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中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5课。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分析、整理一天的食物,发现我们人类饮食特征“杂”之后,基于“为什么吃多种食物,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好处”而展开的。本课教学以检测食物中的营养为主轴,要求学生通过检测食物中的营养,发现每一种食物都不包括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从而体会到每天吃多种食物的意义,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均衡营养搭配的研究做铺垫。 本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聚焦”环节,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发现:我们每天要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提问学生:“这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什么好处?”以此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实现思维的聚焦。第二部分为“探索”环节,通过动手检测与资料阅读的方式辨别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为聚焦环节的问题寻找依据,同时又能更深入地了解食物、营养以及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研讨”环节,在经历实验检测、资料阅读并形成自身对营养相关认识的前提下,学生围绕着“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如何简单地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观点,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面对丰富的食物也就是面对丰富的营养,这也将学生对饮食的认识从“食物”上升到“营养”。 【学生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营养”一词是非常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和讲述,但他们对营养的认识却比较浅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营养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上,四年级学生较多地停留在“营养让身体有益”,如在访谈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营养会让我们长得更强壮、更高、更健康。 2. 在营养的来源方面,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知道食物中有营养,而有什么营养却不知道”,“为了获得更多的营养,要多吃饭,多吃菜”。 3. 对营养的辨别方面,学生几乎一片空白:虽然在一些食品包装上有相关的信息,但学生也没有关注过,此方面的知识主要依靠家长介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l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l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l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l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l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 l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养成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 认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各自的作用。 2.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马铃薯、西红柿、食用油、肥肉、花生、馒头、米饭、棉签、白纸、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棉签、镊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双缩脲试剂AB、滴管、蛋清稀释液、试管1支、小量筒2个、豆腐(糊状)1份、肥肉(糊状)1份、馒头(糊状)少许、食物中的营养成相关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播放学生平时常吃的多种食物的图片。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种类的食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有哪些营养,以及各种营养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及作用。 2. 聚焦主题:食物中到底有哪些营养?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形成认知冲突,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二、探索 (一)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而科学家们为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往往会采用实验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向科学家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两种营养成分——淀粉和脂肪。 1. 学习辨别淀粉和脂肪的方法。 (1)学习检测淀粉的方法。 知识介绍:淀粉是糖类的一种,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淀粉遇到碘酒会产生蓝色新物质,它的这个特点可以用来检测食物中有没有淀粉。 实验方法:取少量食物,滴一滴碘酒,看看会不会变成蓝色。若食物变成蓝色,则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同时,颜色越深,说明淀粉含量越高;颜色越浅,则淀粉含量越低。 (2)学习检测脂肪的方法。 知识介绍:脂肪也是一种能给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食物中很多脂肪以油的形式存在。 实验方法:①先用棉花签沾少量食用油涂抹在纸上,如果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说明食物中存在脂肪。②再将其他食物涂抹在纸上,将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这个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设计意图:以图文形式介绍辨别淀粉与脂肪的方法,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还加入了原理介绍,引导学生认识:无论选择哪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从而树立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1)活动:利用所学方法对食物进行检测,辨别其中的营养物质。 (2)要求:小组合作,用所学方法逐一检测;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检测的食物 检测到的现象 检测结果 (主要营养成分) 有油渍 变蓝色或蓝紫色 脂肪 淀粉 食用油 花生 肥肉 馒头 淀粉糊 土豆 (3)学生活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3. 交流研讨。 (1)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为脂肪? (2)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实践研究活动。 (3)延伸:食物中有多种营养,除了淀粉所属的糖类以及脂肪外,还有许多其他营养,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如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4)教师现场演示利用双缩脲试剂辨别蛋白质的实验,以蛋清为例。 检测方法: a) 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蛋清稀释液,再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双缩脲试剂A液。 b) 将量取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蛋清稀释液分别倒入同一试管中,振荡均匀,液体仍为无色。 c) 再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可见试管内出现紫色,这就表明蛋清溶液含有蛋白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每一种营养的发现与辨别都需要特殊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辨别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 通过实验检测,我们了解了一些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直接查看食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来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1. 借助营养成分表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找一找“食品营养成分表”里都有哪些营养。 教师出示多张营养成分表,学生观察。 2. 学生汇报,教师概括并介绍主要的营养成分。 从食物中可以获得多种营养,主要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蛋白质: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豆类、家禽类、肉类、水产类、蛋类、内脏……) 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油类、巧克力、鸡蛋、鸭蛋、花生、核桃、果仁、芝麻……) 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大米、面条、苹果、香蕉、桔子、橙子、西瓜…… ) 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水果……) 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水果、食盐、海带、木耳……) 水: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设计意图:从营养的辨别、营养的种类以及营养的来源等角度,丰富学生对营养的认识。 三、研讨 1. 从食物中能获得哪些营养?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于营养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看上节课记录的自己一天的食物。仔细分析从一天的食物中,你都获得了哪些营养? (1)学生分析自己一天食物中的营养。 (2)引导交流。 ①丰富的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 ②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那么多种类的食物? 预设:从多种不同的食物中能获得不同的营养,让我们身体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从上节课记录的“一天的食物”入手,引导学生根据对营养的认识,了解自己从一天的食物中所获得的营养,帮助学生将食物与营养进行一一对应,明确食物与营养之间的联系。 2. 是否存在含有所有营养的食物? 我们每天吃多种食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多种营养。有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营养呢?这样,我们每天只吃一种食物,就可以获得身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预设:没有。 3. 营养是否越多越好? (1)我们正在长身体,每天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是不是营养越多越好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布置任务、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家长咨询:“我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哪些营养需要得多,哪些营养需要得少?”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是否有全能的食物”和“我们对营养的需求”两个角度展开思路,为下一节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板书设计】 《营养要均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