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4 发布 |
- 37.5 KB |
- 7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1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学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 二、讲授新课 (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 明确: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 类。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 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2 (二)摸脊椎活动 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 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 (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做脊椎模型 1、准备材料:线轴 6 个、圆纸片 5 张、棉线 、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 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 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 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研讨 1、脊椎有什么作用? 明确: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确: 身体不能自由活动。 四、课堂练习 1、找找这些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描绘出来。 2、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 五、拓展提高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 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提问: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 课堂小结 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它能使身体自由活动。生物科 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动物是人 类的朋友,我们需要爱护它。 【教学后记】 3 2.鱼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脊椎动物中鱼类的共同特点 2、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科学探索目标] 1、观察鱼是怎么游泳的,进而探究鳍的运动作用。 2、实验探究水进出鱼身体情况,进而得知鱼的呼吸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鱼的种类非常多,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 2、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 3、科学实验要适应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鳃和鳍的作用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鱼的运动及其呼吸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种各样的鱼类,占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你见过哪些鱼?(播放视频) 2、教师展示图片,提问鱼的名称。 明确: 鳜鱼: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是中国特产。亦作“桂鱼”, 有些地区称“花鲫鱼”。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大,离水能生活 3 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 佳肴"。 花鲢鱼:周身黑白相间,肉质雪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鲫鱼: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群行,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 3、这些鱼有什么共同特点?活成活动手册任务。 归纳:身体呈梭形,有鳃和鳍,生活在水里,都有脊椎…… 4、还有一种鱼,也是脊椎动物,是软骨的。例如鳗鱼、鳐、河豚等。中朝边境 二、讲授新课 鱼的鳃和鳍 1、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画 出你观察到的鱼的外形,并标出鳃和鳍。 2、观察鱼的鳍都生长在哪些部位? 3、观察鱼鳃有什么特点? 明确: 4 丝状,红色(充满毛丝血管) 4、猜猜鳃和鳍有什么作用? 猜测归纳: 鳃:呼吸 鳍:运动 实验观察 (一)观察鱼是怎么游动的 1、观察要求 ①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么动的? ②前进时哪些鳍在动? ③拐弯时哪些鳍在动? 2、观察发现 鱼游动时,不是一种鳍在运动,而是多个鳍相互作用。鱼前进时尾鳍摆动,鱼 拐弯时胸鳍摆动。 结论: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二)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1、实验材料 水槽、鲫鱼、小烧杯、红色液体、滴管、水 2、实验步骤和方法 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 ②在一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 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并滴到鱼嘴前方 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3、温馨提示 ①鱼停在水中不动时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所以要尽量将鱼控制在比较狭窄的空 间里。 ②使用颜色较深的红色液体,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4、先看视频《演示实验》,然后小组实验观察。 5、实验观察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归纳: 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红色液体从口中进入,再从鳃下流出来。 6、讨论 红色液体为什么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 5 明确: 水进入口腔后与鳃丝接触,鳃丝中充满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 二氧化碳,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完成鱼的呼吸作用。 7、鱼是怎么呼吸的?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鱼在水中靠_____呼吸。 2、鱼的体表大多长有_____,用_____游泳。 3、鱼是_____动物的一种。 (二)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不是鱼类的是( ) A、鳗鱼 B、鲤鱼 C、鲸鱼 2、鱼在水中向前游泳,主要起作用的是( ) A、胸鳍 B、尾鳍 C、背鳍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的鱼不是脊椎动物,如鳐、河豚等。( ) 2、鱼拐弯时胸鳍其主要作用。( ) 3、鱼鳃是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 ) 4、鱼生活在淡水中。( ) 5、水从鱼嘴进去再从鱼鳃出来。( ) 四、拓展提高:趣味回答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鲫鱼开腔道:“ ‘旱鸭子’, 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 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 鲫鱼想了想说:“敢!”心理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 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 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请问: (1)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岸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的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五、作业布置 小组合作,捆绑某一部分鱼鳍,观察鱼在水中的变化,注意不要剪掉鱼鳍。 完成活动手册 课堂小结 6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知道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鳃的呼吸作用和鳍的运动作用,激发我们对鱼 的研究兴趣。 【教学后记】 3.鸟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鸟类是脊椎动物。 2、鸟类具有共同特征。 3、鸟的羽毛适应飞行需求,具有保温作用。 4、鸟喙的形状与取食有着密切关系。 5、鸟足的形状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科学探索目标] 1、观察鸟的图片,认识鸟类,寻找鸟类共同特点。 2、通过资料、实验、观察,了解鸟羽的特点,探究其作用。 3、观察鸟喙和鸟足的不同特点,探究其怎样适应环境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 1、养成观察、合作的良好习惯。 2、认识到鸟类的外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鸟类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1、识别鸟类,了解鸟类共同特点。 2、了解鸟的羽毛、鸟喙和鸟足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鸟的外形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嘴巴小,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飞到树上喳喳叫。 (这是什么动物?) 2、鸟的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21 世纪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 一共有 9,000 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 1,300 多种。 7 猜谜语:鸟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鸟的共同特性 1、展示图片,认识鸟。 画眉鸟: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像眉纹 家燕:飞行时尾巴像剪刀 老鹰:嘴黄色,上嘴弯曲 鸽子:翼上及尾端有黑色横纹 翠鸟:羽毛翠蓝发亮 孔雀:有特长的尾屏 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有喙和足,有翅膀会飞,有羽毛,卵生,等等。 3、这是是鸟吗?展示鸵鸟、企鹅、鸭子和鸡的照片。 明确:是鸟。但翅膀退化,不会飞翔。 (二)研究鸽子的羽毛 鸽子的羽毛主要有两种:正羽和绒羽。 1、知识卡片:鸽子的羽毛 正羽是覆盖在 鸟身体上的大型羽 片。鸽子的翅膀和 尾部都长有正羽。 绒羽紧贴鸟的 身体,细小而柔软。 2、研究鸽子的羽毛 (1)器材准备:正羽、绒羽、剪刀、滴管、放大镜、水。 (2)观察活动 ①观察鸽子的正羽,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正羽轻、薄、大。 ②将正羽羽根剪断, 里面是什么样的? 明确:羽根是空的,可以减少飞翔的重量。 ③在正羽上滴一滴水,水会被吸收吗? 明确:不会。鸟类身体的尾部有尾脂腺, 分泌的油脂常被鸟用喙啄取涂于羽毛 上,有防止羽毛变形和被水浸湿的作用。 ④用放大镜观察, 绒羽是什么样的? 明确:绒羽细小而柔软,一片一片的,紧贴鸟的身体,起保温作用。 (3)鸽子羽毛的这些特点对鸽子起什么作用? 三、研究鸟喙和鸟足 (一)鸟喙 1、提出问题: 8 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 它们各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 归纳: 特点:长而直 形状:像镊子 食物:小鱼小虾 代表鸟类:沙锥鸟、丹顶鹤 特点:末端有钩 形状:起钉器 食物:小动物 代表鸟类:秃鹫、老鹰 特点:粗壮短小 形状:钳子 食物:谷物、坚果 代表鸟类:松鸡、北美红雀 特点:细长 形状:细针 食物:花蜜 代表鸟类:蜂鸟 2、活动手册 将这些鸟喙与它们各自适合的食物连线。 (二)鸟足 这些鸟的足有什么特点? 它们各适合在什么环境生活? 归纳: 特点:趾间有蹼 生活环境:适合在水中游泳 代表动物:鸭子 特点:趾端有长而锐利的钩爪 生活环境:适合在山地丘陵中抓捕小动物 代表动物:老鹰 9 特点:粗壮 生活环境:适合地面奔跑 代表动物:鸵鸟 特点:细长 生活环境:适合在浅水中摄食 代表动物:丹顶鹤 四、课堂练习 (一)选出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 1、下列鸟类动物中,趾间具有蹼的是( ) A. 天鹅 B. 啄木鸟 C. 丹顶鹤 2、下列动物中( )不是鸟。 A、鸵鸟 B、鸭子 C、蝙蝠 3、老鹰足的特点是( ) A、趾间有蹼 B、趾端有爪钩 C、细长 (二)连线题:将鸟喙和相适应的食物连线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 1、鸟是用鳃呼吸的。( ) 2、鸡不会飞,所以不是鸟。( ) 3、鸟是卵生的。( ) 4、鸟的正羽长、轻、薄,适合飞行。( ) 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鸟足不同。( ) 6、鸟喙的形状与取食有关。( ) 五、拓展提高:视频:鸟的七大种类 六、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鸟喙和鸟足的类型,说说它们与食物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 系。