小。‎ ‎ 3、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并思考:‎ ‎ (1)它有几层?‎ ‎ (2)各部分的厚薄、软硬是如何的呢?‎ ‎ (3)瓦楞纸板有什么特点?‎ ‎4、思考:‎ ‎ 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5、同学发言,互相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 瓦楞纸板报有好几层,比较厚,里面有层是弯折的,又折有黏合,具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 ‎6、说说你对瓦楞纸板报的其他想法。‎ ‎7、举例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利用改变材料的形状来增强起抗弯曲能力的。‎ ‎【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练习 ‎ ‎ ‎【板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改变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瓦楞纸板的研究 具有抗弯曲能力强的特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于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时应改变的条件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应该保持不点的条件认识上有不科学的地方。学生人为应该保持厚度不变,他们不觉得纸被折成“W”形后厚度有变化。这不利于学生理解 “L”形抗弯曲能力增强的原因。‎ ‎2、  有些形状不利于用回形针做实验,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安排,灵活利用教材。‎ ‎3、  学生举例时可以给予积极的引导,要求学生能科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拱形的力量》‎ ‎【教材分析】  ‎ ‎《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有的书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 ‎ ‎ ‎【学情分析】  ‎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 ‎●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 过程与方法  ‎ ‎● 根据学生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 ‎①激趣导入,引出问题。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④探究活动延伸。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程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  ‎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 ‎【教学重点】  ‎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 ‎【教学难点】  ‎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做拱形的卡纸,课件(教师用)。画有一定距离的纸,一元硬币、半圆形的瓜皮。 ‎ ‎ ‎ 学生准备:每生带四五本书用于抵住拱足。 ‎ ‎ 【教学过程】 ‎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 ‎ ‎(看屏幕)在森林里,住着很多小动物,小白兔和小松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小白兔生病了,小松鼠要去探望她,当小松鼠来河边刚想过桥时,发现桥被昨天的洪水冲垮了,她没有办法过河,怎么办呢? ‎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松鼠想个办法出来吗?‎ 生:可以游过去 师:很好的办法,可是小松鼠不会游泳,怎么办呢?‎ 生:可以搭一座桥啊 师:小松鼠想用随身带着的纸来搭一座桥,把桥平铺在了两个岸上,你们说她能过去吗?‎ 讨论,老师演示验证 师:大家看,老师现在想用这张卡纸在这两个岸之间搭一座桥,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的距离为标准,把它平铺在上面,我用硬币来测试一下它的承受能力。(边摆边说)‎ 生:1个 师:一个硬币放上去后,纸就塌了,这个平桥的承受能力是一个还是0个?(0个)这座平桥连一个硬币的重量都承受不了,小松鼠可以过去吗?(生:不可以)那你们能想到其他方法来增加这座纸桥的承受能力吗?‎ 预设一:增加厚度,具体说说方法、、、、、、不增加材料 预设二:改变形状,可以折成什么形状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刚才有同学说可以做成拱形,做成拱形真的可以增加这座桥的承受能力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板书:拱形的力量)‎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外推力和分析受力特点: ‎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拱桥,(卷一卷再松开)做一个对比试验。每组两张同样的卡纸,一张用来做平桥,一张来做拱桥,像老师这样卷一卷再松开,分别放在这两本书上,书当作河的两岸,两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为标准,注意,拱纸不能插进这里头,拱桥贴近书本的地方叫作拱足,最上面部分叫作拱顶。‎ 实验:轻轻地在他们的中间部位各放一个硬币,仔细观察它们的受力情况和形状变化,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幻灯片温馨提示:两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为标准,这个拱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小组对比试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桥向下塌,拱桥也向下塌。‎ 生:拱桥还会向两边伸展。‎ 师:同样是在中间,用了同样的力。(板画:向下的力)怎么会出现这不同的现象呢?他们的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生:拱桥把力散开,而平桥集中在中间。‎ 师小结,课件演示:拱形将力向下向外分散开来。‎ ‎2、  抵住外推力,测试拱桥承受能力 师:这样的一个拱桥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力呢?(教师演示,学生数数:2-3个)‎ 师:拱桥的确可以提高这张纸的载重能力,可是纸拱在承受了一点点重量时,形状就发生了改变,拱足就向两边展开了。