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教案(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教案(四)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教案(四)‎ ‎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教学重难点   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   2.教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桂花雨》。(板书课题) ‎ ‎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二、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缠”为前鼻音,而“懂、饼”是后鼻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   (1)课文围绕“桂花”讲了哪些内容?   (2)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2):写“我”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 ‎  第二部分(3~6):回忆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事,主要写了“我”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第三部分(7~8):写“我”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童年时代故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桂花”讲了哪些内容。   二、精读课文,体会“桂花香”。   1.品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课件出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板书:爱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呢?(浸) ‎ ‎  (3)“浸”的意思是泡,使渗透。在课文中“浸”是什么意思?(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文中的“浸”字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一样。)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的时间有多长呢?(“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 联系上下文理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摇落桂花后的花香,既有桂花的香气,也有作者因为爱桂花而产生的美好感受。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限制,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桂花树下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 ‎ ‎  ▲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三、创设情境,感受“摇花乐”。   1.体验“摇花乐”。   (1)教师:儿时的琦君,站在桂花树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闻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默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从哪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迫不及待的心情?(课件出示: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 情境对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想想“我”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早晨睁开眼时,吃饭时,放学一回家时,睡觉前)体会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   (3)带着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2.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 ‎  (1)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纷纷扬扬的桂花轻轻地落在了你的头发上,落在了你的脸颊上,落在了你的脖子里,落在了你的手心里,你的全身都是金黄的、散发着迷人清香的桂花,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多快乐啊!)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乐、激动、兴奋、欣喜、陶醉、手舞足蹈)   (2)快乐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么美丽、温馨的画面,多么快乐的心情,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   四、品读句子,感悟“思乡情”。   1.教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  2.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 教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很多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板书:思桂花)   预设:   (学生1: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学生2:想起家乡的田野。   学生3: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学生4: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学生5: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学生6: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学生7: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青山绿水好呀!)” ‎ ‎  “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呀!)”   5.教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师生交流。   6.教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板书:思乡情)   母亲对桂花的那份情感,是因为她曾经在故土的生活与桂花密不可分,桂花是母亲思乡情的寄托。‎ ‎ 五、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再甜不如故乡水,再浓不如故乡情,再好不如故乡人,再香不如故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作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无论身在何处,睡梦里的手总要伸向那个有迷人的桂花香、阵阵的桂花雨,承载着浓浓思乡情的地方--可爱的故乡。(板书:迷人桂花香 阵阵桂花雨 浓浓故乡情)‎ 教学反思   1.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迷人的香气。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2.享受“摇花乐”,体悟思乡情。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回忆之雨、思乡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