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补天》教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补天》教案 (3)

‎15 女娲补天 ‎  《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这篇神话故事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女娲补天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其中,天塌地陷和炼石补天是全文的重点,并运用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展现了故事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力。比如写不周山被共工一撞,“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写女娲为了让补好的天不再塌下来,把斩下的大乌龟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突出了她的神力;写女娲为了堵住地缝,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寥寥数语,体现了女娲的非凡力量,使故事更具神奇色彩。‎ 课文主要通过女娲的具体行动来表现她美好的品质。当看到人们因为天塌地裂而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时,女娲下决心要把天和地修补起来,于是开始了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表现了她拯救人类的强大决心和善良品质。女娲先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用炼成的石浆把天补好,“拣来、燃起、炼成、补好”一步一步的做法,展示了女娲不怕困难、顽强能干的形象;她担心天再塌下来,又杀了大乌龟,斩下乌龟的四条腿把天空撑起来,突显了女娲的智慧和果断;接着杀死黑龙,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表现了女娲的勇敢和智慧,颂扬了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插图描绘了女娲飞舞在缭绕的祥云中,手捧石浆补天的情景,充分展示了女娲美丽善良、勇敢坚定的形象。‎ ‎1.认识“措、混”等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4.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难点 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1.自主识生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9个,可在初读课文时强调读音。本课生字教学要以自学为主,鼓励他们先自己解决生字词,弄不懂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相互交流识记的方法。其中,“措、颂”是平舌音,可以通过查字典先理解“措”的意思,再理解词语“惊慌失措”的意思。“颂”可以通过词语“颂扬、歌颂”理解,进而理解“传颂”的意思。“混、熄”可以根据偏旁理解字义。“塌、绩”要读准字音,“塌”读“tā”,“绩”读“jì”。‎ ‎2.阅读教学 本文是略读课文,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建议围绕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展开教学,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迁移运用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找找课文中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女娲的资料。‎ ‎2.课前熟读课文,把本课生字圈画出来,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1课时 板块一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这位美丽的女神是谁吗?(女娲)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女娲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相传她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3.过渡: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读准字音,难读得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桌、老师的方式把意思弄懂。‎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发音。‎ ‎3.默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简要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4.指名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本文讲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起因:天塌地陷,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经过:女娲拣五种颜色的石头,炼石补天,斩下大龟的四条腿支撑天空,杀死黑龙,吓退野兽,堵住喷涌洪水的地缝。‎ 结果:天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板块二 品读课文,重点探究 ‎1.女娲补天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梳理概括。‎ ‎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了起来,水神共工惨败,又羞又怒,一头撞断撑天的柱子不周山。‎ ‎②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裂开了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残害人类。‎ ‎③整个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 ‎(3)读完这段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来谈谈你的感受。同桌间课相互交流。(天塌地陷,水深火热)‎ ‎(4)看到这样悲惨的情景,女娲心情怎样? ‎ 女娲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 ‎(5)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女娲决定修补天地,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女娲怎样的品质?‎ 体会到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 ‎(6)指名讲述故事起因,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2.女娲补天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女娲是怎么补天?‎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梳理概括。‎ 女娲拣五种颜色的石头,熔炼成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然后斩下大龟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支撑天空,又杀死作恶的黑龙,吓退其他野兽,让他们不敢再残害人类,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把喷涌洪水的地缝堵住。‎ ‎(3)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女娲补天的?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女娲补天的步骤。‎ 按事情的经过顺序:四处拣石—冶炼补天—斩腿撑天—杀死黑龙—烧灰堵缝。‎ ‎(4)小组交流探讨:说说这段话的神奇之处。‎ ‎(5)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女娲怎样的形象?‎ 要点1:女娲先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用炼成的石浆把天补好,展示了女娲不怕困难的形象。‎ 要点2:她担心天再塌下来,又杀了大乌龟,斩下乌龟的四条腿把天空撑起来,突显了女娲的智慧和果断。‎ 要点3:杀死作恶的黑龙,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表现了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6)过渡:文章在写女娲补天的过程时,用上了“先……随着……从此……又……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把补天过程写得具体、有序。请用上这次词语,说说女娲补天的过程。‎ ‎(7)同桌相互讲述,然后指名讲述,教师评价。‎ ‎(8)想象补白:课文在写女娲四处拣五种颜色的石头时只用了一句话,你能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种颜色的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吗?‎ 可以围绕“拣五种颜色石头的困难”展开想象。想象找的路途上女娲会遇到哪些困难,如路途遥远、洪水肆虐、野兽攻击;想象她会怎么面对这些困难,如她日夜寻找、不顾自身的安危。还可以围绕“拣齐五种颜色的石头”展开想象:五种颜色的石头可能在哪些不同的地方?可能只捡到了四种,还缺一种怎么办?在创编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女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意志坚定、甘于奉献的美好形象。‎ ‎(9)小组内交流,组内派代表在全部发言,师生评议。‎ ‎3.把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完整地说说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注意复述内容要详细、具体。‎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游览顺序。‎ ‎2.小结:传奇的故事展示了神奇的女娲,这个故事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我想她身上所具有的善良、勇敢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定会在人间永远流传。‎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训练》对应训练。‎ ‎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首先在讲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理解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女娲的资料。这样,在学生还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同学讨论来读懂课文。先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课文中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鼓励他们先自己解决。弄不懂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互相讨论弄懂。然后就给出问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女娲的勇敢、善良高尚品质。 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女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意志坚定、甘于奉献的美好形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