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脊椎动物中除了鱼类就是鸟类数 量最多,了解了鸟类的共同特点,明白鸟的外形特点,包括羽毛、鸟喙和鸟足等, 与鸟的飞行、觅食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教学后记】 10 4.哺乳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哺乳动物的特征:身上有毛、喂乳、胎生。 2、哺乳动物是恒温的脊椎动物。 3、运动快速且运动方式多样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 [科学探索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认识哺乳动物,了解它们的共同特点。 2、通过动物油脂实验,探索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奥秘。 3、通过图片,认识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重点】 1、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识别哺乳动物。 2、知道哺乳动物是恒温的脊椎动物。 3、了解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哺乳动物保持体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猫和兔是常见的两种小动物。提问: 它们身体表面有什么?它们的宝宝从哪里来?宝宝吃什么长大? 明确: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的小宝宝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吃妈妈的 奶长大的。 2、由大动物直接生小动物,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它们的宝宝吃妈妈的奶长大, 这种喂养方式叫哺乳。猫和兔子的这些特点,这只鸽子有吗? 明确:鸽子身上长的是羽毛,不是毛。鸽子的宝宝是卵孵化出来的,是卵生, 不是胎生。 3、身上有毛、胎生、吃妈妈的奶长大,是猫和兔这类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我们把这类动物叫做哺乳动物。(播放视频)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哺乳动物 猫和兔子要举行一次同类动物运动大会。来了很多动物,愁坏了猫和兔子。你 知道谁能参加吗? 1、鲸鱼和蝙蝠能参加吗? 明确:能。它们都是胎生的,是哺乳动物。 2、企鹅能参加吗? 明确:不能。它是卵生的,不是哺乳动物。 11 3、老虎、猪、牛能参加吗? 明确:能。它们都是胎生的,宝宝吃妈妈的奶,身上有毛,是哺乳动物。 4、你还会邀请哪些动物参加? 教师及时肯定和纠正学生的回答。 5、我们人类可以参加吗? 明确:可以。我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二)哺乳动物是恒温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 相对稳定。 北极的冬季最低气温零下 40℃,即使夏天也很少在 10℃以上。在这样极其恶劣 的环境中,北极熊是怎样保持体温的呢? 北极熊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脂肪有保温的作用吗?引导学生做实验。 1、实验器材准备 猪板油、冰水、胶带 2、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 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 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 3、温馨提示 ①要用冰水,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②两只手指要在冰水中停留 1-2 分钟,感受会愈发明显。 4、有什么实验发现?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不感到冷,没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感到冰冷。因此, 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5、提醒学生注意:哺乳动物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复杂而系统的生命现象。 脂肪具有保持体温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三)哺乳动物运动方式 运动快速且运动方式多样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提问: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一 样? 教师补充相关材料: 猎豹是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在追捕猎物时,每小时能跑 110 千米。 袋鼠的后肢特别强壮,就象两根弹簧,极利于跳跃。它的跳跃本领极高,不仅 能连续跳跃前进,而且一蹦就可达 9 米。 12 蝙蝠,前肢高度特化,形成适于飞行的翼手,是由连在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翼膜 构成的,翼膜上不生羽毛。 一头蓝鲸摄食时游速每小时 2~6 千米,被追逐时最大每小时 20~48 千米。 填写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表格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 A、海豹 B、绵羊 C、企鹅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特点的是( ) A、喂乳 B、胎生 C、身上有羽毛 (二)连线题:将动物和它们的运动方式连线 豹子 跳跃 蝙蝠 游泳 鲸鱼 飞行 袋鼠 奔跑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 ) 2、猎豹不仅擅长奔跑,还能行走。( ) 3、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 ) 4、狗熊要冬眠,不是恒温动物。( ) 5、人是哺乳动物。( ) 6、北极熊凭借皮下脂肪保持体温。( ) 五、拓展提高 哺乳动物中有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滑翔。 滑翔——飞翔时不扇动翅膀。 如,鼯鼠,鼯猴等。 六、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哺乳动物,了解它们共同特点,知道哺乳动物 是恒温的脊椎动物,探索了脂肪的作用,同时也交流了哺乳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教学后记】 13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5.运动与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 有没有发生变化。 2、能够借助某一参照物体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3、能够通过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 4、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描述运动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小诗,你感受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风儿起了, 穿过柳林, 枝条轻轻摇曳。 鸟儿飞了, 掠过湖面, 水面泛起涟漪。 船儿起锚, 驶离港湾, 留下片片浪花。 读诗感受,交流回答: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说说哪些物体在运动 1、引导学生看教材四组图片,说说哪些物体在运动。 小结: 第一组:动物(包括人)的运动 第二组:植物生长的运动,一种缓慢的运动 第三组:交通工具的运动 第四组:非生命体的自然物的运动 2、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在运动? (二)判断物体运动方法 1、下图中,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是怎么判断的? 14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两幅图片,注意观察物体的位置变化。 归纳: 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路 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里的鸭子在运动,因为它在河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的老鹰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边小路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自行车与骑手在第二幅图上出现了,说明是顺着路运动到此的。 2、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物体运动时,它相对于什么的位置发生变化? 归纳: 汽车相对于公路来说,由公路上的位置从左边来到了右边,所以汽车在运动。 老鹰相对于白云来说,离开右边的白云飞到左边的白云那里,所以老鹰在运动。 小乌龟相对于小路来说,顺着小路由上而下爬行,所以小乌龟在运动。 自行车与骑手相对公路来说,有没有出现到出现,所以它们在运动。 河里的鸭子相对于河面来说,由河中央来到了河边,所以鸭子在运动。 3、填写活动手册 4、小结 你能归纳一下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吗? 明确: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 生变化。 (三)借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1、乘电梯的人是在运动的吗?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明确: 以电梯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没有运动,因为电梯上的人在电梯上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 以电梯以外的人或是物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运动了,因为电梯上的人对于电 15 梯外的人或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2、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运动了吗?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明确: 以汽车作为参照,乘客在汽车里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没有运动。 以行驶的汽车外的人或树作为参照,乘客对于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 客运动了。 3、知识卡片: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 物体就是参照物。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是静止的物体。 参照物是运动的,物体是静止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参照物是静止的,物体是 运动的,位置发生变化。 (四)描述物体运动位置 你能描述图中小汽车相对于乘客的位置吗?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1、方法指导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2、知识卡片:地图上的方向 方向通常有四个基本方向:东西南北。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方向:东北、东南、 西南、西北。 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讨论 ①怎么确定小汽车相对于乘客的方向? 明确: 以乘客为中心画方向标,确定小汽车的方向。小汽车在乘客的东北方。 ②怎么确定小汽车和乘客之间的距离? 明确: 电子显示:距您 0.2 公里 2 分钟 4、我的描述 小汽车在乘客的东北方向,距离乘客 0.2 公里两分钟的车程,目前正由玄武门 由北向南驶来。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通常用_____和_____来描述位置。 2、行驶的汽车是______的,飞翔的小鸟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有没 16 有发生变化。 (二)看图题 图中的小熊迷路了,请你帮他给家人打个电话,说清它的具体位置。 (三)连线题 用直线把下列物体运动与对应的参照物联系起来。 1 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火车 ②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 地面 ③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 “树木、房屋正向后退。” 地球 ④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 云 (六)拓展提高 1、地球转动时,房子与树动了吗? 明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表上的物体的运动一般都是以地表作为参照物, 所以地面一些固定的物体对于地表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人感觉到房子与 树没有运动。包括也感受不到地球在运转。但是如果将我们的视角转到宇宙中,以 太阳作为参照,地球转动时,房子与树都在随地球一起运动。 2、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明确: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 也就不同。静止只是一个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所以也只 能是相对静止。 (七)作业布置 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之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确 定自己的位置,比如在电影院。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要看这一物体 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可以借助某一参照物体判断物体是否在运 动;能够通过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意识到自然 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教学后记】 17 6.