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掌声》教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掌声》教案 (3)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5课《掌声》第2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以“爱”为教育主线的课文。因此,我抓住情感这条主线,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语言,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英子的情感变化,进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中,我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身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的内心很忧郁、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使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讲故事之前的英子和讲故事之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故事讲完了,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16‎ 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对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来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班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乐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所悟。还有部分学生也能在别人的带动、感召下,努力向他人学习,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班中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自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16‎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媒体课件复习字词。‎ ‎2.发动学生采取朗读、默读、分段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和句段理解人物心理和活动。‎ ‎4.让学生互相交流,感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爱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谈话交流,“掌声”导入 ‎1.谈话导入,指导书写“掌、声”。齐读课题。‎ ‎2.你们都听过怎样的掌声?积累词语。‎ 生:热烈的掌声、响亮的掌声……‎ ‎3.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于掌声的小故事。‎ 16‎ 设计意图:以掌声入题,让学生积累和掌声相关的词语。同时分享和掌声相关的事,加深学生对于掌声的体会。‎ 二、复习词语,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复习词语。‎ ‎2.根据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后,让学生根据提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可加深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 三、走近人物,感受英子的“情感”变化(学习1、4自然段)‎ ‎(一)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学习第1自然段)‎ ‎1.从前的英子是什么性格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掌声前,身体残疾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呢?‎ 忧郁、伤心、自卑、孤独(指导把话说完整)‎ ‎2.这一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英子的忧郁、自卑?‎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英子自卑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3.想象:当我们干什么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4. 身体的残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还让她失去了什么?‎ ‎(快乐、微笑、朋友、勇气……)‎ ‎5.此时,哪个颜色最能代表英子的内心?为什么?学生谈想法。‎ ‎●课件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灰色……‎ 16‎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喜欢画画,对颜色的敏感度较高,更喜欢用颜色表达心情。此处,让学生选一种颜色来表达英子的内心,学生更容易来理解英子内心的灰暗和犹豫。‎ ‎6.指导朗读。‎ ‎(二)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学习第4段) 谈话:掌声前的英子是忧郁的、是自卑的,可掌声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快读书,看看第几自然段写出了英子的变化?‎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读完提问:那你知道掌声后的英子变成了怎样的女孩呢?‎ ‎2. 你从哪里看出来英子变得开朗、自信了?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3.现在你觉得哪个颜色能代表此时的英子。‎ ‎●课件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灰色……‎ 学生谈想法,交流。‎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颜色让学生感知英子的变化,此处,大部分学生会选色彩明快的颜色,表示英子已经变得开朗、自信了。‎ ‎4.这些改变都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英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5.指导朗读第4段。‎ 设计意图:把第一自然段中从前英子的性格了解后,直接引导学生读到第四自然段,看到英子经历掌声后的惊人变化,激发学生好奇心,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 四、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学习2、3自然段)‎ ‎(一 )感受英子的紧张、害怕 ‎1.孩子们,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同学们的掌声)‎ 16‎ 师:掌声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现在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听老师读2.3自然段,我们一起走进那天的故事会。‎ ‎2.老师范读2.3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听得都非常认真,那老师想问问你们,轮到英子的时候,她愿意上讲台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3.学生交流,分析句子。通过讨论体会:英子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愿意上讲台,紧张、难过、害怕……‎ ‎4.