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秋季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2020年秋季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0年秋季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设计 145‎ 目 录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时、分、秒 2‎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6‎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9‎ 第3课时 练习课 12‎ 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4‎ 第1课时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5‎ 第2课时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18‎ 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0‎ 第4课时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24‎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27‎ 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测量 30‎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33‎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36‎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39‎ 第4课时 练习课 43‎ 第5课时 吨的认识(1) 44‎ 第6课时 吨的认识(2) 48‎ 第四单元教材简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51‎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57‎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60‎ 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62‎ 第4课时 解决问题与估算 65‎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68‎ 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倍的认识 70‎ 第1课时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74‎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77‎ 第六单元教材简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 79‎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86‎ 第2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88‎ 第3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91‎ 第4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93‎ 第5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95‎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98‎ 第7课时 整理和复习 101‎ 第8课时 数字编码 103‎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 107‎ 第1课时 四边形 111‎ 第2课时 周长 112‎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15‎ 第八单元教材简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 118‎ 第1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24‎ 第2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126‎ 第3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 129‎ 第4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 130‎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132‎ 第1课时 集合 133‎ 第2课时 练习二十三 137‎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39‎ 第1课时 成长小档案 140‎ 第2课时 练习二十四 142‎ 145‎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时、分、秒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 145‎ 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 教材在例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同时,注意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针对例2提出的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教材中给出了“数格子”和“计算”两种方法,不要求学生一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1)主题图由四幅情意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 145‎ 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 ‎(2)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活动蕴含了锻炼身体意识和习惯的教育。‎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在主题图的教学之后,教材直接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同时,认识钟面上的秒针,进一步理解钟介绍钟面上刻度的含义。‎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3幅连续的钟面,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至此,应使学生对所学的时间单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3)介绍常用的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电子表和秒表,明确各自用途。‎ ‎(4)通过动作、声音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究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1)看课件 ‎2.例2(解决问题)‎ ‎(1)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145‎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体验: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秒有多少?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及1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 ‎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时间计算的教学无疑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因此,教学时,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引入数轴来直观表示“时间”(如右图),将抽象的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起联系,将“时刻”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将“经过时间”与两点间的距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思考。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例如,“1分有多长”的体验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像口算、朗读课文、画画等便于操作的活动,而像跳绳、仰卧起坐等活动,由于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适宜在课内组织活动,可以在课内估计,课外实践验证。比如,人骑自行车1分约行进200米,脉搏1分约跳动75下等例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也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4.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无论是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还是经过时间的计算都相对比较简单。‎ 145‎ 例如,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只局限于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学生能用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再如,经过时间的计算,不要求计算跨过中午12时的,如上午9时至下午1时的时间;而且不强求学生一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允许学生借助钟面、数轴等模型“算”出经过时间。‎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145‎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145‎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145‎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1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1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 1.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145‎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145‎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60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145‎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 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45‎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145‎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估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145‎ 教学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探索、合作及动手操作等方法。‎ 教学措施:‎ ‎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形式。‎ 课时安排:(约9课时)‎ ‎1、加法…………………………………………3课时 ‎2、减法…………………………………………3课时 ‎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 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45‎ 难 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145‎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145‎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第2课时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 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45‎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145‎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45‎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 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 难 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 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 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45‎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 百 十 个 ‎ 3 8 0‎ ‎ + 5 1 5 0‎ ‎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145‎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 百 十 个 ‎ •‎ ‎ 5 5 0‎ ‎ - 3 8 0‎ ‎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145‎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4课时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 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5‎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145‎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3+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3+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大,可以把223看成220,239看成230,223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大,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上的算式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145‎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 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 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 难 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145‎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10进1,退1当10。