聪明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拱桥承受更多的压力呢?‎ 生:把它放在两个物体中间,使它不向两边伸展;把拱足固定住,抵住拱足。‎ 师:那用什么来抵住拱足呢?‎ 生:用课本。‎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挑战一下“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力”,在实验之前,老师这里有几点要求。‎ 幻灯片展示:‎ ‎1、硬币要放在拱纸的中间,一个一个放上去。‎ ‎2、拱脚与实验纸上的两竖线对齐。‎ ‎3、以拱顶变平为测试标准。‎ ‎4、音乐响起之后请停止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 师:在我们的记录表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书本数量增多,拱桥的承受力也在增大。‎ 师:那我们通过用书抵住拱足能不能提高它的承受能力啊?‎ 生:能。‎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都挑战成功了。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书本,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师:所以我们很多的桥上都会写着“限载多少吨”的牌子。‎ ‎ ‎ 三、搭拱桥(此环节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师:通过今天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师:现在老师就请几位同学来当一回设计师,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利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冬瓜皮来搭一个座拱桥。 看谁搭得好,搭得最牢固)‎ 学生分组活动。两组学生分别在讲台两边桌上搭拱桥。其他同学观看,助威。(提示:注意瓜皮的摆放顺序,要用物体把拱足处抵住。)‎ 全体观看拱桥,教师往拱上添加砝码,感受拱形的力量。 ‎ 四、课外延伸(此环节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都做了一回拱桥设计师,玩得很有兴致,探究得很有力度,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弄清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的秘密。早在古时候,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了拱形的力量,并且将拱形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内容:各种拱桥)‎ 回去思考赵州桥为什么依然坚固完好? ‎ 小结:课后,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运用了拱形的原理。课后大家去观察一下,并且试着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教学反思】:‎ ‎《拱形的力量》的核心概念是: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如果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我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围绕这个核心概念展开的。首先,我通过小松鼠过河这个故事来让学生联想到拱形的桥,这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拱形的力量》就水到渠成了,原本在这环节我预测学生会对桥的形状有所怀疑,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明白拱形的桥已经是学生的前概念,教师没有必要过多的去设计这一环节的问题,不然反而会适得其反。接着通过让学生自己试验平纸和拱纸在受力时所发生的变化,使学生亲眼目睹了拱纸承重过程中的形变,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点,再由教师演示平桥和拱桥承受能力的对比试验,使学生明白同样大小和材料的拱纸比平纸承重能力强。在一环节中,学生对拱桥受力所发生的形变的解释很模糊,不能从力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表述也出现了错误的理解,导致在引导学生得出“拱形收到压力时会将力向下向外分散开来”这一科学概念时费了比较大的劲。庆幸的是学生也都能理解这一概念。另外在这一环节上,我的实验顺序的安排上有些累赘,本来可以直接让学生观察受力时的形状变化的同时,也让学生直接对承受能力做出实验,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也更直接。最后,在学生对拱桥在受力时,拱足会向两边展开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力?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要物体来抵住拱足。接着就引出用书本抵住拱足来增强拱纸承重能力的实验,在这一环节上,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讨论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直接放一定的本书数量来测试,二、书本数量从少变多的顺序来测试。第二种方案是我事先所料想到的,因此我想都没有想就否决了第一种方案,让学生全以第二种方案来进行试验。事后我细想了一下,第一种方案也可以,可以让学生自己采用小组的方案来测试,等到结束后,教师进行统计,将结果统一在一张表格中,然后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得出书本越多越重,拱形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在这个实验中,对于拱形受力的标准,我定得过于模糊“拱顶变平了”,学生在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事后,我想可能在拱的下面放个一定高度的物体,以拱顶碰到这个物体为标准这样操作性可能更强。‎ 科学课上有很多的意外和突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不仅做到备课本还要做到备学生,尽可能的对学生可能的回答和想法进行预测,并且不能一味地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来安排过程,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本来这堂课应该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上,来进行教学的,可是临时出现没电的现象,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使得事先想好的实验提示要点都忘了提醒,这也对本节课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都要有两手准备,甚至更多的准备。