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约分》人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约分》人教版 (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P75 分数的基本性质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 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应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 ‎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 视频1:小淘气分饼的情境 有一天淘气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霸王龙。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 菲菲说:“我要吃两块。”霸王龙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3块。”淘气想了想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刚才,我把3个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2块、3块,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淘气的问题,立刻引起了他们的争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 生:用分数表示出它们各吃了一块饼的几分之几。 ‎ 视频2:出示三个分数:1/2   2/4   3/6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三个分数。并让学生猜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 小组合作  探索新知。 ‎ 1、 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 (1)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视频3:演示操作过程 ‎ (2) 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结论,三个分数相等) 视频4:出示验证结论 (1/2= 2/4 =3/6) (设计意图: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实际操作环节,并通过媒体进一步演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比较中,感性地认识到这里的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三) 比较归纳  探索规律。 ‎ 1、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组等式的三个分数。它有什么变化?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视频5引导观察) 让学生把发现的结果小结成一句话: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视频6) ‎ 2、 如果把这三个分数反过来看,三个分数有什么变化,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视频7引导观察) 小结: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视频8) ‎ 1、 让学生把这两句话总结成一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视频9) ‎ 2、 完整分数的基本性质 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把性质补充完整。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视频10分数的基本性质) ‎ 3、 现在,大家知道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通过有序的交流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规律,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经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 (四) 运用规律  自学例题 ‎ 视频11:出示课本第76页例2 ‎ (1) 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让学生同桌交流合作,完成题目。 ‎ (2) 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学例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