‎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145‎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45‎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测量 一、教学内容 ‎  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 ‎2.质量单位:吨 ‎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45‎ 四、具体编排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1.例1(毫米的认识)——见课件 ‎2.例2(分米的认识)——见课件 ‎3.例3(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千米的认识 ‎1.例4(千米的认识)‎ ‎2.例5(单位的换算)‎ ‎3.例6‎ 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安排的是估测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例4通过各种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远的基础上展开的,意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以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吨的认识 ‎1.例7及“做一做”(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儿童的体重”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 ‎2.例8及“做一做”(单位换算)‎ ‎3.例9及“做一做”‎ ‎(1)例9,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2)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3)呈现一名学生从“只用2吨的车运4‎ 145‎ 次”想起,提示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空间,同时在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上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有序地列出各种方案,防止列出方案时产生遗漏和重复。‎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例如,在认识毫米和分米时,可增加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等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活动。‎ ‎2.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初步认识毫米和分米后,要让学生掌握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尤其是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时,对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的要求较高,因而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看看有多远,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用熟悉物体做参照物的方法,测量较长距离时运用分解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4.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145‎ 首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其次,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最后,要注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难 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145‎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145‎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3、 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4、 出示教材第23页5角硬币的图片。‎ 5、 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6、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 )毫米)‎ 7、 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1)1厘米是( )毫米。‎ ‎(2)2厘米是( )个10毫米。‎ ‎(3)2厘米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8、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145‎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3、5题。‎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难 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45‎ 教学准备:‎ ‎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145‎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5、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23页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 )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个10厘米。‎ ‎(2)(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 ‎(3)80厘米等于( )分米 ‎(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145‎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6、实践活动。‎ ‎(1)现在同学们互相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45‎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145‎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145‎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145‎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 小明的日记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让学生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让学生试着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145‎ 重 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 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 )毫米 10毫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1米=( )分米 10分米=( )米 ‎6000米=( )千米 1千米=( )米+400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7—10题。‎ ‎2、完成“练习六”第1—3、5、9、11题。‎ ‎3、完成“练习五”第6及练习六”第6、7、12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第5课时 吨的认识(1)‎ 14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难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步骤: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45‎ ‎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质量60吨)‎ ‎(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千克)‎ ‎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豆子重10千克,这样的豆子多少袋重1吨?(100袋)‎ 演示:每次呈现10袋豆子(因为10袋豆子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哇!1吨这么重呀!‎ 145‎ ‎(2)谈话: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3)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谈话: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8。‎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是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45‎ ‎1、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七”第3题。‎ 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第6课时 吨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难 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45‎ ‎1、完成下列填空 ‎2×( )+3×( )=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9。‎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145‎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运煤吨数 ‎ 1 4次 0次 8吨 √‎ ‎ 2 3次 1次 9吨 ‎ 3 2次 2次 10吨 ‎ 4 1次 2次 8吨 √‎ ‎ 5 0次 3次 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45‎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四单元教材简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145‎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145‎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修订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同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例4中,突出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用精确计算解决;解决“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 四、具体编排 ‎(一)加法 ‎1.主题图 ‎(1)主题图借助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 ‎(2)首先呈现了四张湿地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湿地和湿地动物的关注。接着呈现了中国湿地三种类群的动物种类统计表,为后面计算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2.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1‎ 145‎ ‎)通过“想一想”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2)通过小精灵提问“从哪一位加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 ‎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 ‎(1)271+31是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271+903,是百位上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 ‎(2)通过小精灵和学生的提问“怎样写”“怎么办”,强调对算理的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超过了9,在这一级计数单位无法表示,需要高一级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应增加。‎ ‎(3)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法则。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笔算加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注意:在积累计算经验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4.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1)体现算法多样化。借助298这一数据的特殊性,呈现两种算法,一是列竖式计算,另一种是简算,把298看作300,进行口算。,同时教学验算。‎ ‎(2)例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解决连续进位的问题。(3)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重视验算,让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通过小精灵提出:算得对不对呢?揭示验算的必要性。呈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进行验算的方法。通过问题“你是怎样验算的”,提示可能还有其他验算的方法,如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进行验算 ‎(4)三次进位迁移能力。‎ 145‎ ‎(二)减法 ‎1.主题图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引出减法计算的教学内容。与加法的编排相似,与实验教材相比,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前面增加了不退位减法的例题,减缓了坡度。以起到复习巩固、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通过小精灵提问,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 ‎(2)提问“从哪一位减起?”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在二年级上册学习“100以内加减法(二)”时,学生已经体会了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但对于此题,由于不存在进位,学生从高位减起也是可以的。‎ ‎3.