不同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运动轨迹,知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 方式。 2、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了解其运动特点。 3、能够通过做出某些形式的运动,更好地了解其运动特征。 4、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并分析其运动形式。 【教学重点】 1、知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 2、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了解其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种运动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做过旋转木马吗?木马上的人是怎么运动的? 二、讲授新课 (一)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读懂图片 1、说一说这些图片上虚线所表示的意思。 2、用虚线将它们运动的路径用线连起来。 小结: 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说说连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小结: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 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 、苹果落 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 运动。 4、你还能例举出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哪些运动是曲线运动? 18 (二)认识不同运动形式 1、比较这些物体的运动,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1)第一组图片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 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 (2)第二组图片 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 。 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3)第三组图片 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 2、说说生活中见到的这样的类似的运动。 3、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做出这些运动形式。 教师加以指导。 4、能用简单的图示将物体的运动特征表示出来吗? (三)选择合适物体做运动 1、选择合适的物品,做一做下面这些形式的运动。 2、活动提示 ①采用小组实验形式 ②充分利用身边易得物品 ③可以增加其它运动形式 3、活动过程 (1)在绳子的一端系上重物(如钩码、长尾夹、打孔的橡皮 塞),可以做出重 物的摆动。 (2)用线轴、电池可以 直接在桌上滚动。 19 (3)用嘴巴吹叶轮,可以将叶轮旋转。 (4)提示: 还可以用皮筋做出振动,用绳子系着橡胶圈,甩动绳子从而使橡胶塞绕圈。 4、活动发现 同一种运动形式可以用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来呈现,如用线轴、干电池、钩码 等都可以做出滚动形式。 (四)课堂练习 看图回答,骑自行车时会出现哪些运动方式? ①把手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车轮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脚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猫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提高 1、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说说哪些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明确: (1)竹蜻蜓下面的立棍做平动、转动的运动,上面的旋翼做旋转运动。 (2)直升机旋翼做出旋转运动,机身向前运动。 (3)旋转木马设施整体围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围绕中轴在绕圈同 时做上下运动。 (4)手锯在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 2、你还见过哪些运动包含了多种运动形式? 回答:表示物体移动的位置。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绘制运动轨迹,知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生活中物体的两 种常见运动方式;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了解其运动特点; 能够通过做 出某些形式的运动,更好地了解其运动特征;能够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并分析 其运动形式。 【教学后记】 20 7.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3、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4、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重点】 1、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教学难点】测量与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百米赛跑视频,谁赢得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播放视频) 二、讲授新课 (一)速度 1、赛跑时,为什么要设置起点与终点? 明确: 在相同的路程内看谁先到达终点即为胜。 2、很多正规比赛由于参赛人数多要分多场进行比赛,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怎 么比快慢? 明确: 相同的路程,用时少的速度快 ,成绩好。 3、讲解 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什么是速度?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例如,1 秒行进了多少米,1 小时行进了多少千米。 4、讨论 (1)乌龟和兔子一起赛跑,兔子为什么没获胜? 明确: 兔子睡觉,用的时间比乌龟多,速度慢。 相同距离内,时间短,速度快;时间长,速度慢。 (2)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到。羚羊和猎 豹跑得距离一样吗?所用的时间一样吗?谁的速度快? 明确: 21 相同时间内,距离大,速度快;距离小,速度慢。 5、怎么计算速度? 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单位:千米/小时、米/ 秒 注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二)测量速度 导入:和同伴相互测一测走路的速度吧。 1、活动器材:笔、记录单、秒表、软尺 2、活动要求: ①一人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米,测量用的时间。 ②另一人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秒,测量走的路程。 ③你和同伴走路的速度一样大吗? 3、怎么使用秒表? 右手握秒表 拇指控制右键 食指控制左键 【口诀】 右按右停左回零 4、怎么用软尺测量距离? ①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 ②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 ③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 5、搜集数据,分析: 每个人的走路速度一样吗? 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走路速度大约是多少? 22 三、速度排序 指导学生读图 (1)能对同层次的物体速度进行分类吗? 明确: 第一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 第二行:与人相关的运动速度 第三行:自然现象的运动速度 第四行:动物的运动速度 (2)将运动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要求: 将排序的结果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用 1、2、 3……表示出来。完成活动手册任 务。 (3)提醒: 23 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四)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1、为什么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 明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 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2、为什么不能高空抛物? 明确: 高空抛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从而能量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 成伤害,甚者会威胁生命安全。 提醒: 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等于物体在 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单位是 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_____越大。 5、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选择题 1、声音在 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 )米。 A、340 B、3 亿 C、350 千米 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2 秒内能跑 80 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是旗鱼 3 秒可游 84 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是雨燕 1 秒能飞 48 米,动物界运动最快的是( )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3、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为 1 千米,最适合他的交通工具是( ) A、自行车 B、汽车 C、火车 (六)拓展提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 米 / 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 秒。 2、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的 移动、树木、指甲的生长? 明确: ①根据长出指甲的长短和树木的高矮看出生长运动。 24 ②以树木或是房屋作为参照物观察月亮是否在运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距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 的运动速度,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 动速度。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8.力与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 2、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4、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 【教学重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 【教学难点】 1、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 2、研究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你续写小诗,说说怎样才知道力的存在。 你看得见力吗? 你看不见, 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 当降落伞从空中飘落时, 那里有力。 你看得见力吗? 你看不见, 25 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 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 那里有力。 (二)讲授新课 (一)力改变运动状态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 ①图片上的运动与什么力有关? ②它力改变了什么? 归纳: 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与摩擦力有关。刹车的刹皮与钢圈的摩擦力使运动中 的自行车停下来。 风车转动起来:与风力有关。风具有能量,风力使得静止的风车转动起来。 磁力小车拐弯:与磁力有关。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使得小车改变了运 动方向与速度。 皮球弹起来:与弹力有关。压缩空气有弹性 ,产生的弹力使皮球弹向上。 潜艇浮出水面:与浮力有关。水具有浮力,浮力使得潜艇浮出水面。 2、讨论:力可以改变什么? 明确: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 不开力。 (二)力改变速度 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实验器材 小车、钩码(垫圈)、定滑轮、秒表、细绳 2、想一想 ★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 ★怎样将小车沿着拉力的方向进行前进? 明确: 用垫圈的重力做拉力,用固定的滑轮将线绳位置一定。 3、提示: 确定好起点和终点。 4、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针对这个问题, 你会提出怎样的假设? 