《找拱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拱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 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 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作什么形状?‎ ‎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 ‎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 ‎(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足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 ‎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 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圆形 拱形 环形 储油罐、电灯泡 塑料瓶 ‎ 肋骨、头骨、脚骨 龟壳、贝壳、蛋壳 ‎【教学反思】:‎ 关于《找拱形》这节课暴露出的学生的初始想法有两点。一是关于圆顶形与拱形的联系,学生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但具体是什么联系并不明确。所以我就摆出了一个拱形的模型,然后把拱形和圆顶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终于有学生说到了圆顶形和拱形一样上部都是拱起来的,还有学生说圆拱形从侧面看就是一个拱形,我就见机让同学发挥想象,我把拱形沿着拱顶和拱角中点连线为轴旋转就形成了一个圆顶形。以此来告诉学生圆顶形就是拱形的组合。二是关于球形结构坚固性的质疑。学生的初始想法“球形结构并不比圆顶形坚固”是出乎教师意料的,是课堂中的一个生成点,却也是来自学生最真实的想法。由于学生用于验证自己想法的证据并不科学,而且这里牵涉到物理学中“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在本节课中不适合展开教学。我就让学生作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圆顶形和球形一起放在桌上,然后用力去压,结果学生发现了圆顶形相对于球形而言容易压扁。同时我还让学生把圆顶形的半个乒乓球和球形的整个乒乓球放在手里捏,学生也发现半个乒乓球比较容易捏碎。这样总算把学生刚开始认为圆顶形比球形坚固的想法给扭转过来了。‎ 对于“塑料饮料瓶形状”的研究,涉及到的科学道理较多,很多同学都说出了很多的道理,刚开始还以为学生会讲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结果学生都想的很全面,有的学生还想到了瓶口为什么要做成螺旋形状的,原因是因为运用了斜面的原理,可以省力,这一点我自已也没想到的,虽然他说的不太准确,但这个学生居然还会运用斜面的知识来解释瓶口要做成螺旋形的,把前几面课上学的内容运用上来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还有就是关于瓶身为什么要做得很软很薄这个问题,刚开始很多学生都答不上来,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都局限到本节课所上的内容上了,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我就开始加以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要从生产厂家来考虑这个问题,经我这么一说很多学生都明白过来了,做的薄是因为厂家想要节约成本。 ‎ ‎《做框架》 ‎【整体设计】 ‎ ‎《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 ‎1、初步认识框架。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 ‎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 ‎1.学生实验准备: 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正方体框架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三角形木板,这是什么?出示三角形框架,这又叫什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把这种空心的、一根根材料搭成的东西叫框架。板书:框架 ‎2、这个是三角形框架,那这个呢?(出示四边形框架。)‎ 二、做简单框架。‎ ‎1、这样的框架你们会做吗?用小棒与橡皮筋做材料,怎么做?四个人做两个框架,怎样做得又好又快?(完善课题:做框架)‎ 指导要点:①橡皮筋与两根小棒的捆绑方法。②小组合作。‎ ‎2、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说说制作中有什么感受与发现?板书: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不稳定 ‎4、要让四边形框架也稳定一点,怎么办?‎ ‎5、为什么加了斜杆后四边形框架就稳定了?(预设:一条斜杆把四边形框架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框架,而三角形框架是稳定。)‎ ‎6、为什么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呢?‎ ‎7、出示教具,演示分析: ‎ ‎(1)三角形顶端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如果没有底边这根杆子,两条斜杆有什么变化?(向外扩),而底边杆子则可以将向外扩的两条斜杆紧紧拉住。‎ ‎(课件分析)当三角形顶端受压力时,底边杆子对斜边产生一个拉力,起到拉的作用。‎ ‎(2)当三角形的两条斜杆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又会怎么样呢?谁能结合老师的演示来进行解释呢? ‎ ‎(课件分析)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底边杆子对斜边产生一个推力,起到推的作用。‎ ‎(3)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保持它的稳定性。‎ ‎8、四边形中加的斜杆具有这样的力量吗?‎ 出示教具,演示分析。‎ ‎9、小结: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一)做正方体框架 ‎1、如果把许多个这样三角形或四边形框架组合起来,可以做成什么?出示正方体框架,这是什么?它是由一些什么框架组成的?‎ ‎2、你准备怎样制作正方体框架?‎ 指导要点:把做好的两个框架利用起来,先把三角形框架拆去一个角,加上一根杆子,做成一个四边形框架。再把加固的斜杆去掉,也做成一个四边形框架。然后用四根小棒把两个四边形框架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3、小组分工合作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学生制作的过程。