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亡赖”、“醉”等词语,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3.学生借助朗读、析词、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大意,有感情地背诵诗词,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完成识字任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剖题切入。 1.师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 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 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课题。 教师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所以中间要有一点。 3.谁能把题目读好? (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 4.师: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 的生活)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让阅读更有趣味,一起再来读课题。 过渡:你们的描述已经让我陶醉了,在大词人笔下,又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 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理解字词,疏通语言,初步感知词意。 1.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生自由读词。 3.师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A.注意读好字音:茅檐、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莲蓬。“媚”读去声,“媪”读“ ǎo”,“剥”读“bō”。 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 看图,谁是翁?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翁”是什么意思?“翁” 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这里 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现在那里的人还在使用“吴音”。 师小结:刚才通过联系旧知、观察画面、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今后, 大家在学习古文时,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4.初步感知全词大意。 交流:能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吗?你感觉哪个句子意思不好理解?(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 句指导) 5.生分组说词意,读诗句。 三、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诗词情趣。 1.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看到了几幅画面? 生交流: A.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托着水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 春的红晕。引读:这就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B.“溪上”:看到一对老夫妇坐在家门前聊家常。引读: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C.看到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纺织精致的鸡笼。引读:这就是——“中 儿正织鸡笼。” D.“溪东”:看到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苦地锄苗。引读:“大儿锄豆溪东。” E.“溪头”: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 引读:这就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师:“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媪”,这一切巧妙的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全词吧! 四、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 1.师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再通过自己的 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创作年代毕竟离我们遥远,所以有些字词背后蕴涵着丰富的 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2.师:你读懂了哪些字的内涵?有什么问题?品读、交流: A.品味“亡赖”。 (1)仔细读读最后两行,想一想。“亡赖”在这里应该取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从“喜”字感受到诗人对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从“卧”字感受小 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小儿子的姿态、吃相 等方面来理解。 (3)“最喜”和“卧”字让同学们推敲出了亡赖的应取之意感受到小儿子的活泼顽皮, 那怎么读呢?指名读,读出小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的童趣。 B.品味“醉”。 (1)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醉可以组什么词?(陶醉、酒醉、沉醉……) 研究:在词中你认为哪种醉更为恰当? 预设:美好的风光、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夫妻的恩爱让老两口陶醉。 除了陶醉,老两口闲暇之余喝喝酒,聊聊天,因此还有些酒醉之意。 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老两口心理,他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畅谈后再读,读出温馨的情景。 小结: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为孩子们的懂事而醉。(感情诵读) C.理解诗人之“醉”。 (1)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和睦的家庭啊!课文里除了老夫妻之醉,还有谁在醉?(诗 人) (2)想象诗人喝了一点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宁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生读)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诗人因为什么而醉?仅仅是因为喝酒了吗?(诗人因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醉,因安宁 的田园生活而醉) (4)师: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向往呢?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五、吟诵积累,引读明意,拓展延伸。 1.师: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上试一试。(自 由背诵) 2.师生背整首词。 3.师生对白。师说词意,生说词句。 4.指名背诵。 5.师: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受恬静的田园风光,一起 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 在古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也可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 “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景——美 人——美 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