明确: 26 拉力大,小车前进快; 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5、讨论 ①实验中需要改变什么? ②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③需要在记录表上记下什么? 明确: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大小(垫圈数量),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距 离,需要记录的是时间和垫圈数量。 6、实验设计 ①用固定的滑轮将线绳位置一定。 ②逐个挂上垫圈,测量出刚刚能拉动小缆车的垫圈数量。 ③确定起点和终点。 ④多个有规律增加垫圈,并重复做 3 次实验。 ⑤用秒表记录每次小车运动时间。 7、注意:实验时不能用手推小车,并注意车的行驶路线。 8、小组分工合作 一人负责确定起点,一人负责改变拉力的大小,一人负责记时,一人负责记录。 9、填写实验记录 10、得出结论 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三)力改变方向 实验探究 2: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1、实验器材 木框架、塑料槽、小钢珠、磁铁、白纸、笔 2、实验观察 ①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 ②在路径的一侧放一块磁铁。 ③再次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观察并记录钢珠的运动路径。 3、得出结论 27 磁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 4、实验讨论 第一个活动中,假设拉力不变,而往小车上加重物,那么小车前进快慢又会有 什么变化? 第二个活动中,钢珠为什么会改变运动方向? 明确: 重物越重,小车的速度越慢;磁铁具有磁力,小钢珠被磁铁吸引过去。 (四)课堂练习 [填空题]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与_____。 2、拉力大,小车前进____;拉力小,小车前进____。 3、水具有_____,能使得潜艇浮出水面。 [判断题] 1、压缩空气有弹性 ,可使皮球弹起来。 2、对于同一辆汽车来说,载重越少,速度越快。 3、车轮的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快。 4、在实验中,确定起点和终点判断小车行驶的快慢。 [选择题] 1、风车转动起来与( )有关。 A、摩擦力 B、风力 C、磁力 2、汽车运动快慢与( )无关。 A、拉力大小 B、载重多少 C、车轮多少 (五)拓展提高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作用。 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六)作业布置 尝试在小车直线运行路径的不同距离处放置磁铁,观察小车的行径路线。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在科 学探究中,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能够通过实验研究 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 设。 【教学后记】 28 9.弹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弹力特点。 2、知道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3、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玩过蹦蹦床吗?它有什么特点? 回答 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一)弹性与弹力 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撤去所用的力。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一交换操作。 2、这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去掉外力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 皮筋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钢皮尺形状发生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海绵的形状与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去掉外力恢复原样。 小结: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 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3、组内继续玩游戏:玩握力器和拉力器,说说你有何感受? 归纳: 玩握力器、拉力器除了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感受到一股向外抻的力, 在拉拉力器时感受到弹簧向内收的力。 29 小结: 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二)科学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器材:挂弹簧的挂钩、带有刻度的底板、钩码。 2、怎么测量弹簧拉伸长度? 教师演示: 挂一个钩码在弹簧上,用弹簧最后的长度减去原先的长度就是弹簧拉抻的长度。 3、学生测算弹簧拉伸长度 每组选派代表,接着在第(二)第三根弹簧上分别挂两个、 三个钩码,测量并 记录弹簧拉伸长度。 4、根据取得的数据预测挂四个钩码、 五个钩码的位伸长度,然后实验去验证。 预测 实际 挂 4 钩码 挂 5 钩码 5、将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连线,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 弹簧的伸长度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相同 的长度。 6、讨论 如果继续挂 6 个、7 个钩码,无限制挂下去会如何? 归纳: 无限制地挂钩码,弹簧所受的拉力将会超过弹性限度,弹簧不能恢复原样。 (三)弹簧测力计 1、知识讲解 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30 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2、弹簧测力计结构 3、弹簧测力计怎么使用? ①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③ 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4、测一测提起这些物品用了多大的力。 注意事项: ①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 ②测力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③要预估不能超量程使用 5、我的测量记录 (四)课堂练习 [填空题] 1、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 用字母“_____”表示。 3、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会拉伸_____的长度。 4、利用 _________ 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读图题] 3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 A 处于静止,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______N,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下面的事例中应用到弹力的是( ) (五)拓展提高 视频:检测员——弹簧测力计 (六)作业布置 参照设计,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发生形状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在科学实践中,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测力计测 量力的大小;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教学后记】 32 10.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并能够分析现实中的行为是否是增大或是减小摩 擦力。 3、能够用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水平运动时的摩擦力。 4、能够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受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 度的影响。 5、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知道流线型是减小空气或是 液体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2、学会测量摩擦力 3、摩擦力的好处和坏处 4、减少或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做搓手游戏。提问:搓手时会产生一种什么声音? 小结: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摩擦现象。 回答:摩擦声 从游戏中感受摩擦的存在。 (二)讲授新课 (一)摩擦力 1、下面这些运动中,哪里存在摩擦现象? 33 归纳: 身体与滑梯的接触部分存在摩擦。 箱子与地面存在摩擦 。 鞋底与地面存在摩擦。 人体与水接触产生摩擦。 伞面与空气产生摩擦。 2、小结:知识卡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3、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①必须要有两个物体 ②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 (二)测量摩擦力 1、用什么工具测量摩擦力?引导学生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讲解测量摩擦力方法 ①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 “0”刻度处 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相等 3、你能画出拉力与摩擦力的方向吗? 小结: 拉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都在水平方向上, 力的方向相反。 4、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摩擦力,填写测量表格。 34 提醒学生注意: 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观看测力计读数基本保持不变。 (三)科学探究 (一)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这个问题,你会做出哪些假设? 归纳: ●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2、实验器材:桌子、小木块、砂纸、测力计 3、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探究实验,实验要求按照对比实验的原则,每次只能改 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保证完全相同。 假设: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 3、实验过程与要求 用测力计拉动同小木块分别在桌面与砂纸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拉力大 小就是摩擦力大小。 重复实验三次,求平均数。 4、实验测量记录 得出结论: 砂纸上的摩擦力要大,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你的实验还能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结: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二)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1、教师演示: 35 ①在一个塑料瓶里装大半瓶洗洁精。 ②用等重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模型。 ③将这些模型同时放入塑料瓶,比较它们下沉的速度。 提醒学生注意: 瓶子或罐子尽量高大一些,这样下沉的橡皮泥不会碰撞。 归纳: 几个物体当中,流线型的物体下沉的速度最快,所以球和水滴形的物体下沉速 度最快。 2、讨论 (1)鲸或海豚的体形是否有利于减小海水的阻力? 明确: 鲸或鲨鱼的身体有很好的流线型形状。它们圆滑的体形几乎不会引起水体的波 动,有利于减小海水的阻力。 (2)如何减小飞机、火箭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呢? 明确: 把飞机、火箭做成流线型,能大大地减低了空气的阻力。 (四)课堂练习 [填空题] 1、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产生的_________是一种阻力。 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必须要有两个______,一个物体在另 一个物体表面 ________。 3、几个物体当中,_______的物体下沉的速度最快。 4、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_____。 [实际应用] 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 有害的。分別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減小 摩擦的方法。 ①“有益”摩擦:_________________, 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害”摩擦: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6 (五)拓展提高 1、摩擦力有哪些好处? 明确: 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反作用力,如鞋子与地面摩擦,使人前进;轮胎与地面摩 擦,汽车开动 。 固定物体,防止物体在受其他力的影响时产生的运动,如筷子夹起食物, 游戏 机的机械臂夹起娃娃。 2、摩擦力有哪些坏处? 明确: ①增大运动时的阻力,如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②造成物体的磨损,如鞋底、车胎的磨损。 3、观察图片,哪些是在增大摩擦力?哪些是在减小摩擦力? 明确: 车轴加油使得接触面更光滑,减小摩擦力。 