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 ‎(1)教材在关键处提出问题“十位怎样算”,启发学生思考,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2)可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算,得出正确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注意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对比,明确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在积累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4.例3(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 ‎(1)关键的问题由小精灵提出:“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145‎ ‎(2)呈现“不完整的竖式”,目的是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计算。‎ ‎(3)直接提出“怎样验算”的问题,呈现两种验算的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学生在后续的计算中只要选择一种进行验算即可。‎ ‎(三)解决问题 ‎1.例4‎ ‎(1)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如收银员收钱需要精确地计算出结果,而小红的爸爸要准备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计结果就可以了。‎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两名学生的讨论,给出了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教材的用意是提示教师,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明晰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得出相应的计算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了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如果数据再大一些,就会出现“满二十向前一位进2”的情况。‎ ‎(3)“回顾与反思”的落脚点不是仅仅关注做对了没有,而是要求初步体会到精算和估算各自适用的问题场景,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四、教学建议 ‎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145‎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应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尽管以例题的方式呈现,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和表达算法 本单元是整数笔算加减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影响小数加、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学习。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会影响到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第二小节减法的例4“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可借助计数器的操作过程提示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水平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计算法则概括出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在表述计算法则时,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作出示范。‎ ‎3.重视错题,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是加减法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另外,不仅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验算之前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以后要检查抄在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等。‎ ‎4.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标准(2011年版)》对“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速度要求是“2-3题/‎ 145‎ 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课题: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 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145‎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师:你能自己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竖式计算方法,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145‎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我不知该怎么办了。想起“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我觉得应该是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一。‎ 师:说的很有道理,同学们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能解决未知的问题,很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 要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四、课堂作业。‎ 用竖式计算:‎ ‎162+234 718+120 456+307 289+146‎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题:教材第38-40页。‎ 教学目标:‎ 145‎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有关湿地生物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3.‎ 师:请看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第38页例3)‎ 生:我知道了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呢?自己尝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求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种类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相加,算式是445+298.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结果是:‎ 145‎ 生2:我们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这样445+300=745;刚才多加了 2,所以再减2,745-2=743.‎ ‎……‎ 师: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 生:可以交换445和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好,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算一算298=445的结果与刚才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尝试独立进行验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验算的情况,对于验算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2、教学“做一做”。‎ 师:先想一想下面各题是否有进位,在计算并验算。(出示第38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及验算的情况,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总结提升。‎ 师:今后我们在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哦!‎ 四、课堂作业。 ‎ 教学后记: ‎ 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课题:教材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45‎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3、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被减数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 145‎ 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部动画片,多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就是这样:‎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3、教学例3.‎ 145‎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试一试。(出示第42页例3)‎ 学生弄懂题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的想法吧!‎ 生:求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计算403比158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03-158=245(部)‎ 师:计算的时候,各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生:个位上的3减8不够,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那么我们可以继续从前一位退1,也就是从百位退1,这样就相当于十位上是10,就可以退1给个位,那么个位上就成了13-8=5;而这时十位上就是10-1-5=4;百位上就是4-1-1=2.即:‎ 师:如果我们想验算一下,看算得是否正确,该怎样验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如果等于减数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等于减数就说明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可以用加法验算,让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等于被减数则说明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对于以上两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不必强求统一。‎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交流。‎ 四、课堂作业。‎ 小军、小兰和小宁星期天帮王大爷拾鸭蛋。小军拾了126个,小兰拾了114个,小宁比小军少拾了20个。‎ 145‎ ‎(1)小军比小兰多拾多少个?‎ ‎(2)小宁拾了多少个?‎ ‎ 教学后记: ‎ 第4课时 解决问题与估算 课题:教材第43-4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商场逛一逛,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谁掌握的最好,能灵活运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瞧,我们遇见朋友了,小红的爸爸、妈妈在买什么?(出示第43页例4销售清单)‎ 生:他们买了空调扇、学习机和护眼灯。‎ 师:从这张单子上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这三种商品的单价,空调扇的价格是558元;学习机的价格是225元;护眼灯的价格是166元。‎ 145‎ 师:你能帮收银员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可以先把空调扇和学习机的价格相加558+225=783(元)。谈后再加护眼灯的价钱783+166=949(元),竖式是:‎ 我们也可以直接把这三种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558+225+166=949(元),列竖式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三个加数摞在一起相加即可:5 5 8‎ 只要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不强求一致。‎ 师:那么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准备多少钱,不需要像收银员那样精确的计算,估一估就可以了。‎ 师:那该怎样估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把558元看作560元;把225元看作230元;把166元看作170元,这样一共需要准备560+230+170=960元。也就是说小红的爸爸准备960元够用了。‎ 师:好好想一想,同样是买东西需要的钱数,为什么选择的方法不一样呢?跟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在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总结提升。‎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交流。‎ 145‎ 师: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它们。‎ 四、课堂作业。‎ ‎1、用竖式计算:‎ ‎162+234+123 718+120+89 456+307+247‎ ‎2、购物满300元可以获得奖品:‎ 一个笔记本28元;一条裙子149元;一个平底锅156元;一个闹钟22元。‎ ‎(1)买一个笔记本、一条裙子和一个闹钟能获奖吗?‎ ‎(2)买一条裙子、一个平底锅能获奖吗?‎ ‎(3)你还想买些什么?大约需要多少钱? ‎ 教学后记: ‎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题:教材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加强估算意识。‎ ‎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计算认真和仔细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过 教学过程:‎ 145‎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知道有些时候用精确计算,有些时候用估算就可以。‎ 生2:我发现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致的。‎ 生3:我知道了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验算,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计算的准确性。‎ 生4:我发现列竖式计算的时候,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究竟掌握的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接受今天的考验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自己思考并解答。