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新人教版

‎7* 听听,秋的声音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友人的怀念,孩子在秋天感受到的美,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是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一些与秋声有关的录音带,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难点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磁带及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的录音带,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3‎ ‎1课时 一、享受音乐,展开想象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边听边想象画面。‎ ‎2.小组内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并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出示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做游戏,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 ‎4.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5.感知内容:课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师相机板书:黄叶声、蟋蟀声、大雁声、秋风声。)‎ 三、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第1~4节,完成自主学习卡。‎ 出示自主学习卡:‎ 内容 阅读思考:诗歌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 声音 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2.交流汇报。‎ ‎(1)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形式。‎ ‎①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②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相机理解“叮咛”“歌吟”的意思。‎ ‎(3)指导朗读:把喜欢的小节自由多读几遍。‎ ‎(4)分小组交流,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可选择一种,仿照课文第1~4节的形式说一说。‎ ‎3.自主学习第5、6节。‎ 3‎ ‎(1)自由读这两节,想一想这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无声的)‎ ‎(2)通过对这两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理解体会。(师重点点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秋天里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是不能听到的声音。)‎ ‎(4)生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5)学了这两节诗,你的感受与学习前面4节时有什么不同?(前面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悦耳动听,而此时觉得秋天又是静谧的,让人感到温馨。)‎ ‎4.指名说说学了整首诗后你对秋天的感受。‎ ‎5.带着这种感受自由朗读诗歌。‎ 四、诵读回味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诵读,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听听,秋的声音 本文是一首语言简洁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赞美了秋天。虽然诗中描写的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由于视角独特语言精练,再加上学生年龄、思维的限制必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美蕴含其中,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课堂氛围活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