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说课设计范文推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万年牢》说课设计范文推荐

《万年牢》说课设计范文推荐 各位老师:大家辛苦了! 感谢领导给予我们锻炼的机会,为我们搭建沟通对话的平台, 感谢老师们的认真倾听。下面我就对这堂课的设计意图与大家交 流。 当初选择《万年牢》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为这是一篇略读 课文,我没有在这样公开的场合上略读课文,我需要尝试。二是 因为网上没有发现这篇课文的课堂实录,一些教学设计也都是非 常简单的,而我需要的是更具有原创性的教学。三是因为在阅读 教材时发现课文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三个“万年牢”做文章,而 我的想法是让我的课堂朴实一点,简单一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才 发现其实没那么简单。 1、课前让孩子们听歌曲《冰糖葫芦》的 MTV,让他们有一 种新鲜感,继而产生一种好感。然后围绕冰糖葫芦歌曲和图片进 行谈话,从而进入课文。第一次试讲,光让孩子听歌曲,然后以 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吸引孩子,通过说感受让他们更靠近冰糖 葫芦,喜欢冰糖葫芦,从而能够更快地走进课文,走进“万年牢”。 可孩子们说感受时,涉及的只有一种想法,想吃糖葫芦。我们教 研组的老师认为,给孩子欣赏图片的时间太短,他们还来不及有 什么感受。于是我们设想在听歌曲时,同时欣赏一组糖葫芦的图 片,这样孩子们的想法感受可能会更丰富,可结果还是一样。孩 子的兴趣点是吃。再说,这些图片与课文的内在联系也不大。那 天,王老师给出了主意,就用冯晓泉的 MTV。 2、对三个万年牢的理解,都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就这个 句子本身来理解“万年牢”,第二步再联系课文作具体的理解。 比如说第一个万年牢,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 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 亲说说理由吗?孩子们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对第一个万年牢的理 解。孩子们,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在这里要求学 生读书时要学会针对问题有选择地圈圈画画,并且适当做一些批 注。培养学生读书时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习惯。努力做到 多种感官并用,集中精力学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 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 德的人。 3、在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时有一个环节,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走正道的生意人。这是我课前布置学生 搜集了解的,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什么是走正道?更重要的是让孩 子去挖掘生活中走正道的生意人,感受生活中的美。因为孩子看 到太多的坑门拐骗的事情,如果让他们说说身边的生意人,他们 会罗列出一大堆不正经的生意人。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想,我不 希望孩子接触太多负面的东西。所以让孩子观察社会生活,总是 选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让孩子在了解社会过程中,受到健康风 尚的熏陶感染。当然,孩子也应该知道“丑”,只是我们的孩子 毕竟小了一些,我总想首先用美去占据孩子的心灵,从而引发他 们去崇尚美,追求美。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源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把教学内容 蕴涵在任务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尊重,学生自 然会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孩子再现 父亲和老板对话的情景,这个任务驱使孩子去阅读,去思考,去 探索,去判断,去构思,去创造。任务驱动的过程,其实是学生 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 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 把父亲做人做事的态度铬记在心。在小练笔的过程中,学生进行 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旅程,彻底的人文熏陶。学生所写的内容,是 他对道德的一种判断,是他的真实想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文与道同构共生,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通过对空白点 的挖掘,激发思维,主动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共落到实处。王 崧舟先生说过如何来烹调语文味十足的课,它需要哪些佐料?品 词是的,诵读是的,练笔也是的。 5、本来在小练笔结束后,我们过渡“面对老板的行为,认真 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 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 叫卖”的日子。孩子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有的 孩子说:“意味着父亲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意味着父亲会更 加辛苦,风里来雨里去。” 孩子们,父亲走街串巷,提篮叫卖,是那么的辛苦,“父亲 心里苦吗?”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指引。生活中谁不会碰到困难, 关键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孔子曾经夸奖他的学生颜回:“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 办法?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 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 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让孩 子了解父亲提篮叫卖的辛苦,重要的是父亲面对这些困难的态 度。父亲宁愿过着这种清贫的日子,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 的心中自有一番乐土。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做事的一种态度, 做人的一种态度。因为时间有限,再说毕竟是一篇略读课文,你 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做,那是不可能的,要舍得放弃。于是, 我们就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地隐藏在老师的评价语里,希望 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点影子。 5、文本三次出现“万年牢”,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 切的内在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 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父亲如何能做出品质上乘的 万年牢?那是因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本来以为,金玉良 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我们要告诉孩子的 做人做事的道理,到第三处“万年牢”已水到渠成,无须再多言, 我只让孩子们尽情地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想,一切尽在 不言中。事实上,我们太理想化了。孩子,毕竟才四年级的孩子, 他们还没有完全具备这种整合的能力,他们对这三个万年牢的理 解还是一块一块的,需要我们引导把分散的珠子串联起来。所以 经过讨论,我们对三个万年牢又进行综合,三个万年牢之间有什 么联系?那天我在试讲的时候,一个孩子说得非常精彩,做糖葫 芦做生意就是在做人。 有些老师可能会有些疑问,你的教学中哪里体现出略读课文, 抓的点也不少,挖掘得也不浅。虽然,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 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 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 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事实上,粗知不等于浅知,粗知 不等于少知。我们说,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 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 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 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 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 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今天让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能做出 这么好的糖葫芦”时,我们重点抓了两个句子,“红果、海棠去 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 光下晾晒。”“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学 生对字词句进行了品读,像“一点儿、都要、甩”等,在这个品 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是因为 父亲选料严,工具好,手艺精,这个品读的过程,更是在为理解 父亲的认真实在做服务。因为父亲的认真实在才会做出这么好的 糖葫芦。通过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 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比 较丰富的内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