(出示第47页第3题)‎ 学生读题思考并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145‎ 生1:要知道准备600张快递单够不够,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279看作280,把395看作400,这样需要的快递单接近280+400=680(张),显然准备600张快递单是不够的。而计算还差多少张快递单就需要精确的计算了,需要先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然后才能算出还差多少张,算式是279+395-600=74(张)。‎ 生2:我们可以直接先计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279+395=674(张),这样与准备好的600张作比较,发现根本就不够。然后再计算还差多少张,算式是674-600=74(张)。‎ ‎……‎ 不必强求算法的统一,学生能讲清楚道理就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感受自己有哪些进步?‎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进步。‎ 四、课堂作业。‎ ‎1、解决问题:妈妈要买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给售货员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2、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山顶?‎ 教学后记: ‎ 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 145‎ ‎.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145‎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四、具体编排 ‎1.例1(倍的含义)‎ ‎(1)教材提供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练习题ppt ‎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画图策略 ‎(3)检验方法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45‎ ‎(1)画图策略 ‎(2)知道画图方法 ‎(3)检验: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4)数学模型 增加ppt:开放型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可以让学生思考:求红萝卜的个数(6个)是胡萝卜的(2个)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量,看红萝卜里包几份白萝卜,包含了3份,所以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在教学例2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4红花,2朵黄花.变化6红花、10红花、14红花,倍数变化(“比较量”与“倍数”成正比例关系);‎ ‎18朵红花,2朵黄花。变化:3朵黄花、6朵、9朵,标准量变化,倍数也变化(“标准量”与“倍数”成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高老师课件)‎ 145‎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例如,涂出给定纸条的长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详见“例2的教学建议(2)”。)‎ ‎3.重视主体参与,形成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线段图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不是学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第1课时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题: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145‎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 ‎……‎ 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师:请你画一画,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白萝卜有10根,每2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5组,说明10里面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145‎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与表扬和鼓励。‎ ‎2、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是说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说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 145‎ 教学后记:‎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椅●●●● ●●●● ●●●● 12里面有几个4‎ 扫地 ○○○○ 12是4的3倍 ‎12÷4=3 ‎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题:教材第52-5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145‎ 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例3情境图)‎ 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145‎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1、摆一个正五边形用( )根火柴,摆6个这样的正五边形用多少根火柴呢?‎ ‎2、莉莉的奶奶养了9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莉莉的奶奶养了多少只鸡? ‎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教材简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笔算乘法 ‎(1)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一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3)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有关0的乘法 ‎(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解决问题 ‎(1)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 ‎(2)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4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单元教材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安排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2.突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在教学计算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第一、二次出现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力图通过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第二次出现在笔算乘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安排小棒操作图的目的是直观呈现“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3.‎ 145‎ 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空间,加强了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一方面,教材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内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学习。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后,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都让学生借助前面笔算乘法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如竖式的写法,满十要向前进位等),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虽然教材没出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4.“解决问题”编排,体现系统性原则 本单元教材中所安排的3个例题各有侧重,例7重在教学分析推理的策略,例8教学借助图示分析问题,例9教学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乘法 ‎1.主题图 ‎(1)主题图展现了游乐园的情境,旨在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单元的计算教学提供现实背景。‎ ‎(2)主题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45‎ ‎2.例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1)在解决如何计算20×3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用加法和用乘法计算的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3个20是60。通过对2个十乘3得6个十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二三得六”,算20×3=60的计算方法。‎ ‎(3)出示200×3,让学生借助类推自己完成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 ‎(1)例2是修订后教材增加的内容。教学这一内容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 ‎(2)呈现小棒图,提示通过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学生说出口算步骤)的教学过程。‎ ‎(3)“想一想”,进一步巩固口算的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二)笔算乘法 ‎1.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重点是教学竖式)‎ ‎(1)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要12×3。在计算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呈现了连加、口算和列乘法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但重点教学笔算方法。‎ ‎(2)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右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让学生知道在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书写形式。‎ ‎2.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145‎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需要计算12×3。‎ ‎(2)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笔算的整个过程,并给出了第一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第二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留给学生自己填写,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 ‎(3)将竖式进行简化,给出简洁的书写格式。体现出追求简洁、合理的数学思想。‎ ‎(4)“做一做”中安排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满十进一”或“满几十进几”的两种情况,让学生自己试算,主动获取新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 ‎(1)呈现了先估算出积的范围再精确计算的过程,并提供了两种估算的方法。一种是将一个乘数9估成10,得出积应该比240小;另一种是将一个乘数24分别估成20和30,估出积的范围,应该在180和270之间。以此说明,用估算可以粗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如何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2)让学生在具体计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逐步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3)增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为第二学段教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作准备。‎ ‎4.例4(有关0的乘法)‎ ‎(1)以乘法的意义为基础,给出7个0连加的算式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并通过7个空盘子,让学生直观感知到一个桃子都没有的客观事实。‎ 145‎ ‎(2)呈现一些0作因数的算式,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出结果,并从中归纳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5.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改变实验教材呈现多样化算法(口算)的编排方式,突出在精确计算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为粗略的判断精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与前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通过“想:十位上写几”提示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如601×8),十位上要用0占位。‎ ‎(3)右面的学生说“原来有这么多座位呀”,体现对数感的培养。‎ ‎6.例6(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提供了两种用竖式计算时的不同写法,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 ‎(2)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三)解决问题 ‎1.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1)估算意识教材给出了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估算的价值。‎ ‎(2)估算方法例7,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往小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3)让学生理解如何用不等式的性质通过估算解决问题。在这里采用往大估的策略,即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 145‎ ‎〈250,所以250元肯定够。