加深花纹使得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 抹镁粉是为了使得接触面粗糙,同时具有吸汗防滑作用,增大摩擦力。 冰壶比赛中,用冰刷擦拭冰面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场表面形 成一层水膜,减小摩擦力。 冰冻天气,路上积雪,汽车装上了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发生事故。 (六)作业布置 车轮陷入雪堆中,该怎么解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知道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并能够分析现实中的行为是否是增大或是减小摩擦力;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受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影响;知道流线型是减小空气或是液 体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能够用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 水平运动时的摩擦力,能够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 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后记】 37 11.浮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2、能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3、能够做 A4 纸承载硬币的实验,更好地体验浮力的大小。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 1、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讲述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提问:球掉进树洞里,文彦博是怎么取球 的? 回答:灌水取球 由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1、将下列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哪些会像小球一样漂浮上来,哪些会沉下去? 物体:小木块、苹果块、铁夹、塑料尺、羽毛、石块、蜡烛等 2、实验操作 ①先预测沉浮情况 ②拿起物体轻轻的接触水面,然后松手,观察沉浮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 ③实验后取出物体擦净放回原处。 3、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或“↓”表示。 4、讨论 ①哪些是和预想的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②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 5、物体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呢? 用手把泡沫块压入水中,手有什么感觉? 明确: 38 用手指去按压浮在水面的泡沫,能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那就是浮力。 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1、如果沉在水里的石块不受浮力,那么测力计的读数是什么样的?如果沉在水 里的石块受到浮力,读数会发生变化吗? 2、实验操作 ①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 ②再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 提醒: 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3、实验证明: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提起石块的力小,说明下沉的 石块受到浮力。 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一)问题 1 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1、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 归纳; 体积相同的物体,轻重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同体积的物体,重的沉,轻的浮. 2、实验材料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 3、实验设计 ①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②1 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 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 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实验现象与结论 结论:在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1、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归纳; 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同质量的物体,体积小的沉,体积 大的浮。 39 2、实验材料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3、演示实验 ①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②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 质量相同。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实验现象与结论 结论:在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沉,体积大的物体浮。 5、小结: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归纳: ①同样大小的物体,质量越轻的越容易浮。 ②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的越容易浮。 (四)让 A4 纸承载更多硬币 1、想什么办法让一张 A4 纸能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提醒: 纸的质量不能改变,就是一张 A4 纸。 实验结果表明: 改变纸的形状,与水接触面越大,承载的硬币就越多。 2、一块铁球很容易沉入水底,万吨巨轮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明确: 同样重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形状,将它的体积适当变大,排开更多的水 ,就 会浮在水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 (五)科学阅读 阅读曹冲称象回答: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曹冲称象有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三国时代,没有可以为大象称重的称,所以曹冲先把大象放到船上,在船身水面 的位置做个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来,换上石头放到船上,等到水面到达刚才的记号 时,就称一下所有石头的重量,这就是大象的重量。 40 根据浮力定律,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出的水量就正好等于船的总重量;装 大象和装石头两次水位一样,则排出的水量相同,而船本身的重量不会改变,那么石 头与大象的重量就一样了。 (六)课堂练习 [填空题] 1、因为有______,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3、质量相同,体积越大浮力______。 4、体积相同,质量越轻浮力______。 [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是( ) A、改变自身重量 B、改变物体体积 C、改变物体颜色 2、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 )竖直向上托举的力。 A、空气 B、水 C、拉力 (七)拓展提高:打捞铁牛 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 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 思考: 铁牛怎么捞上来的?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归纳: 两只大木船装满泥沙,增加了木船的重量,使船身向水中沉了一大截,排开的 水增多了,受到的水的浮力也就增大了。两只船拴在一起,又使水的浮力增加了一 倍。用绳子把船和铁牛牢牢地拴住,就使它们成为一体了。这是,它们的重量与它 们共同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相等。当水手们把船上的泥沙向河里铲时,船和铁牛这 一共同体的重量就会减轻些,浮力就比它们的重量大,船和铁牛就会在浮力的作用 下向上浮一点。水手们不断地把泥沙铲到河里,船和铁牛就会不断地向上浮……人 们便将大铁牛一个个地从河底的淤泥中打捞上来了。 (八)作业布置 曹冲称象和打捞铁牛有什相似的科学道理?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在科学 探究中,能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能够做 A4 纸 承载硬币的实验,更好地体验浮力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曹冲称象的 科学道理。 【教学后记】 41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 1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1、通过将小灯泡点亮的探究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正确方法,并画出简单 电路示意图。 2、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3、用常见物品制作一个简易开关,理解开关对电路的断开和闭合所起到的控制 作用。 【教学重点】 1、正确连接简单电路 2、做简易开关,控制电路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电筒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提问:手电筒里有什么?它是怎么工作的? 看图猜测交流 调动课堂探究电路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连接电路 你能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吗?赶快尝试一下吧。 提醒:画出连接图。 1、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 引导学生观察灯泡结构。 明确: 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任意一个连接点与导线连接,另一个与电池锌片连接。 2、交流:让小灯泡亮起来,你是怎么做到的? 归纳: 42 ①将小灯泡侧面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底部 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小灯泡就亮了。 ②将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连接点 和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就亮了。 ③将小灯泡底部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 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小灯泡就亮了。 ④将小灯泡侧面连接点与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底部连接 点和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就亮了。 3、教师演示:这样连接,小灯泡能亮吗? 明确: 不亮。 4、观察这名同学画的电路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 43 发现: 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5、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呢? 明确: 正极→连接点→金属架→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负极 6、解释一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吧。 明确: 电流没有经过灯泡,直接把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出现了短路,所以灯泡不亮。 7、短路有什么危害? 讲解: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 就会被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自制小开关 1、怎么制作?指导学生自制开关。 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 到另一枚图钉上。 2、注意事项 注意:使用图钉时要注意安全,以免手被钉尖刺破。 3、怎样把简易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 指导方法: 导线的一端和回形针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电池的“+“极相连。 小灯泡的两根导线,一根与电池“-“极相连,一根与开关的另一个图钉相连。 特别提醒: 44 只能使用电池, 不能从插座接电! 4、闭合和断开小开关,会出现什么现象? 明确: 开关闭合,小灯泡亮;开关断开,小灯泡灭。 5、小结: 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三)接入不同的电器 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试试效果。 1、其他电器:小电铃、小发电机、发光器 2、实验结果交流 闭合开关,发光器发光、小电铃响起来、小电动机转动;断开开关,发光器不 发光、小电铃不响、小电动机不转。 (四)观察手电筒结构 1、拆开手电筒,观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指导方法: 拧下灯罩、灯泡、银碗,打开电池盖、取下电池。 