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 (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 (18)

5.1 认识面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 图形的面积。 2.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 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张粉红色纸(长 15 厘米、宽 6 厘米),一张绿色纸 (长 12 厘米、宽 9 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圆 形。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准备:三角形、彩笔一支 (颜色不限) 游戏规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给三角形涂色,谁先涂满,谁就是获胜者。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游戏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游戏不公平,体会面有大小。 (二)探究新知 1.面积的意义: (课件出示) 问题 1 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 成?为什么? 问题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1)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面。 (2)摸一摸物体的面。(如:数学书的封面和侧面) (3)比一比物体的面的大小。 (4)说一说:物体的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 到物体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 立面积的概念。摸一摸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 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活动:将数学书按不同的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 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 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再次体会面积概 念。 3.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 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眼就看出大小的)哪个大?哪一个小? 2 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出示两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片) 3 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难以比较)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 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 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 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 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4)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黑板前展示) 预设 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 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 3:用正方形作单位。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 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小结: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 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 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第 62 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 1、2、3 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 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五)板书 认识面积 物体的面的大小 或 就是他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无缺口,首位相连)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家中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物体面的面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