并且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4)“想一想”延续了例7的情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第一问让学生体会往小估都不够,就一定不够。即把92看作90,90×8=720,92×8〉720〉700,所以700元不够。第二问让学生再次体会往大估的策略。‎ ‎2.例8(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利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1)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呈现实际问题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2)教材呈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方法,体现学生不同的水平。‎ ‎(3)模型思想 ‎(4)正比例渗透 ‎3.例9(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1)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直观示意图(用离散的图形画出)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的时候画起来也很麻烦了。线段图通过用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体现每一步中单价与数量的关系。‎ ‎(2)出现综合算式 ‎(3)模型思想:例9和“做一做”的数学模型是相同的,都是“归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都要先求出总量。‎ ‎(4)通过例8和例9‎ 145‎ 的教学,渗透正、反比例思想。归一问题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即“单位数量”一定的情境下,“总量”和“数量”成正比例;归总问题是数量间成反比例的。‎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2.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应注意计算的速度。这部分计算内容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标准(2011)》对本单元内容的计算速度是有基本要求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速度要求是“3-4题/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是“1-2题/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课题:教材第56-5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45‎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看看这张游乐园的照片,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第56页情境图)‎ 生:我知道了游乐园各种项目的价格。‎ 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这些有关的乘法口算的问题。‎ 二、教学例1.‎ 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1)‎ 生:坐碰碰车每人20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 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 生:每人20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20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20×3。‎ 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生2: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 生3:因为2×3=6,所以20×3就等于60.‎ 师:引导学生推想:200×3、2000×3得多少?‎ 145‎ ‎(200×3=600,200就是2个百,2个百乘3是6个百,就是600;2000×3=6000,2000表示2个千,2个千乘3等于6个千,就是6000)‎ ‎2、教学例2.‎ 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2)‎ 生:坐过山车每人12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 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 生:每人12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12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2×3.‎ 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借助摆小棒算出来的,先在第一行摆1捆和2根小棒表示每人12元钱,然后在第二行、第三行分别这样摆小棒,这样就表示出了3人需要的钱数。这时整捆的小棒数就是3捆,1捆表示1个10,3捆就是10×3=30(根),单根的小棒数是每行2根,3行就是2×3=6(根),所以一共就是30+3=36(根),也就是说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12×3=36(元)。‎ 多给学生机会练习叙述思考过程,只要合理就要给与表扬和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4 200×4 2000×3 30×4 3000×7‎ ‎2、口算下面各题。‎ ‎4×2 30×3 200×3 5×4 40×2‎ 145‎ ‎300×3 4000×2 600×3 3000×3‎ ‎1000×6 90×3 1000×5‎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课题:教材第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6×2 4×2 20×3 40×2‎ ‎300×2 20×4 50+7 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 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 145‎ 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 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方法二:画图,‎ ‎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 方法三:连加。12+12+12=36.‎ 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五:拆数。①9×3=27,3×3=9,27+9=36‎ ‎②8×3=24,4×3=12,24+12=36‎ ‎③7×3=21,5×3=15,21+15=36‎ ‎④6×3=18,6×3=18,18+18=36‎ 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145‎ 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好理解,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三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四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比较麻烦。‎ 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就得36.‎ 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再次板书:‎ 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 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教学后记: ‎ 第3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课题: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45‎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棒、口算看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口算卡。‎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2.‎ 师:观察图片,谁愿意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61页情境图)‎ 生:‎ 王老师到书店给同学们买连环画,一套16本,买3套一共多少本?‎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16×3,也就是求3个16是多少。‎ 师:怎样计算呢?‎ 生1:先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摆小棒得出16×3的结果。‎ 每行摆一捆(10根)和6个一根,摆3 行。‎ ‎3个6根是18根,满10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1捆,与前面3捆合起来一共有4捆,再加上单独的8根,,共48根。‎ 生2:用连加的方法。‎ 145‎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那么用乘法竖式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板演,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1 6‎ 生: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6得24,把8写在个位上,1表示1个十,向十位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再加上进上来1个十是4个十,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呢?‎ 生:如果先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3,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1时,十位上的3还要再加1,就需要把3变成4,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四.课堂作业。 ‎ 教学后记: ‎ 第4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课题:教材第62-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145‎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口算看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师: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每箱24瓶,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 生: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 师:用竖式计算。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145‎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应写在积的百位,1应写在积的十位)‎ 教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下面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1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第2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课堂作业。‎ ‎1、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教学后记: ‎ 第5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题:教材第66-69页。‎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145‎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字是什么吗?‎ 学生猜想。‎ 师:在数学王国里的特殊数字就是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0有关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4.(出示课件)‎ 师:你能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吗?先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跟大家讲一讲?‎ 生:图中有7只小猴子,把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光了,问我们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么?‎ 生1:因为每个盘子里都没有桃子,所以每个盘子里的桃子用数字“0”表示,7个盘子就是7个0相加,结果还是0,所以算式是0+0+0+0+0+0+0=0‎ 生2:我觉得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7个0相加就可以写成0×7=0(个)或7×0=0(个)‎ 师:想一想,0×3=? 9×0=? 0×0=?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得0.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45‎ ‎3.教学例5.‎ 师:请看下面与0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解决吗?读完题后先说说你的想法。(出示课件)‎ 生:求这个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计算8个604是多少,我们可以把604看做600,那么600×8=4800,所以应该比4800个还多一些。‎ 师:到底是多少呢?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竖式算法:‎ 师: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生:十位上应该是3,因为8与十位上的0相乘还得0,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3,所以十位上结果应该写3.‎ 要适时给予竖式计算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4.教学例6.‎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先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 ‎(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145‎ 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 ‎(6)概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 ‎1、笔算下面各题。‎ ‎207×8 603×4 305×9 604×5 708×3‎ ‎390×4 520×3 190×7 460×6 230×4‎ ‎2、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哪个算式的得数大吗?‎ ‎1+2+3+4+5+6+7+8+9+0‎ ‎1×2×3×4×5×6×7×8×9×0‎ 教学后记: ‎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课题:教材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145‎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师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7.