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推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教材合理利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2.会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1)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衔接。学习过程中,尽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条形统计图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统计观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思路。‎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都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先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引出折线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应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习统计知识,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统计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充分利用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学习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学习难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创设情境,回顾旧知。提问: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情境图)这是一幅2006年至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吗?‎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导入新课。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板书课题)‎ ‎1.观察情境图,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在练习本上画出条形统计图。‎ ‎2.独立观察并汇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出( )。‎ 答案:多少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王叔叔连续喝下2瓶啤酒后,每隔0.5小时测量一次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王叔叔喝啤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统计图 ‎(1)王叔叔喝啤酒5小时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 )毫克/100毫升。‎ ‎(2)王叔叔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从喝啤酒后( )小时到( )小时增长最快。‎ 答案:41 0.5 1‎ ‎3.看图填空。‎ 甲城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这一年中,甲城(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2)( )月和( )月这两个月间的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 ‎(3)( )月和( )月这两个月间的月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4)这一年中,甲城的月平均气温呈( )的变化趋势。‎ ‎(5)7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比4月份的高( )℃。‎ ‎(6)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甲城可能是下面的哪座城市?( )‎ A.哈尔滨 B.武汉 C.广州 答案:1 7、8 5 6 10 11由低升高再降低15 B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20分钟)‎ ‎1.出示教材第105页未描点的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后,思考:‎ ‎(1)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0~390部分为什么这样设计?‎ ‎1.观察出示的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1)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参赛队伍支数。‎ ‎(3)课件演示2006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点的标法。‎ ‎(4)教师引导学生把其余各点在统计图上标注出来。‎ ‎(5)反馈各点的标法。‎ ‎(6)引导学生用线段连接各点。(注意线段不要超出两点的长度)‎ ‎(7)根据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②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比较两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2006年到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比较一下两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4.引导学生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5.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 ‎6.探究提升。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体会?‎ ‎(2)纵轴0~390部分是用一个格表示的,但是表示的数与上面的不同,所以用折线表示。‎ ‎(3)观察演示,并思考点的标法。‎ ‎(4)独立标点,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5)反馈自己的标法。‎ ‎(6)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 ‎(7)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后分小组汇报。‎ 相同点:都有横轴、纵轴和标题。横轴、纵轴包含的统计项目、统计数据和单位名称都一样。‎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由直条构成的,折线统计图是由点和线段构成的。‎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趋势。‎ ‎4.独立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小组交流后汇报。‎ ‎6.回答在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体会。‎ 三、巩固练习。(11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题。‎ ‎1.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答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后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2题。‎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批改。‎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由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制作出条形统计图,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通过两幅统计图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而且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教师点评和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