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3《海底世界》导学案
23 海底世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海底世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海底世界。(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启发质疑,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出示课题。 2.启发学生质疑:说一说看了课题,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交流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什么?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二、自学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小组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对以下生字进行指导:“私”是平舌音;“章”“储”“属”是翘舌音;“肌”读jī;“胞”读bāo,不读pāo。“差”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hā;在“差了”中读chà;在成语“参差不齐”中读cī;在“出差”中读chāi。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互相提醒,如,要注意读准哪些字音,怎样区分相近字形等。 3.汇报自学情况。 (1)轮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汇报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 “切——窃”“媒——煤”“泡——胞”。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教学时可以在初读环节,先让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字音。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语集中出示,通过生词的学习带动生字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窃窃私语”时,可以请同桌两人根据词语意思来演一演,明白词义,从而理解“窃窃”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4分钟) 1.鼓励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尝试理解。 2.指导理解词语。如:借 1.读课文,自己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 2.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 在理解词语意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义。 助图片直观感受,在理解“波涛澎湃”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波涛澎湃的场面来感受词语描写的场景。 3.组织学生再次读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4.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5.小结,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如: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 3.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从海底的环境、动物、植物、矿藏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的。 5.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3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宁、官、汪、险、参、攻、推、迅、速、退、煤、铁。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官、推、迅。 4.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书写有困难,交流书写要点。 3.观察教师的书写过程,掌握书写要领。 4.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同桌互相评价,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抄写词语,朗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可把生字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几类进行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点,对于“辶”要进行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听写巩固,导入新课(用时:6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书写词语,互相订正,把错误的再写一遍。 2.运用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找到中心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抓住课文中心句,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自主考查(用时:15分钟) 1.确定考查任务。 2.出示考查任务表。 3.学习课文,填写考查表。 4.小组交流。 1.讨论交流:我们要对海底的哪些方面进行考查? 2.了解考查任务表的内容,明确从海底环境、海底动物、海底植物、海底矿物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查。 3.自学课文,在书中圈出考查表中需要填写的内容并填写考查表。 4.结合考查表,交流自己所填的内容。 学生自学填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启发学生表中填的是相关的概括性的词语。 三、深入探究,朗读品悟 1.组织全班汇报海底的神奇,教师相机引导。 1.想一想:哪些发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是自己觉得最奇异、最美丽的,或者是最有趣的? (用时:15分钟)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海底环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海底动物声音奇异。 (1)找关键词语。 (2)指导说话。 (3)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感受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体会作者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方法。 5.引导学生感受海底植物的特点。 6.引导学生感受海底矿藏的丰富。 7.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带领学生播放海底风光的视频。 2.(1)抓住“宁静”“黑暗”体会海底总的环境特点。 (2)抓住“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体会海底“宁静、黑暗”以外的特例之趣。 3.(1)抓住“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还会发出警报”感受海底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 (2)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趣味。 4.(1)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海底动物及其活动方法的特点,在全班汇报。(海参、身体像梭子的鱼、乌贼、章鱼、一些贝类。) (2)练习朗读。 5.抓住“色彩多种多样”体会颜色的丰富。找出海底中最小的、最大的植物,体会海底植物形态各异,体积反差巨大的特点。 6.找到海底蕴藏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在全班进行汇报。 7.怀着赞叹之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欣赏海底风光的视频,交流感受。 1.在感悟海底声音的魅力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体会作者为什么用省略号。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2.在梳理海底动物活动的特点时,可以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作者介绍的海底动物及其运动特点。 3.可以通过做动作,来体会“乌贼”“章鱼”的运动方式,理解“反推力”。 四、畅谈理想,抒发情怀(用时:4分钟) 1.总结谈话,拓展延伸: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2.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 1.小组交流,如:我真想把海底世界画下来,我真想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2.小组内进行分工,搜集资料,办一期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指导学生进行分工,讲解搜集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