‎ 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卖门票共需多少元。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 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 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再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145‎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29×8大于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 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了。‎ ‎2.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第71页例8)‎ 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生2:求买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钱,就需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8个同样的碗多少钱。‎ 生3:一个碗的价钱就是18÷3=6(元),8个同样的碗的价钱就是6×8=48(元)。‎ 生4: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18÷3×8,结果仍然是8个碗48元钱。‎ ‎……‎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 师:究竟算得对不对呢?你们检验了没有?‎ 生:可以这样检验,买8个碗48元,说明一个碗的价钱是48÷8=6(元),这样3个碗的钱数就是6×3=18(元),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145‎ 师:对!我么一定要记住解答完之后要进行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我们解解题的正确率。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18÷3=6(元),再算30元里面有几个6元就可以买几个碗,列式为30÷6=5(个),所以说30元钱可以买5个碗。‎ ‎3.教学例9.‎ 师:妈妈在买碗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你能帮忙解决吗?试一试。(出示例9)‎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解答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首先是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的,这样就能比较直观地分析题意了。‎ 生2:根据6元一个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是6×6=36(元),那么36是9的几倍就可以买几个9元的碗,列式为36÷9=4(个)。‎ 生3:可以列成综合算式6×6÷9,结果也是4个。‎ 生4:我检验过了买4个9元的碗和买6个6元的碗,总价是相同的,都是36元,说明解答是正确的。‎ ‎……‎ 师:同学们,讲得有理有据,真棒!继续努力!‎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四.课堂作业。‎ 145‎ ‎1.一个两位数与3相乘的积大约是180,那么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 ‎2.张爷爷为了锻炼身体每天要绕圆形花坛步行3圈,每圈400米,如果还是步行相同的路程,绕操场就要步行2圈,操场每圈多少米?‎ 教学后记: ‎ 第7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题: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总结算法。‎ 下面各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没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个人?‎ ‎(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有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145‎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讨论,然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1)题应选择估算。因为不需要求出准确结果,从题目可以看出问题是求大约多远,所以只知道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因此用估算,65×8≈560;第(2)题应选择口算,因为题目中的多位数是整百数,口算比较方便,200×2=400;第(3)题应选择笔算,因为题目要求求出精确的结果,口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就要进行笔算。‎ 二、练一练。‎ ‎1、口算下面各题。‎ ‎20×4 70×3 12×3 120×4 3×6+5‎ ‎200×4 600×8 21×4 320×3 4×8+7‎ ‎500×2 1000×7 32×2 1100×6 8×8+6‎ 做完后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下面各题。‎ ‎98×4 79×3 102×5 287×6‎ ‎53×6 212×4 319×7 72×8‎ 做完后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去乘一位数,就得出了估算的结果)‎ ‎3.笔算下面各题。‎ ‎213×3 89×7 28×4 507×5‎ ‎213×6 354×4 146×9 470×3‎ 做完后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145‎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三、课堂作业。‎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华山旅游,成人票每张125元,儿童票每张60元,有2位老师,9名学生,买票一共要用多少钱?‎ 教学后记: ‎ 第8课时 数字编码 课题: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具准备:‎ 课件、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145‎ 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有关数字编码的数学课,我很高兴,相信你们也很感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 师:谁知道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师: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课件出示第77页)‎ 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这是老师的身份证(实物出示),谁来读一读老师的身份证号码?‎ 学生读出号码,教师写出来。‎ 145‎ 师:请把你们搜集的身份证号码拿出来,放在小组中集体去观察、比较,看看号码中藏着哪些秘密,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地址码。‎ ‎①通过查询直接汇报出地址码的相关信息。‎ ‎②汇报的信息不具体、不全面,教师引导得出。‎ ‎(2)生日码。‎ 看到生日,你还能知道年龄。‎ ‎(3)顺序码 顺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第17位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4)效验码 师:效验码是电脑根据前17位数字按一定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识别身份证真假的。‎ 师:你们搜集的信息很全面,现行的第二代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数字是地址码,7-14位是生日码,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效验码。像这样把一些数字或字母按一定标准排列,就叫数字编码。(板书课题)以前我们学习了用数表示数量和顺序,这节课我们还知道了数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数字时代,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数字编码?‎ 生:数字编码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45‎ 师:运用数字或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更简洁准确。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数字编码,给每个同学编号,可以看到这个号码不用知道名字就能找到这个人。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号码中要体现哪些方面的内容?先自己思考再到小组中交流,组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集体讨论得出结果。编入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和性别等。‎ 师:按什么顺序编排比较合理呢?‎ 生:按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和性别的顺序。‎ 学生给自己编号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给予编码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师小结:数字编码真是又方便又快捷。‎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有待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设计,希望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课后,到生活中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数字编码,调查了解编码的含义。‎ 五.课堂作业。‎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 ‎440306197012210412 440306194506073311‎ ‎440306194401010240‎ ‎440306197209280161‎ 教学后记: ‎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 145‎ 一、教学内容 ‎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2.周长的概念,测量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 ‎1.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一方面,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认识图形的特征,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经历了一般图形周长的探索过程之后,进一步研究长、正方形的周长。‎ ‎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尺、数学课本、钟面等实物图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然后,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145‎ ‎3.关注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在学习了长、正方形周长公式后,在练习中安排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具体编排 ‎(一)四边形和长、正方形的认识 ‎1.例1(认识四边形)‎ ‎(1)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应用分类的思想。通过此题,学生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种特殊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认识。‎ ‎(2)注意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并丰富学生对四边形外延的认识。‎ ‎2.例2(认识长、正方形)‎ 让学生通过亲手动手量一量,折一折,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为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做准备。教学时,可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一下长、正方形的异同,加深认识。‎ ‎(二)周长 ‎1.例1(概念)‎ ‎(1)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有不规则的、有规则的。但这些实物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封闭图形。‎ ‎(2)用描述性的语言来陈述周长的含义。‎ ‎(3‎ 145‎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经历探索测量周长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2.例2(长、正方形的周长)‎ ‎(1)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加深概念理解。注意方法优化,总结周长公式。‎ ‎(三)解决问题 ‎1.例5(问题解决)‎ 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2.“做一做”‎ 让学生探索“给12盒保鲜膜捆胶带怎样最省”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化为“将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组后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发现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测量树叶、数学书、钟面等的周长,量头围、胸围、腰围,给正方形桌布缝花边,给多盒保鲜膜捆胶带怎样最省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145‎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采用了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不同学段有不同要求,对画长、正方形的要求也不同,在本册主要是在方格纸和点子图上描画;到四年级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以后,则要求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 例如,本单元对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四边形没有给出定义;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第1课时 四边形 课题:教材第79-82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课方格纸、直尺。