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北京版 (2)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 学 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教师 郝 建 学校 顺义区空港小学 时间 2019年6月7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生动、丰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发现问题并验证问题。本节课遵循知能融合的观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并始终运用学生为本的观点来组织安排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有关“小数乘法”的教学内容。属于本册书的起始课,授课时数为1课时。 学生情况: “小数乘法”是学生在掌握整数乘法、小数加法、小数的性质等为基础进行学习的。 我的思考: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乘法的算法和算理上。但是小数乘法的学习也存在这一定的难度:1、在对位时,学生容易将小数乘法竖式与小数加减法竖式的对位容易混淆,容易将数位对齐再计算,本节课将借助整数乘法竖式时将末位对齐,所以小数乘法竖式也要末位对齐。2、根据整数乘法算出积后,要给积点上小数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会出现错误,根据例题数据的特点,学生会错误的认为积的小数点就是将因数的小数点拉下来,本节课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从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入手,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 技术准备:PPT、学习记录单 教学目标设计及重难点(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情境更直观更具体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通过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3、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算理,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文字描述)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我们已经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 我们先来做一下复习: 2.涂一涂 1个0.3 1个1.4 要是涂2个0.3,怎么办? 要是涂2个1.4,怎么办? 3.过渡语:通过刚才的环节,小数意义----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变化你们掌握的怎么样。 按要求填空: (1)32.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 ),原来的数( )。 (2)把5.26变为整数是( ),小数点( ),原来的数( )。 (3)把2165变为三位小数是( ),小数点( ),原来的数( )。 4.因数变化能够引起积发生怎样的变化?举例说明。 (例: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扩大10倍。) 【设计意图:出示格子图进行涂一涂,更直观的理解小数的含义,为解决本课知识做好铺垫;两个填空题复习了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和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做好铺垫。】 二、设计情境,探究方法 (一)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 你们对这幅图中的场景肯定不陌生吧!这是爸爸、妈妈和芳芳一起到超市购物的场景。 2. 提出问题 学习活动一: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 1.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初步的解决办法。 单价 数量 总价 其它问题 1根跳绳4元 2根跳绳 2根跳绳多少元?(4×2=) 买这些东西一共需要多少元? 爸爸有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1个水杯3.2元 3个水杯 3个水杯多少元?(3.2×3=) 1千克苹果4.98元 1箱苹果5千克 1箱苹果多少元?(4.98×5=) 2.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它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哪些问题? 【学情预设】要先解决2根跳绳、3个水杯和1箱苹果各需要多少元,才能解决一共需要多少元。(或应找回多少元) 【设计意图:由主题图引入,在提取、分析数学信息后能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其实也就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小数乘法。】 (二)解决问题 1.较易问题——口算解题 1根跳绳4元,2根跳绳多少元? 4×2=8(元)或4+4=8(元) 2.核心问题——多种方法解题 (1)明确任务: 学习活动二: 怎样求3个水杯需要多少元?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同不同 的方法计算,将你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利用学具帮助你解决问题。 (2)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学情预设: 1个水杯3.2元,3个水杯多少元? 方法一: 3.2+3.2+3.2+3.2=9.6(元) 3.2=3+0.2 方法二: 3.2×3=(3+0.2)×3=3×3+0.2×3=9+0.6=9.6(元) 方法三: 3.2×3=9.6(元) 3.2元=32,32×3=96(角)再把96角化成9.6元。3个水杯共用9.6元。 方法四: 3.2×3=9.6(元) 把3.2扩大10倍变成32,用32×3=96,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就扩大了10倍,要想得到原来的积,需要把积缩小10倍。 把这个过程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即: 3.2×3=16.8(元) 3.2 扩大10倍 3 2 × 3 × 3 9.6 缩小10倍 9 6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分层次展示出来,方法一: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也就是乘法的意义;方法二:学生基于对小数的认识,将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再根据乘法分配律也可以解决问题;方法三: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将赋予单位的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而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四:也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可将因数3.2扩大10倍,转化为32,积也就扩大10倍,所以还要将最后的积缩小10倍,这种方法其实也就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环节设计】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有层次的呈现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解释自己的方法。 对比观察小数乘法竖式和整数乘法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对比观察中,找到小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即在最后的计算结果要点上小数点。】 小结: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只不过小数乘法要给积加上小数点。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乘法,你会计算了吗? 3.较难问题——小数化简 你能利用这种方法解决“5千克,一箱苹果多少元?”这个问题吗? 学习活动三: 利用竖式尝试计算4.98×5=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买一箱苹果需要多少元。 1千克苹果4.98元,一箱苹果5千克,一箱苹果多少元? 4.98×5=24.9(元) 4.9 8 × 5 2 4.9 0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解答问题巩固知识,并在最后的结果中强调能化简的要化简。】 【学情预设】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也就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后,再把结果缩小相应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1、涂一涂,填一填。 0.3×2= 1.4×2=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4×3=8(元) 3.2×3=9.6(元) 4.98×5=24.9(元) 3.2 扩大10倍 3 2 4.9 8 扩大100倍 4 9 8 × 3 × 3 × 5 ×5 9.6 9 6 2 4.9 0 2 4 9 0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