‎ ‎(二)加固正方体框架 ‎1、明白任务:‎ ‎(1)你觉得这个框架坚固吗?边说边放书测试,追问这样的框架坚固吗?‎ ‎(2)你有办法让正方体框架更坚固呢?‎ ‎(4)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让正方体框架承受12本书的重量。‎ ‎(5)比赛要有规则,我们来制订一下比赛规则。(预设:承重相同,材料越少越好。材料相同,承重越多越好。)‎ ‎2、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斜杆加在什么位置?加几根?‎ ‎(2)用铅笔和尺在记录纸上画出来。‎ ‎3、制作调整。‎ ‎(1)完成设计后,请一个同学凭设计图纸来老师处领取加固用的斜杆。‎ ‎(2)学生分组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对制作好的小组,提醒其进一步修正。‎ ‎4、评价总结。‎ ‎(1)抽几个小组展示交流加固方案、测试承重、分析优点。‎ ‎(2)比较这么多成功的框架,你们觉得哪个小组最好?为什么?‎ 四、总结拓展。‎ ‎1、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框架搭成的物品或建筑吗?课件出示有关框架结构的物品或建筑,帮住学生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 ‎2、谁能解释这些大型建筑或设施上为什么都采用三角形框架?除了结构稳定外,框架结构还有什么好处?(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 ‎3、小结:框架结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建筑上运用很广。课外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 ‎【教学反思】                                           ‎ ‎1.  从教材上看,本课是一节制作课,但又不是单纯的制作课,编写者更强调动脑筋,思考怎样做框架,为什么这样做;‎ ‎2.  难点方面,还要细化,我感觉本课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的框架的受力情况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杆的作用,而框架受力的分析涉及到结构力学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因此框架受力的分析是难点;‎ ‎3.  我感觉在“三角形稳定性的研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学生被教师牵着在一步一步往下探究,其探究的内需力没有很好的能到激发,建议要作调整,将学生的内需力激发出来,有意愿去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好能够设计一个情景,出现学生想做的框架有三角形的,也有四边形等其他形状的,学生们也各自据理力争,有内在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这些框架到底谁的稳定性最佳,我个人觉得这里是一节课亮点出现的最好时机,可以好好思考思考,预设一个非常棒的构思;‎ ‎4.  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好的基础上,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出任务,让学生自己来动手改造四边形框架,从而认识斜杆,并了解斜杠的作用,注意,一定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来解释加入斜杆的原因,课件在其后出示,包括上面的“三角形框架受力”课件也是如此;‎ ‎5. 设计的“立方体框架加固比赛”(书上是正方体框架)是非常好的,但我建议是小组比赛,锻炼合作能力,(其实这也是一种考验,不是每个小组都能非常好的合作的)同时时间也会节约很多;‎ ‎6.  在“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中,书本上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学生思考——“加固这个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杠?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了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杠?”,如果从节约的原则出发,其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上的斜杆可以不加,对框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事实是否如此,可以自己动手试试,我感觉可能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我们搭的正方体,尤其是学生搭的,不可能是理想中的稳固的正方体,其边总有长短差异,出现正方体框架倾斜,不能完全直立,如果在上面压重物,就有可能出现重物向下的压力向侧面倾斜,这是要考虑到的,因为你的比赛规则是先看承重多少,后看材料的多少;‎ ‎7.   最后就是材料了,有结构的材料对学生的探究当然很重要,因此,小棒要尽可能做到大小、粗细和长短一致,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探究材料,以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建高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教学重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具大作用。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猜想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易倾倒?把我们的猜想写下来。‎ ‎2、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①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倾倒?‎ ‎②怎样做,使塑料瓶最不容易倾倒?‎ ‎2、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3、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 三、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利用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做一个塔,并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比一比谁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2、分组操作:‎ 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搞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 ‎3、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塔为什么不容易倒?