2、手电筒是怎么工作的?展示手电筒示意图。 讲解: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灯泡 才会亮起来。 3、拆卸观察和开课时的猜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五)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图中,如果能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电池放置正确的是( ) 45 2、在下面所示的几种电路图中,小灯泡不能发光的是( ) [判断题]下列说法正误 1、一个完整的电路中不能缺少导线。( ) 2、小灯泡不亮,是因为电池没电。( ) 3、要组成一个简单电路,至少需要 1 根导线。( ) 4、如果没有电池,可用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 [作图题] 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简单电路示意图。 (六)拓展提高 小灯泡能亮起来吗,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 用毛线、尼龙线等做导线,小灯泡能亮吗,动手试试。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将小灯泡点亮的探究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正确方法,并画 出简单的电路示意图,能用常见物品制作一个简易开关,理解开关对电路的断开和 闭合所起到的控制作用。在尝试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后记】 46 13.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知道导体和绝缘 体的判定依据是它们导电性能的强弱。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工具或材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制造物品所需要考 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体安全。 3、借助验电球、LED 发光器等材料作为检测工具,知道人体、自然界中的水是 导体。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导体和绝缘体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怎么判断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电池和小灯泡直接接触,小灯泡能亮吗? 归纳: 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2、导线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明确: 导线是由铜丝和塑料胶皮组成。 3、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提问: ①用铜丝连接电路,小灯泡亮吗? ②剪断铜丝,用塑料胶皮连接电路,小灯泡亮吗? 明确: 铜丝能让电流通过,小灯泡亮。 塑料胶皮不能让电流通过,小灯泡不亮。 观察导线结构 实验观察 从导线结构的作用入手,初步知道有的物体具有导电性,有的没 有。 (二)讲授新课 (一)判断导体和绝缘体 1、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容易导电吗? 活动要求: 先预测,再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2、安装检测装置,检测这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 47 注意事项: 爱护实验器材; 小组分工合作; 检测结果与预测比较。 3、根据检测结果,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 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 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4、教师强调 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 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 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 (二)导体和绝缘体应用 1、下面的工具或电工材料,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 归纳: 螺丝刀:刀头是导体。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把柄是绝缘的。手握 把柄使刀头转动,拧转螺丝钉很方便。 拉线开关:开关芯的铜片是导体,外面的胶木和塑料拉线均是绝缘体,可防止 开关中通电部分导体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电工胶布是绝缘体。用于绑扎电线,防止通电后导线中的金属丝部分与其他物 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 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2、在各种常见工具或材料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部分都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 48 这样人在操作时才会安全。你还知道哪些? (三)人体和液体是导体吗 (一)人体是导体吗 1、生活中经常听到被电击事例,人体是导体吗? 2、介绍一款神秘武器——验电球 验电球,它能感应到非常微弱的电流,准确测出某种材料能否导电。它的外壳 是用塑料做成的。 验电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展示图片) 3、实验操作 首先,把两只手分别按在验电球的两个接触点上,会看到什么现象? 其次, ①几名同学手拉手。 ②拿验电球的同学要用手接触球上面的触点。 ③观察验电器灯是否亮起来,说明什么? 4、实验表明:人体能导电,是导体。 5、特别提醒: 不能用人体导电球检验家用电器。 (二)液体是导体吗 1、检验不同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 讲解: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水。 2、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①量杯中导入自来水,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亮? ②量杯中导入纯净水,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亮? ③往纯净水加入一些食盐,搅拌均匀,再将两根导线插入水中,小灯泡是否会 亮? 注意: 电池 4 节以上为宜。 3、实验结果记录 49 4、得出结论 自然界中得水是导体。 (四)课堂练习 [选择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下列物体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 A、塑料尺 B、纸板 C、铅笔芯 2、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的是( ) A、橡皮和铁丝 B、塑料尺和干木棒 C、湿布和铜钥匙 [连线题] 回形针 橡皮 铝丝 橡胶 导体 塑料尺子 干木条 玻璃 碳棒 布条 绝缘体 纸 硬币 塑料垫板 [判断题]下列说法正误 1、自来水、纯净水和盐水都是导体。( ) 2、干木条沾水后能导电。( ) 3、人和大地都是导体。( ) 4、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绝缘体用处不大。( ) 5、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 ) (五)拓展提高 根据科学家不断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具有导电性,平时要安全用电,严防触电 50 危险。我们该怎么做呢? (六)作业布置 小调查:教室或家里的电器设备哪些使用了绝缘材料?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知道导体 和绝缘体的判定依据是它们导电性能的强弱。同时,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工 具或材料,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制造物品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体安 全;能过借助验电球、LED 发光器等材料作为检测工具,知道人体、自然界中的水 是导体。 【教学后记】 14.电路暗箱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解暗箱。 2、学会利用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并用表格进行记录。 3、能根据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明暗等 情况,对暗箱进行合理的推断 【教学重点】设计并用工具检测电路暗箱 【教学难点】 1、怎样用工具检测电路暗箱? 2、分析出现检测结果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小灯泡怎样才会发光? 归纳: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 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2、如果小灯泡不亮,会出现什么故障? 归纳: 51 二、讲授新课 (一)自制电路检测器 老师手里握着两根导线,一根是连着的,一根是断开的,你能判断出来吗? 1、利用下列材料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灯座、小灯泡、电池盒、电池、导线 2、制作方法 展示示意图。 注意:验证一下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3、学生检测演示 请两位同学利用自制电路检测器上台检测老师手握的两根导线。 检测方法 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导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 明这根导线是连着的;如果小灯泡不亮,则说明这根导线是断开的。 注意:检测完了,教师松手验证。 (二)电路连接方法 在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一个小灯泡,该怎么加? 小灯泡的 亮度有什么变化? 归纳: (1)按顺序依次连接 依次连接电池,小灯泡更亮。 52 依次连接小灯泡,小灯泡变暗。 (2)把电池或小灯泡并列连接,小灯泡亮度不变。 小结 电路的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电器元件依次连接,我们把这种连接方法叫做 串联;一种是电器元件并列连接,我们把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 (三)解电路暗箱 1、这是一个电路暗箱,有 4 个触点,触点之间可能连接了导线、小灯泡或电池 等。想一想,怎样才能检测出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展示图片。 明确: 我们可以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去检验暗箱上任意两个触点的电路连接情况。 2、教师演示 连接 A 和 C 两触点,小灯泡不亮,说明 A 和 C 两触点电路不通。 连接 A 和 B 两触点,小灯泡发光,说明 A 和 B 两点电路相通。 暗箱里的电路图为: …… 注意:打开暗盒验证。 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来检测。 (1)实验材料 小灯泡、电池、导线 (2)设计要求 53 ①在暗箱里添加一节电池,或一个小灯泡,或一根导线。 ②组装完成后贴上标签,表明第几小组,摆到讲桌上。 ③小组间互相保密,不可泄露暗箱秘密。 (3)各组领取一个电路暗箱进行检测,记录每次检测结果,并画出暗箱里的电 路图 (4)注意事项 ①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箱。 ②多试几次,防止接触不好,导致误测。 ③检测器的两头可以交换过来检测,防止内部的电池与外部电池的两极相反, 导致电路不通而误测。 (5)汇报检测结果 ①你们是怎么检验的? ②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③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情况的?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6)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7)讨论 你认为出现这几种检测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明确: ①小灯泡亮,说明电路是通的,触点间有电路元件; ②更亮,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节电池; ③更暗,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个小灯泡; ④亮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很可能只是一段导线或是并联进了电池或灯泡; 54 ⑤小灯泡灭,则说明触点之间的电路是断开的,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一 个断开或损坏的电路元件。 (四)课堂练习 1、用一个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的连接情况,发现如下结果: 根据上图可知,接线盒中的电路连接是( ) 2、有一个带有 4 个接线柱的接线盒,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柱之间 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了下表中。 你根据检测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 果。(有几种画几种) (五)拓展提高 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暗箱现象——不能直接感知,需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 情况间接推断出来。你能举例说说吗? 归纳: 未挖掘的古墓、地震、火山,…… (六)作业布置 如果一个简单的电路出现故障,你会有用哪些办法加以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解暗箱。