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24时计时法 ︳青岛版 (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24时计时法 ︳青岛版 (9)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一致性”好课堂大赛教学设计第六单元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在商场、天文馆、电视、车站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中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场景,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理解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用24时计时法创建时间尺,引导学生探究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进行互相转换。2、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对普通计时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学习24时计时法奠定了基础。学生关于24时计时法的认识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异大,但他们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呈现有效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24时计时法的建构过程。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通过24时计时法的建构,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不同,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Ⅲ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具Ⅴ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演示法;3、谈话法;4、观察法;5、练习法。Ⅵ教学过程5 教学内容学习过程评价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图片、视频导入:(1)读出钟表上的时间(2)读出视频一、二右上角的时间,并能用普通计时法说出来。同学们说的是两种计时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像前面这种,时刻前有限制词的计时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后边这种叫做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体会0时大家知道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吗?我发现钟表上只有12个数字,它是怎么表示出24个小时的?一天的24个小时我们应该从几时开始数起?小结:这个时刻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所以可以叫它0时。2、体会一天有24小时0时就是凌晨0时,我们一起感受大家的一天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边观察边做动作。学生观察图片,并能准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学生观察视频,能用24时计时法读出屏幕右上角的时间,并能用普通计时法说出同一时刻。学生能说出普通计时法时刻前有限制词,24时计时法时刻前没有限制词。学生观察图片(或学具),思考并回答问题“读表”环节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经验。通过新闻视频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题,并为探究活动做铺垫。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猜测、验证的思维习惯。5 (1)动画演示第一圈凌晨0时至凌晨5时,上午6时至上午11时,中午12时,问题1:从凌晨0时至中午12时,经过了多少个小时?(2)动画演示第二圈下午1时至下午6时,晚上7时至晚上12时。问题2:下午1时,晚上7时,一天过去了多少个小时?问题3:从中午12时至晚上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小结:时针转了两圈,一天等于24小时。过渡语:为了区分两个12时,时刻的前面添加了限制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7时,晚上12时等,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示?开动脑筋,来创建24时计时法吧!对折时间尺,观察第一圈,有什么不同?7时是24时计时法的说法,怎么转化成12时计时法?反过来呢。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要求:讨论时,学生自己选代表发言)1、24时计时法怎么转化成12时计时法?2、12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学生边观察边做动作学生观察视频,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回答问题。学生边观察做动作学生观察视频,并结合所学和已有经验回答问题。学生用24时计时法完成时间尺并及时反馈。学生小组合作能说出第二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如何转化。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汇报成果时,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时,第二圈加上限制词,几时减去12时,反之,亦是。通过直观拨表感受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两圈也就是24小时。通过问答,深入浅出,对24时计时法初步渗透,同时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学生内部建构24时计时法,并及时反馈,师生合作第一圈的转化,为探究活动做准备。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内部生成过程。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体会感悟、创建24时计时法,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不同,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5 全班交流反馈成果。小结: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当堂检测1、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1)16时30分就是下午4时30分()(2)下午3时就是3时()(3)我下午14时坐火车去看望奶奶()2、填一填。(1)15时是下午  时,下午5时是   时。(2)下午2时是   时,晚上8时是  时。(3)23时是晚上  时,19时30分是晚上  。(屏幕反馈,及时订正。)3、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的应用(至少说出两个)?四、课堂小结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后作业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吗?(建议通过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等方式完成)六、板书设计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能正确(熟练)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采用问答法,小组展示交流成果,老师及时给予有效评价。通过辨一辨、填一填、说一说对所学知识巩固提升,寓教于生活。布置开放性作业,巩固知识的同时寓教于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5 24时计时法晚上7时19时上午7时7时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空间,直观演示、观察、比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1、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课堂上,要与学生亲切交流,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平等交流中进行新课。要用亲切自然的教态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对一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学时,应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丰富的表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3、注重学生知识的内部生成过程。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4、设计问题的关键性。在磨课过程中总感觉由普通计时法到24时计时法过渡的生硬,如果直接在表盘外圈写上,虽然直观,但又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几次磨课下来,我认为本节课的关键在于,第二圈拨表时,每经过一个时间段,我就问:一天过去了多长时间,这样在反复问答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5、设置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国古代的12时辰计时法,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