看看我们先前的猜想,哪些得到了证实?哪些需要修正补充?‎ ‎【板书设计】‎ 塔不易倒的秘密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 底部越重越不易倒 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 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 ‎【教学反思】‎ 学生对铁塔特点的认识很清晰,能比较容易找出铁塔不倒的原因。在设计高塔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些学生知道可以用吸管扩大底部的面积,还有同学在塑料瓶的连接处也用上吸管,使塔连接处更加牢固。‎ ‎《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材分析】:‎ ‎《桥的形状和结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7课。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3.“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 桥的形状结构明显外露,容易观察研究。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课的活动设计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本课还隐含着这样的一条隐性的线索:桥梁形状与结构不断发展的背后蕴藏着人类针对“跨越江河、湖海、山涧……等障碍的主要建筑——桥梁”的不足而进行改进和创造的历史,科学史在本课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一次性筷子、拱桥塑料模块、课件:各种桥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桥的雏形。‎ ‎1.出示一条小河的图片:如果我们在河的这一边,想要到河对岸去,你们有哪些办法呢?‎ ‎2.可是在古时候,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在河中间垫几块石头(出示课件)——尽管这很简单,但它已经实现了过河的功能,所以桥梁专家把这作为桥梁的雏形。你觉得这有什么缺点呢?‎ ‎3.人们加以改进之后,做成了比较稳定的碇步(课件出示碇步),介绍仕水碇步。(谢晋导演取名为“琴桥”。)‎ ‎(反思:从过河这种最原始的任务,引发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从用石块作“踏脚石”的缺点到“碇步”的出现,这样简单的方式,是人类为解决过河这一任务而出现最早的创造,这是桥的雏形。增加这样的内容,既能一开始上课就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填补拱桥桥梁发展史上拱桥前的空白。我觉得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 ‎(二)古代的桥 ‎1.这碇步还有什么缺点呢?‎ ‎2.人们对这些缺点又会进行怎样改造呢?看,人们把这些石块架到空中——造出石拱桥(课件——小石桥)‎ ‎3.像这样的石拱桥,石块几乎是它唯一材料,为什么这么架空之后,这当中的石块不会往下掉呢?学生尝试做自己的解释。‎ ‎4.你们说的究竟对不对?老师没办法给你们准备架桥的石块,但是我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一些塑料块——介绍材料(这底板当作河床,这矮梯形状当作河岸,这六块倒梯形当作架桥的石块,石块间有凹凸的圆点互相砌合)‎ ‎5.下面我们就按照图试着搭一座石拱桥,搭好之后用手指在“拱桥”上按一按,想一想我们刚才所作的解释是否正确。‎ ‎6.发放材料,学生操作。‎ ‎7.反馈:现在谁能再解释一下石拱桥稳固的原因?‎ ‎(反思:石拱桥是古代桥梁的典型代表,在整个古代桥梁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本环节教学设计基于“碇步”的不足而进行改进,在这基础上出示石拱桥,进而分析石拱桥上面石块和拱足的受力情况。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整个桥梁发展的历史,还能跟学生思维发展的线索相吻合。但是在学生动手搭桥的模型时,因为我不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没有讲清搭桥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实际操作遇到了困难,也花了较多的时间。)‎ ‎8.如果我们把模块底下一字形的底板去掉,你猜我们所搭的拱桥会怎样?试试看。‎ ‎(反思:把拱桥模块底下的一字形底板去掉,拱桥的拱形外推力会使桥容易散架,不稳固。通过这样一种直观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消除拱的外推力,在拱桥建造中非常重要。)‎ ‎9.小结:拱桥的拱形外推力会使桥容易散架,不稳固,一字形的底板及两个矮梯形消除了拱的外推力,使拱桥更加稳固,在拱桥建造中非常重要。‎ ‎10.(课件出示石桥的图片)看,像这座石拱桥,拱的外推力就作用在河的两岸。‎ ‎11.(课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这是我国最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他建于606年,距今有1400多年,全长37米左右,是我国单拱桥中结构和造型堪称极致的石桥了。即使这样的桥人们还是不满意,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现代的桥 ‎1.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加以改进,设计并建造了许多现代的桥梁。(观看之前,布置任务:请想一想这些桥梁的形状和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课件图片播放——现代的桥;选择四种典型的桥——拱在桥面之上、拱在桥面之下、悬索桥、斜拉桥。‎ ‎3.反馈: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桥有什么特点?‎ 学生选择其中一座进行介绍,其他同学补充。‎ ‎4.把这些桥设计建造成这样,你认为有什么优点?‎ ‎5.小结:我们了解了从古到今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桥梁的发展过程。‎ ‎(反思:这一环节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由于我问得问题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回答时,目标也不明确,落不到实处。如果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现代桥的资料,可能学生回答起来不会词穷句乏了。)‎ ‎(四)我们的筷子桥 ‎1.