在科学探索中,学会利用检测工具 进行检测和并用表格进行记录;能根据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明暗等情况,对暗箱进 行合理的推断,激发对未知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后记】 55 15.生活中的电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 电。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知道电对人可能造成伤害,懂得安全用电的基 本常识。 3、通过制作水果电池的活动,认识到人类为获得电所作出的持续探索和大胆创 新。 【教学重点】 1、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2、懂得用电安全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直流电和交流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的生活离不开电。你能举例说说吗? 举例说明 导入生活用电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直流电和交流电 1、电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来自电池,一是来自发电厂。下面这些用电器,哪些 是由电池供电?哪些是由发电厂供电? 小结: 电池提供直流电, 发电厂提供交流电。 2、讨论 直流电和交流电,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提醒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供电时间长短 ●电能强弱 ●安全性 ●传输距离 56 (二)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来源 1、提供直流电的电池,你知道哪些? 归纳: 7 号电池、纽扣电池、锂电池、蓄电池…… 2、哪些地方能提供交流电? 归纳:火电厂: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发电。 太阳能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核电站:利用核燃料发电。 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3、哪些地方要用到交流电? 归纳: 工业:工厂机器运转需要交流电 农业:农田灌溉需要交流电 交通:高铁飞驰离不开交流电 居民区:居民生活离不开交流电 …… 4、交流电是怎么传输的?展示示意图。 主要是通过电网传输。具体流程如下: 发电厂—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用户 (三)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1、下面的做法安全吗?为什么?展示图片。 归纳: 风筝极易挂在电线上,风筝线绝缘性能较差,容易触电,造成伤亡。 下大雨在大树下避雨,可能被闪电击中或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在大树下 避雨。 湿手巾按开关或用湿布擦抹灯泡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 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2、为了你和家人的用电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后,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更多安全用电常识。 57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保护绝家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开关 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2、发电厂发的电主要通过( )输送到千家万户。 A、电网 B、发电机 C、铁塔 D、变电所 2、将相应的内容进行连线题 遥控器 电脑 电视 直流电 手机 洗衣机 交流电 电熨斗 玩具车 石英钟 (五)拓展提高:水果电池 水果能发电吗? 1、实验器材:除了水果外,还应准备 LED 灯、铜片、锌片、导线、水果刀。 2、实验过程 ①切开橙子 ②插入锌片和铜片 ③铜片和锌片分别接入导线 ④两根导线另一端连接 LED 灯 注意:铜片和锌片不能接触 3、 LED 灯不亮是怎么回办? 明确: ①检测导线接触 ②检测 LED 灯正负极是否接反了 ③多用几个橙子试试 (六)作业布置 设计一张安全用电宣传画。 58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用电器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生活中的电 可以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知道电对人可能造成伤害, 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通过制作水果电池的活动,认识到人类为获得电所作出 的持续探索和大胆创新。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 16.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阅读,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 2、乐于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 断面颜色、颗粒特征、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主要特征,并根据描述辨认岩石。 4、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四种岩石标本特点 【教学难点】描述四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起读小诗: 你住在哪里? 山峰、溶洞、海底…… 到处都有我的存在。 你有什么用吗? 造房、铺路、装饰…… 我的用途可多啦! 你的年纪? 嗯—— 让我想想。 提问:诗中谁在回答? 朗读小诗 回答:岩石 通过小时的朗读导入课题 59 (二)讲授新课 (一)你见过的岩石 你在哪里见过岩石?它们是什么样的? 例如:山上有岩石,石头都很大;沙漠有岩石,像巨大的蘑菇。溶洞有岩石, 形状千奇百怪;海底有岩石,非常坚硬。土壤有岩石,大大小小的;海边有岩石, 一层一层的。…… 教师小结: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 沙、土壤覆盖着。 (二)四种常见岩石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石灰岩,是常见的四种岩石。仔细观察岩石标本,说 说你的发现。(发放岩石标本) 1、从哪些方面观察呢?指导学生观察岩石方法。 借助放大镜观察,断口上有几种颜色? 颗粒是大还是小? 在粗粒的白砂纸上用力划线,观察划痕颜色。 一只手捏住标本,一只手拿着小锤子,敲击没打磨过的面,或者用相同的两块 岩石对敲。每次的力度要差不多,听声音是清脆还是沉闷? 在岩石断面较平的地方, 分别用滴管滴 1-2 滴清水,观察吸水性。 从断面观察有无气孔和条纹。 肉眼观察,能否看到植物或动物的痕迹。 2、观察、记录常见岩石表面特征,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60 3、辨石游戏 (1)你能根据老师的描述,快速说出是哪种岩石吗? 它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由粉红、 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 紧密结合构成。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没有气孔,吸水性不好。 (2)请你任选一种岩石,准确全面描述其特征,让小组成员猜猜看是哪种岩石? 提醒学生注意: 不可把表格中的特征一古脑儿自上而下读一遍,要动脑将词汇连成句子。 (3)在学生游戏完后,教师展示各种岩石描述,让学生抢答。 ①有一种岩石,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 黏合在一起,质地坚硬,声音稍稍有点浑浊,有气孔有层次,吸水性强,还可能有 动物的痕迹。 ②有一种岩石由较粗颗粒组成,吸水性差,声音清脆,通常灰色,带有亮点, 加工后带有美丽的条纹,常常用来装修房屋。 ③由灰白色细粒组成,吸水性强,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条纹,可能有 古代动植物的化石。 (三)搜集岩石,制作岩石标本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岩石。让我们到野外采集一些岩石作为标本与同 学一起分享吧。怎样制作岩石标本呢? 1、视频学习。 2、注意事项 ①风化的岩石没有收藏意义,采石场或者工地加工石料的边角料比较适合收集。 ②课后采集岩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确保活动安全。 3、活动任务 为岩石标本画像,写份有趣又有用的“岩石自述”,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4、任务说明 ①画像和自述,是同一块岩石,而且是自己采集、识别、制作的岩石标本。 ②“手绘图” 用简笔画,画出一些可以表征的明显特征。 ③“自述”,采用第一人称的语 气来写的:我是一块……。 ④语言做到“有趣”,即童趣幽默些。 (四)课堂练习 1、下图中最容易找岩石的地方是( ) A、采石场 B、田园 C、沙漠 61 2、某同学找到一块含有古代鱼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3、将岩石与其特征连线 (四)拓展提高 砖头、瓦片或水泥块都是岩石吗? 明确:不是。 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砖、瓦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不属于岩 石。 (五)作业布置 在父母的陪伴下,到野外搜集岩石,制作岩石标本,为岩石画像,撰写岩石自 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交流、阅读,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同时,运用多种方 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特征、 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主要特征,并根据 描述辨认岩石。采集制作岩石标本,拓展了科学学习的内容、延伸了科学学习的空 间。 【教学后记】 62 17.认识矿物 【教学目标】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能举例说明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2、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 透明度和硬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 述,并能认真记录。 3、提升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矿物与岩石的不同 2、矿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怎么辨别矿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四种常见的岩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复习常见的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和 石灰岩特点。 四种常见岩石特点一览表 生活中处处可见岩石。岩石是有什么构成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岩石与矿物 1、讲解: 花岗岩通常由粉红、 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这三种颜 色的颗粒是三种不同的矿物。粉红色颗粒是长石,黑色颗粒是云母,半透明颗粒是 石英。 63 石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常含有白云石、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 大理石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白云木等。 小结: 岩石是是由矿物构成的。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 颜色。 2、黄铁矿、黄金矿和石英等,这些矿物有哪些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归纳: ●颜色相近 ●成分比较集中 ●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形状 …… 3、拓展:资料卡片 二、观察、描述矿物特征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 4000 种矿物,常见的有五六十种。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 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怎样观察和描述矿物的特征? 1、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 (1)将矿物在白砂纸上划一划,观察粉末的颜色 石墨:条痕颜色为黑色或灰黑色。 赤铁矿:条痕颜色为黑色或灰黑色。 (2) 用放大镜观察矿物晶体的形状 石英:带尖顶的正六棱柱。 萤石:立方体并呈块状集合体。 (3)观察矿物断口处的光泽 64 矿物的光泽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玻璃、丝绸等。 方铅矿:金属光泽 水晶:玻璃光泽 石膏:丝绢光泽 (4)用手电筒照射矿物,辨别矿物的透明度。 将手电筒(或激光笔)紧贴在矿物一侧,用白纸屏在另一边接收光线,如能明 显透过矿物在纸屏上留下清晰光斑,为透明;如能留下光晕,为半透明;如光线不 能透过,则为不透明。 云母:透明 方解石:半透明 褐铁矿:不透明 (5)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辨别矿物的硬度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种鉴别矿物硬度的日用品硬度由小到大依次是:指甲、金铜钥匙、铁钉。 矿物硬度被简化为四个级别 石墨、石膏、滑石:软 萤石:较软 赤铁矿:硬 石英:很硬 2、小组内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矿物特征,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2”。 65 三、课堂练习 1、铜片能在铝片上刻划出道,但不能在铁片上刻划出道,由此可知铁片、铝片、 铜片三种物质的硬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铁片——铜片——铝片 B、铜片——铁片——铝片 C、铝片——铜片——铁片 2、通过碎片边缘观察书本文字的方法是衡量矿物的( ) A、光泽 B、透明度 C、颜色 3、连线题:将矿物与其特征进行连线 4、哪些是矿物的基本特征?