角色转换,引导想象、说话:英子英子,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预设:‎ 生:她会想我不想走上讲台,这样别人就会看见我走路的姿势……‎ 师: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 ‎(二)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1.后来又发生什么了?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 ‎(强调划句子要划完整。)‎ ‎●课件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分析句子。‎ ‎▲预设:‎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英子不愿意上台讲故事。‎ 16‎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谈感受……‎ ‎3.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英子的“犹豫”。‎ 师:英子你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 生:怕别人看见我的腿。‎ 师:可是,不去行吗? ‎ 生:不行 师:那该怎么办呢?英子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这种感觉就叫做——犹豫。‎ ‎4.指导朗读。‎ ‎(三)读文感悟,体会两次掌声的内涵 第1次掌声 ‎●课件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 ‎1.师引读。‎ ‎2.换词法理解“骤然间”。(突然间、忽然间)‎ ‎3.指导朗读。‎ ‎4.想象:假如英子就在我们班,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呢?‎ ‎▲预设:‎ 生:英子,英子你别害怕,加油!‎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鼓励,真好,谢谢你!‎ 生:英子,我们并没有歧视过你,大胆走上去吧! ‎ 师:真的吗?谢谢你!‎ 16‎ 生:英子,你是最棒的,加油!‎ ‎5.引导全班同学一起为英子鼓掌加油。‎ 老师和学生一起喊:英子,加油!英子,加油!……‎ ‎7.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最大的——生:鼓励!(板书:鼓励、支持、鼓舞、关心)‎ ‎8.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泪水?(感动、激动)‎ ‎★第2次掌声 ‎1.正是同学们的鼓励,才让英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怎么样?‎ ‎2.引导全班同学再次把掌声送给英子!(鼓掌)‎ ‎3.这一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引导学生体会出“赞扬、夸赞…”。‎ ‎(板书:赞赏或夸赞)‎ ‎4.角色转换,想象体验:‎ 听到同学们赞扬的掌声,英子有太多的话想对大家说,英子英子,你想说什么呢?‎ ‎5.对比体会两次“一摇一晃”英子内心发生的巨大变化。‎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①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②英子向大家常常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问: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 生答:第一次的心情是紧张、害怕;第二次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 ‎6.体会掌声源自同学们对英子的爱。‎ 16‎ 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不仅难是鼓励和赞扬,如果把这一切化做一个字,那就是同学们对英子深深的——爱(板书)。 (四)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1.品读第5自然段 师总结: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指投影),读!‎ ‎2.师:这掌声为什么让英子难忘。(指导理解第5段的最后一句话。)‎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领会英子的内心变化,从而体现掌声对英子深远的影响,就要让学生学会对比。英子上台前后的心理变化要让学生对比;英子经历这一次掌声前后的变化要让学生对比;几年后的英子和当初的英子也要进行对比。对比是学好这篇课文的一座重要桥梁。‎ 五、朗读小诗,升华情感,体会掌声的内涵 ‎1.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师生交流:爱还可是是什么?‎ 师:人人都需要爱,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爱最能温暖人心。‎ ‎2.师生合作读小诗《掌声》‎ ‎●课件出示儿童诗《掌声》‎ 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掌声似一缕春风,轻拂着我们的心灵。‎ 掌声是一份真爱,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掌声是一股力量,给我们信心和勇气。‎ 16‎ 掌声中,我们和勇敢做伴,和信心牵手;‎ 掌声中,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珍惜别人的掌声吧,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因为,那是爱的音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3.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好,最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六、拓展作业 ‎1. 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感受生活中那种种伟大的爱。‎ 七、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非常感人。文章生动地记叙了主人公英子由于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内心十分地忧郁、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轮到英子上台讲故事,同学们的两次掌声让她有了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自信、开朗了。‎ 本次我所执教的是这一课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学会关爱他人,在他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能伸出援助之手;难点在于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课文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在这一课中,‎ 16‎ ‎“掌声”是 一个情感主题。它代表着鼓励、支持、信任、赞美、欣赏,代表着“爱”。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显语文课程的审美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身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 ‎ 我在设计导入时问学生:“老师写的课题好看吗?能不能有所表示?”学生立刻为我送上了热烈的掌声。我赶紧对他们说:“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肯定。”之后,又问学生:“你听过怎样的掌声?”让学生积累和掌声相关的词语。接着让学生分享自己关于掌声的小故事。这些都活动为学生理解后面的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做下了铺垫。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以掌声为线索,先引导学生找出掌声前后英子不同表现的段落,发现英子掌声前后的巨大变化。