‎ 14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图形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图形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在小组里说一说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第79页例1)‎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自己画出一个四边形吗?‎ 学生尝试画四边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正确的学生给给予表扬鼓励。‎ ‎2、教学例2.‎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出示例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145‎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你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周长 课题: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课件、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 出示物品。‎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探究新知。‎ 145‎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 ‎(1)出示:‎ 这个钟表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①用直尺量。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圆形钟表的周长。‎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③用米尺量。在钟表上做一个记号,把钟表在米尺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2)出示:‎ ‎①学生分小组思考、实验,怎样用手中的工具量出它的周长。‎ ‎②汇报交流,用绳子先围,再量。‎ ‎(3)出示:‎ 说一说怎样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145‎ ‎(4)出示:‎ 你能知道它的周长吗?‎ 把每条边都量出来,再加在一起。‎ ‎(5)出示树叶,这个树叶的周长你们能知道吗?‎ 先用绳子围一圈,再把尺子量绳子的长度就可知它的周长。‎ ‎3、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课堂作业。‎ ‎1、小明的妈妈卖来15米花边,想把自己家长3米,宽2米的床单装饰得更漂亮一些,你说小明妈妈准备的花边够吗?‎ ‎2、小亮和小刚赛跑,裁判员宣布比赛路线:小亮沿图(1)长方形的边线跑,小刚沿图(2)的边线跑。小刚着急地说:“不公平!我跑的路程比他长。”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说裁判员公平吗?到底谁跑的路程远呢?‎ 教学后记: ‎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题:教材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45‎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16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 师:你能算出下面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第85页例4)‎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 ‎6+4+6+4=20(厘米)‎ 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6×2+4×2=20(厘米)‎ 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 145‎ ‎(6+4)×2=20(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 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 生3: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教学例5.‎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用手中的16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图形,完成下面的表格。跟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吧!‎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45‎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 ‎(1)长16分米,宽1分米,周长34分米。‎ ‎(2)长8分米,宽2分米,周长20分米。‎ ‎(3)边长4分米,周长16分米。‎ 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 生:只有这三种拼法,周长最短的是拼成正方形,周长是16分米。‎ 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 生2: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四、课堂作业。‎ ‎1、长方形的长是16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增加15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小丽有一条红丝带,用这条红丝带正好围成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红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会围成一个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 教学后记: ‎ 第八单元教材简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45‎ ‎2.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 ‎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 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 145‎ ‎),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 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教材还编排了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四、具体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1)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引出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题教学提供现实情境。‎ ‎(2)在分物品时,一般采取“平均分”的方式。‎ ‎(3)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分得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例1(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小精灵话中的“平均分”和“它的”是关键词,明确指出了分数概念的基本要素。‎ ‎(2)(3)在实物模型的基础上,借助面积模型——圆和长方形,认识、。‎ ‎(3‎ 145‎ ‎)通过上述活动积累一定具体认识后,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4)以为例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指导怎样正确地读、写分数。‎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1)比较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整体1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的。‎ ‎5.例4(认识几分之几)‎ ‎(1)例4,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四分之几,加强了四分之几和的联系。‎ ‎6.例5(十分之几的认识)‎ ‎(1)例5,通过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说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小数做初步的准备。‎ ‎7.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145‎ ‎)还不是抽象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较来比较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3)第2小题出现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准备的。‎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作必要的准备。‎ ‎1.例1(分数加法)‎ ‎(1)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2.例2(分数减法)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1)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直接出示算式后,小精灵提示思考方法:通过平均分,可以把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借助直观图、提示语及小女孩的动作等,再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算理,便于学生理解。‎ ‎(三)分数的简单应用 ‎1.例1‎ ‎(1)例1,教学由多个同一事物组成的集合作为单位“1”,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情况。‎ ‎(2)例1的第(1)题,调用学生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通过剪一剪的活动情境,实现了“1”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 第(2)题,指导学生借助分数的含义,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145‎ ‎)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 ‎2.例2(问题解决)‎ ‎(1)例2,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既能让学生学习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又可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2)理解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含义,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 ‎(3)给出了借助直观图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时结合分数的含义,应用整数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五、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表征转换能力代表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水平。通过多种外在的表征方式,如分割操作、画图、数学符号等之间的转化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最初接触分数时,先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再通过图形表征认识分数,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图形”“符号”等表征方式的关系,努力做到“有来有回”。‎ ‎2.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和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145‎ 学生对分数的抽象理解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在分数初步认识阶段,学生的活动要与直观模型紧密结合。一开始就要利用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对分数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并不抽象分数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呈现方式,除实物、面积模型外,可适当采用集合模型、“数线”模型,丰富学生的认识表象,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含义提供多种直观支持,避免思维僵化。‎ 让学生在不同的动手活动中体验、认识分数。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数一数”等,完成这些动手操作。‎ 尤其在认识在认识“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时,因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被平均分以后,每份里的物体都可以用整数表示它的个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感到不习惯。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初步形成认识:与“1”是一个物体是相同的,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取几份就有几个1份那么多。‎ ‎3.要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1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课题:教材第89-91页。‎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145‎ 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 学生汇报:把得到 的贴在黑板上。‎ ‎(4) 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 ‎(5)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 吗?为什么?‎ ‎2、认识 。‎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 表示的意义。‎ 145‎ 教师明确: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 ,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 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 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 呢?‎ ‎(2)你能说这个 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 ……分子 ‎— ……分数线 ‎4 ……分母 ‎4.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 ﹥ 。‎ 生2:我发现 ﹥ 。