如果让你充当建筑师,也来造一座桥,你会选用哪些材料来造桥。‎ ‎2.学生回答:木头、石块、钢筋、混泥土……‎ ‎3.出示一次性筷子——这是什么?如果用它作为主要的材料,要设计一座能跨越筷子本身长度的桥,你会选择哪一种结构,设计什么形状的桥呢?学生尝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并在纸上画出你们设计图。‎ ‎4.交流我们的设计:重点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结构和形状上有哪些特点?‎ ‎5.要完成这样的设计,除了筷子还必须有绳子、胶带纸等其他辅助材料。如果我们把筷子作为唯一的材料,也要搭建一座能跨越超过筷子本身长度的桥,你觉得有可能吗?‎ ‎6.这个任务确实有点难,但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到一些好方法,(播放廊桥的图片,简单介绍廊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廊桥底部的仰视图。‎ ‎7.如果我们把廊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形状:课件出示筷子桥图片。你们能参考这幅图,试着搭出筷子桥吗?‎ ‎8.学生尝试搭筷子桥,如果学生还有困难,在他们活动的过程中播放搭筷子桥的录像。‎ ‎9.分析筷子桥的结构特点,试着解释筷子桥为什么能做成这个形状,能跨越这么长的宽度?‎ ‎10.课外延伸:能让9根筷子所搭的筷子桥跨度更长,承受重量最大吗?课外我们带着这一问题继续研究。‎ ‎(反思:从材料这个角度再来重新审视和思考桥的形状与结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挑战难度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呈现很难完成的任务:用筷子搭一座能跨越筷子本身长度的桥。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进行设计并思考面临的困难,让学生有困难的时候适时、适度的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觉得容易之时增加难度。选择一次性筷子作为主材料,准备容易,随处可得;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这么熟悉的材料居然能做这么特殊的“桥”;相信每个孩子在经过这样的课堂探索之后,能自发的把课外延伸活动延续,从课内到课外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并提问:用这张报纸可以做什么?‎ 学生回答:取暖、做衣服、叠飞机等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用这张报纸来造一座桥(板书:用纸造一座桥)‎ 二、设计一个造桥的方案 请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用这张报纸造了一座桥,这座桥可能会有什么缺点呢?‎ 学生回答:不结实,抗弯曲能力弱等 ‎ 教师继续提问:你怎样克服这些缺点?造桥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特性和数量、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各部分连接等方面来考虑。‎ 教师提出造桥的具体要求:造一座可以跨越30厘米、宽度不小于8厘米,可以承重100g重量的桥。‎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造桥的方案,并把它记录下来。‎ ‎ 学生开始设计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三、开始造桥啦!‎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造桥,教师巡回指导。‎ 四、介绍我们的桥 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五、检测我们的桥 用装满食盐的小卡车,通过纸桥,检测小桥是否结实。‎ 六、课后延伸:‎ 我们的小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造一座可以跨越35厘米,宽度不小于10厘米,可以承重200g的小桥。‎ 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要求:‎ 可以跨越35厘米,‎ 宽度不小于8厘米,‎ 可以承重100g重量 ‎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是一节探究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各学科的一个整合,因此结合六年级《科学》教材设计了这次小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标,也不以能否对知识进行复述为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活动的目标更着眼于逐步完善学生内在的素质结构,追求的是学生独具特色的和谐全面发展。‎ 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就是活动最基础的前提,完全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并且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当中来,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一节课下来,我认为有一下地方还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太好。‎ 一、学生在做完造桥的设计方案后,应该给同学们一个交流研讨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又能够找出自己小组的问题,对后面的造桥工程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给学生这个时间,造成设计方案最终被闲置的结果。‎ 二、这节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真的造出一些特立独行的桥来,而是让学生掌握造桥的方法和造桥是应该考虑的一些影响桥称重量的因素。当然,造出桥来更好,因此,我重点应该对学生的造桥计划进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评价学生的桥造的怎样,好不好,能不能承重。‎ 三、虽然教案里设计了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桥的内容,但是学生并没有按我要求的去做,在这个环节预设和生成没有把握好。‎ 四、检测桥只是一个提高的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造桥的欲望和决心。在检测桥的时候,如果把监测台再搭高一点,让后面的同学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各个小组的检测过程,效果更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