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札记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称象》教学札记范文

《称象》教学札记范文 是否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我 在自己的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点,也一直 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 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大有用处,也使我这个语文教师从中感 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开阔了,思考问题的方式 丰富了。在很多时候,教学中一个简单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 到培养和锻炼。 这学期在学习《称象》的时候,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体会 到了曹冲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在设计教学 过程的时候加了一个问题“曹冲是借鉴了官员们的方法想出称象办法来的。 你能说出他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同学们立刻投入了 寻找答案,讨论答案的过程中。很快有人说:“他根据造大秤这个办法把船 当成了大秤!”马上有人补充道:“没有人提得起大秤,他就让水来托住船。 ”我听学生回答到了点上,马上补充说:“对,他利用了水的浮力!”这 时的课堂上,学生们只能想到这些了,我又引导他们思考:“还有其他的吗?” 教室经过了几秒钟的安静后,又从角落里传出了:“他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 重量。”虽然这个声音是那么的不肯定,但是我知道她的答案正是这个问题 的关键。我马上说:“你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难的问题。他 正是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 ”学生们顿时豁然开朗。我又告诉他们:“说曹冲聪明是因为他会从别人 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这时,我突发灵感追问了一个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 题:“你要是曹冲,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这一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讨论达到了最高潮。“我可以不装石头,还得让人搬 来搬去怪麻烦的。 直接让人站上去不就行了吗?”“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 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都可以。”这是我们班一个挺不显眼的 学生说出的答案。“对,你很有概括性。”“老师,我能不能用弹簧代替水? 放几个弹簧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张结实的板子。 这样就可以代替水的浮力了。”“你想得很好,别人都是想办法替换重物, 你想到了换一种承重工具。非常独特,只是稍微有点不安全。”这时,有个 学生站起来说:“高老师,我曾经见过一种地秤,连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来。 我们也可以把大象赶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当时还 没有地秤这种东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对的,他没有一味地从别人已经想好 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想另辟蹊径。他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应该得到老师 的鼓励,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对!你现在是现代版 的小曹冲了!”“嗨!要是能这么想的话,直接用计算机对准大象一扫描, 再运用一下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同学们听了她的答案都 笑了,我也笑了:“我也没有限定这个曹冲的出生年月呀?你能这么想很好。 现代技术很发达,这种问题已经难不倒我们了。 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 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课下我想:要是当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恐怕学生不会对曹冲是怎样称出 大象重量的这个问题掌握得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 础上,去探究更多的称重的方法,使学生局限在一点上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使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答案的丰富超出了我 的想像。从这里我也知道了学生其实是有很大潜能的。 只要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调动学生去积极的运用大脑思考问题,这些潜能就 一定能在教学中被释放出来。 【《称象》教学札记】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