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探索乐园 冀教版 (2)
芜湖市北塘小学 学科:数学 课题:课题一:数学广角――集合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交集部分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共 课时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教学活动预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方案 第 1 课时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动物园(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这是为什么? 芜湖市北塘小学 芜湖市北塘小学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小朋友们真是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学习例1 三(1)班小朋友马上要参加运动会了,他们正在积极报名参加运动项目,这是一份报名表。 1、 出示例1中的表格, 师:提问:“从这份名单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你能根据你搜集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猜一下有多少人? 师:“会有这么多人吗?”“答案还有不一样的”“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说出有3个人的名字出现两次。) 师:“名字出现两次说明什么?”(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师:小朋友眼睛真厉害,但是有的小朋友还没有看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其他同学看的更清楚一些吗?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 生: 三、活动:“小组交流” 活动要求: 1,拿出草稿本或一张纸 芜湖市北塘小学 芜湖市北塘小学 1、 两人一组,讨论交流 2、 小组汇报 四、介绍韦恩图,加深理解 师:听了他们汇报,你发现什么?他们都是先找到?(留下学生作品) 生:我发现都是先要找到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师:哦,老师也找了,请看 像这几位的表示方法我们都见过,那这位的呢?你们能看懂吗?这个图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有人发明了,他叫维恩,所以这个图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维恩图,也叫集合图。今天就是研究集合问题(板书:集合) 在数学上,我们把只参加跳绳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 把只参加踢毽的学生也叫做一个集合,同时出示ppt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可以用两个图的重叠部分来表示。 五、要求学生:把表格里的名字填到相应的圈里。 让打开课本第104页,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韦恩图 独立填写后投影反馈,着重请学生解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注意语言的表述: 左边月牙部分:只参加跳绳的学生 右边月牙部分:只参加踢毽的学生 芜湖市北塘小学 芜湖市北塘小学 中间: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六、列式计算 掌握算法,归纳揭题 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重叠图来理解算法),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 9+8-3=14(人) 重点说: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 七、创设拓展情境,引领学生形成策略。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八、自我小结,共同提高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集合问题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芜湖市北塘小学 芜湖市北塘小学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9+8-3=14(人) 芜湖市北塘小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