在“□”里打“√”。 □矿物是天然形成的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矿物中有不同颜色的颗粒 □矿物的形成与动植物有关 四、拓展提高:怎样描述矿物颜色? ①一般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蓝、靛、紫)来描述。 ②为了区别同种颜色,加上深浅、浓淡等副词,如深红、浅绿、淡黄等。 ③如果矿物不只是一种颜色时,可用双重的颜色表示,如黄绿、橙黄、红紫等, 后者为主要颜色。 ④还可以使用形象的实物比喻,如橘红、柠檬黄、土黄、樱红、铁灰等。 五、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矿物的特性(颜色、软硬、条痕、光泽、透明度和形状)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并能举例说明矿物 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通过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 透明度和硬度进 行细致观察,能描述、记录其特征,提升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 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教学后记】 66 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配对、阅读活动,能够用举例等多种方式说明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离不 开矿物资源。 2、借助文本或视频学习,能大致描述出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3、通过体验石膏糊作用等活动,能说出石膏更多的用途。 4、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离不开矿物资源。 2、描述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3、体会石膏固定作用。 4、了解矿产生产基本现状 【教学难点】 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 4000 种。我们身边有许多装饰品都来自于矿物,你知道 哪些?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矿物是重要的生产原料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下面物品各是用哪种矿物制成的? 利用了这种矿物的什么特性? 方法指导: 当我们用铅笔写字的时候,铅笔芯越用越短,矿物的粉末会留在纸上,而且颜 色较深。哪种矿物具有颜色黑而且软的特点? 在我们是婴儿的时候,妈妈经常往我们身上扑散爽身粉,它起什么作用? 67 铜芯用到黄铜矿(导电) 赭石颜料用到赤铁矿(颜色) 水晶杯用到石英(硬、容易透光) 二、了解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1、从矿物到物品需要一个提炼加工过程。你熟悉的铁制品有哪些?它们是从什 么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归纳: 像铁锅、铁钉、铁丝、铁锹等铁制品都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2、用来炼铁的矿石有哪些? 归纳: 赤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铁制品是怎么炼成的? 归纳: 开采矿石→粉碎铁矿石→高炉炼出铁水→分离铁水和矿渣→浇铸冷却成型→加 工成铁制品。 4、资料卡片 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核心环节是炼铁。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 石、空气。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开采出来的铁矿石首先要去除杂 质、破碎后磨成粉,与焦炭、石灰石混合后倒入 1000℃以上的高炉中将 铁矿石中 的氧夺取出来,分别得到铁水、炉渣、煤气,将铁水倒入模具冷却铸成一定形状的 锭或坯。再通过压力、热处理等方式将锭或坯改造成铁制品的形状或结构。 5、视频学习:炼铁过程(播放视频) 三、体会石膏的固定作用 1、石膏用途广泛,材料简单易得,无毒安全可靠。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石膏有什 么用途吗? 小结: 石膏可用于制造水泥、建筑、模型,还用于 医疗、食品等行业。 2、小实验:体会石膏的作用 (1)实验器材: 石膏粉、水、水杯、搅拌棒、废报纸 (2)实验方法 ①将石膏粉加水调成糊状。 ②把一根手指插入石膏,再取出。 ③反复三次能增加石膏糊厚度,吹气能加速凝固。 ④过一会儿,弯一弯手指,体会石膏的作用。 68 (3)注意事项 ★石膏粉时要选 用初凝时选购间在 6 分钟 以上的,千万不能选择快干型。 ★桌面最好有保护装置,铺上一次性台布或废报纸。 ★石膏糊要调均匀, 与蜂蜜黏度相似。 (4)视频:骨科医生使用石膏的治疗过程 (5)解释一下医生使用石膏给骨折病人固定的原因吧。 归纳: 石膏糊易塑形、凝固后强度较大,能更好贴合病人骨折部位实现固位并减少移 动、分散外部压力,给骨骼创造修复的良好条件。 四、矿业生产基本状况 1、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矿物的用途,采矿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你觉得矿产资源 很重要吗?理由是什么? 2、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 工业原料、70%以 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 矿物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我们应该采 取哪些措施进行保护呢? 讲解: ①非法采矿,造成地面下陷、环境恶化,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针对这种行为, 我们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实行保护性开采 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冶炼水平。 ③实施回收与再利用,节约资源。 五、课堂练习 (一)选出正确的选项 1、水晶杯是利用石英的( )特性制作的。 A、硬,容易透光 B、软,容易吸水 C、软,颜色黑 2、开采出来的铁矿石首先要( ) A、除杂质、破碎 B、炼铁水 C、分离矿渣 69 3、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取缔非法采矿 B、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C、矿产丰富的地方就多开发,贫乏的就少开发 4、下列不能用来炼铁的矿石是( ) A、赤铁矿 B、褐铁矿 C、黄铁矿 (二)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无限开采。( ) 2、导线铜芯是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 3、人们的美食豆腐离不开石膏。( ) 4、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核心环节是炼铁。( ) 5、用铅笔写字,笔芯越用越短。( ) 6、用石膏制造的爽身粉具有吸水性。( ) 六、拓展提高 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七、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1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配对、阅读活动,能够用举例等多种方式说明人类生活、工业生 产离不开矿物资源;能够借助文本或视频学习,能大致描述出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 生产过程;通过体验石膏糊作用等活动,能说出石膏更多的用途;在了解矿产资源 现状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学后记】 70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1、阅读有关工程师素质的资料,知道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具有一些共同的素质。 2、了解工程师工作的一般过程 ,重点学习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三 个环节。 3、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 LED 发光手环。 【教学重点】 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 LED 发光手环。 【教学难点】 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 LED 发光手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工程师?他们从事什么工作? 归纳: 詹天佑(修铁路) 瓦特(发明蒸汽机) 茅以升(建设桥梁)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 2、阅读资料,总结归纳工程师具备哪些共同素养? 归纳: ①能精确绘图 ②会制作产品模型 ③能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④会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 ⑤懂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3、工程师是怎么工作的呢? 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4、我们能不能像工程师那样设计制造呢? 交流 阅读资料,归纳 阅读回答 阅读有关工程师素质的资料,知道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具有一些共同 的素质。 二、讲授新课 一、设计制作 LED 手环 (一)明确问题 71 1、很多女孩喜欢佩戴手环,还希望晚上戴时能闪闪发光。于是,LED 手环应运 而生。(播放视频) 2、我们设计制作一个什么标椎的 LED 手环? 归纳: ★能发光 ★安全 ★美观 ★个性化 (二)前期研究 1、前期研究是个学习的过程,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工程 师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资料。 明确: ●列出问题 ●查找资料 ●给我启示 2、我们前期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呢? (1)制作一个 LED 手环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明确: ①怎样让 LED 亮起来? ②怎么加入开关? ③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做装饰? (2)查查资料,看看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导线和开关? 明确: 铜箔胶带、铝箔胶带等可以代替导线和开关。铜箔胶带最为适合,因为它轻薄、 较软,类似双面胶可以黏贴。 (3)想一想这些资料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明确: 像前面学过的简单电路一样,做实验来探究正确的连接方法。 (三)设计方案 基本要求 ①首先自己根据标准设计制作 LED 手环步骤,画出草图 ②然后小组内交流,选择最佳设计,并讨论修改 (四)制作模型 1、阅读资料,听听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明确: 72 ①制作的模型可以用来检测未来产品的实际效果。 ②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确定模型的大小、应重点呈现的部分等。 ③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2、根据工程师的话,怎样确定我们制作的要点? 明确: ①手环项目制作的就是实物模型。 ②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和工具。 ③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连接。 3、提醒学生注意: 注意:做之前需要测量出适合自己手腕的手环长度。 (五)测试改进 1、模型制作完成后,测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 ①一定不能套在手上进行测试 ②测试时注意用电安全 ③进行多测试 ④根据结果分析原因及改进方法 2、如果 LED 不亮,问题出现在哪里? 明确: ①检查 LED、 电池、开关的连接处是否接触不良,是否短路 ②检查电池是否有电 ③检查 LED 是否损坏 3、电路测试成功后对手环怎样进行装饰? 明确: 装饰可以用绝缘体, 不仅起到绝缘作用,也起到美化的作用。 注意: 装饰后需进一步检测装饰层的绝缘性。测试完 LED 手环没有任何问题时才能将 手环戴在手上。 (六)展示交流 我来展示我们小组做的手环,欢迎大家提意见。怎么展示?交流哪些内容?我 们听听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明确: ①可以采用 PPT、模型、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成果。 ②交流的内容包括:完成任务的程序、实际制作的步骤、测试改进的过程等。 ③还要解答他人的疑问,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73 二、课堂练习 1、手环的 LED 灯不亮的原因可能有( ) ①接触不良 ②短路 ③电池没有电 ④LED 已损坏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2、制作 LED 手环时( )代替导线和开关最合适。 A、铜箔胶带 B、铝箔胶带 C、电工胶布 3、下课名人中属于工程师的是( ) A、安徒生 B、冰心 C、爱迪生 4、LED 手环采用绝缘体装饰,其作用不正确的是( ) A、绝缘 B、廉价 C、美化 三、拓展提高 视频:从原型到产品设计过程 要求: 你从工程师身上学到哪些未来工程师的共同素质? 四、作业布置 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阅读有关工程师素质的资料,知道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具有一些共同 的素质;了解工程师工作的一般过程 ,重点学习前期研究、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三 个环节;模仿工程师,设计并制作一个 LED 发光手环。 【教学后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