再回过头来让学生理解掌声所表达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关爱他人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欲望。课的最后让学生从一首《掌声》的小诗中进一步明白对他人的关爱可以是多种途经的。‎ 教学方法上,我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人公的内心变化,适时点拨,使难点不攻自破。课堂上设计了多次的练说训练,引导学生角色转换,是紧扣文本的学习重点设计的,进一步突出了本文的重点。课后作业是对本文重难点的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巨大作用。‎ 一、教学的成功之处:‎ 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语言感召,唤起情感体验,情感基调能够与文本很好地结合;‎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具有感召力的语言,这其间关键是语言要饱含情感。所以备课时我努力要求自己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中,才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带动他们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 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进行了绘声绘色地描述、讲解,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激发了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较真实地再现作品情境,引领他们步入情感境地,触景生情。所以本节课课堂气氛良好,师生的情感基调都能够与文本很好地结合。‎ ‎2.师生互动、角色参与,增进情感体验;‎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鲜明。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与他们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无疑能使学生对文本感到真实、亲切,从而强化感受,进而引发共鸣,并且在共鸣中动情。‎ 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材的空白点进行了挖掘,同时设计了几处想象,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16‎ ‎①在阅读本课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其中“默默地”一词隐含作者充沛的感情,也是英子所有悲剧的核心。在此,作者并没有进行心理描写,而是通过“默默地”等词语、句子,让我们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健全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就很难领悟到“掌声”的真正内涵。因此,我让学生想象“假如英子是我们的同学,当我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学生们说得都很好,这便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笔法的细腻,接着我又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情感也向前跨越了一步,为深刻理解了第一次“掌声”的意义和内涵做好了铺垫。 ‎ ‎②在体会英子的变化时,让学生想象“开朗的小英子会和同学们一起做什么?”让学生感受到开朗的英子与以前忧郁的英子的不同。‎ ‎③当学习到重点句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我先让学生反复品读,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们为英子鼓掌,最后问他们:“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学生们很快进入情境,发言都很精彩:‎ 李宇彤说:“英子,你别怕,加油!”‎ 许桐溪说:“我们想用掌声告诉英子,我们并没有歧视过她。” ‎ 张文利说:“英子,你一定能做到。”……‎ 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了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也在这次互动的学习活动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16‎ ‎④紧接着在理解: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为英子送去了什么?我继续让学生想象:“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镇定了情绪,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怎么样?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英子吧!这一次你们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并对英子进行了夸赞,同时很自然地感悟到同学们在第二次掌声为英子送去了“赞美、赞赏、夸赞……”。‎ 设计以上想象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 ‎3.拓展延伸,升华文本内涵 在理解完课文之后,我一边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一边对学生说,我们也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表达爱除了用掌声,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许多种表达爱的方式、方法。这样无疑升华了课文的内涵,既让学生懂得体会爱,也让学生学会了为需要关爱的人付出自己的爱。‎ 二、教学中的缺憾:‎ 16‎ 这节课上,我和学生都进入了状态,因而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不过仔细反思,觉得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值得认真推敲,可以更进一步。‎ ‎1.为了上好这堂课,我预设了许多种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所以当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都能够做出准确地评价。但现实中的课堂是动态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千变万化的,对于个别学生预设之外的回答评价我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2.《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朗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本节课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不错,但我觉得学生的朗读还应该再上一个台阶,这也是我在今后阅读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三、授课启发及再教设计 如果有机会重新再上这堂课,我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当学生感受到掌声前和掌声后英子的巨大变化,并了解到是掌声改变了这一切时,及时在大屏幕上滚动出示几条有关自信的名人名言,目的是让学生从名言中体会到自信的作用和魅力,这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 16‎ 总之,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个性独特的自我!同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将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 最后,谢谢所有评委老师们,您们辛苦啦!‎ 1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