‎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145‎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2、邻居家的奇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涂满了颜色,请你想一想,每种颜色各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教材第92-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时间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才做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问题:有红、黄两张同样大的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花篮。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谁用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 ‎2、请你说说怎样得到一张纸的 。‎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分之几。‎ 145‎ 小组合作: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涂颜色,想涂几份就涂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最后在小组内交流。‎ 分组汇报:‎ 甲组: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乙组:3份是它的 。‎ 丙组:2份是它的 。‎ 丁组:4份是它的 。‎ 学生将自己得到的份数贴到黑板上。‎ ‎2、认识十分之几。(出示第92页例5)‎ 把1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 生:每份是这条彩带的 。‎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生:3份是它的 ,5份是它的 ,7份是它的 ,9份是它的 。‎ 小结:像 、 、 、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分数的大小比较(第93页例6)‎ ‎(1) ○ ‎ 小组合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都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少,所以 ﹤ 。‎ ‎(2) ○ ‎ 145‎ 动手操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 和 都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 表示这样的6份,即全部。而 表示这样的5份,即一部分,所以 ﹥ 。‎ 三、课堂作业。‎ 第92页“做一做”。 ‎ 教学后记: ‎ 第3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 课题:教材第96-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呢?4份呢?‎ ‎2、填空:(1) 里面有()个 , 里有()个 。‎ ‎(2)7个 是 ,4个 是 。‎ 二、探究新知。‎ 145‎ ‎1、出示第96页教材例1的情境图。‎ 师:仔细看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它们在吃西瓜,哥哥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块。‎ 生2:哥哥吃了两块,是这个西瓜的 。‎ 生3:弟弟吃了一块,是这个西瓜的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出示教材第96页例2的情境图。‎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说明这个图意吗?‎ ‎3、出示教材第97页例3.‎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1可以看作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 生2:1可以看作4个 。‎ 生3:4个 减去1个 是3个 ,就是 。‎ 每组汇报完后其他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堂作业。‎ 第97页“做一做”。 ‎ 教学后记: ‎ 第4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 课题:教材第100-103页。‎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45‎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出示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 。‎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 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 。‎ 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 。‎ ‎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出示第101页例2)‎ 145‎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 是女生, 是男生。‎ 师:“其中 是女生, 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 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 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生:因为 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即12÷3=4(人)。4×2=8(人),也就是说男生有8人。‎ 师:把刚才的解题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感受。‎ 四、课堂作业。‎ ‎1、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 。‎ ‎2、兴趣小组有28人,其中 喜欢乒乓球, 喜欢篮球,剩下的人喜欢足球,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教学后记: ‎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145‎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1课时 集合 课题:教材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145‎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1方法一。‎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145‎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生:14人。‎ ‎2、方法二。‎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的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145‎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厢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就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3、方法三。‎ 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145‎ ‎4、方法四。‎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练习二十三 课题:教材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45‎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学习的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感想?‎ 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第107页第6题)‎ 生:知道了3个小朋友比赛写出带“春”字的成语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师:读完题,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这道题的信息很多,有点乱。‎ 145‎ 师: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想怎样分析解答呢?‎ 生:也许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吧。‎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分析理解之后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求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小佳写出了8个”,且“小佳写出的8个成语小刚都写出来了”,可以画图表示为 所以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个。‎ 要求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同样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成语”,“小红写出了10个”,且“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小刚也写出来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是重复的,可以画图表示为 所以说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10-5=20(个)。‎ ‎……‎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师:通过练习题的解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面对很多信息时要思考清楚了再列式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排在从前数第9个,从后数第7个,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45‎ ‎2.三年级一班的50个同学中,每人至少喜欢一门课程,喜欢数学的有37人,喜欢语文的有35人,那么这个班既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的有多少人?‎ 教学后记: ‎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的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45‎ 第1课时 成长小档案 课题:教材第108-110页 教学目标:‎ ‎1、整理与复习本书学过的知识点,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体会。‎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系统的进行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充实一下自己的“成长小档案”,看看这学期学习有什么收获。‎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然后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做好整理记录。可以参照屏幕上的提醒!(出示课件第108页图)‎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45‎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生2:我知道了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构成,一般都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如 读作四分之一。‎ 生3:进一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会求一些图形的周长了。‎ 生4: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5:我知道了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生6:我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生7:我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说详细,最好能举出例子。‎ ‎2、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师:在学习中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用数数的方法可以估算出30秒的时间,很有意思。‎ 生:我觉得数字编码很有趣,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日、籍贯等信息,很有趣。‎ ‎……‎ 鼓励学生多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总结提升。‎ 师:整理归纳是我们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只有学会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好啊。‎ 四、课堂作业。‎ 145‎ ‎1、红星商店每个篮球45元,淘气买了4个篮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选取最佳方案 小明的爸爸计划在院墙外面,用篱笆围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的一边利用院墙,院墙是每边长20米的正方形)鸡场的长12米,宽8米,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 教学后记: ‎ 第2课时 练习二十四 课题:教材第111-114页。‎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你们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究竟掌握的怎么样,运用起来又如何呢?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检验,希望你们能认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112页第5题)‎ 145‎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如果出现错误,让学生指出并纠正。‎ ‎2、解决问题。‎ 师:认真读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出示第112页第8题)‎ 学生认真读题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想法。‎ ‎3、图形。‎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吗?(出示第113页第12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捆长方体盒子需要的彩带其实是由2个宽,2个长,4个高和打结的45厘米构成的,所以算式是40×2+60×2+30×4+45=365(厘米)。‎ 生:捆正方体盒子所用的彩带其实就是棱长的8倍再加打结用的45厘米,算是就是40×8+45=365(厘米)。‎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 ‎1、有一块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广告牌,现在要在它的周围做一个铝合金外框,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 145‎ ‎2、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教学后记: ‎ 14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